第112章 浔洲新貌,你好我好大家好
推荐阅读:1980:我有一口灵泉 四合院:从天道酬勤开始 盘龙:只想长生的我,超脱宇宙 去父留子的夫君竟想我为妾 万古神帝:唯我帝一 高考觉醒失败?反手合体帝皇铠甲 打赏返现,男神们争着让我当榜一 斗罗:我的召唤卡能摇封号斗罗 魔法帝国两万年 废土边境检查官
朱高烁那“败家子”般的“卫民强体方略”,顶着张辅的忧心忡忡和王翱的愁眉苦脸,更顶着京师龙椅上那位“败家子”的咆哮,在浔洲这片贫瘠而坚韧的土地上,轰轰烈烈地铺开了。
祁王府的命令就是铁律,王翱以近乎透支王府财力的方式,迅速建立起庞大的禽蛋供应链。
各乡羊群引入、牧养、奶站设立也在张辅亲自监督下快速成型,每日清晨,浔洲治下各乡各村,都能看到王府差役或乡老组织分发鸡蛋和煮沸消毒后的羊奶,起初百姓们还带着惶恐和难以置信的狂喜,渐渐地,这成了浔洲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但朱高烁的目标远不止于此,免费的鸡蛋羊奶只是基石,他要的是“全民皆兵”的筋骨与魂魄,张辅这位六边形武将,被朱高烁彻底激活了,他不再纠结于耗费,而是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民兵的组织和训练上。
结合朱高烁提供的那些闻所未闻的“现代管理模式”,一套前所未有的全民军事化体系在浔洲建立起来:首先就是建立层级,确保能够追责,以村、乡、县为单位,建立民兵组织架构。
设队长、伍长,明确职责,王府派官吏作为监督,多由伤残退伍老兵或张辅亲兵担任,分时轮训,科学施训,根据农时、渔汛,制定灵活的轮训时间表。
青壮年男子是主力,训练强度最大,包括队列、体能、简易武器、阵型配合、旗语哨令,妇女则侧重于夜间巡逻、传递消息、战场救护、后勤保障,除非是格外突出的女子,否则不会以一线战士的标准进行训练。
连老人和半大孩子,也组织起来进行力所能及的警戒、放哨、搬运,同时给予积分奖惩,激励士气。
朱高烁设计了一套“军功积分”制度。
训练刻苦、表现优异、发现敌情、协助治安、见义勇为者,均可获得积分,积分可兑换额外食物配额,如肉、油、工具、布匹,甚至优先获得王府工坊的工作机会。
反之,懈怠、逃避、破坏规矩者,则扣减积分,甚至影响其家庭的基本配给,这套制度将个人荣辱、家庭利益与集体安全紧密捆绑。
张辅也因为朱高烁开发建立了严密的邻里守望制度。
每十户为一“甲”,互相监督,一有异动,迅速通过约定的哨音、火光传递,各村之间也建立了快速联络通道,整个浔洲沿海,形成了一张无形却坚韧的防御网。
张辅深知士气的重要性,他结合天幕中渔民血战的悲壮故事,亲自编写了简单易懂的“保家歌”、“卫海谣”,在训练间隙、集会时传唱。将“为天子守海上国门!虽死必诛!”的精神,深深烙印在每个浔洲人的心中。
训练是艰苦的,最初几个月,百姓们叫苦不迭,肌肉酸痛、手脚磨破是家常便饭,但在鸡蛋羊奶的滋养下,在积分奖励的刺激下,在“保家卫国”精神的感召下,浔洲人展现出惊人的韧性和适应力。
一年时间,浔洲已然改头换面!
走在浔洲的城镇乡村,最直观的感受便是精气神的不同,无论是田间劳作的农夫,码头卸货的力工,还是街市叫卖的商贩,个个腰杆挺直,眼神锐利,步履沉稳有力。
孩童嬉戏追逐间,也隐隐带着队列的影子,模仿着大人的投掷动作,妇女们聚在一起,谈论的不再只是家长里短,还有如何包扎伤口更快,如何传递暗号更隐蔽。
民风尚武,到了极致!
这种改变带来的最显著效果,便是治安,曾经的偷鸡摸狗、恃强凌弱几乎绝迹,因为任何一点违法犯罪行为,都可能瞬间引爆整个街道的怒火。
这一日,在浔洲府城最繁华的鱼市上,一个外来的泼皮见一老妇卖鱼生意不错,便想强收“保护费”,老妇不给,泼皮便掀翻了鱼摊,恶语相向。
“住手!光天化日,欺辱老人,当我浔洲无人吗?!”一声暴喝如同炸雷响起,只见旁边肉摊上,那膀大腰圆、正剁着猪骨的屠夫,猛地将砍骨刀往案板上一剁,震得刀柄直颤,人已如铁塔般挡在老妇身前,双目圆瞪,煞气逼人。
泼皮被这气势吓了一跳,但仗着几分凶狠,还想逞强:“关你屁事!少管闲事,否则连你一起打!”
“打?”屠夫咧嘴一笑,露出森白的牙齿,猛地吹了一声尖锐的口哨!
“哪里来的泼才敢在浔洲撒野!”
“欺负老人?活腻歪了!”
“拿下他送官!”
卖鱼的汉子丢下秤砣,抄起了扁担,旁边卖菜的妇人放下了菜篮,从篮底摸出了削尖的竹棍,连那挑着水桶路过的脚夫,也卸下担子,抄起了挑水的硬木杠子。
四面八方,瞬间围上来十几条精壮的汉子,个个眼神不善,摩拳擦掌,那泼皮吓得魂飞魄散,腿一软就想跑,却被那屠夫蒲扇般的大手一把揪住后领,像拎小鸡一样提了起来。
“小子,在浔洲犯事,算你倒霉!”屠夫狞笑着,砂锅大的拳头毫不留情地砸在泼皮肚子上。
紧接着,周围愤怒的百姓一拥而上,拳脚如同雨点般落下,那泼皮连惨叫都来不及发出几声,就被打得鼻青脸肿,奄奄一息。
“好了好了!留口气送衙门!别打死了!”一个看似乡老的人出来维持秩序,众人这才意犹未尽地停手,七手八脚地将瘫软如泥的泼皮捆了个结实,像拖死狗一样拖往府衙。
整个过程干脆利落,配合默契,仿佛演练过无数次,好似刻在了骨子里。
类似的场景,在浔洲各地时有发生,小偷小摸被当场扭送,口角争执很快被周围人劝解,甚至连邻里纠纷都少了许多,谁知道会不会吵着吵着,就被路过的“热心群众”当成扰乱治安给“练”一顿?
浔洲,真正变成了一个“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且人人皆兵的地方。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8784/28375766.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