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1984:从破产川菜馆开始 > 第163章 传承(13w大章)

第163章 传承(13w大章)


第163章  传承(1.3w大章)

    孔瑞接过茶,喝了一口,笑着将跪在地上的两位少年搀了起来,“庆峰、庆杰,今日起,你们便是我的徒弟,跟怀风一起学厨。”

    “我们这个行当有句话叫做:千两黄金不卖道,十字街头送故交。”

    “你们是我侄儿,所以我收你们为徒,传的是家传手艺,日后不管你们学会了好多,都不得外传,晓得不?”

    “晓得了。”两个少年垂着头,垂在身前的手紧紧攥着,声音有些青涩。

    他们身上穿着半旧的棉麻衣裳,搭在身上空荡荡的,就像挂在竹竿上一般,微微弓着的背,甚至印出了嶙峋的骨头。

    周砚心中轻叹了一口气,孔庆峰的记忆应该格外深刻,刚拜师的他确实瘦骨嶙峋,扯根稻草就能把裤腰带拴上。

    他看了眼一旁的墙上,一行时间格外醒目:1918.3.12

    孔庆峰拜师成功。

    周砚在少年的眼睛里看到了紧张,也看到了一丝光。

    简单而繁复的拜师礼在三位大师的见证下圆满结束。

    孔怀风把托盘放下,揽着两个少年干瘦的肩膀笑着向外走去:“庆峰、庆杰,走,我带你们去看看你们住的地方,今天开始,你们就跟我住一个屋。”

    他比二人足足高了一个头,看起来自信又阳光。

    房子不大,也算不上豪华,一处堂屋,一个小院,两间房便是全部。

    三个少年住一屋,摆了两张木板床,过道便只剩半米宽,床头放着一摞书。

    天色转黑,孔庆峰和孔庆杰坐在床上,摸着软和的棉被,看着可以关严实的门窗,眼睛都亮晶晶的。

    孔怀风坐他们对面,微笑道:“挤是挤了点,不过我老汉儿说了,才回来将就住,等过两年挣到钱,再换个大点的房子。”

    “怀风哥,房子还不够大吗?”孔庆杰左右看着,满眼欣喜:“这比我们房子大多了,还有棉被睡,我们在家睡的是稻草,盖的被子前些天被雨水打湿了,盖在身上一点都不暖和。这个被子摸着好舒服,是给我和大哥盖的吗?”

    孔怀风脸上的笑容僵住,眼中露出了几分怜悯之色,张了张嘴,声音有点发闷:“对,庆杰你和庆峰睡那张床,你们瘦点挤一挤,我睡这边。”

    “谢谢怀风哥!”两个少年雀跃地说道。

    孔怀风也笑了,摆手道:“不谢,那我们睡了嘛,明天一早还要起来练刀工,起晚了要遭我老汉骂。”

    三人窸窸窣窣爬上床,床头的油灯吹灭,孔怀风一会便睡着了,打着轻鼾。

    另一张床上,孔庆杰有点迷糊的小声道:“大哥,这被子好舒服哦,我从来没有睡过这么舒服的被窝……”

    “庆杰,我们这辈子一定要出人头地!让孔家人都能吃饱饭,都能睡上暖和的被窝。”孔庆峰仰面躺着,看着天花板,眼睛在黑暗中透着坚定的光。

    身旁传来了弟弟呼呼鼾声,比隔壁孔怀风都要响。

    孔庆峰笑着摇了摇头,伸手帮他把被角掖好,很快也进入了梦乡。

    ……

    周砚眼前一黑,再度亮起。

    墙上一行红色时间:1918.6.13

    露天院子里摆着三张石桌,桌上摆着三块墩子,外边天色刚亮。

    两个少年站在墩子前,握着菜刀,正在切冬瓜。

    三个月过去,孔庆峰和孔庆杰瘦削的脸颊上明显长了不少肉,棉麻的薄衣服穿在身上,也不像之前那样透着嶙峋的骨头了。

    两人的左手上布满了新旧伤痕,特别是孔庆峰,手上的伤痕密密麻麻的。

    六月的天,早上都带着几分闷热。

    两人额头上已经满是汗珠。

    当然,也不一定是热的缘故,因为旁边还站着手握戒尺的师父。

    “啪!”

    戒尺抽在了孔庆杰的右手上,立马显出了一道红印。

    孔瑞沉着脸道:“你看你切的啥子东西!冬瓜片切的那两片是一样厚的?你手指离那么远,生怕被刀碰到一点,怎么练得好直刀法?”

    “喊你左手持料,要按稳当,用中指第一关节顶住刀身,一边切一边往后退,保证退的距离是一样的,这样切出来的片厚度就会一样!

    “你越害怕,刀越容易空刀切到手指。”

    孔庆杰握着刀不敢放,往回缩了缩手,眼眶里已经泛起泪光,点头小声道:“师父,我晓得了。”

    “再切一块冬瓜继续练!我看着你切!”孔瑞沉声道,神情依然严肃。

    孔庆杰切了一块冬瓜下来,深吸了一口气,又小心翼翼地切了起来。

    “左手要稳!对,就是这样。下刀要直,直上直下,不能偏里也不能偏外,不然切出来的片和丝形状都丑得很。”

    “手腕要灵活噻!关节是能动的,又不是石头做的,对,这样……”孔瑞一边指导孔庆杰,一边扭头看着一旁的孔庆峰。

    孔庆峰握刀已经颇稳,菜刀直起直落,切出来的片虽然还有些厚,但总体还算均匀。

    他的手上又添了一道新伤,鲜血从中指慢慢往外淌,切的不深,他眉头都没皱一下,不紧不慢的把手头这块冬瓜切完,才拿起一旁的纱布把伤口上的血拭去,不用师父提醒,自己又去切了一块冬瓜继续切着。

    孔瑞微微点头,把目光转回到孔庆杰身上,眉头一皱:“手抬高点!用手腕的力量来切,刀口触墩有一个自然的回力,先找到那个感觉!”

    周砚在旁认真瞧着,脑子里闪过许多小周练习刀工时的记忆,无数画面重叠,竟是如此的相似,甚至连师父的话都是一样的。

    这……或许也是传承的一种?

    院门被顶开,孔怀风扛着两个二十多斤的大冬瓜进门来,笑着道:“老汉儿,今天的冬瓜便宜,我讲了点价,花平日一个半的钱买了两个。”

    “幺儿都会讲价了,得行哦。”孔瑞过来帮他把冬瓜接了放在一旁的厨房阴凉处,笑着拍了拍他肩上的白灰,“你这个当师兄的去看着,特别是庆杰,三个月都没啥长进。”

    孔怀风温声道:“老汉,庆杰还小的嘛,菜刀都握不稳,切的差点也能理解。我这段时间带他锻炼锻炼,先把力量练起来。”

    孔瑞摇头,神情严肃道:“十二岁不小了,既然他拜师学艺,那就要有个端正的态度,庆峰的天赋还不如他,每天至少比他多切一倍冬瓜,现在已经快要掌握直刀法的基本功了。”

    孔怀风忍不住笑着摇头:“庆峰太勤快了,一天练八九个小时,我们家的鸡看到冬瓜和南瓜都害怕,要不再买个大鹅回来养?”

    “莫要东拉西扯,喊你去看着就去看着!”孔瑞伸手拍了一下他的脑袋,笑道:“今天开始你跟我学做红烧黄辣丁。”

    “真的?!”孔怀风眼睛一亮,“要得!不枉我这三年杀了几千条黄辣丁,也该到我煮的时候了!”

    孔瑞笑着摇头,转身往堂屋走去。

    孔怀风探头看了一眼堂屋的方向,进厨房倒了两碗凉茶出来,小声道:“嘘,快点喝,喝了再切!”

    两少年把菜刀轻轻放下,双手接过海碗就吨吨猛灌,一会功夫就把一碗凉茶喝了个精光,同时呼了口气,冲着孔怀风咧嘴笑。

    “行了,抓紧练,别偷懒。”孔怀风接回碗,看着两人神情认真道:“师父说了,等你们啥时候把直刀法掌握好了,就带你们进乐明饭店的后厨,那才是真正练刀工的开始。”

    “师兄,那不是比现在还辛苦啊?”孔庆杰有些苦恼道。

    孔庆峰却是眼睛一亮,“师兄,去了后厨,是不是就能切南瓜、冬瓜之外的东西了?”

    “没错,乐明饭店的菜单上有上百种菜,只要你愿意切,有的是食材给你练手。”孔怀风笑着点头。

    “太好了!那从今天开始我每天再加练两个小时,早日掌握直刀法!”孔庆峰握拳,有些兴奋道。

    “锅锅,求放过!”孔庆杰抬头,眼含热泪:“我是你的亲弟弟啊……”

    “我愚蠢的弟弟啊,人只有努力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孔庆峰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你也一样。”

    ……

    画面渐暗,再度亮起,已是来到了一处宽阔的后厨。

    时间:1918.8.13

    长案板前,孔庆峰手握菜刀,目光坚定的切着土豆块,一旁的木桶里已经泡着两桶切好的土豆。

    土豆切完切黄瓜、苦瓜……

    切块、切片、切丝、切条……

    墙上的时间在一天天的快速流动,他的直刀法越发娴熟,切的速度越来越快,切的也越来越好。

    孔瑞和孔怀风的身影不时出现,对他的动作进行校正和指导,有时还会亲自上手教导。

    等到孔庆峰开始学推切法和拉切法的时候,已是三个月后。

    许久不见的孔庆杰终于出现在后厨。

    他长高了半个头,也长了些肉,墩子摆在孔庆峰的身边,看着身旁正在切肉丝的孔庆峰,一脸羡慕:“哥,你真学会切肉丝了啊?师父昨天才第一回让我碰黄瓜呢。”

    “工作场合,喊师兄。”孔庆峰头都没抬一下,“赶紧切你的,好不容易才通过师父的测试,今天这一桶土豆切完,切好了留下,切不好又回去练三个月。”

    “哦!”孔庆杰应了一声,拿起菜刀认真切土豆,动作不算快,但架势已经颇为标准,切出来的土豆块有板有眼,大小均匀。

    “哥,你不歇会吗?”

    “师兄,这是我的土豆啊?”

    “二师兄,这是大师兄的黄辣丁,你也要抢着杀吗?”

    “孔庆峰,收手吧,你这样我害怕……”

    孔庆杰站在角落里,看着在后厨如花蝴蝶般啥活都抢着干的孔庆峰,不解中带着几分淡淡的忧愁。

    “庆杰,站在这里干啥子?”孔怀风端着一份红烧黄辣丁准备上菜,看着站那发呆的孔庆杰笑问道。

    “大师兄,二师兄不是墩子吗?他为啥啥都做呢?”庆杰疑惑道。

    孔怀风闻言看了眼正给师父擦灶台的孔庆峰,笑着道:“厨师是勤行,勤快的人才能从师父那里多学手艺,你看庆峰这段时间进步多快,可不止刀工上的那点长进。”

    孔庆杰挠头:“我们不是才开始学刀工、刀法吗?”

    孔怀风笑道:“没得事,你先把刀工、刀法学好。”

    时间一天天流逝。

    孔庆峰的刀工日渐精湛,相继掌握了锯切法、侧切法、滚切法。

    以及平刀法中的平刀片、退刀片、拉片刀、斜刀片、反刀片。

    砍刀法也是直刀砍、跟刀砍、拍刀砍一样样掌握。

    拍、捶、剁、削更是娴熟运用。

    这期间,孔怀风就在旁边的灶台上跟着学做菜,一次次被孔瑞呵斥,被戒尺抽打,被骂的狗血淋头。

    孔庆杰在旁瑟瑟发抖,切的更小心了。

    这一晃,便是三年。

    孔庆峰成了乐明饭店后厨最受厨师喜欢的墩子,一般碰上重要的宴席,大厨都是点名要孔庆峰切菜。

    孔庆杰火候还差点意思,但基本功还算扎实,混在后厨墩子里边不显突出,也没拖后腿。

    ……

    时间:1921.3.12早:6:00

    城北早市。

    天灰蒙蒙亮,孔瑞在前边走着,孔庆峰背着个空背篼跟在他身后。

    “庆峰,你的刀工已经相当娴熟,从今天开始,你跟着我正式学做菜。”孔瑞边走边道:“学做菜要先学会‘认和选’,你每天在后厨切的材料是有采购专门去采买的,但作为厨师,你必须要搞得清楚原材料是哪路货以及有啥子规格和讲究。”

    “一个厨师要想独当一面,会挑食材是最基本的。而最新鲜的食材,就藏在这早市里头。要想弄到最好的食材,必须起早摸黑,风雨无阻,下刀子都得出门。”

    “你看这个黄辣丁,品质好好嘛,活蹦乱跳,表皮一点伤痕都没得,都是下河摸的,挑这种大小的拿来红烧最巴适。”

    “挑蔬菜,要一看、二摸、三闻,比如这个黄瓜,要选毛刺多的,摸起来扎手生硬,闻着有股清香的,不管是拍黄瓜还是切丝凉拌,口感和水分都很足。”

    “你看这青辣椒,弯的皮薄比直的更辣,可以根据客人的口味来选用……”

    孔瑞背着手,带着孔庆峰一个一个菜摊看过去,不时蹲下挑挑拣拣,跟他讲解选菜的技巧,以及优劣之分。

    一般上了手的菜,多少都会买一点,摊贩也是高高兴兴地。

    周砚跟在后边认真听着,祖师爷讲的太细了,完全是把自己的经验揉碎了一点一点教给徒弟。

    他一路跟着听,受益良多。

    可惜他鉴定一开,好坏无从遁形。

    不过也不是完全没用,以后他要是收了徒弟,这些知识可都是热乎的。

    传承是什么?

    不是一张菜谱,也不是高人指点。

    而是一整套将一个纯新手领入门,教他一步步成长为优秀厨师的方法。

    孔庆峰这个懵懂少年,花了三年时间将刀工练好,而这三年间,孔怀风则是从墩子进阶为一名真正的厨师,马上就要开始正式独立掌勺。

    三年后,孔庆峰可能也会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厨师。

    孔派厨师的培养周期一般为六年,六年可独立掌勺者,算天赋不错的。

    六年还炒不明白的,那就只能继续练,直到出师为止。

    所以当他们听说周砚只学厨两年半,竟然炒出那样一份火爆猪肝,震惊不言而喻。

    早市逛完,背篼也装满了。

    孔庆峰腰杆挺得笔直。

    三年过去,十七岁的少年,已经褪去了初到嘉州城的青涩与瘦弱,他现在和孔瑞差不多高,身姿看起来颇为壮实,目光变得坚毅。

    驴车晃晃悠悠,停在了乐明饭店后厨外。

    孔庆峰背着背篼跟在师父身后进后厨,孔怀风和孔庆杰已经到厨房了,上前帮忙把背篼放下。

    “今天段家少爷满三岁,段家在乐明饭店包席办小宴席,指名要我和老罗来掌勺。”孔瑞看着三人道:“我们今天要做五道菜,老罗做三道,你们三个给我打下手,确保不要出错。”

    “要得!”三人齐声应道。

    “师父,是嘉州第一大户段家?”孔怀风好奇问道。

    孔瑞笑道:“还能有哪个段家?”

    另一边,老罗也正和两个徒弟叮嘱:“今天我们要做雪花鸡淖、坛子肉和软炸扳指,还有一道开水白菜,这四道可都是咱老罗家的代表大菜,表现好了,段家有重赏的,都给我打起精神来!要是出了差错,不止是丢咱们老罗家的脸,丢的还是东家的脸。”

    “要得!”大罗、小罗跟着应道,眼里同样亮着光。

    “三岁的段家少爷?这是……段语嫣的爷爷段兴邦?”周砚若有所思,时间线倒是刚好能对上,飞燕酒楼和乐明饭店是如今嘉州城里最有名的两家饭店,段家在乐明饭店吃饭倒也不算意外。

    周砚的眼睛往被称为老罗的光头中年厨师那边看,雪花鸡淖、坛子肉还有软炸扳指可都是名菜啊,他做自媒体的时候去尝过几家大师的私房菜,总感觉差点意思。

    特别是雪花鸡淖,这才在各大川菜馆几近失传。

    来都来了,他既然不能干涉进程,不看一眼岂不白来了。

    他控制着身体往开始做准备工作的老罗师徒三人那边飘去,却突然撞上了一道无形的墙。

    他试图偷看,可眼前却变得白茫茫一片,他试图偷听一点技巧,耳朵嗡嗡的,啥也听不清。

    周砚退回到孔庆峰身后,老罗三人又重新变得清晰起来。

    他大概明白了。

    孔庆峰的记忆碎片,始终是以他的视角为主的,他看不到听不到的细节,周砚自然也无法细看。

    “厨师要想站得住脚跟,成为别人口中的名厨,那就要有拿手菜。所谓拿手菜,除了要好吃,还得是一般厨师做不出来的,或者说做不了你那么好的。”孔瑞一边把菜从背篼里取出来,一边说道:“我们孔家的拿手菜是啥子?”

    “鱼!”三人齐声答道。

    孔瑞笑着点头:“没错,鱼是我的拿手菜,嘉州城的老饕都晓得我鱼烧的好。所以段家今天点了三道鱼,脆皮鱼、干烧岩鲤、红烧黄辣丁,都算是我的代表菜。

    其次就是我们临江的鳝鱼也是非常有名,我烧还可以,所以他们点了一道临江鳝丝,还要了一个口袋豆腐。”

    “这五道菜,怀风已经学的差不多,但做出来的味道始终还差点意思,你们晓得为啥子不?”

    孔庆峰不解道:“师父,我看大师兄已经烧的很好了噻?”

    “就是!”孔庆杰也道。

    孔瑞却笑着摇头:“看着不错,实则火候、调味都差点意思。原因很简单帮厨的时候,他更多时候是给我打下手,很多时候没有自己上手的机会。

    技贵熟,熟则生巧。师父教的再多,不如自己亲手做了之后总结的心得。

    明天开始,他就要自己独立掌勺,会越做越熟练,一点点把手艺打磨精湛。”

    孔怀风神情认真道:“师父,我会虚心总结,继续精进提升。”

    孔瑞道:“来嘛,先从鳝丝开始做准备……”

    后厨逐渐忙碌起来,师徒四人的配合已经十分默契娴熟,分工明确。

    周砚看得有些眼花缭乱,只能记个大概流程,想要在记忆中学艺的心思算是落了空。

    倒是隔壁老罗做的雪花鸡淖和开水白菜,上菜的时候把周砚给惊艳到了。

    白色的大瓷盘中,一堆如雪花般洁白无瑕的鸡淖,点缀着些许细小的红色颗粒,服务员端起盘子时,雪堆颤颤巍巍,白里透红,看着相当惊艳。

    那份开水白菜,看着平平无奇,却盛在了青花瓷盆中,浅黄色的汤汁清澈如水,不见一丝油光,几片小白菜叶飘在汤中。

    孔怀风、孔庆峰三人都扭头看着成菜,眼里满是讶色。

    “白菜水煮也能当代表菜吗?”孔庆杰小声道。

    “嘘。”孔庆峰瞪了他一眼。

    “开水白菜可是名菜,水平不在白菜,而在那锅汤。因为看着清新脱俗,所以不少名流和风雅人士都喜欢点。”孔怀风给俩人解释道:“老罗师傅做的开水白菜和雪花鸡淖,可是咱们乐明饭店的招牌菜。”

    “怀风啊,你比你老汉儿有眼光。”老罗正在捞坛子肉,闻言笑着说道。

    “嘁,一锅清汤有啥稀奇,我明天去翻翻古菜谱,我也做得出来。”孔瑞撇撇嘴,笑着道。

    “得了吧你,你好做你的鱼就行了。”老罗道。

    一道道菜从后厨端了出去。

    孔怀风借口去上茅厕,实则溜到前厅去看了眼热闹。

    服务员端着菜推开包厢门,里边坐满了穿着华服的男男女女,众星拱月般逗着一个穿着蓝色绸缎的小少爷。

    周砚跟着瞧了一眼,那少爷生得眉清目秀,一脸富贵相。

    ……

    画面一转。

    孔庆峰已然变成了青年模样,站在灶前,神情略显紧绷。

    “庆峰,别紧张,今天是你第一回独立掌勺,心态放轻松,只要菜能过东家和师父这一关,接下来你就能独立掌勺炒一些简单的菜了。”孔怀风站在一旁,笑着温声宽慰道。

    “二师兄,你得行的!”孔庆杰握着拳头给他鼓劲。

    “要得。”孔庆峰表情稍缓,回头看了一眼站在厨房外的师父和东家,深吸一口气,拿起菜刀开始切猪肝。

    周砚看着墙上红色的时间:1925.3.28

    一晃四年过去了。

    如今的孔庆峰应该是二十一岁,从拜师到掌勺,过去了七个年头。

    今日若是能够过关,便算是出师了。

    孔怀风今年二十四,已经褪去了少年的清朗,多了几分成熟稳重,眉眼间还有几分儒雅之色。

    而门外站着的孔瑞,眼角多了几分皱纹,比起四年前苍老了几分,精气神还是不错的,面色红润。

    看样子今天要炒的菜是火爆猪肝。

    倒也合理,非常考校调味和火候的一道菜。

    孔怀风和孔庆杰退到一旁,安静看着孔庆峰切菜、炒菜。

    很快,一道火爆猪肝出锅。

    周砚扫了一眼。

    【一份不错的火爆猪肝】

    没想到啊,竟然鉴定在记忆碎片也能用。

    孔瑞和东家走进门来,一人抽了一双筷子,在三人紧张目光中尝了一块火爆猪肝。

    孔瑞没有急着开口,而是看向了东家。

    东家细细品尝后,微微点头:“还不错,盐味差了点,火候过了一点,膻味还要再压一下,大厅的客人点的菜,庆峰可以开始炒了。”

    孔瑞这才开口道:“东家说的没错,火候和调味都差点意思,要多学多练,继续提升。”

    “要得。”孔庆峰恭敬点头,脸上难掩兴奋之色。

    东家放下筷子走了。

    “庆峰,恭喜你通过了!”

    “大哥,你太厉害了!”

    孔怀风和孔庆杰皆是一脸兴奋。

    孔瑞也是笑着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从今天开始,你就算出师了,不过离成为一个好厨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想成名厨,就要做到选料精、切配细、火候准、调味当、成型美。技贵熟,熟则生巧。”

    “徒儿谨记!”孔庆峰向孔瑞深深鞠了一躬。

    周砚在旁看着这一幕,脸上同样露出了笑容。

    七年学厨,吃尽百般苦头。

    出师这一刻,算是真正成为了一名厨师。

    这晚回到家,师徒四人还喝了一场酒。

    师娘陪着喝了一杯,皆是颇为高兴。

    画面开始快速拉动。

    孔怀风开始掌勺,从大厅散客的菜炒起。

    只要有机会炒菜,他都抢着干,不嫌苦,不嫌累。

    不炒菜的时候,就给别的厨师切配,继续磨练刀工。

    孔怀风始终快他一步,他的天赋要更高一些,也更有灵性一些。

    十余年间,孔家父子之名,已经名动嘉州城,成了一桩佳话。

    孔庆峰时常听人谈起,脸上有笑,但心头暗暗较劲,第二天便又加练一个小时。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十年苦练,终于把菜炒上了二楼雅座,炒进了乐明饭店的包厢。

    孔家父子的美名,也变成了孔家三杰。

    孔派之名,开始流传。

    孔庆杰?

    周砚认真找了一下,1936年,三十岁的他还在当墩子……

    孔庆杰赶着驴车带着孔庆峰去采买食材,咧嘴笑道:“大哥,我觉得这辈子就当墩子问题也不大,师父、大师兄还有你都是名厨,一天要炒那么多菜,我就专门给你们三个切配,守好后方,一样噻!

    炒菜我确实没得天赋,墩子当的好,东家发的工资也不少,阿娟和两个娃娃完全养得活。”

    孔庆峰看着他沉默良久,点了点头:“也要得。”

    ……

    “大哥!大哥!庆杰留了封信,我到处都找不到他人,你看看写的啥子?”一个挺着孕肚的女人,牵着两个半大孩子走进厨房,红着眼把一封信递给孔庆峰。

    孔庆峰看着信纸上歪歪扭扭的字迹:阿娟亲启

    脸色一下变得刷白。

    孔怀风闻讯赶来,伸手扶住孔庆峰,从他手里接过信慢慢撕开。

    信上的字歪七扭八,却写了足足写满了三页纸。

    “风哥,庆杰写的啥?”阿娟看着脸色有些沉重的孔怀风,声音里带着几分哭腔。

    “弟妹,你跟我来外面坐着,我给你念。”孔怀风扶着阿娟往门外走,在院里的石椅上坐下。

    孔庆峰跟了出来,在阿娟身旁站定。

    “阿娟,我去打日本鬼子了,今天晚上走,明天就出川,你莫要来找我。

    对不起,我晓得你快生了,正是最需要照顾的时候,我却在这个时候离开。

    小鬼子太可恨了,侵我国土,杀我国人,奸我姊妹。

    我们家三个兄弟,一定要有人出川去打鬼子的话,只能是我去。

    大哥已经是名厨了,学到了大爷的厨艺,将来是要传承孔派手艺的。三弟才二十岁,刚结婚,连娃娃都还没得……

    怀风哥,大哥,我晓得阿娟会拿着信来找你们,所以也给你们写了几句。

    怀风哥,你教我识字看书,今天用上了,这些年谢谢你的关心爱护。

    大哥,替我向师父和师娘还有我们老娘磕个头,等庆杰回来再膝下尽孝。

    阿娟就拜托你和大嫂多照顾一二,肚子里的孩子出生后,让师父帮忙取名。

    庆杰。”

    孔怀风声音低沉的念完了信,眼眶早已泛红。

    “他怎么这么狠心啊,这么狠心。”阿娟嚎啕大哭。

    孔庆峰扶着她的肩头,也是泪流满面。

    周砚看着墙上的猩红时间:1938.3.6日,心中亦是升起了一丝悲怆。

    “弟妹,你放心,阿杰一定会回来的。”孔庆峰语气坚定道:“日后有我一口饭吃,你和三个娃娃都绝对饿不到一餐,等他们年纪再大些,就来跟我学厨,以后都会有一门手艺傍身。”

    孔怀风也是温声宽慰道:“弟妹,这段时间我让你嫂子经常过来看你,你先把胎养好,我会托人打听庆杰的消息的。”

    ……

    1938.6.1

    一声婴儿的啼哭声从房间里响起。

    门外坐着的孔瑞、孔怀风和孔庆峰三人同时站了起来,脸上露出了喜色。

    “生了!生了!是个男娃娃!”接生婆抱着孩子出来,笑容满面的看着孔瑞,“孔大师,阿娟说让你帮孩子取个名!”

    孔瑞伸手小心翼翼的接过孩子,想了想道:“他老汉儿去打鬼子保家卫国,希望他日后也能成为国之栋梁,就给他取名叫国栋,孔国栋。”

    “国栋国栋,来来来,大爷抱一哈。”孔庆峰笑眯眯地伸手接过娃娃。

    “孔国栋……原来是师伯啊。”周砚看着被孔庆峰抱着的婴儿,若有所思。

——

    画面渐暗,再次亮起时,外面锣鼓喧天。

    孔怀风和孔庆峰正在后厨忙碌,不过这个厨房和乐明饭店却是完全不同。

    周砚很快在墙上找到了时间:1939.9.8早:10:00

    这个时间!

    不是邱绮与段兴邦成亲的日子吗?

    “孔师傅,等会宴席的菜弄好,我们还是好好商量一下嘛,你们两位要是愿意来我们飞燕酒楼,我给你们开双倍工资,待遇绝对比在乐明饭店要好。”一道熟悉的声音响起。

    说话的正是黄四郎,这会站在孔怀风的身旁,一脸谄媚的笑容。

    “黄老板,这事就莫要再提了哈,我老汉还在乐明饭店掌勺呢,我们兄弟俩在乐明饭店干了十多年了,背叛老东家来你飞燕酒楼干,要被戳脊梁骨的。”孔怀风面带微笑,但语气平淡,“这次来,也是因为段家找我们东家,让我们过来做几道菜,做完我们就走了,你也不用多想。”

    黄四郎压低了几分声音道:“孔大师留在乐明饭店,你们两位孔师傅来我飞燕酒楼,那才是一段佳话嘛!你们要是来飞燕酒楼,主厨给你们兄弟两个当。”

    一旁孔庆峰切菜的动作不自觉慢了下来,看向了孔怀风。

    “我们不考虑,黄老板,你还是赶紧去忙你的事,今天这婚宴可出不得一点差错,你我都担待不起。”孔怀风看着他说道。

    “要得,那你们先忙。”黄四郎碰了个软钉子,摸着鼻子走了,脸上满是被拒绝的幽怨。

    等黄四郎走了,孔庆峰小声道:“师兄,主厨你都不干?”

    “你想干?”孔怀风刀一停,侧头看向他,神情认真道:“你要有想法,我跟黄四郎说一声,明天你就可以来上班。师父那边,我去帮你说,机会确实还是不错的。”

    孔庆峰犹豫了一会,还是摇了摇头:“算球!你不干,我也不干!我要是来当主厨,我倒是风光了,师父肯定要被东家说,老罗肯定也会趁机阴阳师父。”

    孔怀风笑着道:“这些事都无所谓,主要还是看你怎么想,说句实在话,个人发展的机会还是比较难得的。”

    孔庆峰还是摇头:“不考虑了,留在嘉州,飞燕酒楼和乐明饭店没得区别,要是将来有机会,看看能不能去蓉城闯荡一番。”

    孔怀风点点头,也就没再多说。

    “听说这邱小姐是嘉州第一美人,不晓得到底有好美。”孔庆峰转了话题,“等会找机会去看一眼热闹,说不定还能接点喜糖给几个娃娃吃。”

    “等我们这几道菜整完,你就可以去看。”孔怀风笑着点头。

    孔庆峰回头看了眼一旁凉菜间,小声道:“飞燕酒楼的卤肉硬是不错,刚刚看他们一筐一筐抬进来,那卤猪耳朵和卤牛肉看着巴适得很。”

    “他们家的卤肉出了名的好吃,不少客人就是冲着卤牛肉来的,上回我喊人打包了一份卤猪耳朵,味道硬是好,我们乐明酒楼的卤肉是差了点意思。”孔怀风低声应道。

    两人闲聊了几句,便开始紧张备菜。

    “新娘新郎来了!”

    不多时,外面传来了鞭炮声和欢呼声。

    厨房里的厨师们都下意识的往门口的方向看,但没一个离开岗位的,反倒是纷纷加快了手上的动作。

    孔怀风和孔庆峰只做两道菜。

    一道清蒸江团,一道临江鳝丝。

    装盘上菜。

    两人的工作便算完成了。

    “我去前面凑凑热闹。”孔庆峰解了围裙,笑着往前厅去。

    邱、段两家联姻,嘉州城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来了。

    孔庆峰是厨子,自然不敢往前厅去,站在厅外瞅了两眼。

    高台上,新娘凤冠霞帔,正与穿着蓝色西服的段家少爷对拜。

    团扇微微倾斜,看到了新娘的绝美容颜。

    周砚趴在门边,看着台上对拜的邱绮与段兴邦。

    段兴邦的腰比邱绮弯的更深,头垂的更低。

    邱绮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丝笑容。

    所谓的上位者为爱低头。

    在这一刻,具象化了。

    周砚满足地笑了。

    这一幕,算是补齐了上回只看到他们下车的遗憾。

    孔庆峰接了一把喜糖,踹在兜里,心满意足地回了后厨。

    婚礼结束后,段家老爷亲自让他们两个单独进包厢感谢了几句,一人给他们拿了五百银元作为赏银。

    “师兄,这活真不赖啊,下次还叫我啊。”孔庆峰跟着孔怀风出了飞燕酒楼,嘴都快咧到耳后根了,装刀具的口袋沉的得两只手才提得动。

    “肯定喊你。”孔怀风笑道。

    两人在飞燕酒楼门口分别,然后又在一出小院门口相遇。

    两人看了眼对方手里提着的口袋,都笑了。

    “你拿好多?”

    “两百。”

    “我也两百。”

    “敲门。”

    院门敲开,阿娟看着两人有些意外。

    “进去说。”孔庆峰直接进门,孔怀风进门还把门反手带上。

    “阿娟,这里有两百银元,你藏好,慢慢花,给三个孩子多吃点肉。”孔庆峰把两条包好的银元放在桌上。

    “这里还有两百。”孔怀风也把钱拿了出来。

    阿娟连忙摆手道:“使不得,使不得,大哥,怀风哥,你们上个月才给我们拿了钱,又经常送吃的过来,这啷个使得嘛。”

    “这是我们去帮段家结婚帮席挣的,我们还有多的,下回没了你再跟我们讲。”孔庆峰从包里捧了一大把糖放在桌上,笑着道:“喜糖,给三个孩子吃嘛。”

    阿娟红着眼睛道:“你们帮了我们家那么多,我都不晓得该怎么报答你们。”

    孔庆峰摆手道:“一家人,报答啥子,你把三个孩子带好就行,等大娃十三岁了,就让他来给我当学徒。”

    “要得。”阿娟点头。

    ……

    1945.6.3

    孔家。

    孔瑞躺在床上,脸色惨白,紧握着跪在床边的孔怀风和孔庆峰的手,声音嘶哑道:“小鬼子赶出去的时候,烧一张当天的报纸给我。孔派的手艺,你们一定……一定要给我传下去……”

    话音落下,孔瑞的手无力垂下。

    “老汉儿!”

    “师父!”

    “大爷……”

    满屋悲怆的哭泣声。

    周砚缓缓握紧了拳头,要是祖师爷能再等三个月多好。

    ……

    1949.12.16

    嘉州全城解·放。

    乐明饭店的东家带着一家老小,提前坐上船南下。

    乐明饭店关门一阵后变成了国营饭店,原班厨师全部被召回,重新开业。

    孔怀风德高望重,且在抗战中多次捐钱,颇有贤名,又识字有文化,被任命为厨师长。

    孔庆峰也回来了,依旧负责掌勺,同样是大师傅。

    老罗前年病死了,大罗前年被拉了壮丁没回来,小罗熬成了老罗,也成大师父了。

    乐明饭店重新开门,生意颇为稀松,主要负责接待领导。

    大户们都跑了,没啥人有闲钱来饭店吃饭的,都忙着分地呢。

    孔庆峰端着一碗稀饭和孔怀风面对面坐着,就着泡萝卜吸溜吃着。

    四十六岁的孔怀风和当年的中年孔瑞有八分相似,看起来还要更儒雅几分。

    “师兄,我准备收晓飞当徒弟,你觉得怎么样?”孔庆峰看着孔怀风问道。

    孔怀风放下碗:“晓飞自己怎么想?”

    “十二岁的孩子,能想啥子,家里虽然分了田地,他也没得耕田的力气噻,来饭店当学徒,至少不会饿肚皮,家里也少个半大孩子吃饭,阿娟会轻松点。”孔庆峰闷声道:“吃饱饭,是头等大事。”

    孔怀风沉默了一会,点头道:“要得,啥时候办拜师宴,我来主持。”

    “那就明天嘛,我看了日子,明天合适。”孔庆峰笑着道。

    堂屋。

    孔庆峰和他夫人坐在椅子上。

    一个少年跪在地上奉茶,口中诵念:“侍师如父、终生不渝。伏冀慨允。”

    孔怀风和老罗坐在一旁,面带笑容。

    阿娟红着眼站在一旁,别过头去抹了抹眼泪。

    孔庆峰接过茶喝了一口,伸手将少年扶了起来:“晓飞,今天起你就是我的徒弟,好好跟着我学厨。”

    “要得,大爷。”

    “喊啥子?”

    “师父!”

    “嗯。”

    周砚看着这一幕,脸上露出了笑容。

    当年跪在这里拜师求艺的少年,今天成了师父。

    传承在这一刻完美闭环了。

    ……

    时间一晃。

    1958.11.8早:7:00

    “培训班!你莫非要把我们孔派的菜谱、手艺全部拿出来教给外姓人吗?孔怀风!你莫要忘了你姓啥!

    拜师的时候,师父说了:千两黄金不卖道,十字街头送故交!

    孔派的手艺是家传的,绝对不能传给外人!

    难道你忘了师父的临终嘱托了吗?”

    乐明饭店的办公室里,孔庆峰拍着桌子气汹汹道。

    坐在桌子后边的孔怀风起身倒了一杯水,放在了孔庆峰的面前,语重心长道:“庆峰,时代已经变了。我们现在饭店是国有的,大家互相之间称呼的是同志。

    各地的厨师培训班办得红红火火,一批又一批年轻有为的厨师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出头来,势头相当好。

    我没有忘了师父的嘱托,恰恰正是因为师父的嘱托,我才决定要相应号召开设培训班主讲,把孔派的菜谱、手艺全部整理成教材,传授给更多的年轻厨师。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把孔派的手艺传承下去!

    你收了五个孔家的子弟当徒弟,这些年过去,你看哪一个能担得起孔派的衣钵?”

    孔庆峰沉默了一会,闷声道:“我看国栋能行!”

    孔怀风盯着他的眼睛:“你真这样觉得?”

    孔庆峰移开目光,沉声道:“反正我不同意!孔家那么多子弟,总归会有有天赋的,我们慢慢挑,慢慢选,肯定能找到合适的!”

    孔怀风眉头一皱,准备开口。

    突然一个人冲进门来,带着哭腔道:“孔大爷,我……我老汉没了!”

    “小罗,你说啥子?”孔怀风和孔庆峰闻言皆是一惊。

    两人跟着小罗冲到宿舍,宿舍里外已经站满了饭店的厨子,老罗靠在床上,脸色青白,身子已经冷了。

    “昨天晚上他高兴,多喝了二两酒,今天早上我来他就这样了。”小罗嚎啕大哭。

    老罗被拉回了老家,孔怀风和孔庆峰跑前跑后,帮着才十八岁的小罗办了各项手续。

    “小罗,办完了你老汉的丧事,你就回来嘛。”孔怀风往他手里塞了一沓钱,“这是饭店大家的一点心意。”

    小罗一脸悲戚:“孔大爷,我还回来做啥子?我老汉的刀工我都还没有学精,我们老罗家的传承断了,在我这里断了。

    雪花鸡淖、坛子肉、软炸扳指、开水白菜,我啥子都不会啊,啥子都不会。”

    小罗哭的格外伤心,一半是因为老汉儿,一半是因为罗家断掉的传承。

    “回来,我教你做菜。”孔怀风握住了小罗的手,语气坚定道:“我们乐明饭店的厨师培训班马上就要开办,我会作为主讲,把我们孔派的所有技艺和菜谱都拿出来,教给你们这些青年厨师。”

    小罗愣住,抬头看着孔怀风,眼里满是震惊与不解,“真……真的吗?”

    孔庆峰下意识向前一步,张了张嘴,看着小罗却说不出话来。

    “真的。”孔怀风点头,语气坚定,“你来,我把名额给你留着,你就是第一批学员。”

    “要得,我一定回来。”小罗点头,朝着孔怀风和孔庆峰深深鞠了一躬:“孔大爷,孔二爷,大义!”

    小罗赶着马车走了。

    孔怀风和孔庆峰并排走在秋日萧瑟的长街上,久久都没说话。

    “庆峰,不管你答不答应,我都决定要做了,意外和明天不晓得哪一个会先来。”孔怀风在街头停下脚步,转身看着孔庆峰道:

    “老罗比你还小三岁,他只收了小罗这一个徒弟,家传的手艺,这下彻底断了。从今天起,嘉州再没人做得出那么美味的雪花鸡淖和鲜美的开水白菜。”

    “我在孔家没有看到一个能继承衣钵的孩子,所以我五十岁了还没有收徒。今天老罗的死给我敲响了警钟,家传的手艺就算没有断在我们这一代,也可能会在下一代断掉。”

    “但要是做成教材,批量培训年轻厨师,汇集成册,一定能够让更多的厨师学会我们孔派的手艺。或许,我也可以从中收到几个天赋不错的徒弟,将孔派真正传承下去。”

    孔庆峰沉默良久,开口道:“师兄,我不赞同,也不反对。”

    “要得。”孔怀风笑了。

    周砚站在街头,看着两位穿着中山装的老人,心中百感交集。

    原来孔派从家传到开班授艺,竟还有这般渊源。

    培训班在孔怀风的主持下顺利开了起来,在嘉州厨师界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许多年轻厨师慕名而来,在乐明饭店的组织下分批培训,从中涌现出了不少天赋不错的年轻厨师。

    这其中,周砚发现了一个少年。

    少年很瘦,身材像竹竿一般,原来是乐明饭店打杂的,负责扫地、拖地。

    每次干完活,就跑到培训班窗外和门口听课,一站就是两三个小时。

    孔庆峰路过的时候经常看到他。

    “你天天都来听课,叫什么名字?”这天孔怀风上完课,叫住了少年。

    “我……我叫肖磊。”少年低着头,有点结巴道。

    “想学厨?”孔怀风问道。

    “想!”少年抬头,眼里亮起了光。

    孔怀风看着他笑了,点头道:“明天开始,干完你的活就进来上课。”

    “谢谢孔大爷!”少年高兴的跳了起来。

    这日起,少年混进了培训班的最后一排。

    “哎哟喂,一个直刀法学半年都整不明白?”

    “怎么这么木呢?”

    “你以后就叫石头!”

    “重来!”

    孔庆峰每次路过,都听到孔怀风在训肖磊。

    周砚目瞪口呆,这不是他因为天赋异禀被师爷收为徒弟的师父吗?

    好啊好啊!原来你是这样的石头!

    周砚笑疯了。

    ……

    一年后。

    孔怀风办了收徒典礼。

    一次收了四个徒弟。

    许运良、方逸飞、宋博,还有肖磊。

    孔庆峰出席了收徒仪式。

    礼成之后。

    孔怀风和孔庆峰在后院喝茶。

    “许运良、方逸飞和宋博的天赋确实不错,在年轻厨师里面都是非常优秀的,但是肖磊这块石头,你为啥子要收他当徒弟呢?”孔庆峰看着孔怀风,满脸不解:“你不是最看重天赋吗?”

    “勤奋不也是天赋的一种吗?”孔怀风端起茶喝了一口,悠悠道:“我在他的身上,看到了你的影子。”

    “比起学得快,我更相信师父说的那句:技贵熟,熟则生巧。”

    孔庆峰愣住,许久后释然地笑了。

——

    画面渐渐变暗,周砚猛然睁眼,已然回到了会议室。

    耳边再度传来孔庆峰低沉的声音。

    一口气写完这一段传承!

    求月票!

    

    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8492/28375712.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