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1984:从破产川菜馆开始 > 第164章 你上《四川烹饪》杂志都不带我?

第164章 你上《四川烹饪》杂志都不带我?


信息过载的昏沉感再度传来,耳边嗡嗡的,周砚不动声色的闭上眼睛,右手轻揉太阳穴,脑子渐渐缓过劲来。

    跨越数十载岁月的记忆碎片,仿若粗略翻阅了孔庆峰的半生。

    从一个懵懂瘦弱的少年,一步步成长为嘉州名厨,成为师父。

    而从旁观者的角度,他还窥探了师爷的半生。

    孔派大师兄,真正嫡长子,家传的手艺。

    为了传承技艺,果断开班授课,成功让孔派开枝散叶。

    这样的格局和奉献精神,令他动容而震撼。

    “庆杰一去不回,我们甚至不知道他死在哪里,埋在哪里。在老家后头的山上给他立了一个衣冠冢,每年抗战胜利纪念日我都要去给倒两杯酒,陪他聊半个钟头。

    我师父和师兄也埋在那里。

    我已经快四十年没喊师父了,我现在成了师父。

    等哪天我躺板板了,我的坟头也挨着他们,我们四个还能凑一桌麻将噻……”

    会议室里,孔庆峰笑声爽朗。

    周砚睁开眼,却看到了他眼角闪烁的泪光。

    他也想他的师父和弟弟了吧?

    采访结束,孔派一众厨师的脸上都带着几分骄傲,那是对孔派发自内心的认同。

    这其中的渊源,若不是今日这种场合,他们这些徒孙们可能这辈子都了解不到。

    孔国栋别过脸去,默默揩拭了眼角的泪水。

    牛马小李放下了手中的笔,如释重负,表情略带痛苦的扭了扭手腕,两只钢笔墨水写完,中途还加了几回墨汁。

    一万三千字啊!简直要老命了!

    作为一名专业的速记员,他不敢错漏,字迹还得工整,回去之后编辑部得根据他的文稿来写文章。

    孔庆峰口述讲了孔派三代传承,内容实在有些繁杂,回去之后估计得删减不少

    不过这就不是他这个速记员的事情了,让总编和副总编他们头疼去吧。

    “孔二爷,讲的太好了,孔派的故事,是我这两年听过最好的传承故事,我们一定把这个故事润色好。”何志远握着孔庆峰的手有些动情道。

    孔庆峰看着他笑问道:“小何,那能上明年《四川烹饪》杂志的第一期不?”

    会议室里,孔派众厨师也是纷纷看向了孔庆峰,皆面露期待之色。

    今天众人齐聚于此,除了交流切磋厨艺之外,就是为了这《四川烹饪》杂志来的。

    孔国栋坐直了身子。

    肖磊也是下意识地理了理自己的衣裳。

    先前孔庆峰讲孔派传承,把在场的二代弟子都提到了。

    这要是上了杂志,说不定能看到自己名字呢,这等荣耀,下一回可能就要熬到孔二爷这般年纪,成了一方名厨的时候了。

    “孔二爷你放心,明年第一期四名揽胜栏目,包上的。”何志远爽朗笑道。

    “那就好,那我就不用托这些徒弟回头烧给我了。”孔庆峰也笑道。

    何志远拍了拍的他的手:“您说哪的话,就您这身体,看着比我还好呢,等您满一百岁的时候,我再来给您做个专访,就叫:百岁大厨是如何练成的。”

    “要得。”孔庆峰笑着点头。

    众人也跟着哄笑起来,会议室里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龇着个大牙乐啥呢?”周砚看着身旁跟着傻乐的郑强,忍不住笑问道。

    “咱们孔派上《四川烹饪》杂志,那咱们当徒孙的与有荣焉啊。说不定我师父的名字还会出现在上边呢,毕竟是咱们怀峰的大师兄不是。”郑强咧嘴笑道:“到时候我要订个十本八本的,给亲戚朋友们散一散,好让他们知道我也是孔派的。”

    “有道理。”周砚点点头。

    “师弟,你打算买多少本?”郑强问道,看了眼肖磊,压低了几分声音:“不过师叔年轻的时候真是块冥顽不化的石头啊?这要是传出去,你不会被人笑话吧?”

    “我还没想好买多少呢。”周砚摇头:“你不懂,这叫莫欺少年笨的逆袭剧本,大家就爱看这种戏码,说不定还能多挣点笔墨呢。”

    “这样啊……”郑强若有所思,确实不太懂。

    “行,趁着天还没黑,咱们先把大合照拍了吧!”何志远起身,拿起桌上的相机挎上。

    小李也是把笔记本收回包里,跟着出门。

    “师父,你不是说自己是天赋异禀被师爷选中,成了关门弟子的吗?”周砚快走两步跟上肖磊,笑吟吟问道。

    郑强正准备跟上,听到这话又下意识地放慢了几分脚步,落后一个身位,一脸佩服的看着周砚。

    周师弟真猛啊,贴脸开大。

    “你没听你师爷说吗,勤奋也是一种天赋,而我年轻的时候,可是拉满了的。”肖磊笑了笑,看着周砚道:“你刚进厂食堂的时候,学了一个月连菜刀都握不好,切三刀,两刀切自己手上……”

    “好了好了师父,莫要说了。”

    “有一回让你杀鱼,让你去鱼缸里抓一条八斤的大鲤鱼,你刚抓起来被它尾巴铲了一耳屎,脸肿了半个月都没消……”

    “师父,我发现你这个人有点较真。”周砚不笑了。

    郑强在后边乐得不行,嘴角快咧到耳根了。

    论阴阳怪气,还得是老辈子。

    年轻人还是不要随便发起挑衅。

    “你晓得你那么爪棒,我为啥还会收你为徒不?”

    “莫非,你在我的身上也看到了你当年的影子?”

    师父不语,只是一味的解皮带。

    一行人来到大门外,第一排摆了一张太师椅,孔庆峰坐在正中间,其他人则是按照辈分来分座次。

    孔国栋负责安排,对齐大门,谁站在哪个位置。

    周砚站在一旁瞧着,反正他辈分最小,一会让他站哪就站哪。

    “师父!我回来了!等我啊!”孔立伟提着一个木桶跑的满头大汗,看到众人在门口排座次,连忙高声喊道。

    孔国栋笑道:“把鱼先提进去养到鱼缸里,等你。”

    “要得!”孔立伟应了一声,兴高采烈的提着桶进门去了。

    “肖磊,你来站在师父旁边。”

    “师兄,这不合适,应该你站这里。”

    “今天师伯这一脉你是代表……”

    何志远已经把相机架好,见众人还在为站位客套争论,看了眼站在一旁的周砚,扭头和小李说了两句。

    小李把布包打开翻了翻,拿出一本杂志交给他。

    何志远朝周砚走去,献宝似的递上手里的杂志,笑着说道:“周砚同志,你瞧瞧咱们第四期的《四川烹饪》,封面用的就是你做的跷脚牛肉。”

    现场顿时安静下来。

    一道道目光刷的向着何志远和他手里的杂志看了过来。

    众人的神情,震惊中带着几分疑惑。

    何主编刚刚说的啥?

    什么叫做“你做的跷脚牛肉”?

    周砚也没多想,顺手就接了过来,手头的杂志还泛着油墨香,彩印的封面正是那日他们摆拍许久的跷脚牛肉。

    青花瓷盆上的花纹、粉嫩的牛肉、毛肚的颗粒,清澈的汤汁竟都印刷得清清楚楚,旁边的红色蘸碟,辣椒颗粒分明,与跷脚牛肉交相呼应,色彩上的碰撞,竟是意外和谐。

    “四川烹饪”四个大字写在空白处,下方是刊号:1984第四期

    “拍的真好!何主编,你这拍照的技术太好了。”周砚也忍不住称赞道,这倒不是拍马屁,而是由衷的赞叹。

    这张照片呈现的效果,远超他的预期。

    能上杂志封面,更是让他颇感意外。

    “你的跷脚牛肉做得好,青花瓷盆也漂亮,那天阳光也合适,我的拍照技术只能算是锦上添花。”得到夸赞的何志远还是颇为受用的,笑着说道:“我们总编对这张照片也是相当满意,本来封面都定好了,又临时撤了换上这一张,你的那篇专访放在四名揽胜栏目的第一篇,还给你配了一张单独的照片。”

    “这太有牌面了,多谢何主编抬爱。”周砚忙道。

    “应该的,我们主编也说这篇文章写得好,为嘉州发掘出一道有渊源的好菜,还发现了一位厨师界的新星。”何志远笑着道,“我明天准备还去一趟苏稽,到时候你跟我好好讲讲张记卤味噻,要是合适,咱们又做个卤味专访?”

    “要得,没得问题。”周砚点头。

    何志远笑容愈发灿烂:“你们家的合照我洗了两张,夹在杂志里头,你一起装包包里头哈,莫要落了。”

    “谢谢谢谢,我妈前两天还念着合照的事,今天给她带回去,她肯定高兴得很。”周砚忙把杂志捏紧,免得照片掉了。

    两人聊得火热,这会才注意到场面好像有点安静,一回头,便对上了孔派众人目瞪口呆的表情。

    “周砚,你……你上《四川烹饪》杂志了?”孔庆峰的声音略显沙哑,下午的话确实讲的多了些,此刻看着周砚的表情震惊中带着几分荒唐。

    “周砚,你……你上《四川烹饪》杂志都不带我?”肖磊的声音略显嘶哑,声音是从喉咙里挤出来的,看着周砚的表情震惊中带着三分幽怨。

    “周砚,你……你上《四川烹饪》杂志都不跟我说?”郑强的声音微微颤抖,震惊中带着几分茫然。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8492/28375711.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