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文娱:1990 > 第178章 里程碑

第178章 里程碑


饭桌上,张延和张国利的交流是最多的。

    主要老张近期一直缠着张延,想要把游龙戏凤拍出来。

    不过当着众人的面,张国利可没聊半句游龙戏凤,而是跟张延讨论起了前阵子,刚刚在央视播出的《爱你没商量》。

    这部戏是王硕编剧,宋玬玬、谢原、英大主演,剧情和拍摄手法其实没太多创新的地方,整体还是王硕那个味儿。

    但这部剧的播出,却堪称中国电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因为它是国内首部没有亏钱的电视剧!

    总投资成本200万,最终被央视以350万的价格重金收购。

    此前即便是《渴望》、《天津卫》、《编辑部的故事》这样的爆款剧,单以制作成本和转播收入来评价,那都是亏到姥姥家了。

    当然,因为这年头制作电视剧的,主要都是各大电视台旗下的制作中心,算上广告收益的话,制作方整体还是赚了的。

    但这种模式不利于民营资本的进入,毕竟电视台收到的广告费,可不会给你民营资本分成。

    如果转播权卖不上价,就很难有民营资本愿意进入。

    同时也会让大多数电视台,对投入越来越大的精品剧望而却步。

    而《爱你没商量》的横空出世,则打破了这一桎梏——虽然主要是靠王硕积攒的口碑打破的,但既然央视开了这个头,正好可以趁机冲一波。

    于是吃饱喝足后,张延没有再回央视,而是回了国贸附近的小院,翻出纸笔开始写代表提案。

    这次他在提议开放民营资本的基础上,又加上了转播费用市场化的内容。

    以张延现在这个岁数,想当全国代表肯定是没戏,但等3月份成为市代表之后,他就有资格向津门的全国代表团提出倡议了。

    因为姚柯最近没有播出任务,傍晚六点准时下班,所以周滔也没能抽出时间来打搅他,只是打电话和他约定,等年后去津门好好把《诗词大会》的具体章程给定下来。

    所以晚上张延是和陶荭一起吃的铜锅羊肉。

    经过这半年的学校生活,陶荭明显消瘦了些,据她说以前是光动胳膊腿不动脑子,现在则完全反过来了。

    “能适应的了吗?”

    “一开始有点不适应,不过现在好多了。”陶荭跃跃欲试道:“我觉得要是现在重拍《天津卫》,我肯定不会比陈虹表现的差多少!”

    这也没什么好骄傲,毕竟陈虹的演技也就那样,在同年龄段的演员里基本上就是守门员一般的存在——当然和后来的花瓶比起来,陈虹还算是有演技的。

    “你呀你,好胜心总是这么强。”

    张延拿起桌上的餐巾纸,给她用力擦了擦嘴上的油渍,笑问:“那你准备什么时候一鸣惊人?”

    “中戏管的比较严,大一肯定不行,大二也只能寒暑假去拍戏——不过要是学校认可的项目,寒暑假没拍完,还可以再请一段时间的假。”

    这一盘算,《新游龙戏凤》她肯定是不赶趟了,毕竟这种戏说形式的电视剧,基本不可能获得中戏的官方认可。

    把这件事简单跟陶荭说了,陶荭当即跳起来道:“我可以瞒着学校请病假的!”

    张老师愿意把那狐狸精踢了,找自己当女主角,这是多好的机会啊!

    她宁愿休学一段时间,也绝不愿意错过。

    “你别激动啊。”

    张延把她按回椅子上,道:“我又不是拍完这一部戏就封笔了,以后肯定还有机会的……”

    “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你现在就应该以学业为重!”

    张延态度一强硬起来,陶荭也只能勉强点头屈从。

    不过她心里肯定是憋了一肚子委屈,这从晚上高强度的压榨就可见一斑。

    说起来,张延身边这几个女人也是各有特点。

    陈虹最是花样百出,什么新鲜玩意儿都乐意尝试;陶荭是运动员出身,讲究大开大合拳拳到肉;周滔主打一个小意殷勤,颇具封建糟粕之遗毒。

    至于姜珊……

    她属于泼妇型的,标准的坐地炮,每次都骂的可难听了。

    …………

    转过天回津门的路上,张延就接到了魏立本的夺命连环扣,催的他都没进家门就直接去了招待所。

    这第一批‘学员’主要是来自河北,还有少量山西、山东、河南、辽宁的,约莫三十多人,市一级和县一级的各占一半。

    魏立本把会议室的大圆桌放到了最末尾,讲台又搞的比较大,结果三十多人挤在中间,怎么看怎么像在搞传销。

    不过这年头‘传销’也还不是贬义词,而是被视为外国的先进经验,甚至于一些地方政府还曾经高调提倡鼓励,这种新形势的营销方式。

    站到讲台上,张延先简单做了个自我介绍,发现下面学员都能举一反三之后,也就没再磨叽,直接开讲点歌台营销学。

    比如推广初期可以动员本地有头有脸的企业家免费点歌,再比如为了增加节目曝光度,可以再搞一个回访栏目。

    比如有人点了求爱的情歌,就派记者去采访当事人的情况,第一个成了,第二个非要给记者包个红包,第三个拿扫帚把记者赶出来了——后面一调查,小两口刚结婚,点歌的是前男友。

    听到这里,台下传出几声哄笑。

    这年头的很多电视人还是比较淳朴的,采访就是真采访,从没想过搞摆拍那一套。

    欧阳长林则是暗暗点头,这培训比他想象的更接地气,也相当符合他的理念——甭管过程讲不讲究,能炮制出噱头、引发关注度,那就是实实在在的好办法。

    而后面的‘道歉式营销’、‘竞争式营销’等一系列手段,就更是让欧阳长林眼前一亮。

    于是等到下课后,他便第一个抢到张延面前自我介绍道:“张总,我是湖南台的欧阳长林,我有许多问题想向您请教,咱们能不能找个地方好好聊聊?”

    张延有些疑惑的看向一旁的魏立本,有些不明白这怎么还有个省台的人?

    “欧阳主任是专门为你来的。”

    魏立本忙解释道:“昨儿见了阎台长,他别的要求都没有,就想听听你讲课,然后再向你请教几个问题。”

    想到貌似二十多年后,马桶台混的还挺不错,张延也就没有推托,跟欧阳长林单独开了个房间。

    欧阳长林也不磨叽,上来就问:“张总,我目前在湖南台主抓影视制作,但我们湖南是穷地方,这经费上……您觉得我接下来该怎么解决资金问题?”

    这位倒真是不客气,一上来就直奔核心。

    不过这倒正中张延下怀,他反问道:“欧阳主任,你们湖南台是想自己制作精品剧,还是……”

    “当然是要制作精品剧!”

    欧阳长林斩钉截铁的道:“我们湖南台正在启动改革措施,准备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推出一系列精品剧和王牌综艺!”

    “既然如此。”

    张延闻言肃然道:“那咱们就可以达成一个共识了,咱们目前最要紧的事情,其实就是解决转播费的问题。”

    “转播费的问题?”

    欧阳长林也不是一般人,立刻反问道:“你是说抬高给其它电视台的转播费,然后再拿这份钱继续制作精品剧?”

    “没错!”

    张延把《爱你没商量》的事情说了,又道:“既然央视开了头,那咱们这些有志于打造精品品牌的电视台,就应该跟着摇旗呐喊,争取让转播权市场化——这也算是深化改革嘛。”

    欧阳长林听说《爱你没商量》,拍完之后转手就赚了150万,也受到了相当的震动。

    转播权市场化收益最大的,应该就是央视和津门台——这两家资金最为充裕,也都有现成的制作班底。

    但湖南台在这方面,反而是最迫切的。

    想想自己大费周章拍出来的琼瑶剧,却被各省台用三瓜俩枣买去播放,欧阳长林就不能接受。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8392/28375696.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