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矿工口罩!
推荐阅读:我的职业面板怎么是二次元画风? 我一个三金导演十项全能很合理吧 神印:天主降临,神圣牧师骑黑龙 全职高手之重生叶秋,弟妹苏沐橙 全职法师:捡碎片图鉴,契约心海 全职法师:白虎异能锁,圣兽无双 完美:多子多福,加入聊天群! 从乱星海开始祸害诸天 寒霜千年 全职法师:火之罹难,帝炎焚天
李世民看着长孙无忌躬身的背影,眼中先是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作深深的动容。
他抬手虚扶一把,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暖意:“你能这般想,朕心甚慰。”
“你我相识三十余载,朕知你疼冲儿,也知这门婚事对你我两家意味着什么。”
李世民缓步走到殿中,目光扫过窗外的宫墙,语气沉缓却有力,“可你能舍小家顾大家,为新政堵死这道口子,这份胸襟,这份远见,不是谁都能有的。”
“朕说过,皇家当为天下表率,你今日这番话,便是给天下人做了最好的榜样。”
李世民转过身,直视着长孙无忌,“你放心,朕不会让你家白白受了这份委屈。”
“陛下,不委屈的,于公这是为大唐的百年大计,于私这是为丽质冲儿考虑”
长孙无忌越是如此,李世民心里就越觉得亏欠长孙无忌。
甚至是想再次给长孙无忌高官厚禄,奈何长孙皇后不让。
长孙皇后并非不信任长孙无忌的才干——长孙无忌辅佐李世民从潜邸到登基,谋略胆识皆是顶尖,李世民对他的倚重几乎无人能及。
但正因其亲贵身份,长孙皇后深知“外戚专权”是历代王朝的隐患。
彼时贞观初立,百废待兴,朝堂上关陇集团、山东士族、寒门官员相互制衡,若长孙无忌以国舅之尊居高位,难免引发“外戚揽权”的非议,甚至可能激化各方矛盾,反而害了兄长,也动摇皇权根基。
她逼着长孙无忌辞职,既是对外释放“皇室不徇私情”的信号,也是在保护兄长远离政治漩涡。
而李世民虽倚重长孙无忌,却也明白皇后的苦心——他需要的是一个稳固的朝堂,而非因私亲而授人以柄。
因此,他虽不舍,仍暂时妥协,让长孙无忌赋闲,但私下里的信任与咨询从未中断。
这种看似“矛盾”的举动,恰恰体现了贞观初年君臣、亲眷间的微妙平衡:
李世民的倚重、长孙皇后的克制、长孙无忌的识趣,共同维系着“外戚不专权”的底线,为贞观之治的清明政局埋下伏笔。
两天后,几个公主的马车再次出现在栲栳村,这一次李丽质也在其中。
和刚开始遇到的时候一样。
“五娘,六娘”萧然走过去,帮忙把两个小公主抱下来。
每次都蹭饭,但是几个公主从不空手来,都会带东西。
主要是糕点这些,所以萧然张二丫从不买糕点,但是家里的根本吃不完。
还都是上好的糕点,长安城都买不到。
萧然三娘迎接几人回到小院里面。
李丽质和豫章公主主动和孙思邈打招呼。
李丽质几人来,可以让村里的其他夫人来刮柿霜。
刚好叫张锦禾来收柿子饼。
柿子饼让村里人赚了不少,加上之前帮忙建房子,攒了不少钱。
张锦禾不止一次表示,萧然来之后村里气氛更和谐了。
现在来刮柿霜的不仅仅是栲栳村的,还有旁边新和村曲江池村的。
柿子饼的制作方法,没有刻意隐藏,其他人也差不多知道了。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晾晒起柿子饼来。
只是想给李丽质刮柿霜,栲栳村的人优先。
“小郎君,路修的如何?”刚刚坐下,李丽质就询问萧然。
“需要修的路已经完成了,昨天开始洗煤,现在已经有不少了,五娘可以安排人运出去售卖。”
李丽质没想到萧然如此快。
“好,今日回去,我就安排一下。”李丽质也不急。
几人溜达去看了一下。
矿边的空地上早被踩出了条条光溜的土路,刚到近前就听见“叮叮当当”的声响。
栲栳村的汉子们赤着胳膊挥着镐,一镐下去就能撬起一大块黑煤,溅起的煤屑落在他们脸上,混着汗珠滚成黑一道白一道,却没人顾得上擦。
分选区更热闹,十几个妇女围着木架蹲成一圈,手里的铁筛子摇得“哗啦”响。
她们把碎煤、矸石拣出来扔到一边,大块的好煤码得整整齐齐,黑亮的煤块在日头下泛着光。
李丽质也注意到了,所有人脸上都蒙着布。
看起来很特别。
“小郎君,脸上戴着的是何物?为何如此?”豫章公主发现所有人都是如此,不管男女老幼都是一样的。
“这是口罩,能减少吸入煤炭灰,这些灰尘短时间危害不大,但是时间长了,肯定是有害的。”
“不能完全避免,但是能好很多。”
看到萧然来,不少人笑着打招呼。
李丽质和豫章公主能感觉到,这些人干的很卖力。
比起建房子的时候更甚。
干活可以拿工钱,卖出去煤炭,还能分钱,肯定是干劲十足的。
李丽质望着那些蒙着布的身影,眼底泛起一丝讶异,随即化作深沉的暖意。
她转头看向萧然,声音里带着几分感慨:“寻常人办这事,怕是只盯着煤挖了多少、能卖多少钱,谁会想到这看不见的灰尘也能伤着人?”
顿了顿,目光扫过矿边忙碌的人群,那些汉子们挥镐时虽蒙着布,动作却更显踏实,想来是知道有人替他们顾着身子。
旁边的豫章公主也点头:“可不是么?换了旁人,哪会管这些细枝末节。”
李丽质看向萧然,语气郑重了些:“这口罩的法子,该让其他地方也学学。”
“往后开矿、筛灰的活计多了,总不能让干活的人白白伤了身子。”
“回头我让人多送些粗麻布来,不够了再跟我说。”
她没说太多夸赞的话,却把支持落在了实处——既认可了萧然的细心,也想着让这份周全惠及更多人。
“五娘,夫人的气疾和呼吸有关系,出门灰尘大的地方,也可以如此,口罩是保护呼吸道的。”
李丽质和豫章公主不太了解‘呼吸道’但是也明白萧然的样子。
“小郎君,这口罩应该如何做比较好?”
萧然想了想,“夫人用的就得换细料,内层用细软的白棉布,贴着皮肤不磨得慌。”
“中间加一层细纱布,孔隙密,能挡小些的灰,外层用素绸,又轻又透气,还能挡挡风。”
萧然随手捡起根树枝,在地上画了个简单的形状:
“形状得比这个大些,能盖住口鼻和下巴,边缘缝上一圈软棉,戴的时候能贴紧脸,风里的灰就钻不进去了。”
“系带用宽些的绸带,勒在脑后不硌得慌,夫人戴久了也舒服。”
“要是怕闷,就做两层可拆洗的,脏了拆开换内层,外层擦一擦还能用。”
萧然补充道,“关键是贴肤那层得常换常洗,保持干净——夫人气疾怕刺激,这样做既能挡灰,又不会让布料本身的味道犯了忌讳。”
萧然抬头看向李丽质,语气肯定:“不用考虑费料,这几层叠起来看着薄,挡灰的力气够,戴起来也轻便,比硬邦邦的面罩舒服多了,最适合夫人出门时用。”
萧然这样说,李丽质和豫章公主就明白了。
开始干活之前,萧然除了告诉其他人工钱,也说了长时间干有危害的。
愿不愿意干,自己决定。
萧然给的工钱和建房子的差不多。
但是不管饭。
对于萧然说的危害,基本上都表示不在乎。
很多人甚至口罩都不愿意戴,不习惯,觉得戴着不舒服。
是萧然强制要求的,在这里干活必须戴着。
不戴要罚钱,这才都戴上。
李五和程铁环也跟着感受一下。
豫章公主跟着挑选煤炭,也不嫌弃脏。
萧然弄不了手套来,只能直接干。
看到口罩上呼吸的地方越来越黑,李丽质就知道口罩的效果极好。
这些本来都会被吸入鼻腔口腔的,现在被阻挡在口罩上。
李丽质由衷的佩服,萧然不仅仅考虑到其他人身体情况,还有这种好办法。
“妙啊!”李丽质喃喃自语。
三个小丫头觉得好玩,也想跟着捡煤炭,被李丽质拉着了。
“小郎君,家里还有不少煤炭,不知道这个处理的办法,可否愿意交换,条件小郎君提。”走的另一边,李丽质询问萧然。
萧然自然明白李丽质家里煤炭多。
“开采出来分我半成怎么样?”萧然也想不到其他的,随口一说。
“此话当真?”李丽质之前听到李世民和长孙皇后说起。
分的可不止半成。
“五娘,你家里的可不少,半成也是一笔天文数字,你确定世伯能答应?”萧然提醒李丽质一下。
“答应的,这个我可以答应小郎君,肯定是没问题的。”李丽质笑着说道:“没有小郎君的法子,这些煤炭完全不能用,所以给小郎君半成,完全不过分。”
大唐煤炭收益的半成,真是想都不敢想。
“那就说定了!只不过这件事需要保密,我不想让太多人知道。”
李丽质点点头,“这个自然是没问题的。”
现在有人敢找萧然麻烦,不需要萧然说,李世民一家子就不同意。
萧然身上的价值实在太大了,李世民要搞好关系。
达成口头协议,萧然就把洗煤的流程说了一下。
萧然相信李丽质的人品。
听完李丽质也是一惊,“就这样简单啊?”
简单的超乎想象。
“本来就不难,但是煤炭确实不如木炭安全,太封闭的房间,得小心”萧然又叮嘱了一下。
“小郎君放心,售卖煤炭的时候肯定会说的。”李丽质也不想因为煤炭出人命。
好久没有吃鱼了,萧然拿出鱼竿来,去水潭旁边搞了几条鱼。
最近李世民几人也不来钓鱼,萧然也有其他事情。
傍晚李丽质几人离开。
“阿爷,煤炭的事情谈好了,小郎君要半成利润。”
听到这个要求,李世民笑了笑,“没有其他的?”
之前李世民想给萧然一成的。
“嗯,没有,小郎君说半成就可以。”李丽质把口罩的事情说了一下。
还找来纸笔,把口罩样子画下来。
李世民看着李丽质画的口罩图样,指尖在纸上游走,半晌才抬眼看向长孙皇后,语气里带着难以掩饰的感慨:“这小子,却总能在细微处见真章。”
李世民将图纸往案上一放,目光沉凝:“挖矿采石,自古都是苦役,多少壮汉年轻时力壮如牛,老来却咳得直不起腰,官府只当是‘劳伤病’,从未想过能有法子护着些。”
“他这一个口罩,看着简单,却是把‘防患于未然’做到了实处——护住了干活的人,便是护住了千家万户的劳力,护住了大唐的根基。”
“是啊!虽然说不能完全消除危害,但是能减轻很多就足矣。”长孙皇后欣慰的笑了笑。
不仅仅是因为萧然惦记自己的病,而是这种法子能帮很多人。
之前戴面纱面巾这些是遮真容,也有遮挡风沙的,比起萧然这个口罩来都差点意思。
煤炭能利用起来,对朝廷来说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哈哈哈!”李世民越想越高兴。
“丫头,煤炭可以找人去运到长安城来,但暂时别卖。”李世民很多煤矿没有收回来。
让其他人知道煤炭可以用,就收不回来了。
“是阿耶,我记住了。”
李世民笑了笑,“这个家伙,到底是何处学来的?”
“有意思,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
萧然每天跟着孙思邈养生,看着煤炭,也在研究烧玻璃的事情。
煤炭燃烧温度可达 1300-1500℃,远超木炭的 800-1000℃,恰能满足钠钙玻璃所需的 1400-1600℃熔融温度。
唐代琉璃以铅钡玻璃为主,虽熔点低,但透明度差、易脆裂。
在大唐烧制钠钙玻璃的设想,本质上是技术迁移、资源整合与制度创新的三重奏。
通过燃料升级、配方重构与工艺迭代,完全能突破时代局限,生产出超越同时期琉璃的产品。
烧出高质量的玻璃,能做窗户,镜子,眼镜,还有李世民心心念念的望远镜。
这些东西可比卖煤炭赚钱多了。
萧然知道的更多是理论知识,具体的还得看实践情况。
反正有的是时间,可以慢慢试验。
知道理论知识,知道大方向,就不难。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8372/28375779.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