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战鼓擂
推荐阅读:万古神帝:唯我帝一 全职法师:双倍返还,牛马莫凡 朱棣:我家老四,是千古一帝? 高考觉醒失败?反手合体帝皇铠甲 去父留子的夫君竟想我为妾 神印王座:法神降世,魔潮破晓 斗罗,杀神归来,开局覆灭七宝 我以科举证长生 斗罗:我的召唤卡能摇封号斗罗 九龙夺嫡,我真不想当太子
爻都内,有关陛下要出巡,周王监国的消息,很快就流露出来。
九霄宫殿上的玄鸟们的叫声也变得欢快起来,好似熊孩子听到家长要离开后,语气变得神气活现。
对于皇家来说,即使是家宴,皇帝一言一语也都是算是公开表态。参加宴会的勋贵们回家后会招来幕僚讨论,而幕僚讨论时也会有人伺候,进而一些混入下人的人也算是能够拿到消息。
宫殿中,戍帝看着自己西狩的行程。此番离开帝都,往日以“陛下万金之躯不能轻动”为由劝说的朝臣,现在一大半都哑火了,他心里不快的冷哼一声。
当戍帝的一言不发思索时,宫殿中黄门知道这时候君威难测,低头小心的伺候着,一个个不再如以前那样装聪明,揣度帝王的心思。因为这时候陛下专门找茬呢。
戍帝现在对儿子有些歪,正在找能归咎对象呢。
哪怕是寻常农家父亲也会对成年儿子的能力怀疑,在伺候庄稼时,总是指点着儿子不要毛手毛脚,这种“疑”在天家中则会放大。
戍帝虽然确定周王为储君,但是,对周王身边聚集的那些人是不满意。
至少,戍帝对周王如何排列这些人很不满意。就如同老农对儿子插庄稼的距离和刨坑的力度不满意。
这么多年来,朝中臣子们的各种类型,诸如“有德有才”“有德无才”“忠心耿耿““狼子野心”,戍帝心里都是有数。(类似于刘备是能看得出马谡不堪大用,诸葛亮却不知晓,因为先前诸葛亮没有提拔考验马谡的权力),戍帝统御这些人这么多年,也都已经将这些人排列的好好地。
而现在这些人,开始以他儿子为中心,而他儿子并不懂这些人的根底,这就让这些人妄图凭借自己的粗浅表现在他儿子面前重新排序。这是瞬间将戍帝的“强迫症”激发出来。
宣冲对此类情况进行了历史总结:学生时代中,房间中书本怎么乱,自己都是有数的,但是别人帮自己理好,反倒是找不到了,会变得非常烦躁。想必天家父子之间,就存在这种“整理书本”的矛盾吧。
宫殿中的戍帝看着密探所探报“周王府”上的消息,表情很阴冷,命令留在周王府上的暗卫们好生盯着,不要打草惊蛇。
因为让那些野心家跳出来,本就是他的目的之一,他此次出巡,一来先让继承人熟悉一下当家。二来就是告诫那些他宠幸的亲贵们知晓“失去靠山”的滋味,好好实心用事,其三就是西边这一年局势糜烂,他要过去训斥一番。
戍帝并没有觉得自己老了,他想要在各方面给儿子看一看,如何做天下之主。政事上也好,军事上也罢。
戍帝开始点兵,兵马是五千都城中的禁卫军力量,随着诏令下达,这些京城的将兵们穿上了最好的甲,骑上了最好的坐骑后,列队出城。
他准备回来之后,再好好的把周王身边的人理一理。
…视角切换…
沙洲,最肥沃的河谷区域,昊军主力大营在此,营中赵诚掌灯,正在看着大爻北方地图。
关于戍帝出巡西边的消息,昊国这边已经通过密探获取了信息。——小国在和大国对抗时,更注意这些细节。而大爻内,虽然士大夫们不大可能被蝇头小利收买,但是士大夫家里的仆人极有可能在一顿花酒,以及几十两银子的贿赂下,落下了把柄,将消息传递给了敌国。
关于这一点,武飞即将驰援的情报,其实也都在赵诚的案台上;但是由于大爻都城内民众对东市军带着“纨绔子弟”的滤镜视角,故在海量情报传递中,赵诚百密一疏的将其忽略了。
帐内,在一盏盏油灯照耀下,赵诚的幕僚们也在谈判,今年的战争是打东边呢,还是打西边?由于去年是在西边撕裂一个口子,同时武力逼迫了草原上一些部落跟随,按照“韭菜均匀割”的原理,今年应该掠夺东边。
幕僚们分为了两派开始了讨论,围绕着帛书地图展开自己见解,帛书山河随着幕僚们精神注入(计算机系统被录入数据),出现了各种各样春夏交替的画卷。
然而赵诚挥了挥手,确定:“我们不应该改变战略。”
理由很简单,戍帝离开后,东线藩镇们是没有进取的动力,可以放置在一边;如果强攻东边,反倒会激起这些藩镇们的联合。相反,去西边,看似大爻的精锐兵马会随之拱卫戍帝,形成庞大压力。
但赵诚:“戍帝亲征后,大爻前沿军将作战决策将失去自主,军将们不得不先请示戍帝。然而我觉得戍帝没有带兵十万的能力。”
注:戍帝亲征时,藩镇要脱离预定轨道运动,若不请示的话,败了会被杀鸡骇猴,赢了也会被上面大人物用运筹帷幄分润大部分功劳,随后自己血汗被一笔带过。更何况这些年来大爻在边疆是败多赢少。戍帝来了指挥,让边军对“失败”的压力更大,不得不明哲保身。守在戍帝身边最安全,最轻松,虽然没功劳,也有苦劳。
如果戍帝是马上天子,李世民那种,其麾下幕僚是有处理这十万大军的进退,赏罚策略,可惜他不是。
赵诚通过间传来的情报,一眼就看出戍帝深浅,立刻就联想到了前世,自己那位带兵不能“多多益善”只能“驭将”的主,结果在白登山栽了个大跟头。
爻都中,武飞对戍帝所谓“可战,不可战”的自知,是在四五年前才总结出;赵诚这位宿将在这种“战感”上是更强的。
这些年他在和大爻各路兵马交手,对大部分战事在开启前,心中'胜数'都是能定。全身戎装的赵诚在地图西侧,划了一条线,预备兵压西方。
…一组组信鸽,这些信鸽中只有三只是赵诚放出去…
昊国内,昊王正在就大将军的启奏进行讨论。玄黑色的砖阶上,除了有大爻本土加入的人,还有龙裔,有昊天界的国泰人,甚至还有两个金发的异界的骑士。
浦娥看到了赵诚请求出兵的谏言后,点了点头,至于一旁昊王则是捏着手,且余光观察着浦娥的表情。
昊王并非担忧赵诚损兵折将,而是昊国内各个派系对这位大将军的权力有着忧虑。
连续两年向西开拓,那些投入昊国的爻人豪强们,现在为昊国增添了新生的力量。现如今新招募的数万兵丁都是这些豪强们提供的,但是他们也将爻国内世家门阀之间的互斗带到这里,即出人出力后,要从昊王这里争名分。
其中有一部分自诩为忠诚派系力量,就开始帮助昊王警惕,浦娥这一系太师的力量。
且昊天的大爻豪强们也并不希望,赵诚永远和浦娥站在一起。
由于处在权力旋涡中,浦娥也不是完全能避免这些影响。
毕竟这位赵诚在历史上可是有“自立为齐王”的污点。这也恰恰是后来,那位“白登之围”的主宁愿自己上,也不愿放他出来平叛的缘由。毕竟在当时,若是赵诚叛了,谁能压得住?
浦娥在一开始招募赵诚,就并不喜欢赵诚这种“没有王威,却欲攀天”的表现。
而现在,昊国内能有哪位将领能够顶得住赵诚了?
浦娥看着朝堂上的人,知道这些人目前心思,大抵就是想要把这累活推给赵诚的样子。
朝会上,昊王没有驳回赵诚的西征之策,但是对于赵诚要求的领兵数额,给了限制,并没有给其五万精兵,而是缩减到了一点五万精兵。
然而浦娥皱了皱眉:中枢通过削减前沿将军的统兵数量,来获得安全,这不是什么上策。因为对于名将来说,通过骨干搭建新的部队是基操,兵马少了,那么可以在前沿就地征召。
浦娥:诸天验算区域内某历史线模版中,那位洪武的帝王,可是只靠着十八个兄弟就完成了招兵。
甚至对他们来说,带出的旧兵马人数越少,对于名将来说越有提拔自己亲信的机会,因为原先那些位置还是由朝廷任命的将官给控制住。
真正要控制住善战的将领,不是在军中争权利,而是把握住其后勤上的文官任免。
…昊天自己没有认知自己的小家子气…
另一边,武飞也带着大军出城了,两千人兵马,分成三个营来行军。
在中军营帐,武飞拿出了地图,指着渡口,驿站等多个点,对先前那些拿到上签的人说到:”这些是我军后路,给你们各带着五十人把控住这里,允许你们训练青壮入队,这是我军后路,谁来抢都不能给。——哪怕是朝中派来人,你们也要做好“将在外君命不遵”的准备。如果有人拿帽子压你们,你们就直接推到我头上。
早在京城中,那些纤夫士兵在玩婊子的时候,武飞就在筹划如何增加兵源了。
在出征前,武飞曾多次允许纤夫兵源们回去宣扬自己的生活,故那些劳动力聚集点上,都传出了“当大兵们的好处”。
随着大军出城后,武飞一路开始筹措粮食,一路则是派遣十八个小队各带二十人,去各个码头,以及沿途的客栈和商路汇集点找人。
…各个码头商栈,迎来刮地雀的祸害…
群游渡这个千人不到的市集内,今天得到介绍将有一个大活。所以闲汉们都早早在这聚集准备上工。穿着整齐的大兵赶到,一批码头工人们正在卸货,随着卸货完毕后,一盆盆红烧肉和大米饭端上来,开始请这些码头工们吃饭。
码头上其乐融融,短工称赞东家豪气,不时就有闲汉进入场地蹭席,突然码头上牙人们就被大兵们绑了,紧接着所有在场地上吃饭的人也都被扣留了,然后紧接着就被聚拢到了一起,集体换上了衣服,而且五人一个绳子相互拴着。
一个将官告诉这些人,他们已经成为朝廷大军征来的勇。
顿时哗然,一些装卸工大喊着,家里面还有老小,但是被马鞭给抽回去后,只能抱头哭着。这些倒霉蛋就这么被拖走了,他们随后渡过了多个站点,看到了和他们一起被抓来的劳役。
这些劳役们被挂上牌子,然后进行了连坐条例管理,几日后,他们五百人聚集在了站点上,被士兵们看押。
值得庆幸的是:这兵爷们没有亏待他们粮食。
…“抓壮丁”是帝国主义特色,不可不品尝…
在出征三日后,沿途所有码头站点如同被风暴洗礼一样,所有原本应邀来干活的闲汉们,在迷迷糊糊中就被栓到二十个站点上。这些站点武飞都提前采购粮食进行了训练
当然了,这些壮丁们不能直接这么上场,毕竟的确是有人家中有老人孩子要养活,直接提溜到战场上,也会跑的。
对此武飞赶到了这些站点,面对如同小鸡一样蹲着害怕的壮丁们宣布政策,以抓来的人三十人为一组,选出三人回去报信,——这样一来名额有限,有些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就没法在同伙这儿交代了。
随后哗啦啦钱箱子打开后,武飞:每个回去报信的人过来拿三十枚银叶子,这些钱是给没回去的家人捎过去的。每个月我都会在抓你们来的站点上发。
面对着一双双可怜目光,武飞警告道:大军就作战半年,半年后其余的人就能各回各家,(回去报信的别指望能够贪了钱)
壮丁们抬头纷纷窃窃私语,先前要是抓他们上战场,他们是绝对不会来的,但是现在把他们抓过来后,允许有人回去报信,就突然觉得“这个将军人还蛮好的。”
于是乎,开始讨论起来,半个时辰后完成了推举。
武飞命令士官们对每个领钱的人进行记录,然后大声通报其所在小组,随后,其余壮丁们则是盯着。
武飞同时给他们一个定心丸:放心,我会派人保护报信的人回到码头,且每个码头都有钱庄,中途不会有强人来抢掠的。钱一定会给你们家人的。
等到这些报信的壮丁们被护卫部队乘船送回原来码头后,武飞看着下面壮丁,当场开始分发衣服,并且一个大锅中开始倒入米饭和猪油,开始给这个站点的壮丁们饱餐一顿。
至于接下来了,就是给他们训练了!
庞大的铁狮故意从这些壮丁营中路过,如同坦克在广场上阅兵一样,而负责训练的士官则是趁机教他们唱歌:第一立志要把君恩报,第二功课要靠官长教。第三行军莫把民骚扰,我等饷银皆是民脂膏。……
僭越什么的,在上面想要没事找事时,才会死抓严判。
现在箭在弦上,戍帝把自己派到北方去,是要一场胜利。
现在呢,所有罪名可以无限制积压,打输了之后,全部压上来,但打赢了全部可以取消。
…视角来到前锋…
武飞的前锋一千人,正快速抵达北方前线,在前锋中,武轰坐在战车中瞭望前方队列,在他身旁是京师子弟洪锵。
洪锵:南蛮子,你说你们在南边绞杀那些蛮族的时候,也是这么一边进军一边抓人?
被称呼为南蛮子的武轰也不恼,他也没少喊过这些京城纨绔们“虾爬子”,就这个称呼,双方早就打过架了,而在相互挥拳时候,达成共识,双方私下时候都可以喊,在正式场合中则是不能儿戏。
武轰:抓人?只有你们这才需要抓人。我们那儿和将军出关,各个村子都是自动跟着来的。
洪锵:你们将军在南边的战绩到底怎么样?
武轰:不是我吹的,我家的将军打仗是“这个”。
就在话音未落时,大军上空出现了一道彩光。所有士官们都抬起头看这头飘来的空中灵兽,——大孔雀。
当然其名为“明尊”。随着孔雀俯冲下来,武飞掠过自家部队时候展现出了良好“骑术”,从孔雀背部下来,直接单手勾在孔雀爪子上,(如同从直升机座舱中出来,在直升机起落架上挂着),更好的凌空与诸多的军士们交呼。
这是大军成立以来,武飞头一次展现出自己的巨兽坐骑。这些在京城中宝马鲜车惯了的士官们昂着头看着天空。
武轰则是解答了众人疑惑:这是南疆的圣兽。
京都内的士官们确定了不是什么戍帝赏赐,是武飞自己的,而武飞先前可是一点都没有炫耀过。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8332/28375758.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