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维校的三好学生 > 第121章 行至

第121章 行至


戍天历36年3月,宫廷中。周王在大殿上看着父亲的座榻,克制住了想要坐上去的冲动,领着文武百官拜了拜。然后自己父皇专座下方监国的案台座位上。

    他刚刚坐下,就发现这椅子并不好坐,竟然是微微前倾的,坐上去后,会向前滑动。他微微凝神,知晓这椅子是他那个已经离开京城的爹给他的提点。于是乎,收起了喜形于色,开始领着朝臣处理京城运转的事务。

    就在这两个月内,爻都中分别出去了两支队伍,一支是戍帝远行的车马,另外一支是直接派去北境的东市军。这预示着城市内出现了权力真空区。

    周王开始看国事报道;虽然早就随着戍帝一同协理了四年,但自己一个人办事的感觉是不一样。他开始用心办理任何事情。

    首先是京城水道的粮食运输。以及各省份流民的疏导。

    这大部分事务,朝廷都有了方略,各路朝臣们眼下为了争取自己在下一任帝王面前的好印象,也都暂且偃旗息鼓,没有在大殿上进行党争。

    然而,各部的井然有序,却让周王感觉到自己没有用武之地。——眼下这些臣工们做事,是按着戍帝时候的办事习惯,即,让戍帝操最少的心。

    然而就是这样惯性运转,对周王这个“限定测试”玩家来说:太无聊了。

    就在一个个方略按部就班时,周王忍不住思索自己能否安排一些方略?一抹灵光在周王脑海中跳跃,只是灵光一闪有点蓝。

    周王:这泸州的流民为何要在爻都北侧中转?

    负责中转的大臣一问三不知,但是司马则是回道:“殿下,这些流民需要筛选一番,将斗狠之辈筛出后,方能安置在各个郡。”

    周王遂点了点头:“那么斗狠之辈,去了何处?”

    司马:“东市军此时已经北上,故筛选的斗狠之辈,其实为大军“选锋”(选锋:将众多青壮中精锐选出,组成突击队。)

    周王略微生出兴趣:哦,就是那支东市军?——这支父皇宠臣所编练的新军,非常不符合朝臣嘴里天子之师的形象。若是能够让这军队改邪归正,岂不就是自己的作为?

    当然,作为“颇有”政治经验的皇储,目前没有遂下面人臣们的好恶来逐流。东市军哪怕曾经的恶名再甚,但现在是朝廷派出去的“王师”,在外就是朝廷的威严。

    此时掌权的周王,没有给东市军颜色的打算。但重点记下了“选锋站”内军官。

    周王记住了“选锋站”内的其中一个军官叫做蔡芦云,说到底还是自己奶奶的侄孙。当然,不是嫡系的。但现在他是在有用的地方上,故就是有用的亲戚。

    既然是他掌权,就应该趁着父王把国事交给自己这段时间,在某些地方插入一部分自己的人。殊不知,他的这些心思其实早就被其父预判了,这个“蔡芦云”本身就是暗卫的人了。

    …视角从天宫来到东市…

    对于都城们的居民来说,东市那支每个月集体出动,“耗子,蟑螂”一样的军队终于滚出天子脚下了,实在是大幸。

    那些个市集上经营皮肉和赌坊的“商人“们,希望这支耗子军最好在北边冻死。让京城永远太平。——当然京城中还有一缕不敢说的心思,那就是“戍帝此次西狩最好能在路途上也耽搁住”,毕竟爻都中纨绔子弟不全是在东市军那儿。

    而在城市中作坊里,一批批工匠们正在按照标准完成订单。

    一个鞭炮作坊,现在变成了子弹作坊;一卷卷草纸被浸上桐油,锤打压缩变成纸壳子,塞入火药后涂抹一层树蜡确保润滑,一批纸壳子弹就完成了。

    关于东市军所用的枪械,这点不用担心,武飞要的那个左轮结构的枪械,只要给出足够的铁料,大爻武库总能给出足够的枪械量。现在武飞已经让武库预备了五千把枪械。

    枪械是没问题,只不过那些个壮丁们还没有到前线完成驻扎,所以目前这批枪械不能直接给到武飞手里!

    大爻武库的情况,对于武飞来说绝对是黑科技。

    兑宫,也就是那两个白虎蹲守的武库,是目前周王依旧没有权限进入的地方,随着龙马车辆把铁料运送到兑宫中;在兑宫内,一道道庚金白气就如车床的钢刀一样把铁料加工成了固定零件,再然后在爻算之力的作用下,组装成了武器结构。

    也就是说,各地诸侯们辛辛苦苦的聚拢工匠,在武器产量和产品进度上,无论如何都是抵不过爻都。理论上只要材料足够的话,爻都可以无限制生产武器,甚至铁狮,金牛这样的战争巨兽也都能成批成批的拉出来。当然这也就是爻都的匠户们没有过高地位的原因,毕竟不能发挥出决定作用。

    而对于武飞来说,军事物资并不只是武器;陶质水壶,行军草鞋,芦苇席子,帐篷布,乃至车辆运输所需的绑货物的草绳,前线都缺乏。

    武飞这边,根据自己几次出关远征时各种物资材料的消耗量,按照比例,朝着爻都东市内各个作坊中下了货物订单。

    至于购置这些货物的金钱?娶公主需要购置珠宝、锦绣的银钱,被武飞全部用来换成了草鞋,水壶,布衣,烧酒等药物。

    武撼峦送来做“正事”的钱,现在被武飞紧急用来做“正事”。

    武飞:所谓匈奴不灭,何处为家。

    武飞觉得自己没错:最底层的大头兵把天家的恩惠看的很重,即自己(武飞)如果娶了公主,即使是战败了就多了一条退路。

    当然,那些城中贵胄们则是知晓正事,但那些纨绔们和大头兵们有等级制度隔绝,他们对士兵的心理把握度远远不够,不会为武飞解释。

    现在全军已经突击了,武飞把自己的身份和底层士兵拉近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让“驸马”这个身份制造这种不利于上下理解误会呢?

    …草鞋和地面摩擦,草芥在落下…

    东市军在出征后,一路迅速北上,沿途昼夜不停,五天四夜,从步行再到舟转,跨越五百里的路程,直接来到北疆藩镇的南侧。

    这样的行军极有效率,以至于藩镇的军侯朱力强在得知到消息后下意识警惕起来,担忧朝廷来试图对自己不利。一时间让其麾下兵马纷纷戒备。当然了,很快他就收到了来自武飞的要求,即在境内驻扎的“说明”。

    在路途上,所有人都是风尘仆仆。

    在大营中,武飞正在严格斥责三位队官,这三位在行军的过程中出现“人员丢失”的错误,尽管这些“开小差”之人都是意外跟丢了。

    武飞拿着马鞭对着士官:“我让你们早中晚三次点到报数,是耳提面命提点你们。尔等当耳旁风!目前这是在境内,要是在境外,人员丢失,就意味着被敌军斥候俘虏!我等行军途中有可能被敌人伏击!”

    一位队官说道:“武帅,咱知道错了.但咱觉得!咱们这个速度,敌人就是想伏击我们都赶不上!”

    武飞没说话,打开地图:“这个速度先前是在境内,我派遣了探马,在前面设置了粥站,还让客栈提前打好了卧铺,省了你们生火造饭,扎营的功夫。马上是在北疆之外作战了,你以为还能这么顺畅?

    在队官没法反驳后。

    武飞:”没申辩的了,就去领三十鞭子。“

    …皮靴底部的铁块随着转身而在地面上留下擦痕…

    武飞这一路上,在出兵路途上保障“行军顺畅”的工作,都是在爻都出兵前就筹划的。包括提前一个月就告知沿途各个码头商站,有大生意。

    即部队就提前派人拿出银钱以镖局,客商的名义预订好,而那些准备做镖局行商生意的当地人,等来了武飞的大军。

    行军打仗中,是要在路线上,定点集中物资。大部分时候,就地征收,远不如通过商人联系当地地头蛇趋利来积攒物资好。

    然而这些地头蛇们凑齐了物资后,武飞也没怎么花钱,发下来一大批军票。

    在诸多商户哀怨的目光中,这支京城来的大军只付了三成的钱,随后就是欠条。

    武飞大营的欠条,可以通过未来战争中俘虏的女子,还有牛羊,金银来偿还。——是的,将战利品直接运回爻都,太得不偿失。最好是在北疆就地消化。

    宣冲:借贷打仗是常理。打起来不要担心未来还不起来,一切为赢了做准备。

    …四日后…

    东市军先锋军团一千人,以及在最近站点抓的两千壮丁,一共三千人到了渤地南部大营。

    东市军在完成了对兵营行军的赏罚后。武飞去拜访本地军镇头目朱大帅了。

    东市军这条强龙,的确是要来和本地藩镇地头蛇过招的。

    但是武飞并非是拿着尚方宝剑斩了朱大帅,夺本地兵权。——有时候攻伐并不是要用刀子。

    此次赴宴中,武飞除了带了李孝荣还有木星语这两位东市军军官,还带了一个关键人物,宫骞。

    朱大帅的宴请毫无疑问是非常奢华,觥筹交错间,武飞也是很恭维,自称“小子”,尊称对方为“大哥”

    认了这个大哥也没错,朱力强的岁数是年长武飞十七岁。

    趁着酒兴,武飞言道:“大哥,北境柱石还是您;小弟我是来镀金,蹭个军功,还请在驻防区域,给小弟方便。”

    虽然宴会前,朱力强是高于武飞,但丝毫不敢拿大。毕竟那“飞一样”的行军速度,是将门中“内行”才能做的出来。

    说起来,他家中那几个族弟初听还很不服气,因为他们带着两千精骑也能做到五日四夜急行数百里,但是!混编“步”“骑”“车”部队强行军,远比“单一骑兵”高速行军的难度要大得多。

    因为骑兵,步卒、车马的口令是不同。又例如在颠簸的马身上,需要尖锐破空响箭来指明方向,而在尘土飞扬中,需要鼓点敲击来指挥步伐来引导。几个不同兵种,在一条路上行动,相互不干扰,这需要极高的指挥水准。

    朱帅知道,自己家那些“悍勇”族将,其上限是领“三千精骑”;

    而武飞领军上限就远远不止了,虽然目前赶过来的是一千先锋,但随行八十辆大车,却把该带的辎重都带来了,沿路留下站点,正在让后续大量民夫源源不断赶过来。这是统帅之能。

    在宴会上的朱大帅细细的深究,但是在武飞一声声“靓仔”“大哥”“国之砥柱”的敬酒中,还是放松了警惕。

    没人看见,武飞酒杯中酒水在入口前就被一汪红色的火焰烧光了。故,千杯不醉。

    在酒宴上,武飞索要到了鹿角城作为防区,这个城在东面,有着海路作为运输补给线路。这片防区内有那么四个破败镇子,原本是渤地地头蛇们的地盘,其中最大一个镇子就是韩家的。这个韩家,就是原来渤地没有被攻陷前,大爻任命的韩太守的老家。但是现在,他们都是破落户了。

    …碰头宴会结束,宣冲关闭了人际关系应酬系统…

    武飞返回营地后,没有放过随宴的三人,让他们喝醒酒汤,继续开会。

    先锋营内,四十三位士官全部在场。

    武飞:我们今天扎营,周围是有探子的,这些探子可能是本地兵将们,当然也有可能是敌人的。

    一位爻都军将:“将军意思是这朱家军通敌?”

    武飞:“什么通敌,说话过脑子。多看操典,操典上说了,趁着敌人两军交互混乱时,派遣间谍穿着敌人衣服,交互的成功性最大。就比如说像现在,我军认不出友军的特征,敌人有可能来探查。这几日把部队都约束好了,除了必要采买人员,其他人不要出营,而采买的人员你们也要交代好,不要和不相干的人进行讨论。”

    众将点头。

    武飞拿出一份名单:“这几个是渤地原来有名的大姓,他们现在躲在深山里面,去给我绑几个回来。记住,只有请不到,再“绑”!操作时可以粗鲁,一旦确定他们“回心转意”、愿意做客,一定要客气。“

    武飞随后在地图上画出了这些现在避祸躲藏起来的当地世族出没的地点,给诸将们过目后。则是交给一个手脚麻利的武家子弟和一位出身高、气质好的京城士官一起去干。

    随后又交代了多个注意事项后,武飞了解了一下后续壮丁队伍的行军状况。预备好了接下来的修营寨工作。然而武飞对士官们仍然没有得过且过。

    武飞:”你们有没有意见?可以说出来。“

    士官们:”没有!“

    武飞摇头:”不,你们肯定有,你们会想:老子是来打仗的!那帮壮丁是过来伺候老子的!怎么现在变成老子提前给他们干活!”

    在武飞的目光下,各个士官们愣了愣,发觉如果干活干累了,还真的会这样想。

    武飞:”你们这样想是很应该;告诉各位,想当将军就得先当好保姆。给你们透露一句话,这些壮丁未来我会想办法让他们都留下来,诸位各个都有份。“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8332/28375757.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