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 第288章 存储器

第288章 存储器


能制造原子弹,不是用来打谁的,而是有资格让其他有核武器的国家不敢动用核武器。

    战争依然是以常规战为主,如果能随便用,也就不存在后来跟越南的战争了。

    江成有幸见证了这一时刻的到来,虽然作为穿越者知道自己国家能成功制造原子弹。但这一刻到来后,还是很振奋的。

    而且真的是举国同庆,中午食堂里竟然有三个荤菜。一个红烧肉,一个辣椒炒肉,还有一个炖鸡块。

    弱国无外交,有原子弹意味着我国国防实力大增。民众也感觉有了保护伞,从五八年我国举行全民皆兵的活动,到现在每年大家都要训练半个月以上,不就是怕战争再次打响嘛。

    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消息传到昌城这边几天后,街道和工厂围墙外都开始张贴标语,学校的学生在周末上街游行喊祖国强大的口号。

    对于江成来说,他是知道祖国在未来会发展的很强大。所以他对原子弹成功爆炸的事情内心平复的很快,让他关注的其实是身边的人精神面貌的改变。

    这祖国强大,果然是可以改变国民的精神面貌。就像后世一些人出国到弱后的国家,明明也是两条胳膊一个脑袋,被人砍了,脑袋也一样是碗大的疤。但去一些国家就是有优越感,觉得很多国家的人都不行。

    其实我们国家这个年代也是如此,在七十年代跟老美关系缓和后,一些西方国家的人来这边。

    我们在人家眼里,也不是就是原始,落后和无知的象征嘛。一样有人追着老外要钱,人家给了钱,大家还在背后骂人家洋鬼子,煞笔~。

    后世我们国家的人去一些弱后的国家旅游,拍摄一些视频什么的。人家看见我们,不也是直接问我们要钱,把我们当冤大头。

    甚至有些人看见我们真的给他们钱,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是点小钱,对于他们来说不少了。以为我们傻,然后直接有人问,我们能不能把自己的财富分他一半。

    反正问一问又不吃亏,万一成功了呢,人家不是直接富有了。

    江成对于国民的自信提升感觉很不错,起码很多人有底气觉得我们也不会怕谁了。

    而在原子弹成功后的一个礼拜,真正让江成开心的事情到来了。四九城计算研究所那边把储存器给研制出来了,这等于在计算机领域里,我国依然领先于国际。

    江成是急忙回信,让黄文仪寄点样品过来,并且附带一份储存器的制造技术。有了好点的储存器,那就可以实现微型摄像头的运作了。

    当然了,这里是指的电子存储器,类似于后世的内存,而不是数据储存的硬盘。

    电子存储器的大小可以决定于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和一些转化量。

    摄像头其实好制造,但因为转化不成数据,导致这方面的进展停止了。不能转化成数据的原因是图像传感器接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后,要将图像转为数据,然后再把数据通过信号线传到屏幕上才能有图案。

    这里就要有一个足够转换数据的电子储存器,后世的电脑内存条都动不动十几个GB,一个GB等于1024MB,一个MB等于1024KB。

    一个微型摄像头只要有几个MB就能很流畅的转换了,不过这个要求对于后世来说根本就不是问题,而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属于不敢想象。

    现在一个大型的存储器,大约几百公斤吧,也就只能存储几个KB。而小型存储器,在七十年代的时候,英特尔才推出1  KB的储存器。

    如今黄文仪那边也只不过是比国外早几年弄出电容存储器,而它的内存量也就是1KB。用于文字计算,已经很不错了,但是用于图像处理根本不行。

    但这是一个好的开端,一旦成功了,后面发展很快的。比如存储器串联起来其实就能瞬间获得一倍的量。

    先制造一块大点的储存器,把内存量弄上来,然后再想办法缩小。因为存储器的规模差不多是成倍发展的,而不是一点一点增加。所以把KB提升到MB,江成相信不会用太久。

    不过到了知青时代,很多科研项目都会停下来。如果知青时代搞来临之前搞不出来,这电子摄像头的项目,江成就要不客气的带到改革后,自己再去运用了。

    而且这个技术,在改革后可以用到的地方很多,车用只是一种。早期还能用于数码相机,搞一个类似硬盘的储存器就可以了。

    早期的数码相机,其实就是用录音机的磁带模式用于储存拍摄的照片的。但数码相机要把图像进行转换,也少不了这个数据转换的内存。

    如果造数码照相机,江成有把握弄出来,但在这个时代也没有用。如何把磁带里的照片打印出来才是难题。

    这东西依然得改革后弄出来比较好,到时候在景区弄一个拍照点,就用数码相机拍摄,保证很快就能拿到照片。

    弄一台专门转换照片的打印机,这不需要胶片的照相机,真是一本万利。

    江成给黄文仪写的信除了要求寄产品过来,也表示祝贺,并且提了一些建议,希望他们再接再厉什么的。

    这科技成果白剽取是真的爽,江成又不需要什么研发名头,几个小组上百人,动不动就要努力半年以上才有成功,这还是有方向,没方向几年都不一定有成功。

    江成就这样捡现成的,不过他觉得自己也是打工命,还不是为了孩子打江山。

    改革后江成年龄都大了,就算有钱了,也不一定有那好身体去享受。

    ~~

    人生在世,好事麻烦事情都会有。

    江燕的儿子杨文斌要结婚了,准备把女方带上门看看。

    然后女方都没嫁进来,杨文斌就想让江燕找江成帮忙,给他对象弄一份工作,哪怕是给钱也行。

    这几年杨文斌是跟江燕疏远了点,毕竟没住在一起。但好歹也叫了十多年的妈,这有事该求还是会求。

    现在的工作可比六零年之前精贵多了,六一年开始精简。几年精简下来,加上城镇人口的出生,每年又有不少到了可以参加工作的年轻人。

    如今随便一份工作都可以卖几百块,还得碰的上这个机会。

    其实到了知青时代,工作更贵,因为有工作就代表着可以不下乡。那时候一份好工作卖上千都不难。

    “哥,文斌的事情你怎么说。”

    在江成的干部房一楼客厅里,江燕有些为难的询问道。

    今天周末,江燕和谭雅萱都是调休了的。跟杨文斌约定好,今天带对象来舅舅家这边给看看。

    本来杨文斌自己找了一个没工作的处对象,江燕就反对。这事情上,她男人杨枫也是反对的。

    但是杨文斌这小子就是被人迷住了,加上自身是汽车驾驶员的身份,对于他父亲的话都有些不听了。

    现在两人处对象也这样久了,女方那边也知道杨文斌的情况。自身是汽车司机不说,这已经足够让人羡慕了,关键是他的家庭背景也特别的不错。

    杨文斌的父亲是酱油厂的,这工作虽然不算什么,但好歹也是有工作的。而他妈竟然是汽车厂调度科的科长,工资和福利待遇都不少。

    更了不得的是杨文斌的舅舅是汽车厂里的总工程师,以前甚至还兼任副厂长。

    这样好的家庭条件,真的打着灯笼都难找。

    不过美中不足的是杨文斌现在的妈是后妈,舅舅也不是亲舅舅。但是杨文斌说后妈对他也很不错,而且在初中毕业的时候,也是靠这个舅舅才让他读上中专的。

    现在杨文斌的对象家里了解他的情况后,就提出了帮忙给找份工作的要求。

    “我能怎么说,还不是看你的意思。我手上是有工作名额,对方只要是城镇户口就可以安排进厂,你要我帮忙,我肯定帮。”江成望着在一起玩闹的孩子说道。

    今天江燕是把自己生的四个孩子都带过来了,家里热闹的很。而且江燕生的一个儿子和女儿也有两个十岁以上了,来这边知道照看弟弟妹妹。

    对于杨文斌的事情,如果是小事情,江成也没说不把他当外甥,能照应的都会照应。但大事情,这不是自己妹妹生的亲儿子,江成只会给江燕面子去办这事情。

    安排一份工作,还是汽车厂的工作,哪怕是最差的岗位,别人都要给五百。而且有钱江成也不愿意折腾,主要是容易被人说闲话。

    江成要么不出面安排,出面安排,就不会要这个钱。那杨文斌不说钱还好,说钱反而是生分了。

    要是江燕自己生的儿女以后要敢跟他说给钱之类的话,江成绝对动手教训一下他们。给钱,要算钱的话,这些年给他们的帮助,他们能还的起嘛。

    困难时期,也没饿到这些外甥和外甥女。

    甚至后来杨慧娟还擅作主张的代替他们家问江成借粮,就是为了省钱不去买高价粮。这个冤大头江成后来也当了,他的侨汇券也能买到大米。

    江成这样一说,江燕自然是在内心很感激这个哥哥,但也的确让她有些为难了。

    本来上次江燕听江成的劝,没去干涉杨文斌自己找对象,的确怕干涉出仇恨来。但想甩手不管了,事情还是要找上门。

    这杨文斌结婚是一方面,现在杨文斌跟杨慧娟那边还在闹矛盾。要让杨慧娟搬回院子房这边住,那边就两间屋一个厨房,杨文斌还嫌妹妹碍事。

    杨慧娟今年也十九了,也到了嫁人的年龄,还要跟她物色对象。

    但为人父母的,不操心儿女的事情,操心什么事情。

    “哥,那就等文斌成亲了,麻烦你出点力了。”江燕说道。

    在她看来,如果是自己的亲儿子以后大了,找了儿媳妇没工作。也可能会来麻烦自己的哥哥。

    既然是这样,就不能让人说闲话,说她这个后妈对人家前面的儿子不好。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8282/28375590.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