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 闹剧终收场 宋宇谈条件
史弥远惊惧之余,抬头偷瞄了下宁宗,只见宁宗满脸通红,嘴唇发紫,也不知是气的还是吓的。
史弥远顿觉不妙,赶紧向宁宗澄清道“:圣上,臣绝无逼宫之心啊,圣上,您知道,臣对大宋朝可是忠心耿耿啊!”说完用头凿地,“咚咚咚”的一连磕了九个响头。
龙椅上的宁宗,是真的吓蒙了,龙袍袖中的双手都攥出了汗。
说实话,看到刚才一幕,宁宗不禁然想起了当年韩侂胄的惨死。凭心而论,自己还是很喜欢韩侂胄的。
虽然韩侂胄也是个权臣,但与史弥远相比,韩侂胄肚子里没有那么多弯弯绕,向来是有话直说。
可像史弥远这样的,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公然砸死当朝宰相之人,其凶残程度可见一斑。
还记得当年韩侂胄死了三天以后,自己还傻傻的在朝堂上询问韩爱卿怎么没来上朝?
现在想来都不觉一阵害怕。可怕归怕,自己还就真的对这史弥远没有办法。
为何?因为这史弥远砸死韩侂胄,就是为了巴结金国。自己若处置它,金国再次兴兵问罪,到那时候,恐怕这大宋朝也算是玩完了。
此时看着地上磕头如捣蒜的史弥远,宁宗这心里才稍安了些,定了定神,小心翼翼的说道“;史爱卿,朕知道你是个忠臣,在满朝文武中,素有威望。出现此种情况,确实情有可原。爱卿大可不必为此谢罪。还请爱卿快快起来说话吧。”说完苦笑着盯着史弥远。
史弥远眼见宁宗并没有怪罪自己的意思,心中长出了一口气,知道自己再跪在地上,那就是矫情了,在地上喊了句“:臣谢圣上体谅之恩。”便站了起来。
宁宗又赶紧微笑着对史弥远身后众臣说道“;众位爱卿也别跪着了,都起身吧。”
跪在地上有样学样的史党们,见自己的主子都站起来了,也赶紧纷纷谢恩站了起来。
一旁的宋宇看着这场突如其来的闹剧,以这种十分荒唐的方式结束,暗自咂舌:这么大的一件事,竟然在自己父皇的服软下,荒唐的结束了?这大宋,很有趣。
经过这朝堂上一连串的变故,宋宇心中百感交集,看来不管历史如何变迁,这世道,也会一尘不变。
世道太平之时,利益熏心者,极力揽权,搂钱,全然不顾弱者的死活。什么民族利益,国家荣辱,在他们眼里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但与他们恰恰相反的,还有一支生活在弱者中的群体。他们天生便在体内长了一副钢筋铁打的脊梁。像是叶绍翁,岳飞。
但也正是由于这幅脊梁,他们不懂得何为谄媚上司,何谓见利而动。其性格往往与政治形成排斥反应。所以,只能游荡在权力的最底层。
可一但天下有变,民族危亡,争权逐利者,面对外敌,吓得屎尿横流,纷纷弃国投降逃跑之时。
这群人身上鲜明的性格,便会散发出耀眼的光芒。用自己那副钢筋铁打的脊梁,建起一座名为英雄的高墙。
将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死死的护在身后。当身后的同胞从惊恐中醒过来之时,或许会问“:我们那么瞧不起你们,你们这又是何苦?”
英雄们会转过头来面带微笑的说道“:因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从古至今,华夏大地上一直重复的上演着这一幕。从战国的苏秦,张仪,商鞅,秦末的韩信,陈胜。一直到这南宋朝的岳飞,韩世忠。
布衣守国者,可谓是数之不尽。
虽然他们中有的成功了,有的只是尽忠。但如果没有他们,这华夏民族的历史若让后人读来,定然是索然无味。正所谓:
自古英雄出草莽,
铁打脊梁护炎黄。
平生不随名利动,
只愿华夏万世兴。
看着朝臣都站了起来,宋宇在心中无奈的苦笑一声。其实刚才宋宇问史弥远是否和心意,并非是要坑他,而是要和他做一笔交易。
结果史弥远没理自己,而是奔着宁宗去了。导致引出这么一档子事,让宋宇无奈至极。
看到闹剧谢幕了,宋宇便转过头来对史弥远说道“:史相,其实竑刚才的话只说了一半,您看您,太心急了,怎就不让竑将话说完,便跪将下去?”
史弥远掏出一块手帕,擦了擦脸上的汗水,本来便因为肥胖而容易出汗的他,刚才由于紧张,整个朝服早已被汗水浸透。
湿透的朝服贴在身上,显露出史弥远一身丰满的肥肉。看的宋宇想笑又不敢笑。
擦完汗,史弥远将手帕放回湿透的朝服内,定了定神,对着宋宇一拱手说道“;还请殿下赎罪,是臣鲁莽了,殿下若是还有话说,尽可讲来,史某定然洗耳恭听。”
经过刚才那尴尬的一幕,史弥远变得乖巧了些。不再像刚才那般盛气凌人,爱答不理。
宋宇看他这态度转变,知道心中算计八九能成,便故作恭敬的说道“:史相,其实贵公子冲撞竑,竑压根便没放在心上。史相不必为此事自责。而且竑出手重伤了贵公子,心中也是深感愧疚。当时竑并不知道对方是您家公子,下手没个轻重。在此,向史相陪个不是。还望史相莫要再为此事劳神。”
说完双手在前胸抱拳,上下晃了晃,以示道歉。然后又意犹未尽的说了两个字“;不过...”
史弥远一看宋宇如此表态,知道并非故作姿态,心中暗自高兴,不过看宋宇最后意犹未尽的样子,史弥远也并非傻子,知道宋宇定然是有事相求,
心里暗道:现在这种状况,若是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再好不过。
便对着宋宇同样一拱手,面带微笑的说道“:殿下,殿下如此说,实在是折煞史某了,史某并非小肚鸡肠之人,殿下有何事尽管明说。”说完笑呵呵的等着宋宇提条件。
宋宇看史弥远很上道,心中也是欣喜,赶忙回道“;史相真是宰相肚里能撑船,竑佩服之至,其实竑想说的也并非什么大事,对史相来说,简直易如反掌。”
“:既如此,太子殿下尽管说来,史某只要能办到,定然会竭尽全力。”史弥远答道。
宋宇见史弥远说的坦诚,微笑着提出条件“:竑有一位结拜兄弟,数日前,不慎冲撞了史相,因此被关押在大理寺牢里。其实此事完全是个误会,还请史相高抬贵手,放出竑这位兄弟。”
“:不知殿下所说何人?”
其实宋宇一说前几天的事,史弥远心中早有了答案,不过还是装模作样的佯作不知。好给自己留个转圆的余地。
毕竟宋宇一提,自己若是认了,面子上谁都过不去。
宋宇知道史弥远是装蒜,不过也没当回事,微笑着回答道“:此人名叫华岳。”
此言一出,史弥远倒没什么,不过在其身旁的大理寺卿薛极,却急忙小声在史弥远身旁提醒道“:恩相,这华岳可不能轻放啊。”
史弥远听到薛极的提醒,顿时来了气。为何?原来这薛极在史党之中,可谓是智谋之士。
为了逢迎巴结史弥远,薛极更是绞尽脑汁,屡献毒计,帮史弥远排除了专权路上的一个个绊脚石。
除掉华岳,便是薛极献计。在史党中,可谓是最受器重之人,但此时史弥远听到薛极的声音,却是怒火中烧。
原因无他,今日史弥远落得如此狼狈,全是薛极计谋败露之因,设计找假证人,设计陷害宋宇,全是薛极之策。
只见史弥远恶狠狠的瞪了薛极一眼,小声咬牙说道“:住口,本相回去再跟你算账。”
薛极讨了个没趣,乖乖的闭嘴,夹着尾巴不说话了。
宋宇在一旁听到他俩的小声对话,又看到薛极吃瘪,心中暗自高兴,有心调笑薛极一把,便面带微笑的说道“:薛大人,请问这华岳为何放不得?”
薛极一看宋宇这煞神冲自己来了,心中暗暗叫苦,不过人家是太子,问话你还必须得回答。
便站出位来,恭敬的对着宋宇回道“:殿下,华岳公然行刺史丞相,实是罪大恶极,故而臣说他放不得。”说完满脸谄媚的对着宋宇笑。
宋宇看他进套,心中冷笑,面上依旧微笑着说道“:哎呀,我说薛大人,你这用词不准确啊。史丞相在这里站的好好的,何来行刺之说?”
薛极依旧谄笑着随着宋宇的话往下说道“:殿下,这行刺虽未成功,但确有其事啊。若是不以行刺论处,恕薛某愚钝,又以何罪论之?”
宋宇哈哈大笑“:薛大人,亏你还饱读诗书,刺者,不死便伤,你若不信,我用剑刺你一下,验证一下是不是这个情况?”
薛极看太子在这胡乱解释,顿时哭笑不得,但仔细一想,自己若是说不是,这太子还真说不好给自己来上一剑...
左右衡量下,薛极只好昧着良心说道“:殿下,理是这么个理,但是...”
(https://www.shudi8.com/shu/737688/35663428.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