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大明:穿成李景隆,开局北伐朱棣 > 第十章 狼狈为奸

第十章 狼狈为奸


三日后。

平沙坞。

月光如练,映照着连绵起伏的营帐,五十万南军在此扎营,营盘漫无边际,夜色中翻涌着肃杀之气。

中军大帐内,李景隆独自伫立在沙盘前,指尖划过标注着“真定”的木牌。

他已立下军令状,此战不仅是南军反击的号角,更是他立威的关键——军心若散,万事皆休,那些本就对他心存疑虑的勋贵子弟,更会借机发难。

“少主,监军在外求见。”福生的声音从帐外传来,打断了他的思绪。

李景隆皱眉:“让他进来。”

一路之上,太监王忠自以为身负监军之职,没少在军中指手画脚,他已一再容忍。

帐帘掀开,太监王忠带着假笑走进来,身后跟着锦衣卫指挥使魏峥与颖国公之子傅忠。

李景隆瞥了三人一眼,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果然是物以类聚。

“见过大将军。”三人齐声见礼,眼神闪烁,看起来却并非真的心存敬畏。

“有事?”李景隆手按沙盘,语气淡漠,目光仍落在那些代表军队的小旗上。

王忠上前一步,摆出忧国忧民的模样:“将军,燕军已围真定,前线十万火急,应该昼夜兼程才对,为何大军却行进如此之慢?”

“再拖延下去,真定若失,罪责难当啊!”

李景隆猛地抬眼,目光如刀:“你的意思,真定丢定了?!”

王忠被他看得一窒,慌忙改口:“卑职是说,若再迟缓,怕是来不及支援啊。”

“离京时陛下有旨,即便不能胜,也绝不能让燕逆再前进一步。总不能等将军到了,接手一座空城吧?”

“你这是在惑乱军心!”李景隆甩手将一面红色小旗掷向王忠,小旗砸在他胸口,滚落在地。

站在王忠身边的傅忠低头扫了一眼,瞬间皱了皱眉头,弯腰将小旗从地上捡起,当他看到小旗上写的那个“傅”字时,不由得瞳孔骤缩。

“卑职实在忧心北境!耿老将军的三十万大军已折损大半,真定若破,再无险可守!还请将军加速行军,否则卑职只能如实奏报陛下!”

王忠一脸苦涩,苦口婆心的劝解着,听起来既像是哀求,但却又隐含着一丝威胁之意。

李景隆冷笑:“耿老将军当真带了三十万兵马?”

王忠脸色骤变,眼底闪过惊恐,一时间无言以对。

长兴侯耿炳文北上平乱时,为震慑燕军、安抚民心,对外宣称拥兵三十万,实则仅有十三万!

朱棣若真以主力攻打“三十万”南军,这十三万将士如何抵挡?!

“你要奏报便奏报,那是你的本分。”李景隆语气冰冷,“但我是统帅,军中决策,轮不到你指手画脚!”

“再敢越权,休怪我军法处置!”

王忠被噎得说不出话,魏峥忙打圆场:“将军息怒,王公公也是心急则乱,并非惑乱军心,只是我等的确心系北境,所以心里着急了些,还望将军息怒。”言罢,他还不忘给傅忠使了个眼色,

可是此时的傅忠心思早已全都在手中那只小旗上,眉头始终紧锁着,根本就没有注意到王忠和魏峥都说了些什么。

“没别的事便退下吧!”李景隆挥了挥手,下了逐客令。

王忠与魏峥对视一眼,躬身退去。

临出帐时,李景隆突然开口,声音彻骨:“我得提醒魏指挥使一句,要切记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

魏峥身子一僵,头也不回地匆匆离去。

帐内只剩傅忠,他捏着那面小旗,看着沙盘上插满的各色旗帜以及上面写着的一个个姓氏,突然意识到了什么。

“盛”、“铁”、“平”,那些分明皆是军中将领的姓氏,每一面小旗,便代表一个人,而自己的“傅”字旗,此时就在自己手中。

可是很快他就发现,并非所有随行将领的姓氏都在上面,显然只有被委以重任的人才会在沙盘上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这一刻,他的心中百感交集。

“你还有事?”李景隆一边低头摆弄着沙盘上的小旗,不停地变换着位置,一边看似若无其事的问了一句。

“没想到大将军竟如此看重末将...”傅忠紧握双拳,脸上满是羞愧与挣扎,“末将先前屡次对将军无礼,将军竟不计前嫌...”

“方才王忠寻我,让我随他来逼将军进兵,是我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还请将军恕罪!”

如果此时地上有条缝的话,他恨不得立刻钻进去。

“我没那么小肚鸡肠,离京前我就说过,平燕之战,理当所有人都齐心协力!只要是可用之人,我绝不会视而不见。”

“但如果不是...那就另当别论了。”

“你乃勋贵之后,切莫忘记自己的身份和职责,”李景隆抬眼看向傅忠,神色凝重,“我知道你先前是受人挑唆,若要算账,也该找那挑唆之人,不会迁怒于你。”

傅忠一怔,眉头紧锁,神色愈发复杂。

“但你不必说是谁挑唆了你,我不问,你也不必答。”李景隆淡淡一笑,“只是想提醒你,莫要做别人随时可弃的棋子。”

他早已猜到幕后之人,那又何必再问。

傅忠能在父亲获罪后仍得重用,必有过人之处,若能为己所用,亦是助力。

至于魏峥,今日与王忠勾结的模样,已经让李景隆心中的杀意更甚。

“多谢将军宽宏!末将今后必定诚心追随,效犬马之劳!”傅忠将小旗轻轻插回沙盘,深深一揖。

“如此甚好。”李景隆颔首,“将军能有此心,如果颖国公在天有灵,也定会为你欣慰。”

傅忠闻言,脸色涨得通红,再也待不下去,转身快步离去。

“少主,他会明白您的用意吗?”福生缓步上前,轻声问了一句。

“但愿吧。”李景隆摇了摇头,“傅友德当年也算是开国柱石,从太祖未称帝时便追随左右,北伐蒙元、西征巴蜀,战功赫赫。我不希望他的后人被小人蒙蔽,辱没了傅家的名声。”

对于明朝老一辈勋贵之臣,李景隆的心中一直都心存敬畏之心。

他望着沙盘,心中感慨,如今他也将和历史上的那些大人物一样,即将率军出征平乱,只是他这条路,从一开始就被逼到了风口浪尖。

“大将军!北境急报!”

帐外突然传来斥候的高喝,一人疾步冲入。

李景隆眼神一凛,眯起了双眼...


  (https://www.shudi8.com/shu/737658/35654383.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