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大明:穿成李景隆,开局北伐朱棣 > 第九十二章 援兵已到

第九十二章 援兵已到


良久,李景隆无奈轻叹,眉宇间拢着化不开的愁云:“说到底,他不过是故意针对我。认定你们是我的人,便怕你们立了功,反倒让我得了益处。”

“是我对不住你们...”

“景帅这话言重了!”耿炳文急忙摆手,语气斩钉截铁,“分明是吕文兴刚愎自用,与您何干?”

“依老夫看,南军主帅之位,唯有景帅您当得!若您还在其位,北境何至于落到今日这般境地!”

他往前半步,声音里添了几分急切,“老夫已联合军中众将联名上书,恳请陛下收回成命!重修任命您为南军主帅!”

“否则眼下南军上下军心涣散,如何抵挡朱棣的虎狼之师?”

“老夫与平安将军今日前来,一来是探望您,二来便是盼着景帅能重回南军,重掌主帅之权!”

李景隆闻言立刻摇头,语气带着不容置喙的坚定:“不可!皇命难违,吕文兴才是陛下亲封的主帅。”

“何况我擅自离京,本就已遭人猜忌,若再私自回到南军,便是公然抗旨,只会连累你们一同获罪!”

他心中十分清楚,即便耿炳文等人的联名上书递到京都,恐怕也改变不了分毫。

听了这话,耿炳文脸上的激动瞬间褪去,只剩下浓得化不开的失望,忍不住又叹了口气。

一旁的平安攥紧了拳,声音带着几分愤慨:“景帅有所不知,那吕文兴仗着自己是吕家子弟,又与太后沾亲带故,根本不纳任何劝告,只知一意孤行。”

“军中诸事每每独断专行,稍有不顺便是军法处置!”

“如今南军上下早已乌烟瘴气,将士们怨声载道!您若再不回去主持大局,末将担心...用不了多久,北境就...”

话说到最后,他终究是没忍心说透,但在场三人都懂那未尽之语里的凶险。

李景隆眉头拧得更紧,对吕文兴的厌恶又深了几分。

他暗自懊悔——若是早料到今日局面,当初在金銮殿上,说什么也该拼尽全力争取主帅之位。

“景帅,”耿炳文脸上的忧色更重,声音压得极低,“那吕文兴如今竟打算将涿州拱手让给燕逆,燕军铁骑不日便可兵临城下,这该如何是好?”

“涿州绝不能丢!”李景隆猛地起身,目光望向早已空无守军的北门方向,语气凝重如铁,“能否守住涿州,直接关系到平燕之战的胜败!一旦涿州失守,南军很可能一溃千里,再无转圜余地!”

听闻此言,耿炳文与平安对视一眼,随即不约而同地躬身行礼,语气决绝:“请景帅下令!我等愿与景帅、与涿州城共存亡!”

“你们的任务,是即刻返回真定!”李景隆看向二人,声音陡然沉了下来,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可是...”平安愣了一下,下意识想反驳,话刚出口就被打断。

“没什么可是!”李景隆的声音多了几分厉色,“吕文兴已退守真定,你们若擅自留在此地,我怕真定那边会乱!所以你们必须马上回去!”

“可我们若走了,景帅您如何守得住涿州?”耿炳文上前一步,眼中满是焦灼,“您如今麾下无一兵一卒可调,怎么挡得住燕军那十万铁骑?”

年前的平燕之战里,燕军在李景隆手上吃了不少亏,损失惨重。

可经过这段时间的休养生息,燕军兵力早已恢复,如今已达十万之众。

“放心,我已有对策,援兵也已在路上。”李景隆忽然笑了笑,目光意味深长地扫过二人,“有我在,涿州就不会丢!”

这话一出,三人都愣了片刻。

总觉得这句话似曾相识,恍惚间竟想起当初李景隆第一次驰援北境时的模样,也是这般胸有成竹,掷地有声。

“既然景帅已有决断,那我二人这便动身返回真定。”耿炳文重重点头,语气郑重,“请景帅放心,老夫回去后,定会尽力说服吕文兴派兵增援!”

“反正他已不在涿州境内,即便真是送死,也是我等的事!”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只要景帅能坚守三日,最多三日,老夫必定率领援兵赶到!”

李景隆微微颔首,嘴角露出一丝欣慰的笑意。

许久未曾踏足北境,如今敌军将至,旧部仍愿追随,他心底那股沉寂已久的热血,仿佛又重新沸腾起来。

耿炳文不再多言,与平安一同对着李景隆恭敬行了一礼,转身快步上马,朝着南门方向疾驰而去。

马蹄声渐渐远去,消散在空旷的街巷里。

李景隆站在原地,目送二人的身影消失在长街尽头,嘴角的笑意缓缓敛去,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决然。

无论三日后耿炳文能否带着援兵赶来,他都绝不会后退一步。

...

傍晚时分,暮色渐沉。

李景隆独自坐在客栈一楼大厅,耳后传来后厨方向此起彼伏的嘈杂声响。

锅碗瓢盆碰撞的脆响、柴火烧裂的噼啪声,间或夹杂着几声手忙脚乱的吆喝。

他无奈摇头,嘴角勾起一抹苦笑。

涿州城内百姓十之八九早已举家逃亡,客栈老板走时攥着他的手再三叮嘱,务必帮着看好店面。

如今晚膳只能靠手下这些常年握刀的人来做,单听后厨这“鸡飞狗跳”的动静,李景隆便知今晚这饭,滋味怕是好不了。

好在客栈藏的酒还算醇厚,他自斟自饮已过数杯,酒液入喉,几分醉意渐渐漫上心头。

传闻人在心绪不佳时酒量会大打折扣,今日看来,倒真是不假。

正出神间,桌上的酒杯忽然轻轻震颤起来,琥珀色的酒液随震动泛起细密的涟漪,一圈圈扩散开去。

李景隆心头一动,猛地挑眉,耳廓微动,隐约有整齐的马蹄声裹挟着沉重的脚步声,从城南方向传了过来。

步伐稳健,节奏划一,分明是训练有素的军队!

“少主!宁王殿下到了!”客栈门外,福生惊喜的呼喊声穿透暮色传来。

李景隆立刻起身,大步迎出客栈。

远远望去,一队气势恢宏的人马正穿过南门,踏着暮色向客栈方向而来。

玄色甲胄在残阳下泛着冷光,旗帜猎猎作响,连马蹄踏在青石板路上的声音,都透着一股令人心安的力量。

原本空旷寂静的长街上,很快聚集了不少留守的百姓。

还有人从门缝后、院墙内探出头,望着这支整齐划一的军队。

他们脸上的惶恐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难以掩饰的惊喜,眼底重新燃起了希望的光芒。

大敌当前,有人为求自保逃离了涿州,但也有人选择留下,要与家园共存亡。

只因他们都知道,那位曾护得北境安宁的北境战神,如今就守在这座城里。

只要有他在,涿州就不算真的陷落,一切就还有希望。

片刻后,一骑战马停在客栈门口。

马上之人翻身而下,玄色披风扫过地面,正是宁王朱权。

他快步上前,对着面带笑意的李景隆抱拳躬身,声音爽朗:“景帅,本王来得不算晚吧?”

“不早不晚,正正好好。”李景隆笑着点头,抬手抱拳还礼,随即侧身相引,“殿下一路辛苦,快请进。”

早在决定坚守涿州的那一刻,他便已派人快马前往大宁城传信,恳请朱权带兵前来助阵。

如今吕文兴麾下的南军他已无权调动,朱权手中的兵马,便是唯一能扭转北境战局的力量。

进了客栈,李景隆亲自为朱权斟满一杯酒,语气恳切:“多谢殿下不辞辛劳,特来相助。”

“你我之间,何须言谢?”朱权摆了摆手,眼底带着暖意,“更何况,本王来此,不光是为了景帅,更是为了北境这万千无辜百姓。”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坚定,“景帅孤身一人便敢留下,抵挡燕逆十万大军,我这五万兵马,又岂会退缩?”

“无论此战成败,本王都愿陪景帅赌上一把!”

李景隆眼中战意骤起,他举起酒杯,声音铿锵:“好!干!”

两只酒杯在空中相碰,发出清脆的声响。

二人仰头饮尽杯中酒,放下酒杯时,相视一笑,无需多言。

他们彼此都懂这一笑里的默契,从此刻起,无论生死,他们都将全力以赴,守好这座城。

朱权麾下的兵马,经年前那一战后只剩五万,较朱棣的十万大军少了一半。

但方才大军入城时那股昂首挺胸、毫无惧色的气势,早已说明一切。

这支军队里,没有一个人畏惧这场生死之战。

“菜好了!少主,宁王殿下,您二位尝尝!”

就在这时,福生端着两盘热气腾腾的菜快步走来,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脸上带着几分邀功般的期待。

李景隆笑着招呼朱权动筷,自己也率先夹了一筷子送入口中。

可他刚咀嚼了一口,眉头便不由自主地皱了起来。

滋味寡淡不说,菜里还带着几分生涩,显然是火候没到。

他抬眼看向朱权,只见对方刚咽下一口,脸色也微微变了,显然也尝到了这“难以下咽”的滋味。

李景隆见状,不由得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


  (https://www.shudi8.com/shu/737658/35543588.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