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大明:科举取消?我忽悠朱棣造反 > 第十九章 伏法,大快人心

第十九章 伏法,大快人心


在三人的供述下,有关吴氏之女投湖自尽一案终于迎来了水落石出。

眼见纸已经包不住火,之前还拒不承认的仵作钱三儿,也连忙承认了自己的罪行。

根据钱三儿供述,在他为吴氏之女养伤之时便已然发现其真正死因,并且当时他也如实将结果记录在了尸格和尸图上。

后来是周家的管家找到他,在对方一番威逼利诱之下,他才将这件事情隐瞒而下。

“县太爷!当日周家管家用小人家中妻儿老母威胁,小人不得不听他们的话。”

钱三儿说罢,匍匐在地,不断磕头。

胡彬,郑尚,艾金三人亦是如此,嘴里不断求饶。

“一派胡言!我周家与你们无冤无仇,你们竟如此诬陷我周家,究竟是何居心!”

周易怒喝出声。

“周易!”

惊堂木再次落下,孙弘懿怒由心生:“县衙重地,岂容你在此撒野!”

“如今证据确凿,你还有何话要说!”

“证据确凿?难不成县太爷就因这些人的一面之词,就要定我周家死罪?”

事到如今,周易依旧没有丝毫悔改之心。

“为官者,贪财罢了!我周家要出多少银两,方能解决这次事情,县太爷说个数,我周易绝不拒绝。”

此话一出,整个公堂一片哗然。

公然行贿朝廷官员,周易胆之极大!

在场百姓目光全都落在孙弘懿的身上,他们深怕这位县太爷会跟上任县太爷一样。

“哈哈哈,好一个周家!”

“好一个周老爷!”

“公然行贿朝廷命官,你可知所犯何罪!”

话毕,一旁主簿当即宣读:“按《律令》,受财王法者,一贯以下杖七十,至八十贯绞!”

“杀人者,如何处置?”

“按《律令》,凡谋杀人,造意者斩!”

主簿开口。

“仗势欺压百姓者,如何处置?”

“按《律令》,以势欺人,情节轻微者,笞四十。情节严重者杖百,流放百里!”

主簿继续开口。

“诬陷他人者,如何处置?”

“按《律令》,无中生有诬告者,答罪加二等,所诬之人已杀者,反坐以死。未决者,杖一百流三千里,加役三年!”

孙弘懿缓缓起身,双眸微眯,直视周易。

“害人性命,仗势欺人,诬陷!”

“周易,就凭你周家所行之事,你们父子不死,难辞其咎!”

孙弘懿结案,判周家父子斩刑,钱三儿等人杖百,流千里,命主簿撰写判牍,上奏朝廷。

在围观百姓的注视下,周加父子被捕快带走,随着身影消失在县衙,公堂外围观百姓中当即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掌声。

“青天大老爷!青天大老爷啊!”

“好啊!好啊!这周家父子作恶多端,终是遭报应了!”

“如此大快人心之事,一会儿非得放两串鞭炮好好庆祝一下!”

……

周家父子伏法,大快人心,吴县百姓长久被压迫的情绪在这一刻得到了宣泄。

人群中,叶谦的身影立于最后方。

他目不转睛看着公堂上的孙弘懿,心中思绪万千。

孙弘懿的雷厉风行,干脆利索,让叶谦体会到了为官者的霸气。

权利!

终有一日,我叶谦也一定要坐在那里,执掌大印,为民请命!

回过神,叶谦再次看了一眼孙弘懿,随后转身离去。

公堂上,看着叶谦离去的背影,孙弘懿双眸之中闪烁着一股精芒。

“叶家小子,贪婪,奸佞,构陷,无耻,当年日后踏入官场之时,种种状况将接踵而至!未来你所要面临的或许会是更棘手的情况,本官希望,纵使前路在如何充满荆棘,你也不要忘了自己的初心!”

“日后,待你成为朝廷官员,可要以民为本,为民做主!”

……

“阿娘,我回来了。”

离开县丞,叶谦回到了家,推门而入的同时,叶谦看到了厨房里正在帮叶氏干活的赵嫣然。

自从上次小桥山盟海誓后,赵嫣然每天都会来叶谦家。

“谦儿回来了,快些洗手准备吃饭,今天可是嫣然亲自下厨。”

叶氏笑到。

叶谦闻言,脸上也露出一抹笑意、

自从小桥海誓山盟后,赵嫣然每日都会往返叶谦家。

“嫣然,幸苦你了。”

叶谦上前,伸手抹去赵嫣然脸上黑色脏污,赵嫣然脸红心跳的同时,心里升起甜蜜。

“谦哥,前去洗漱一下吧。”

叶谦点头,前去洗漱。

当重新回到小院,三菜一汤已经端上了桌。

在这个年代,穷苦百姓别说三菜一汤,即便是米粥,也是汤多米少。

饭菜虽不是什么山珍海味,但“一家四口”都吃的津津有味。

“对了谦哥,我听闻周家父子被县衙抓走了。”

赵嫣然突然问道。

“确有其事!”

“新任县太爷为民请命,周家父子作恶多端,已然伏法,吴县百姓无不欢呼雀跃。”

叶谦将今日公堂上发生的事情娓娓道出。

“周家父子落此下场,咎由自取!吴县能等来孙县太爷这样的青天大老爷,也是我们吴县的福报。”

赵嫣然道。

“谦儿,县太爷对我们叶家有恩,谦儿你要牢记在心。”

“同时,若有朝一日,谦儿你能入朝为官,阿娘也希望你能如县太爷一般,心怀百姓,成为一个为百姓请命的好官。”

听着叶氏的话,叶谦笑了笑。

“阿娘放心,若真有这一天,谦儿定会保持初心!”

……

应天府。

御书房内,朱元璋端坐龙案,翻阅奏折。

“启奏陛下,太子求见!”

门外传来王振的通报声。

“标儿来了?”

“让他进来吧。”

不一会儿,朱标快步走进御书房。

“儿臣见过父皇。”

朱标拱手行礼。

朱元璋笑到:“标儿,怎这个时辰来找咱,有要事?”

“回父皇,儿臣尊父皇之命,查阅各城各郡主管官吏上奏之举荐文函,却是发现一些蹊跷之处。”

“如何蹊跷?仔细说来。”

朱元璋放下手中奏折,脸色变得肃穆。

大明朝建立至今,举贤纳士乃是重中之重,容不得半点马虎。

“父皇,根据儿臣对这些举荐文函的查阅,竟是发现,这些主管官吏所举荐之人皆是出自于有钱有关系有背景的豪绅富户。”

“儿臣命人暗中调查,发现这些被举荐之人,十有八有目不识丁,又谈何德才兼备!”

听着朱标的话,朱元璋瞬间恍悟。

许是那些主管官吏,借举荐之名行敛财之举,不然何故所举荐之人皆为有钱有关系有背景的豪绅富户。

一想此处,朱元璋怒不可遏。

但下一秒,朱标声音再次传来。

“父皇,虽其中不乏一些舍得花钱找关系的人,但其中也不乏一些德才兼备之人。”

“此外,在此次举荐之中,吴县一方倒是呈上了一份别开生面的举荐文函。”

说着,朱标从怀中取出一个布袋呈上。

“父皇先看看此物!”

朱元璋狐疑接过,慢慢打开,而布袋之中所置之物,正是当时叶谦所提炼的精品细盐……


  (https://www.shudi8.com/shu/737650/35640780.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