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从青楼萌妹到乞儿国风主 > 第164章民心所向,情根深种

第164章民心所向,情根深种


---

唐朝使臣带来的消息,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乞儿国的朝堂与后宫激起了千层浪。尽管皇帝赫连决与毛草灵有意控制消息的扩散,但“皇后娘娘或将应母国之召返回大唐”的风声,依旧如同长了翅膀般,迅速传遍了京城的每一个角落,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整个乞儿国蔓延。

一时间,一种无形的不安与恐慌,开始在市井街巷、田间地头悄然滋生。

这一日,毛草灵心绪烦乱,屏退了左右随从,只带着一个贴身侍女,身着寻常官宦家女子的服饰,乘着一顶不起眼的小轿,出了皇宫,想要在这她治理了十年的都城街道上走一走,让市井的烟火气,稍稍抚平内心的纷杂。

轿帘微掀,她望着窗外熟悉的景象。宽阔平整的朱雀大街,是她力排众议,耗费巨资改建的,如今车水马龙,商旅不绝;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吆喝声、议价声此起彼伏,充满了生机与活力。那些店铺的招牌,许多都采用了她引入的更为醒目的设计和材质。远处,由她提议并督建的大型公共水渠如同玉带般环绕着城市,确保了防火与民生用水。

这一切,都凝聚着她的心血,见证着她从那个初来乍到、战战兢兢的“假公主”,成长为如今深受爱戴、权倾后宫的皇后的历程。十年光阴,这里的每一砖每一瓦,似乎都浸染了她的气息。

然而,轿子行至西市口时,却不得不慢了下来。前方聚集了黑压压的一大片人群,将道路堵得水泄不通。人声鼎沸,似乎发生了什么事情。

“前面怎么回事?”毛草灵微微蹙眉,轻声问轿外的侍女。

侍女探头望去,片刻后回来,脸上带着几分奇异的神色,低声道:“夫人,好像……好像都是些百姓,聚集在……立在街口的那块‘皇后劝农碑’下。”

“劝农碑?”毛草灵一怔。那是她登后位第三年,大力推广新式农具和耕作技术初见成效,国库粮仓充盈后,赫连决欣喜之下,命人竖立的一块石碑,上面刻录了她当时为了鼓励农耕而颁布的几条通俗易懂的谕令和一首她自己所作的五言诗。此碑立于这繁华市井,意在让往来商贾百姓都能看到皇后重农之心。

她示意轿夫将轿子停在人群外围不起眼的地方,自己则悄悄掀开轿帘一角,向外望去。

只见那块巨大的青石碑下,已然聚集了不下数百人。他们并非闹事的乱民,衣着打扮各异,有穿着粗布短打的贩夫走卒,有身着绸缎的商铺掌柜,有挎着菜篮的妇人,甚至还有几个须发皆白、拄着拐杖的老者。他们面容肃穆,眼神中带着一种急切和……恳求?

人群前方,一个看似德高望重的老儒生,正被众人推举出来。他整理了一下衣冠,对着皇宫的方向,深深一揖到地,然后用带着浓重口音,却异常清晰的声音高喊道:

“皇后娘娘!万不可弃我乞儿国百姓而去啊!”

这一声呼喊,如同点燃了引线,身后的人群顿时爆发出海啸般的附和声:

“娘娘!留下吧!”

“是啊娘娘!您走了,我们可怎么办?”

“是您让我们吃饱了饭,穿暖了衣,孩子能上学堂……”

“娘娘,乞儿国就是您的家啊!”

声浪一波高过一波,许多人情急之下,已然跪倒在地,朝着皇宫方向叩首。那场面,悲壮而感人。

毛草灵坐在轿中,手指紧紧攥住了衣角,指尖因用力而微微发白。她听着那一声声质朴却真挚的呼喊,看着那一张张充满忧虑与期盼的面孔,只觉得一股滚烫的热流猛地冲上眼眶,视线瞬间模糊了。

她从未想过,自己在民间的威望,竟已达到了如此地步。这些百姓,不懂什么朝堂博弈,不懂什么两国邦交,他们只知道,是这位来自大唐的皇后,带来了更好的种子,教给了他们更有效的蓄水灌溉之法,设立了平价药坊让他们看得起病,整顿了吏治让他们少受了盘剥……是她,让他们的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

如今,听闻她要走,他们自发地聚集在这里,用最直接、最笨拙的方式,表达着他们的不舍与挽留。

这沉甸甸的民心,比任何金银珠宝,比任何权势地位,都更让她心潮澎湃,也让她肩头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走吧,回去。”她放下轿帘,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对轿夫吩咐道。

轿子悄然调头,绕路返回皇宫。来时的那份烦乱,此刻已被一种更加复杂、更加沉重的情感所取代。

回到凤仪宫,毛草灵屏退众人,独自一人坐在窗边,望着庭院中那几株她亲手移栽的、来自大唐的牡丹花怔怔出神。花瓣在微风中轻轻颤动,一如她此刻无法平静的心湖。

百姓的挽留,是真情;赫连决的不舍,是实意;而大唐……那里有她魂牵梦萦的故土,有她理论上血脉相连的“家人”(尽管她并无原身的记忆,但唐朝皇帝承认了她的身份并许以国后夫人之位,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诱惑和归属感的召唤),有一个更强大、更繁华的舞台。

何去何从?

“灵儿。”低沉的男声在身后响起。

毛草灵没有回头,也知道是谁。只有赫连决,会这样不经通传,直接来到她的身后。

一件还带着体温的玄色外袍,轻轻披在了她的肩上。赫连决走到她身边,与她一同望向窗外的牡丹,沉默了片刻,才开口道:“出宫去了?看到西市口的情形了?”

毛草灵轻轻“嗯”了一声。

“朕……我都看到了。”赫连决的声音里带着一种复杂的情绪,有骄傲,更有一种深藏的不安,“我的皇后,深得民心。这十年,你为乞儿国做的一切,百姓们都记在心里。”

他转过身,双手扶住毛草灵的肩膀,迫使她看向自己。他的眼神深邃如同星空,里面翻涌着毫不掩饰的情感与一丝罕见的脆弱。

“灵儿,看着我。”他沉声道,“我知道,大唐是你的母国,那里有更广阔的天地,有你的根。那位国后夫人之位,尊荣无比,是我这偏安一隅的乞儿国皇帝目前无法给予你的。”

他顿了顿,手指微微用力,仿佛怕她下一刻就会消失一般。

“但是,灵儿,这里也有你的心血,有你一手建立的基业,有视你如母的万千黎民!还有……还有我!”

他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种近乎执拗的坚定:“是,我承认,一开始娶你,或许有政治考量,有利用你稳定局势的心思。但这十年,整整十年!你的一颦一笑,你的聪慧果决,你的善良坚韧,早已如同最醇的酒,渗入了我的骨血之中!我爱你,灵儿,不是爱那个带来和平与繁荣的‘公主’,而是爱你毛草灵这个人!这个独一无二,照亮了我整个生命和这片江山的女人!”

这番突如其来的、炽烈如火的告白,如同惊雷,炸响在毛草灵的耳边。她愕然抬头,撞进赫连决那双充满了真挚、痛苦与渴望的眸子里。

她从未听他说过如此直白、如此滚烫的情话。以往的相处,更多的是默契、是扶持、是并肩作战的伙伴之情,情爱似乎总是含蓄而内敛的。直到此刻,直到面临可能失去她的危机,这个一向沉稳内敛、威仪天生的帝王,才终于撕开了所有的伪装,将一颗赤裸裸的、为她而跳动的真心,捧到了她的面前。

“决……”她下意识地唤出了这个只在情浓时才会出口的亲密称呼,声音微颤。

“留下,灵儿。”赫连决紧紧盯着她的眼睛,语气近乎恳求,“为了这乞儿国的百姓,为了我们共同打造的这片基业,也为了……我。我知道,我或许给不了你大唐那般极致的尊荣,但我可以向你发誓,赫连决此生,唯你一人,心之所向,身之所依,绝无更改!乞儿国的江山,愿与你共享!我的后位,永远只属于你一人!”

共享江山!唯你一人!

这是何等沉重的承诺!对于一个帝王而言,这几乎是不可能给出的誓言。

毛草灵的心,被狠狠地撞击着。百姓的跪求,爱人的誓言,如同两股巨大的洪流,冲击着她原本倾向于回归大唐的天平。

她看着赫连决,这个与她相伴十年,彼此早已融入对方生命轨迹的男人。他的鬓角,不知何时已添了几丝霜白,那是为国事操劳,也是为近日她的去留问题忧心的痕迹。他的眼神里,有帝王的霸道,更有丈夫的深情与惶恐。

十年间的一幕幕在眼前飞速闪过:大婚之夜的试探与防备,共同面对后宫明枪暗箭时的携手,推行新政遇到阻力时的相互支撑,战场上生死一线的牵挂,还有无数个深夜,两人在灯下共同批阅奏章,商讨国事的静谧时光……

这里,早已不是她最初那个为了生存而不得不栖身的“异国他乡”。这里,有她倾注了无数心血的事业,有视她为依靠的臣民,更有这个将她视若生命的男人。

根,难道只能是血脉和出生地吗?

不,根,也可以是十年朝夕相处沉淀下来的情感,是亲手耕耘、看着它开花结果的土地,是那些真心拥戴你的笑容和挽留的泪水。

毛草灵眼中盘旋已久的泪水,终于滑落下来。但她却缓缓地,露出了一个如释重负的、带着泪光的笑容。

她伸出手,轻轻抚上赫连决紧蹙的眉头,抚平那里的忧虑与不安。

她没有直接回答去或留,只是轻声问道,声音带着一丝劫后余生般的沙哑:“若我留下,你当真……不后悔?不惧大唐问责?”

赫连决眼中瞬间爆发出璀璨的光彩,他一把将毛草灵紧紧拥入怀中,力道之大,几乎要将她揉碎在自己的骨血里。他的声音因激动而颤抖:“不悔!绝不悔!纵使大唐铁骑压境,我赫连决与你,同生共死!”

感受着怀中真实的温度和那铿锵有力的心跳,毛草灵闭上了眼睛,最后一丝犹豫,也在这坚定无比的拥抱中,烟消云散。

民心所向,情根深种。

这乞儿国,这片她奋斗了十年的土地,这个男人……或许,才是她毛草灵,真正的归宿。

窗外的牡丹,在夕阳的余晖下,仿佛开得更加娇艳了。

---

(第164章  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7572/35344718.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