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终获塞万提斯奖
推荐阅读:洪荒:登仙炼道,弘法天尊! 那些年,有你陪伴真好 克夫女穿成女王妃 盛世重生:摄政王娇宠王妃 破文求生!难料禁欲男主玩更花 昊天归来 偷来的仙术有点神 拒医渣男后,七零娇医被首长缠上了 熊孩子重生记 深渊入侵:文明守望者
没有什么反转,燕大是来聘请余切做教师的。
当时大学生一毕业就能选择留校任教,不过,到底是做讲师还是做教授,差别是很大的。
以西语系的俞敏宏为例,他做英文教师的工资达到了八十块钱一个月,远高于全国平均标准,然而由于通货膨胀和薪酬体系失衡的因素,俞敏宏在首都日子仍然过的很拮据。
哪怕他是堂堂大学教师,也想要蹭学生的免费排骨来吃。
这种情况在做了教授后就彻底扭转了,文学院的季线林有一本书叫《漫谈消费》,上面谈到他在五十年代工资已经达到345元,加上社科院的津贴,他工资达到了450元。
到九十年代初,季线林的工资已达到一千二三百元一个月,而这仅仅是季教授的一部分收入,作为最老的“老一级”教授,季线林还有大量的稿酬、版权费等收入。
所以为啥丁磊孙想办法把老季开了呢?
实在是给不起了。
他一个人比十个老师的收入还高。
“余切当然是我们的人,可是余切的待遇怎么样?”胡岱光替余切问了这个问题。
丁磊孙诚恳的说:“我校完全按照海外人才的标准,来对余切进行定级。你暂时按照副教授的标准发放津贴,但要在你毕业后,余切,你能不能接受?”
津贴不津贴,余切倒是无所谓,这个海外人才是什么情况?
余切纳闷了:“我既没有读博,也没有在海外进修过,我究竟是个什么海外人才?”
“视作为‘海外人才标准’!”丁磊孙强调了这个词。
胡岱光倒是一拍脑门,明白了:这是眼下高校届的一个定级bug。
丁磊孙随即向余切解释:
“正常来说,研究者的晋升顺序是博士、博士后(助理教授)、讲师、副教授,正教授。这是我之前参观哈佛大学后学来的,已经在西方实行了上百年。”
“然而,这套体系对洋博士是不管用的,因为就学术水平来说,我们现在部分领域的土教授可能不如别人的博士,那别人凭什么要从外国回来?”
“所以,虽然回国的洋博士名义仍然需要走这一套流程,实际上在一两年内,就会被转正为正式教授。我们也确实需要这些年轻的血液。”
这下,余切也反应过来了。
国内的教职体系改开后长期处于混合状态:既有传统体系,又有学来的西式助理教授制度,丁磊孙就是看准了后一个。
但这还是不行啊!
万一将来有人说我走后门怎么办?
我实力不允许我走这种捷径啊,没必要。
余切表露了自己的担忧:“你怎么来认定我属于海外人才标准?”
丁磊孙大笑道:“凭什么?就凭这个!”
他从随身携带的文件夹里面,拿出一份今天的报纸,上面正是“港中文欲聘请余先生做经济学院教授”的报道。
实际仔细看,写的是“荣誉教授”。
“我已确认过,确有其事。有个叫高琨的材料学教授,他动员了十数个教职工发起了邀约……”
这种盘外招呢,余切在波士顿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地也能搞到。只要他说这么一句话。
胡适之十几个博士就是这么来的,他每到一处,每一场演讲就有一个“博士”头衔可以拿。
可是这却成为了丁磊孙的依仗!这是顶尖高校的认可!
“事急从权,你已经是这样的水平,就应该有这样的待遇!我知道绝不仅仅有港中文一个学校,你一直是很受欢迎的!”
“其实,就算是做了教授,甚至做校长,对你来讲,物质上又有什么增益呢?你都捐出去很多钱了……”
丁磊孙越说越急,竟然站了起来,在屋子里面转一圈……又握住余切的手道:“燕大绝不能失去你,就像,就像……”
“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余切条件反射的回答。
“没错!”丁磊孙拍手叫好,“这几年,你已经成为我们燕大对外的名片,我们绝不能失去你!”
校长的话已经说到这个份儿上,余切再矫情就没什么意义了。
只是这次去国外,还得搞几个荣誉博士来当当才好,免得有人说闲话。
余切生于1963,明年他毕业。
二十五岁的副教授?
其实……也还好,算不得惊世骇俗。
不如二十四岁的塞万提斯奖项获得者,来的更震撼——如果他能获得的话。
——
西班牙,阿卡拉大学。一群文化部和西语文字学术院联合会的老头聚集在一起,商定最后的人选。
此次入选名单由学术院联合会发起,最终由文化部和国王卡洛斯来裁定,准确的说,主要是卡洛斯来裁定。
一般来讲,卡洛斯对这些事情不感兴趣,他喜欢置身事外。
这次不一样。
卡洛斯是性情中人。
小时候卡洛斯被军阀弗朗哥视作义子,反而和自己的父亲较为疏远。弗朗哥常常亲切的抚摸卡洛斯的后脑勺,亲切的称呼他“孩子”,这个冷酷的军阀从没有对卡洛斯打骂过,而是努力的培养他做一名统治者。
十岁,卡洛斯被接去培养成西班牙国王。弗朗哥本人是一名军官,深知暴力的力量,在国王的培训之外,卡洛斯还被要求接触军事教育,他因此和许多年轻军官结下友谊。
他流着皇室的血脉,而全国唯一的统治者,很早就公开宣布他是下一任国王。
这种经历促使卡洛斯自信心爆棚,在面临军阀政变时,卡洛斯一步不退,逼退了叛军。
他相信有些人生来就要得到一切,而有的人永远棋差一着。
没有什么原因,非要说的话,上帝是偏爱的。
从上个月前,这些评委就常常爆发争吵,卡洛斯不以为意,但这种争吵越来越频繁,临近颁布结果,评委会仍然在争吵。
卡洛斯得知后气冲冲的来到现场,当场质问:“为什么你们要吵架?”
“这儿有一个看得到的伟大作家,只有瞎了眼睛的人才看不到他!”
评委会一时停滞了,众人面面相觑,一位出自文化部的官员恭敬的问道:“尊敬的胡安·卡洛斯国王,我们每一次争吵都是有益的。”
是啊!
当然是“有益”的!对你们的权威是有益的,但对扩大西班牙文化的影响来说,真的是有益的吗?
五年前,评委为最终人选吵得不可开交,原因是一部分人想要把奖项授予给马尔克斯,而另一部人认为,获得过诺奖的马尔克斯,已经不需要塞万提斯奖的肯定。
须知道,那会儿塞万提斯奖才草创不久,连诺贝尔奖的一根毛都比不上,不知道在装什么?
最终保守派赢了,他们把那年的奖项颁发给西班牙本地作家,路易斯是个好作家,可他在世界上没有名气,而马尔克斯是文学界当年最大的巨星。
卡洛斯想到这件事情,又愤怒了起来:“无数人都想要看到,加西亚·马尔克斯从他那个马孔多小镇出来,和我们的塞万提斯相会……这代表什么?谁能告诉我,这代表什么?”
国王显然是来发脾气的,答什么都是错,所以没有人发出声音。
卡洛斯气笑了,自说自话道:“传言美洲的印第安人是中国人的后裔,如果你能想象中国给美国印第安作家,颁发甲骨文文学奖,所有人都为了共同的远古血脉哭泣……你就能知道你们毁了一个什么样的剧本!”
“这本来是全世界人都想要看到的!可你们毁了它!”
文化部长出面对卡洛斯道歉。
这件事情确实做的不地道。当年怎么能有人比马尔克斯更值得荣誉?
“你们确实应该道歉!”卡洛斯毫不客气,“你们不知道,这样的剧本多少年才能有一个。”
随后,卡洛斯在这里呆了一会儿。阿卡拉大学有许多名胜古迹,在文艺复兴时期,这里短暂的成为欧洲的文化中心,作家塞万提斯的诞生并不是偶然。
那些精美的雕塑、西方先贤的作画,令卡洛斯的心情得到好转,他快步参观了一圈,用去数小时时间,回来后见到评委还在开会,他冷不丁的说:
“我给一个中国作家写了一封信。”
“信上面说,我恭喜他。感谢他让西语文学在东方,并不以一种悲惨、凄凉的面貌见人,而多了一些勇气和果敢。我很欣赏他的《2666》,我看了好几遍。”
“人们都说,他反抗了智利政府的追杀,我认为正相反,他追杀了智利政府。他的冲锋是堂吉诃德式的冲锋。”
卡洛斯就抛下这么几句话,然后走了。
显然,卡洛斯在给余切拉票。传言是真的,卡洛斯因为人生经历的缘故,对能文能武,样貌十分英俊的余切惺惺相惜。
据说统治者弗朗哥是个病恹恹瘦高男子,他是个务实的反动分子,虽然是军阀治国,却把西班牙治理得井井有条。因此卡洛斯莫名的崇拜他。
年幼的卡洛斯对弗朗哥的印象,往往停留在一个捧着《理想国》阅读的军队知识分子形象,而全然不知他犯下的血债。
要听听卡洛斯的意见吗?他是国王。
这个问题萦绕在每个评委的心头。
之后,众多评委再次进行讨论,果然受到了卡洛斯的影响,他们大部分人选择了余切。而其他的票主要投给了一个叫富恩特斯的墨西哥作家。
此人是典型的拉美作家,当了多年的外交官,深入研究巫术,有几个情人……他就是那种最典型的拉美老作家。
墨西哥人称他为“墨西哥的良心”,这是他主要的故事。
而余切的故事多得多。在西方,阿卡拉大学也装不下那么多余切。
出于公平起见,评委会最后一次进行探讨,奖项到底应该给谁?
评委们顿时站成两派。
一位评委提出来:“富恩特斯也是拉美文学大爆炸的主将,他在卡门的手底下。我听说他们有一个教皇游戏,在这里面,富恩特斯担任了大主教……”
另外有人立刻问:“那么余切呢?”
“红衣大主教。”
“——这怎么可能?他是无神论者,卡门发了什么疯?这种玩笑不能开。”
“他的表现确实承受得起。事实上,他甚至和阿根廷的主教有过隔空对话,余切可能是一个泛实用主义者。我们无需担心他的信仰问题。”
“而且,卡洛斯国王很明显支持他。我们只需要在这开上一周会,评选出优胜者就行了,而卡洛斯要考虑的事情就很多了。”
西班牙人也讲究个政治觉悟,卡洛斯是个有实权的国王。
再一次进行投票,余切的票大比分领先于富恩特斯,这下众人都松了一口气。
这代表余切就是靠实力赢的。
没有卡洛斯拉票,余切也会赢。
此时,有人意识到了一件事情:余切才二十四岁,他一获奖,就要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塞万提斯奖获得者。
虽然这个奖项没举办几年,但在可见的未来,恐怕不会有人追的上来,他拿到的那一刻就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而可怜的富恩特斯,他今年已经五十九岁。
“塞万提斯不是劳模奖,我们只给那些有真本事的作家!过去一整年,文坛最大的故事就是……”
四月二十号下午八点,一年一度的西语文学最高奖如约召开。
面对蜂拥而来的记者,西班牙的文化部长没有拖泥带水,干脆利落的说:“余,这次是他赢了。”
这一消息顿时如旋风一样,席卷了整个文学界,马尔克斯听说后兴奋地写下评论:“这是一个我们早知道要发生,但真的发生后,还是感到惊讶的新闻。”
“就像是你的孩子成长为一个男人,他从此要变得又熟悉,又陌生!”
的确如此。
新闻通过遍布于全世界各地的无线电波传播,在大气层和地面建筑之间跳跃、折射,形成一团无法看到的狂雷,跨国欧亚分界线,穿过西伯利亚,最终落在每个中国人的天线上,然后成为促使心脏慢了半拍的生物电。
余切都没想到,自己的获奖这么离奇。
按规矩,组委会应当辗转的通过电话联系他。
然而,这个西班牙文化部长直接在电视直播中承认了。
于是余切没有丝毫准备,燕大也没有准备。以至于走到一半的胡岱光等人听到消息后,赶快折返回来追余切,一边追,一边想,是不是副教授要提前转正了……万一其他学校不要脸了怎么办!
而余切骑着自行车蹿到校门口,只见到已经乌泱泱一片人。
这些人一见到他脸就红了,有的人甚至哭了。
“余师兄!余师兄!”他们喊。
“傻孩子,以后要叫我老师了。”余切慢条斯理道,顺便问,“我是来回家的,你们要干什么?”
那个之前拿到京城高考状元的姑娘,赵泽虹被人推举出来,她满脸都是泪水的颤抖道:
“余老师,您代表我们中国人(哭腔和颤音)!拿到了塞万提斯奖!”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37362/28375515.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