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贾琏南巡
推荐阅读:对,我开挂了 【电竞】赴光 非吾所愿非汝所想 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嫡女重生,皇上的小娇娇杀疯了 偷听小奶包心声后,全家炮灰赢麻了 原神:与两只芙芙的日常 高武大秦:你也不想秘密被知道吧 德运少班主?老子不干了! 隐世小侯爷:公主奉旨倒追可还行
天津铁路学校实际上算是京城铁路学校的分校,京城那边重心是路桥,天津这边重心是车辆。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蒸汽机车车头的研发工作一直没停下,力争五年一换代,大头是北方车头的生产。
拉着贾琏这趟专列的车头,已经是第三代,马力比起第一代翻了五六倍。
据说第四代车头研发进程过半了,再有两三年就能换代。
可惜的是蒸汽机车的天花板比较低,只能耐心的等电力机车,还有就是与造船联动,争取拿出蒸汽机带动的船。
正因为如此,蒸汽机的研发才放在天津,新的蒸汽船也放在这边。
早期的蒸汽船都是明轮,也没什么汽轮机。
贾琏是个外行不假,但是发展趋势是知道的,上来就给蒸汽船项目上强度,直接跳过明轮船阶段上汽轮机和螺旋桨。
所以这个研发速度肯定是快不起来的,等造船厂单独拎出来上市,至少二十年。
对于现在的贾琏而言,科技树方面没有时间去浪费,一定要抢在欧洲列强的前面,避免弯路往前猛冲。
之所以亲自来铁路学校,不仅仅是因为重要性,还有就是将工程学院里按照现代教育体系培养的一批尖子,集中在天津这边学习外语,准备集中送往英国上大学,同样英国那边也一样,准备了一批学生到中国来上工程学院。
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国内的基础科学教育底子不厚,实学甚至才刚刚铺开。
在这个科举为主流的年代,搞正面贾琏有点施展不开,只好绕道而行了。
新车头拉着专列,时速达到了五十公里,沿途不停车直奔天津站,一共耗时三个半小时,速度在这个时代已经很逆天了。
在火车上时,贾琏思考着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现在的铁路通讯问题太要命了,如何才能尽快弄出电话,贾琏心里也没有底。
好在拉瓦锡被拐来了,欧洲方面少了个大佬,进度条肯定受影响的。
欧洲的报纸对于拉瓦锡而言不是新闻,而是旧闻。杀杀杀的雅各宾派落幕了,当外部的敌人暂时失败后,内部矛盾自然激化,罗伯斯庇尔也走上了末路。拉瓦锡深信,如果不是来东方追求真理,包税人身份足以让他脑袋落地了。
想到现在的法国时,站台上的拉瓦锡,动了回国的念头。
蒸汽喷射,火车缓缓进站,最终停下。
车门打开,上面下来的不是贾琏,而是一群卫兵。
仇家太多的贾琏,只要未出都很谨慎,每次卫兵都要先排除风险。
这次行程还算隐秘,所以没那么夸张。
贾琏是官员中最后一个下车的,车站上等候的人群站好了等待他的近前。
“辛苦了!”逐个握手客套,轮到拉瓦锡时,贾琏的表情更加的热切。
“您看起来精神很不错!”贾琏一句慰问,拉瓦锡握手时双手微微加力。
上了马车后,拉瓦锡得到了与贾琏通车的待遇,在二百骑的马队护卫下,前往铁路学校。
学校在码头附近,早就建好了。马车在水泥路上行驶时,拉瓦锡才壮胆道:“阁下,雅各宾派落幕了,罗伯斯庇尔失败了,一切暂时归于平静,我想回欧洲看看。”
贾琏听了面无表情的看着窗外,一时没有作答,过了一会才道:“阁下,我要是你就不会动回欧洲的念头。即便你现在回欧洲,也很难回到法国,至少英国人不会答应,周边各国知道了也不会答应。”
这话没有涉及周帝国一个字,但是拉瓦锡却听明白了,大脑自动完成了翻译,你掌握的机密太多了,不适合回国。
“我夫人可以回欧洲看看么?”拉瓦锡退而求其次,贾琏这次露出了一点笑容。
“阁下担心国内亲属的心情我能理解,伦敦方面我国的军事考察员一直在积极努力,争取说服阁下的亲属来华。”贾琏还算客气的提醒他。
拉瓦锡彻底明白了,叹息一声道:“我个人的一些理论研究成果,能否送回欧洲发表?”
说实话,贾琏是不想答应的,但怎么说呢,基础理论的研究固然重要,但是成果转化也是很难的。
贾琏能理解锦衣夜行的不甘心,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有些事情还是不能太过分了,否则真就是一个身在曹营心在汉了。
“可以!”贾琏这次答应了,论文只能通过这边的渠道送回去时,不必担心泄密。
欧洲的科技飞跃还要等十九世纪,现在只是十八世纪的末端呢。允许拉瓦锡把论文送到伦敦发表,对于促进学术交流也是有好处的。
实际上现在的欧洲在科技运用方面是落后于周帝国的,比如说蒸汽机就非常的典型。
欧洲的蒸汽机发展,现阶段不过是个人或者一个小团队努力的结果。火车和铁路技术还没发展起来呢。
周帝国这边则完全不存在个人和一个小团队奋斗,贾琏可以集中全国最优秀的工匠和技术官僚,在英国人的基础上进行改良,推动技术革新。
现在周帝国缺的是人才的数量,系统的接受过基础教育的人才的数量。
工程学院和铁路学校,就是干这个的。借助科举的助力,人口基数决定了,未来实学人才数量远远的超过欧洲。
但是闭门造车也是不行的,必须要加强交流。欧洲在文艺复兴后的基础科学研究积累,要远远的强于国内。
贾琏没有能力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义务教育,现阶段只能在小范围内挂羊头卖狗肉,本质还是搞义务教育那一套。
打着的旗号是为了研发厅培养人才,在底层搞义务教育,顺天府和天津府下属的县,都有研发厅名下的免费学校。
从最初的三年制到现在的六年制,六岁就可以进来吃学校的,对于社会底层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只不过三年的基础教育之后,成绩差的自然就淘汰了,成绩优异的才有机会继续再吃三年的白食。研发厅也不是开善堂的。
现阶段只有京城、天津、两广、南洋有六年义务教育的机会,成绩优秀的还能读三年的工程学校。江南有类似的民间学校,但是要收费。
这种事情其实应该是国家来做,可惜贾琏现在还不是国家的话事人。
废除科举是不可能的,进一步改革科举倒是能做到的。
义务教育方面,绝大多数底层家庭的初衷,不是让孩子读书做官,而是同学读书掌握一个谋生技能。
农耕帝国的特点就是文盲率比较高,这是没法子的事情。只能一点一点的改变了。
这种事情经济发达地区肯定是占便宜的,比如东平王的领地内,就在学贾琏这一套,所有男孩强制接受三年的义务教育。
一个人是否识字,差别可太大了。
铁路学校的操场上,第一批准备出国留学的学生,此刻正在操场上列队集合,人数不多,也是一百人。
这是集顺天府和天津府两地所有义务教育的六年制优等生,加上十几个工程学院的理科优等生。
贾琏上台讲话。
“两千多年前,墨家一度成为显学,其学说的一部分,属于实学的范畴。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实学的发展减速了。学术界对于道的研究,走向了如何为君王服务的道路。前明二百多年,东西方实学发展速度反了过来,欧洲因为更为重视,走到了前面。你们这些人到了欧洲,一定要收起天朝上国子民的傲慢,沉下心来好好学习。不要觉得欧洲各国落后就没有值得你们学习的地方,记住,你们去欧洲学的是实学,其他的乱七八糟的神学、哲学、文学之类的学问,可以粗略的了解,不要深究……。”
贾琏不知道这些学生能不能遵循教导,未来有几个人会选择留在欧洲,这些不重要。只要国内一直比欧洲先进,看起来更像文明社会,这些出去的人都会选择回来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还有一点请各位记住,欧洲社会的风气不佳,男女关系混乱,你们可别沾了花柳病回来。我建议各位如果忍不住了,可以花钱雇一个长期的伴侣。不要涉足风月场所,那些地方不干净。对了,欧洲人脑子不好,认为肺结核和花柳病是高贵的象征,……。”
为了这群孩子,贾琏真是操碎了心,甚至还配了一个三人的医疗小队,现阶段的欧洲医学,还处在放血治一切的阶段。南丁格尔要等到克里米亚战争才出现,提灯女神还没诞生呢。
因为贾琏的出现,这个时空的周帝国,就文明程度而言,真就是碾压局。非如此,欧洲的海盗们能如此的老实,英国人甚至都主动退出了马六甲海峡。真当他们善呢,不就是打不过么。
突然想到带英最后的航母开到亚洲来了,最后一点傲慢的坚持实在是贻笑大方。
让这批学生去见识一下欧洲的雾都,感受一下伦敦的脏乱差,比嘴上说一万遍都有实际效果。
这批学生学习到年底,年后将登船远赴欧洲。
天津铁路学校还有一批今年入学的学生,年龄都比较小,都在十三岁以下。在此接受五年的教育之后,这批学生才有资格进入蒸汽机车厂等相关企业工作。现在他们吃喝穿全免费,每个月还有两块钱的零用钱。
这批学生是抱着来当学徒的心态进来读书的,他们得到的将远超预期。
铁路学校新生将进行三年的基础理论学习,然后有两年的实习期,成绩合格之后才能毕业。
之所以要学五年,不是贾琏钱多没地方花,实在是基础理论的学习,才是贾琏最看重的。
这就好比现代的九年义务教育,很多人觉得这书读了没卵用,实际上这是从底层逻辑改变一个人的必要学习。
没点基础知识,你去学校修电瓶车都比别人慢一些。
更何况这批学生之中,多数人是要进机车厂的。
天津第二日,贾琏直奔这里的造船厂,船坞里一艘船上巨大的烟囱,说明了这条船的实验性质。
造船厂的研究人员看见贾琏时表情颇为惭愧,这研究就是一个吞金兽,花了那么多钱,目前的进展可以忽略不计。
不是没有人提出明轮船的构想,但被贾琏直接否定了,并且指出造出来的船要上大海里航行的,明轮船在稍微大一点的风浪面前毫无抵抗。
贾琏对进度不存在不满意,因为他知道难度。但整个过程脸上一丝笑容都没有也是很必要的,不能给这些研究人员一个印象,大人不着急。
“失败是正常的,不要气馁,慢慢来,厚积薄发。”贾琏平静的交代研究所的负责人,然后表情凝重的走了。
研究所的人非常担心明年的经费下不来,压力一直持续到次年,经费下来后才稍稍缓解。
总之给研究所的成员们一个感觉,经费随时会断,项目随时会砍掉。
晚上贾琏与拉瓦锡聚餐后,提起了电磁感应学,给出了一个思路,希望这位化学大佬能在物理领域也能有所成就。
总而言之,不能干等法拉第的成长,现在的法拉第还是个孩子。
法拉第作为一个学霸,一个化学巨人,在贾琏提起电磁感应的时候,果然露出了浓厚的兴趣。
掏出本本来,记录了贾琏关于电池感应现象的一些心得后,表示要开一个新课题,从今天开始,要研究电学了。
很好,很有精神!
完全没有回国想法的拉瓦锡,才是贾琏心目中最强科研牛马。
第三日,贾琏巡视铸炮局,主要是冲着新式火炮来的。
现阶段关于新式火炮的构想是贾琏提供的,但是有一个巨大的难题,钢材不达标。
闭锁结构有了思路后,并不难加工出来,难的是膛压过大,已经连续炸膛三门实验火炮了,好在事先安全准备周密,没有伤人。
一帮顶级工匠现在就一个请求,赶紧弄出更好的合金钢材。
贾琏……,我也不懂啊!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18470/28375240.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