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8章 犟种认罚,绣衣惊魂
推荐阅读:我只是宇航员,真不想成仙啊! 00年代:重生后,我只想穷一点 都全球高武了,系统你让我去养生? 萌宝大佬不好惹,打着奶嗝躺赢了 发疯摆烂不内耗,主母再嫁享太庙 为名利分手,我成巨星你哭什么? 官道之红色权力 倾国之乱 灰色地带2024 封神:我,殷寿,龙门之主
面对兄长的斥责,刘长虽然心虚,但那股子被娇纵惯了的犟劲又上来了。
他梗着脖子,带着哭腔喊道:“是!臣弟是胡闹了!可臣弟就是想见您和母后!只要能再见你们一面,问清楚为什么抛下我,就算……就算立刻被朝廷问罪,死也心甘情愿!”
“你……!”
刘盈被他这番混不吝的言论气得哭笑不得,指着他半晌,才无奈地摇头骂道,“朕怎么就有你这么个油盐不进的犟种弟弟!”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急促而整齐的脚步声,伴随着甲胄摩擦的铿锵之声。
奉命前来擒拿刘长回京问罪的绣衣使者到了!
他们显然已经控制了王府外围,直接闯入了大殿。
为首的是几名身着便装却气势凌厉的绣衣使者头领,他们身后跟着一批新面孔的年轻精锐。
这些新人并不认识已然“驾崩”的刘盈,只见殿内情形诡异,淮南王跪地痛哭,一个布衣男子站在其面前,神态自若。
一名急于表现的新人绣衣使者见状,以为刘盈是刘长的同党或门客,立功心切,当即厉声喝道:“何方狂徒,竟敢与逆王同处?拿下!”
此人说罢,便要上前动手。
“放肆!”
“住手!”
几乎在同一时间,几声惊怒交加的暴喝从那些资深的绣衣使者头领口中炸响!
那几名头领脸色瞬间煞白,冷汗涔涔而下。
其中地位最高的一人,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地一脚将那个不知死活的新人踹翻在地,随即“噗通”一声,朝着刘盈的方向重重跪倒,以头抢地,声音因激动和恐惧而颤抖:
“卑职……卑职参见陛下!万岁!万万岁!”
他身后那些知情的绣衣使者也齐刷刷跪倒一片,头颅深埋,不敢仰视,齐声高呼:“参见陛下!万岁!万万岁!”
那被踹倒的新人和其他不明所以的使者全都懵了,呆立当场,不知所措。陛下?哪个陛下?先帝不是早就……
刘长看到这一幕,心中更是笃定,带着哭腔喊道:“皇兄!您看!您看啊!只要您愿意,这天下还是您的!绣衣使者永远是您手中最锋利的刀!您一句话,臣弟愿为您鞍前马后,把这江山再夺回来!”
然而,刘盈对刘长的话置若罔闻,甚至看都没看那些跪倒在地的绣衣使者。
他的目光平静地扫过那些惊疑不定的新人,最后落在那位跪地不起的头领身上,语气淡然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起来吧。如今的大汉,只有一位陛下,那就是当今天子,朕的弟弟,刘恒。朕,早已是‘驾崩’之人,尔等莫要认错了。”
他这番话,既是说给绣衣使者听,更是说给刘长和在场的所有人听,彻底断绝了任何可能的幻想。
那绣衣使者头领闻言,浑身一颤,这才敢微微抬头,眼中充满了无尽的敬畏与困惑,但还是依言起身,垂首恭立。
刘盈不再多言,走到案前,取过绢帛笔墨,挥毫疾书。
片刻之后,他将写好的书信封好,递给那名绣衣使者头领。
“将此信,速速呈送陛下。刘长,由你们押解回京,一切处置,皆按陛下旨意及国法从事,不得有误。”
“卑职遵旨!”
那头领双手接过书信,如同捧着绝世珍宝,郑重无比。
他随即挥手,示意手下上前羁押刘长,整个过程干脆利落,甚至没有再多看刘长一眼,仿佛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囚犯。
刘长被这突如其来的转变弄得有些发懵,他看着兄长,不解地问道:“皇兄,您……您就这么让他们把我带走?还按国法处置?那……那四哥的面子往哪儿搁?朝廷的威严何在?您这一现身,岂不是让四哥更难做?”
刘盈看着这个直到此刻还在纠结“面子”问题的弟弟,不由得哑然失笑。
他摇了摇头,语气带着一丝高深莫测:“傻小子,你以为朕现身,是为了让你四哥难堪?恰恰相反。”
他目光深邃,缓缓道:“从今日起,世间已无淮南王刘长。你,已经‘死’了。”
看着刘长愕然的表情,刘盈解释道:“你此番作乱,看似是祸,实则,是给你四哥送去了一个绝佳的立威机会。一个彰显其维护法度、不徇私情的绝佳机会。经过此事,朝野上下,谁还敢再小觑于他?”
他顿了顿,看着刘长,语气带着一丝调侃:“至于你……多亏你这么一闹,倒是如愿以偿了。以后,你就只能隐姓埋名,跟着朕和你母后,去那桃花源里生活了。再想当你的逍遥王爷,可是没门儿了。”
刘长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脸上瞬间绽放出狂喜之色,仿佛刚才那个哭哭啼啼、即将成为阶下囚的人不是他一般。
他激动地抓住刘盈的衣袖:“真的?皇兄!您真的肯带我走了?太好了!只要能跟着您和母后,去哪里都行!什么王爷,我才不稀罕!”
看着弟弟这前倨后恭、没心没肺的样子,刘盈实在是哭笑不得,无奈地叹了口气:“朕真是……服了你了。好好的淮南王不当,锦衣玉食不享,非要去桃花源跟着我们种地受苦?你这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
——
未央宫中,刘恒正为淮南之事焦灼不安,既忧心战事将起,又痛心兄弟相残。
就在这时,绣衣使者首领快马加鞭,将刘盈的亲笔信呈送到了他的面前。
刘恒颤抖着双手拆开书信,熟悉的笔迹映入眼帘。
信中,刘盈并未过多责备刘长,只是简要说明了情况,指出刘长本性不坏,只是思念亲人、性格骄纵所致。
然后,笔锋一转,为他定下了处置方略:
“长弟之罪,在于公然抗命,裂土妄为,已触国法,不可不惩。然念其乃高皇帝血脉,吕后抚养,且事出有因,可全其性命,予其新生。”
“陛下可下明诏,历数刘长之罪,削其王爵,废为庶人。命绣衣使者押解,迁往汉中郡严加看管。然,押解途中,需‘安排’刘长因‘忧惧悔恨’,绝食而亡。对外,需坐实其‘畏罪自尽’之名。”
“如此,国法得申,朝廷威严得立。陛下不惜大义灭亲,维护纲纪之形象,可深入人心。朝野观之,必知陛下虽仁,亦有雷霆之威,非可轻侮之君。此乃借长弟之过,立陛下之威之良机也。”
“至于长弟本人,朕自会将其带走,归于桃源,严加管教,使其再无祸乱之能。陛下不必挂心,亦不必再寻其踪。”
看完兄长的信,刘恒心中百感交集。
既有对兄长暗中相助、解决棘手难题的深深感激,又有对不得不以如此方式“处置”弟弟的愧疚与心痛,更有对兄长那洞悉人心、精于布局的智慧的由衷叹服。
(https://www.shudi8.com/shu/702948/35354234.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