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 第987章 李龙你凭什么东西卖不出去了还这么

第987章 李龙你凭什么东西卖不出去了还这么


李龙接到顾博远电话说有个叫乔星的找自己的时候,他正在院子里晾晒小鲫鱼。

    早上从队里回来的时候,带回来不少小鲫鱼——头天晚上老爷子李青侠又去下网了,今天大清早取了网,李龙从前院过去吃早饭的时候,老爹李青侠和老娘杜春芳两个,加上大哥李建国已经把鱼收拾好了。

    李龙回来的时候是提着好几公斤的鲫鱼回来的,还有两条五道黑。鲤鱼和草鱼也有,他没要。

    这些小鲫鱼除了中午准备炖的,其他的他打算抹上盐晒上,冬天围着炉子吃咸鱼干也不错。

    当零食嘛。

    这边正晒着鱼干,那边电话就响了,李龙接了后知道乔星过来了,还有些意外。

    他也是想了想才想起来这个乔星是谁。

    既然人家过来了,那肯定是要见一见的。

    李龙把剩下的鱼交给了杨大姐,让她带着明明昊昊一起搞这个,自己则走路去了收购站。

    乔星没在会客室里坐着,他饶有兴趣的看着顾博远和孙家强在收着各种物资。

    打瓜籽的季节过去了,现在算收购站的淡季。但即使是淡季,院子里还有七八个人在排队,现在主收的是党参、皮子,以及杂项的东西。

    李龙是前段时间知道有人已经开始捡了玉石往收购站这里卖了。

    顾博远当时问李龙收不收,李龙想想就让收了,不过给的价格不高。

    主要是这些人捡的玉石以最普通的玛河玉为主,就是那种带着黑苍蝇屎点子的,这种碧玉别说这个时候,就放二三十年后,价格也不高。

    所以论公斤的话,就是一公斤几块钱。让李龙有些意外的是,收了一段时间,收了几百公斤大大小小的碧玉籽料外,竟然还收到几块比较优质的料子。

    毕竟玛河那么大,总有一些优质的料子被冲下来,然后混杂在卵石里,然后被人捡到。

    “乔老板你好。”李龙到了收购站之后,就看到了人群中相对比较矮小的乔星,他上前打着招呼,“走,后面聊聊?”

    “好好。”乔星知道正事要紧,跟着李龙去了后面的会客室。

    铁兰花已经不再后院干了,月份不小了,再加上眼下的这些活,孙家强就能干,不需要她在这里了。

    李龙给乔星倒了水之后,问道:

    “乔老板这趟过来,是来看看呢,还是要买东西?”

    “肯定是买东西啊。”乔星笑着说道,“我听说你这里还有打瓜籽,所以想过来看看。”

    李龙才不相信乔星这个说辞呢,他猜测乔星应该知道自己这里的打瓜籽没被人收,或者他可能知道董志超和白修名那边的情况。

    不过李龙也没说破,问道:

    “打瓜籽肯定还是和去年一样的质量水平,你要多少?”

    “如果是去年的质量水平,那看你有多少了。”乔星就是奔着李龙的这打瓜籽来的,笑着说道:“今年我也是收尾吗?”

    “我这里有五十吨,你都要吗?”

    李龙打断了他的话,说道:“都是压好的。”

    “剩下这么多啊?”乔星故做惊讶的问道:“不会是质量有什么问题吧?”

    李龙看着他,认真的说道:

    “质量当然没问题,乔老板你也不用这么说,你我心里都清楚是怎么回事。当然,我也可以明确的告诉你,这些打瓜籽虽然现在放在这里,那是因为我还没联系人。

    虽然有些人可能因为某些原因,没来,但并不代表我这些打瓜籽卖不掉。口里这么大的市场,我相信会有许多炒货厂或食品公司愿意收购我的这个打瓜籽的。”

    乔星没想到李龙说的这么直白,他尴尬的笑了笑。

    “其实也不瞒乔老板,你要不来,过了国庆节,其实我是打算往口里走一趟的,据我所知,国内知名的炒货厂对于这种打瓜籽都是有需求的,比如傻子瓜子。”

    傻子瓜子太有名了,今年还专门搞了一个有奖销售,一下子把名气提高了一个层次,只不过接下来国家叫停了有奖销售,而明年,也就是八七年就启动了对年广久的审查。但现在来说,拉起这个虎皮还是可以扯一扯的。

    乔星没想到李龙会有这样的打算,他脸色变了变,随即笑着说道:

    “对对对,这瓜子是很受欢迎的。那咱们先看看货?”

    李龙站了起来往外面指了指。去了一趟燕京,加上上一世的经验,说实话李龙还真不担心这些瓜子的销量。先前他只是懒得跑,再加上零碎的事情。真要是等到国庆节过了还没人来收,他那是真的打算去口里一趟的。

    两个人来到库房,李龙打开灯,指了指这库房里的袋子。

    密密麻麻的袋子摆在大库房里面还是挺壮观的。乔星看了先是一愣,随即笑了。

    “你自己随便看哪一袋。”李龙指了指这些袋子说道,“都是的。”

    乔星上前,随意解开外围的一袋打瓜籽,抓出一把摊开看着,果然都是压平的,而且颗粒饱满,没有杂质,没有瘪籽白籽。

    他放下这把瓜籽,伸手使劲探进袋子里,在最下面抓了一把上来,看着这瓜籽,质量一样的。

    他又去解其他的袋子,李龙就上前把这一袋的袋口系上。

    乔星又看了几袋打瓜籽,看着都是非常不错的,随后他和李龙一起把袋口扎上,李龙看他扎的不结实,又给重扎了一回,乔星再次尴尬了一回。

    “不扎紧,往外搬的时候是会洒掉的。”李龙认真的解释了一句,“这玩意儿比花葵重,搬的时候袋口很容易脱开。”

    李龙不解释还好,尴尬的一笑就过去了,这一解释,乔星更尴尬了。

    两个人回到会客室,乔星喝了一口水,问道:

    “价钱怎么算?”

    “那看你要多少了。”李龙虽然今年一袋打瓜籽都没卖掉,但他一点也不怂,低价甚至赔钱的,他肯定是不可能卖的。

    “如果这些我全都要完呢?”乔星试探的问道。

    “今年的行情就这样,如果你全都要完,倒是可以给你便宜一些……”李龙想了想说,“那就三块钱。”

    他也不提三块五了,其实如果自己跑一趟口里,三块五肯定是能卖掉,甚至于价格可能还会高一些,但问题在于要麻烦他跑一趟。

    李龙虽然年轻,但心态可没那么年轻,如果能不跑,或者明年再跑,岂不是可以懒一懒。

    “那我要十吨呢?”

    “只要你不要完,那就三块五,不讲价。”李龙这一年已经做惯了大宗生意,不耐烦谈小钱。

    当然是卖东西,不是买东西,收购站收东西还是零碎收的,不过那也不是他经手。

    乔星想讲价,李龙摆手:“没得讲。”

    他是真没想到李龙这么固执。

    “你也不用劝我,我说过的,这样的情况我预想过,不就是开辟口里的市场嘛,不算啥,反正想跑的话,三五天就到了,过去找几个厂子打听一下,我就不相信这些人还不要这种打瓜籽?”

    他这么一说,乔星不说话了。

    他在算着这个利润。

    其实乔星的厂子里是不需要这么多打瓜籽的,每年的销售量没这么大。

    但是乔星又想要这么多的量——就算用不完,可以转手加价给其他厂子啊。

    三块拿到手,三块五甚至三块八转手给其他厂子,纯赚啊!

    只是手里没这么多钱。

    而且多余的不好存放。

    他想着,试探着对李龙说道:

    “这样行不行?我先付一部份的款子,然后余款等厂子那边汇到后,再把剩下的拉走?”

    “不行,要么一起买走,我这里不当仓库,要么你就按你实际要买的量付款。”

    李龙才不愿意当接盘哩。二十一世纪初,食用油涨价,有些人提前知道消息就是这样搞的,直接去榨油坊买了油,付款后不提走,等油涨价后,再原地卖给榨油坊。

    他才不干这样的事情呢。

    乔星有点想抓耳挠腮的感觉了。

    左也不行右也不行,这个李龙还硬气得很,没得商量!

    那还能怎么办呢?只能先回招待所,给厂里打电话,看能不能把钱先弄到。如果厂里弄不到,乔星都想着自己先搞点钱把这些打瓜籽收了再说。

    这玩意儿,肯定是受欢迎的——虽然李龙地处偏远,但他的判断是没错的,乔星也是知道一星半点儿,那几个厂子是想把李龙这里压一压的。

    正好便宜自己。

    乔星走后,李龙走前面帮忙,顾博远以为生意没做成,有点愁眉苦脸。

    毕竟几十吨的打瓜籽在那里放着,真的愁人啊。

    李龙却丝毫不以为意,他笑着说道:

    “顾叔,没事的,我猜测这个乔星肯定是会把这些打瓜籽买下来的,他舍不得不赚这个钱。

    当然不买也没啥,我给他说了,过完国庆节如果还没人来买,那我去口里一趟,看看市场,肯定是能卖掉的。”

    顾博远听了李龙的话,知道只能如此了。

    但他还是希望能够就在自家门口地盘上收货出货,这样多省心。

    但是李龙清楚,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按自己想的的来的。

    所以该努力还是要努力,既然东西收上来了,就得想办法卖掉,不要占着库房。

    毕竟现在几间小库房已经被占了,有一堆破烂石董,还有一堆碧玉。

    李龙不急,顾博远也没办法,谁让人家是老板呢。

    李龙是真不急,他抽空去了一趟清水河子,找了孟海。

    孟海这边地里其他东西都收掉了,不过队里就一台拖拉机,犁地比较慢。

    李龙找到孟海的时候,他正在家里收拾自家的小四轮,那台修路的东方红七十五拖拉机就停在院子里,看得出来没动过。

    “老孟,你家地里的活忙完没有。”李龙端着王彩玲递过来的茶水喝了一口,问道。

    “没,地还没犁完。队里好些人的地还没犁完哩,要犁完的话,我们就准备种冬小麦,然后就可以进山了。”孟海自然知道李龙的的来意,直接把计划安排说完了。

    “那你就用这台拖拉机犁地吧,反正带着五铧犁哩。”李龙指了指专门为修路买的东方红说道,“放着也是放着,正好你还能赚点修路钱。”

    “能用吗?”孟海是早就想用,但他没好意思提。

    “那有啥不能用的,油就从修路的油里出,不过犁地赚的钱,除去给你开一百块钱驾驶费,剩下的要用来修路。”

    “嘿,那肯定好了!”孟海高兴的眼睛都快看不见了,“好好好,我们队里的链轨拖拉机,那犁两百亩地就得大修一次,麻烦死了。”

    “那你就干吧,”李龙说道,“犁完,地里的活忙完,到时如果我在我就过来了,如果我不在去口中里了,你自己带人修路。”

    李龙还给孟海这里放了五千块钱作为备用金,如果修路开始李龙不在,那就从这钱里面扣。

    孟海很感激李龙这么信任他,李龙却笑着说道:

    “你能组织这么多人修路,担着的担子比我可大多了。我只负责出钱,你还要协调人员,组织修路,还要负责他们的安全,要说辛苦的是你啊。放心吧,路修完,该你的管理费,肯定不会少的!”

    王彩玲听到这个,笑的比孟海还高兴,这两年她也算是见识到了李龙的豪爽,说给钱那是真给钱,自己丈夫就光兼职干这些活赚的钱,就比城里工作的人多的多了。

    至于组织协调这些,他一个民兵连长以前不经常干这些事情吗?那是业务对口啊。

    孟海要留李龙吃饭,这回李龙就吃了,不能总拒绝人家的好意嘛。

    孟海一激动,就把何玉清给叫来了,还告诉何玉清,李龙说他们可以用新拖拉机犁地了。

    “真的?李龙同志,真是太感谢你了!”何玉清一听,是真的激动起来。

    这时候的队长还带着大生产的时候队长的那些特性,真心为队里的农业生产操心的。

    “嗯,你们队的人帮我扎大扫把、修路,那这拖拉机放着也是放着,给你们干活不是应该的嘛。当然,钱还是要收的,就当是收集修路的钱了。”

    “该收该收,能用拖拉机我们已经很感谢了!今天必须得喝一杯……”

    李龙说他还要开车,何玉清的意思是中午就在这里休息,醒酒了再开车回去都行。

    清水河子靠山,但说实话如果不是这两年跟着李龙干活,他们是真没利用到山里的一点儿资源用来致富。

    别说靠山吃山,真吃不上。主要是这边传统的就没林场没猎户,靠近山的原来都是牧民,汉族大都是后来搬过来的,基本上都是农民出身。

    虽然北疆最早汉族在汉朝就已经屯田了,比其他所有的少数民族在这里的时间都要早,但无奈都是断断续续的,没能形成一个延续下来的城市或者乡镇、村落。

    而玛县这些各地乡镇的汉族,大都是近几个朝代,甚至于解放后过来的,他们有文化的,在改开后要么去当了老师,要么去当了干部;没文化的大都是留在各村子里种地。

    这里不像东北那有传统的林场,没有传统的猎人——南疆的民族人里好像还有。

    所以不要以为有一座天山,好像附近的人都能靠山吃山,啥都会一样。要想想这些村子才成立多久,这里的人才来的多久,而这里的人口数量,又有多少?

    曾经外出都得带着一根棍子的岁月才过去多久?

    有枪的岁月,也没多久啊。

    李龙拗不过,那就喝几杯,不过说好了不喝多,意思一下。

    何玉清和孟海主要表达一下对李龙的感谢,也没灌酒的意思。王彩玲杀了只鸡,又出去了一趟,弄了些鱼回来,搞了两个大菜,又拌了两个凉菜给他们下酒。

    农家菜最好的地方在于新鲜的食材,都不需要多好的手艺,只要在线,那必然好吃。

    菜端上来,李龙尝了几口,夸着王彩玲的手世,她可高兴了。

    “李龙同志啊,你要喜欢吃,那以后常来。这修完路就冬天了,有的是时间吃饭喝酒,可不能一到冬天就不来我们这里了。”

    “放心,肯定会来的。”李龙笑着说,“以后有的麻烦你们的时候。”

    “那就多多来麻烦。”何玉清笑着说,“我们还怕你不麻烦我们呢。”

    孟海问了李龙一个问题,说隔壁队上的人也想跟着修路,能不能带。

    “能带,还是那句话,一要保证质量,二要保证安全。”李龙放下酒杯说道,“秋天水虽然少了,但碰到石头要炸的话,必须要小心。还有就是各种工具、车辆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

    他可不想修条路搭进去条人命,那真是得不偿失。

    孟海表态他一定会注意安全。

    虽然这事村里没啥好处,但村民能通过这个多赚些钱,何玉清这个队长就高兴的很,连着和李龙碰了两杯。

    中午喝了酒,李龙就没开车,在孟海家里休息了两个钟头,喝了蜂蜜水,没了酒意后,才回去。

    然后就发现吉普车里放着宰好的两只鸡,和一筐鸡蛋,还有一盆开剥好的鱼。

    嘿,这也太热情了!

    李龙虽然有些不好意思,不过想想也挺开心的。

    毕竟这算是双方受益的事情。

    他在这里吃好喝好,乔星在收购站那里却等急了。(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696668/28374882.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