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未来


陈凡考中解元的消息传到溱潼后,一个不起眼的江淮小镇上顿时热闹了起来,各地来的马车堵满了乡间的小道,甚至陈家村中的道路都被轿子挤满了。

只要能跟陈家扯上点关系的人都在往溱潼赶。

“常州府同知扬大人贺解元公连登高榜……”黄员外家的秀才管家临时被请来陈家做了“迎宾”,接到杨廷选送来的礼单后高声唱道:

“前元【龟趺承露】砚一方

紫毫玉斗笔一支

常州天宁寺镇寺之宝金粟山藏经纸十张

青麟髓墨一锭

鎏金魁星点斗像一尊

苏绣云雁补子青罗解元袍一领

……

陈家堂屋中,俞敬听着外面的唱礼声笑道:“杨同知这礼物是用心了的,别的不说,就这金粟山藏经纸,听说是大中祥符年间的遗藏,一张纸在读书人心中便抵万金啦!”

陈凡苦笑着摇头:“听到这些礼单,我心中实在是忐忑难安,不知将来又如何报偿大家的心意。”

以俞敬和陈凡的关系,自然不是一般的举人和县令的关系,他并没有纠结陈凡的自称,笑着道:“你弘毅塾新盖的塾堂快要完工了,将来必然是要招徕新学童的,这些人家谁没有子侄亲朋,到时候求到你这时,你给开个方便之门便是了。”

陈凡点了点头,前日弘毅塾增扩的工程已经进入了收尾阶段,再过两日便要上梁,这些天来溱潼的宾客,很多人都在打听这件事。

俞敬这时开口道:“文瑞刚中解元,将来作何打算?”

陈凡以为他问得是科场之事,于是回道:“当然要应会试!”

“我问的是弘毅塾!”

陈凡最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因为自己科举的原因,导致这段时间以来,在弘毅塾的教学工作中缺位了不少。

马上他就要面临着进京赶考会试,弘毅塾接下来到底要怎么发展?

放弃弘毅塾?

不说自己身负的系统,就说弘毅塾那一帮孩子,他也舍不得丢下他们。

斟酌片刻后陈凡认真道:“只要我在塾中一日,我便会将自己会的倾囊相授!如果实在不行,官场与我而言,并不是抱负所在。”

俞敬闻言摇了摇头道:“昔孟子有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你今日困守乡塾,不过泽被数十童子,岂若程伊川掌国子监而正天下学脉?什么叫弘毅?——此方为真弘毅!”

陈凡听到这,愕然看向俞敬。

“《礼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昔胡文定(胡瑗)立苏湖教法,终成太学三舍法——无进士及第金章,何来改制权柄?”

说到这,俞敬自己也不禁感叹了起来:

烛火暖寒窗,终逊朝阳化雪功

要令冰心荐轩辕,且踏金銮第一峰啊,文瑞!

【烛火暖寒窗,终逊朝阳化雪功】,陈凡口中默默吟诵这句小偈,心中激荡不已,俞敬的话,让他想到了另一个时空中的张江陵,张居正昔著《帝鉴图说》时,不过是荆州寒士!

所著所写,为人嗤笑为“屠龙计”。

但后来其人入阁,颁布《提学敕谕》,自此,天下社学,《孝经》成了必修科目。

大丈夫行于天地间,当效张江陵之功。

但弘毅塾的学童……

薛甲秀、周良弼、陈学礼……,一张张面孔在自己的脑海中闪过。

“家长将孩子送到弘毅塾,就是对我的信任,若不能将孩子们教好,却一门心思想着做官,这……岂不是愧对那么多信任我的人?”

一时之间,选择让陈凡两难起来。

俞敬似乎早就猜到陈凡会有今日的难处,他笑着对陈凡道:“文瑞,你放不下那些孩子,但岂不闻【桃李遍京华】故事?”

陈凡诧异道:“何为【桃李遍京华】?”

“昔年英宗时,湛若水掌国子监事,其人携岭南弟子三十人赴任,京师新泉书院冠绝中国。”

陈凡瞪大了眼睛,还能这么搞?

一遍做官,一边教学。

俞敬看到他惊讶的样子,于是笑道:“但这么做要有个前提!”

陈凡诚心请教。

“那就是你要负清贵之职。”

陈凡恍然大悟,若是自己考得不好,最终考了个二甲三甲,二甲在京城六部观政,你一个六部实习生,还在外面教学生,那叫图惹人笑。

考中三甲,被派往哪个犄角旮旯担任县令,学生们就未必愿意跟着你背井离乡了。

但自己若是能考得好,考中二甲前列,甚至三鼎甲留在翰林院成为翰林,那翰林本来就是文化官员,又很清闲,且前程远大,学生家长们当然愿意自己的孩子有个翰林院的老师。

也就是说,到时候自己也可以抽一批学生跟着自己上京,一边上班,一边教学。

“到时文瑞真成了翰林,也可以在京师办个书院,在京师办书院,又能教授学生,还能养望,一举两得。”

陈凡听到这是真心动了,可他还有个顾虑:“那海陵这……”

俞敬笑道:“这就是我跟你说这件事的原因呐!文瑞,海陵县的弘毅塾一定要保留!”

“可以聘请名师接任山长一职为学童开蒙,若天资聪颖之辈,可送入京师由你亲自教导。”

这不就是跟另一个时空,国内三年,国外两年的那种合作办学差不多嘛。

也不对,这更像朝廷的官学体系,书院设在海陵,进阶的书院“国子监”在京师,选拔优秀学生进弘毅塾京师分塾学习后参加科举。

老俞难怪这么热心。

甭管在哪学,都是弘毅塾的学生,将来这些学生考出了成绩,考出了风采,因为弘毅塾根本在海陵,这些学生的成绩最后都是他的政绩。

人老俞笨嘛?

聪明着呢。

就在这时,大哥在外面朝他招了招手,神秘兮兮的样子。

陈凡告了声罪走了出去。

陈休小声道:“二弟,三叔那边送了礼来,贺你考中解元。”

“三叔?哪个三叔?”陈凡这话说完,立刻想了起来,三叔陈决?他一个水匪头子,离开家这么多年不通音讯了,怎么还往他家送礼来了。

“人呢?”

“丢下东西就走了。”

“去看看!”

陈休打开东厢蚕房的门,映入陈凡眼帘一片金光。


  (https://www.shudi8.com/shu/696522/35620902.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