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 章 定格
推荐阅读:贵族骑士:从男爵开始建立帝国 一刀破万法 成为散修后,精神状态好多了 重生之至尊仙侣 怪物出没 重生了,活出崭新人生 木叶拜师,于斗罗成就六道 江山折笑 快穿:倒霉炮灰挣命中,勿扰! 我是罪恶克星!
缪崇勋如数家珍地介绍着堂兄的藏品,但真正能让杨明眼前一亮的却寥寥无几。
他心里清楚,华夏流落在外的文物虽号称千万件,但真正的国宝级精品大多已被世界各大博物馆收入囊中,坊间流传的,多半是些二三流的货色。
陪缪崇勋吃过午饭,杨明便告辞了。他知道,这老爷子午休是雷打不动,不管在什么地方,谁都别想打扰。
伦敦的天依旧阴雨绵绵,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湿冷的气息,粘在皮肤上,说不出的难受。杨明又耐着性子待了几天,终于按捺不住,向李莉摊牌,说想去德国看一个影展。
李莉近来一门心思想再怀个女儿,凑成一个“好”字。可无论两人如何努力,肚子却始终没有动静,这让她心中不免有些郁结。
听到杨明想要走,她立刻沉下脸,质问道:“马上就要过年了,你这时候出门是何道理?难道那劳什子影展,比过年阖家团圆还重要吗?”
一旁的杨建军也赶紧帮腔:“就是,马上过年了,你这时候怎么能单独跑出去呢?还是老老实实待家里,过完年再说吧。”
面对李莉和父亲的双重阻拦,杨明并没有气馁。他心里盘算着,离影展开幕还有二十多天,足够他用耐心和诚意去说服李莉。只要她松口,父亲那边自然不成问题。
接下来,杨明像换了个人似的,收起了平日里的急躁,对李莉百般体贴。晚餐总是她爱吃的,家里被打理得井井有条,晚间的时光也充满了久违的温情。
连续几晚,杨明施展温柔大法,把李莉伺候的舒舒服服,眉开眼笑。
等她休息好了,杨明继续纠缠去影展事情:“就去几天时间,你知道我现在投资了一份杂志,过年期间,派谁去都不合适,只有我离的近,她们合计后,意思让我客串一把记者,抓拍些影展图片用。”
李莉叹息一声:“关键是,你这一走,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来。你知道我的意思,想再要个孩子。可是……这次怎么就没动静了呢?是不是我的身体出了毛病?”
李莉口气有松动,杨明见好就收,不再说影展的事儿。继续打叠起精神,满足李莉想怀孕的心愿。
临近年关,离影展开幕已经不远了。杨明持续不断的纠缠,终于有了理想结果,李莉点头同意了。
“影展结束,记得赶紧回来。你不还惦记着去威尔士淘宝吗?过了年回来我陪你一起去……”
杨明如释重负,连连点头:“好,”他郑重答应,“等我回来,咱们一起去淘宝。”
德国柏林,这一年的电影节,名称为:“西柏林国际电影节”。也就是说,现今的德国,还是分裂状态。
现在的这个电影节,可以理解为冷战语境下的文化桥梁,既展映西方商业片,也为毛子与东欧电影作品提供平台。
杨明来这里后,以杂志社名义办理了记者证件,这为他四处溜达提供了不少便利。
经过两天时间的了解,他才明白,合着老谋子这部电影并不是影展主办方邀请来的,是郭胜利那伙人硬推荐过来的。
影展主办方曾期望陈姓导演的《孩子王》参赛,但华夏方面临时调整,换成了老谋子这部电影。
华夏方临时换片引发主席不满,考虑到东西方阵营正趋向缓和,并且有华夏外交部门的斡旋,组委会最终展现了专业和包容,同意让《红高粱》进入主竞赛单元,这也体现出了影展的专业与包容。
命运的齿轮就此转动,谁也没想到,这部“临时顶替”的影片,最终会在柏林影展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这届影展的氛围,紧扣时代背景。随着东西方对话升温,老毛子国解禁片《女政委》成为焦点,体现影展作为“东西方桥梁”的角色 。
但影展主角还是美帝好莱坞影片,这届影展有八部美帝大片参赛,被欧洲各大导演批评为“发射台”,但这也提升了媒体热度 。
同时,亚洲方面也颇受关注,组委会专门设有亚洲专题,为《红高粱》等影片提供展示窗口 。
杨明对别的电影不感兴趣,他的主演精力都对准了老谋子这部电影。
当电影开始首映时候,他用相机记录了不少来观影的明星大佬与评委。当然,他的镜头也抓拍了不少老谋子那张略显拘谨,带着些许尴尬笑容相片。
现在的老谋子,和以后出大名的他没什么两样。同样的一脸沧桑,同样的穿着朴素。
杨明觉得今天老谋子这套西装不大合身,穿在身上晃荡,看起来像是借别人的衣服一样。后来他才知道,敢情老谋子这衣服还真是借别人的。
很快,《红高粱》官方首映开始了。
当银幕上那片一望无际的高粱地映入眼帘,当高亢嘹亮的唢呐声划破长空,杨明感觉自己仿佛被一股强大的力量击中。他看到了生命力的张扬,也看到了命运的残酷。
放映结束,场内一片寂静。几秒钟后,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观众们的掌声持续约十来分钟,影片放映获得巨大成功。
杨明注意到,几位原本面无表情的评委,此刻眼中都闪烁着异样的光彩。
首映礼的巨大成功,只是《红高粱》在柏林辉煌旅程的开始。
随后几天,影片在电影节多个影厅持续放映,场场爆满,一票难求。
国际媒体的评论也如潮水般涌来:称其为“一首充满激情的土地赞歌”。“我们终于看到了政治之外的华夏。”
学者们也迅速将其解读为“华夏电影走向世界的真正起点”。
在这股热潮中,杨明敏锐捕捉到了风向的变化。他注意到,之前在评审团会议上神情严肃、面无表情的几位评委,在再次观看影片后,眼中都闪烁着异样的光彩。
果然,在颁奖典礼上,《红高粱》毫无悬念斩获了最高奖——金熊奖!
当老谋子穿着一套略显不合身的西装,走上台接过那座象征最高荣誉的奖杯时,全场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
杨明在台下,看着他用一口带着浓重陕味的普通话,向全世界表达着激动与感谢。他迅速按下快门,将这一历史性瞬间永远定格。
(https://www.shudi8.com/shu/690802/28375242.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