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542章 程不败

第542章 程不败


幕南地区,单于庭缄默不言,各部族空有金银珠宝,能工巧匠,金发碧眼的美少女,却苦无吃食果腹。

    而在与幕南隔高阙,以及高原相望的河西,一场剧变却早已拉开帷幕。

    ——去年秋天,河西混邪部,以‘会盟交流’的名义,抵达河西大部:休屠部所世代驻守的祖地,休屠泽。

    没人知道那一夜发生了什么。

    也没人知道混邪部是怎么做到的。

    人们只知道,在那一夜之后,曾叱咤河西的休屠部,被明显没有自己强大的混邪部,给杀了个血流成河,鸡犬不留。

    休屠部被屠杀殆尽,河西各部群起而震怒!

    只是不等河西各部做出反应,得以占据休屠泽的混邪部,便抢先向河西以东的河套地区派出使者。

    与此同时,有一个轰动性新闻,传遍草原各地。

    ——在窃夺休屠泽之后,混邪王几乎没有半点迟疑,第一时间向长安上表请臣,并将休屠泽双手奉上!

    消息传出,草原各部,乃至底层游牧之民,都开始唾骂混邪部背叛游牧之民,背叛撑犁天神。

    尤其是本就失去单于庭本部,以及幕南地区支援、维护的河西各部,更是被这个消息,给雷了个外焦里嫩。

    与此同时,在草原极为少见的有识之士,也开始对休屠泽之事有了猜测。

    混邪部,以稍弱之身,屠灭较自己更强的休屠部,窃居休屠泽,显然不是一己之力所能完成。

    而从混邪部后续的动作——尤其是献休屠泽与汉人,以为称臣之投名状,也不难猜测出休屠泽之变,幕后少不了汉人的影子。

    但紧接着,混邪部又摆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一头雾水、摸不着头脑,也让所有人都拿不准休屠泽之变,究竟有没有汉人手臂的奇怪姿态。

    ——名义上献出休屠泽,实际上,却以‘暂掌’之名,仍旧占据休屠泽。

    时值秋中,凛冬不远。

    哪怕是距离休屠泽最近的河套,汉家也只来得及派出程不识所率领的,仪仗形式的几千兵马前往休屠泽。

    劳作慰问,以及更具象征意义的‘视察’。

    但紧接着,便是寒冬。

    无论长城南北,无论大河东西,万物寂灭。

    休屠泽,便这么被混邪部捂在怀里,捂了一整个冬天。

    而在那个冬天,又发生了一件足以改变这个时代,足以改变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大事。

    汉家自河套主动出击,一举夺取河套,彻底掌握对匈奴人的战略进攻权!

    汉匈相争的胜利天平,终于肉眼可见的开始向汉家一方倾斜!

    而在河西为汉家所掌控之后,河西地区,实际上已经脱离了匈奴单于庭的掌控,也与游牧之民的‘根本’:幕南地区切断了联系。

    短时间来看,在匈奴人失去河西之后,河西,似乎成了‘无主之地’。

    但所有人都知道,河西,不可能永远都以‘无主之地’的形式而存在。

    匈奴人也好,汉人也罢——无论哪一方强大,都必然会将这条连接西域的历史走廊,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

    过去,是匈奴人掌控这片区域。

    而今,匈奴人失去了这里,必然就该是导致匈奴人失去河西的汉人,来入主河西。

    只不过,凡事都有个过程。

    毕竟战争不是后世的网络游戏。

    一片领土,并非敌人被打败,我方军队进驻,就可以彻底完成归属权转换的。

    好比当年,汉匈河套-马邑一战,汉家两面开展,声东击西,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奇谋以夺河套。

    但直到数年后的今年,河套地区也仍旧有极端个别的游牧部族,又或是游牧之民个人,对匈奴单于庭、对所谓‘游牧之民的荣耀’抱以期待。

    河西的情况显然更为复杂。

    不同于北临匈奴幕南,东接汉家北地,西续河西,南为高原的河套;

    河西地区,只南北两侧为高原,东西向畅通无阻,为后世史家称之为:河西走廊。

    何谓走廊?

    左右为墙,前后为路,通体狭长,方为走廊。

    而河西之所以能被称之为‘走廊’,就是因为其地形地势——南北虽算不上多窄,但东西却极为狭长!

    如此狭长的地形,使得河西地区意外的,具备了另外一种层面的战略纵深。

    曾几何时,月氏人占据河西,先与东胡争霸,后与匈奴争雄。

    即便最终败于匈奴人的马刀之下,退守河西的月氏人,也依旧让匈奴人头疼了很多年。

    ——从冒顿单于战胜东胡,统一大幕南北的高皇帝年间,一直到月氏人彻底败亡西走的太宗皇帝中年。

    前后足足三十多年时间,月氏人都凭借河西地区的特殊地理位置,在匈奴人的层层围剿下保全了自身。

    后来,抗不过浩浩大势的月氏人,也依旧没有因为战争失败,而被匈奴人彻底亡国灭种。

    而是凭借河西地区东西向的战略纵深,得以顺利退至西域,并自此分裂四散——或入草原,或回河西,或留西域,或继续迁移西方。

    至于现在,河西地区的情况,又有不同。

    如今的河西各部,都是匈奴单于庭本部,以毋庸置疑的绝对军事实力,将月氏人打跑之后,从辽阔草原一个个迁移至此的游牧部族。

    这些部族,或许有强有弱,但毋庸置疑,都是曾跟随冒顿单于,与东胡人争霸草原的‘元勋’后代。

    对于匈奴单于庭——至少是对伟大的冒顿单于,这些部族有着绝对不容置疑的忠诚。

    于是,在高阙易主,河西与幕南失去联络之后,河西地区率先刮起的,既不是‘割据自立’的歪风,也不是箪食壶浆,以迎汉王师的俊杰之风。

    更多的部族,选择联合起来,抵抗汉人可能到来的扩张,并积极与幕南地区取得联络!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汉匈双方之间,战略格局的不断变化,河西地区,也逐渐变成了一片‘混沌之地’。

    在河套易主时,原本位于匈奴版图腹地——至少不与汉人直接接壤的河西地区,成了汉匈最前线。

    在高阙易主后,原本还能和幕南互为犄角,使汉人进退两难,举足维艰的河西,又成了战术上孤立无援的死地。

    至于最后的希望——西征归来的单于庭主力,更是让原本满怀希望的河西各部,都感到大跌眼镜。

    ——和亲,西移;

    ——战略收缩,外加战略转移。

    从单于庭的这个决策,河西各部看到的,只有单于庭无情的放弃。

    于是,最后的希望破灭,最后的忠诚烟消云散。

    各路牛鬼蛇神冒了出来,开始在河西大地兜售混乱。

    大部族得人劝说:应该学混邪部,诈降、佯装臣服于汉人,实则却雄踞一方,行自立之实;

    若撑犁天神庇佑,假以时日,未必不能学当年的冒顿单于,成为草原又一代雄主!

    中型部族则遇到了许多汉人‘行商’,无所不用其极的劝说自己臣服汉室,并一五一十摆明汉家的条件。

    ——甚至有极个别商人表示,自己能代表汉天子,与各部直接进行谈判!

    至于小型部族……

    这场混乱的盛宴,没有小型部族的事。

    或者应该说,小型部族,便是这场混乱盛宴的菜肴。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数不尽的小部族被屯兵。

    河西大地,几乎再也见不到以家庭,或家族为单位,以百十号人为规模的小部族。

    甚至就连那些数千人口、上千战兵的小部族,也在中大型部族之间的争斗中,被殃及池鱼。

    要么,是被某个中大型部族吞并;

    要么,是因为拒绝被吞并,而被打了牙祭,塞了牙缝。

    混乱的内部环境,以及疑似高压的外部环境,似乎在加速河西地区的整合。

    但实际上,却仅仅只是让部族林立的河西地区,从类似春秋时期的列国林立,加速发展到列雄争霸的战国时期。

    而在‘战国时期’来临,河西地区被整合为十数个大型,乃至超大型部族之后,混乱莫名得以平息,战争也逐渐变少。

    各部族开始投鼠忌器,开始产生‘可以坐收渔利,但不能成为鹬、蚌’的意识。

    这使得河西地区的局势,变成了各部互相猜忌、互相防备——麻杆打狼两头怕,谁都不敢贸然行动。

    如此情况下,除非河西也出一个秦那般,奋六世之余烈,可一己之力弹压整个河西的强大部族,否则,这莫名其妙的和平,便极有可能长久的维持下去。

    只可惜,天不遂人愿。

    在河西地区陷入‘春秋战国’后,几乎所有部族都忘记了:河西地区的混乱,是由于匈奴单于庭失去对河西的掌控。

    和匈奴单于庭,之所以失去对河西的掌控,则是因为汉人先后占据河套和高阙,彻底斩断了幕南地区与河西大地的联系。

    而汉人做这一切,显然不是单纯的为了把匈奴人,都堵在高阙以北。

    ——汉人夺取高阙,即是为了保障河套的安全,也是为了能更安心的谋取河西!

    在河西地区‘春秋战国’期间,汉人始终保持着置身事外般的战略定力,让所有人都淡忘了这一切。

    而在‘春秋’结束,‘战国’来临时,河西各部才终于回想起来:河西地区,除了各方‘诸侯’,似乎还有一个名为汉家的‘周天子’。

    而且,不同于春秋战国时期,实际影响力不断走下坡路的周王室。

    如今的汉室,是从废墟里一点点爬起来、站起来,并即将触摸到天边的强盛姿态。

    怎么办?

    接下来该怎么办?

    各部族开始慌乱,开始忐忑,开始惴惴不安;

    有人提议联合抵抗,有人决定暗中献降,也有人表示应该学习混邪部,口头臣服,实际上继续做河西的土皇帝。

    只是各部族各说各话,始终没能得出一个各方都认同、都愿意接受的一致方案。

    也就是在这混乱之后,河套地区的汉军,时隔将近一年,终于再次有了动作。

    ——汉车骑将军,兼朔方太守,博望侯程不识,率本部亲军西渡大河!

    消息传到河西各部,是在晚秋。

    几乎所有人都在猜测,程不识在这个时间节点,率军西渡,究竟意欲何为。

    尤其程不识背后的汉长安朝堂,究竟,意欲何为?!

    没让河西各部等待太久,程不识很快便昭示了答案。

    第一步,程不识直抵休屠泽,在混邪部如临大敌的小心对待下,毫不留情面的驳斥混邪王:背信弃义,欺君罔上!

    随后,程不识宣读诏书:奉天子诏谕,于河西新设‘汉义渠部’,以汉平曲侯公孙昆邪,为义渠王!

    义渠王及其部众,世驻休屠泽!

    当然,走着一趟,程不识既没有带来得封为休屠王的故休屠王子公孙混邪,也没有带来所谓‘义渠部’的万千部众。

    只是这一道诏令,却见汉家,以及汉天子刘荣对河西的态度,毫无保留的展现在了河西各部头人的面前。

    ——要降,就降彻底咯!

    ——不降,那就要打啦!

    谁也别想再学混邪部,搞这种嘴上臣服,身体叛逆的好事!

    可供选择的道路又少了一个,各部更加犹豫、迟疑,却也被逼到了墙角。

    没有中庸之道!

    要么降,要么打!

    而打,便大概率是亡!

    至于混邪部,程不识也并未全然抛弃,而是以朔方太守、车骑将军的身份,给了混邪部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在休屠部移举河西,接管休屠泽之前,混邪部可以继续代管休屠泽。

    只是从今往后,休屠泽,将对每一个不曾明眼降汉,且不曾有明确投降、臣服动作的河西部族不再开放。

    对于沿途经过休屠泽的‘未降’部族,混邪部务必做到全称派军尾随,监视;

    对于试图强行利用休屠泽的未降部族,汉家准许混邪部全力攻击,并第一时间向河套求援!

    完成了这一步,程不识开始了一件让整个河西,都瞠目结舌的动作。

    ——巡视河西!

    仅仅只不足万人的亲军,外加数万河套胡骑,便让程不识有胆巡视河西!

    河西之民奇之。

    之后不久,便是‘程不败’之大名,传遍整个河西大地······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671250/28375317.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