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立太女 上
推荐阅读:我在古代fire成功 七岁入伍:随身携带核武器 婚姻告急!白月光滚远点 怀了顾爷的崽后她奶凶奶狂 公路求生:一发入魂,制作必升品 昭德皇后成长史 如果遇到一个坏姐姐 穿越遇天灾拐个猎户去逃荒 谁让这小子契约双胞胎校花的? 身为雄虫的我在直播做美食
靖安帝那冰冷的目光如同实质的寒流,缓缓扫过下方噤若寒蝉、大气不敢出的百官。
校场上那浓烈的血腥味似乎还萦绕在鼻尖,陈仲康被拖走时凄厉绝望的嘶喊犹在耳边,整个西苑的空气都凝固着令人窒息的寒意。
当她的目光最终落在工部尚书曹元弋身上时,这位老尚书仿佛只是被风吹乱了鬓角,极其自然地抬起手,轻轻理了理头上象征品级的梁冠,动作从容不迫,甚至带着一丝惯有的古板。
靖安帝的目光在曹元弋整理发冠的手上停留了一瞬,那深邃的眼底似乎掠过一丝极淡的、难以捉摸的情绪,旋即收回。
“回大殿。”
靖安帝的声音不高,带着一种尘埃落定后的疲惫与不容置疑的威严,仿佛刚才那场血腥的演示和雷霆的处置,不过是处理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诺!” 侍立在她身后阴影中的官兴如立刻闻声响应。
她上前两步,站到高台边缘,面对着下方依旧沉浸在震撼与恐惧中的百官,提高声音,打破了校场的死寂。
“陛下有旨——移驾,回大殿——!”
“遵旨!”
禁军统领立刻高声应和,指挥着肃立的禁军迅速调整队形,为御驾开道。
沉重的御辇再次启动,威严的仪仗在铅灰色的天幕下缓缓移动,碾过沾染了血污的冻土,朝着未央宫的方向行去。
百官如同被无形的线牵引,沉默地、带着劫后余生的恍惚和更深的不安,紧随其后。
武将们看着被重新抬走的陌刀锦盒,眼神依旧炽热,但此刻也多了几分敬畏和沉思。
文官们则大多脸色苍白,步履匆匆,只想尽快离开这片充满杀伐与倾轧气息的修罗场。
回到未央宫正殿,那熟悉的庄严肃穆似乎也无法驱散众人心头萦绕的血腥气。
宫灯依旧明亮,殿内的金柱依旧巍峨,但气氛却比早朝时更加压抑沉重。
沉重的殿门在身后缓缓闭合,隔绝了外界的寒风与肃杀,但殿内的气氛却比之前更加凝滞、压抑。
冰冷的金砖地面映照着摇曳的宫灯光芒,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的沉重感。
百官依照品秩重新站定,个个屏息凝神,垂首肃立,大气不敢出。
靖安帝坐回龙椅,十二旒冕冠的玉藻垂落,遮住了她大半面容,只有那放在扶手上的手,指节微微泛白,透露出内心的不平静。
她并未立刻开口,只是静静地坐着,目光扫过下方垂首肃立的臣子,那无形的威压让殿内落针可闻。
片刻后,她缓缓开口,声音恢复了平日的清越,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冷冽。
“宣,大凰女上官景逸,入殿觐见。”
此言一出,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块巨石。
百官心中俱是一震!
大凰女殿下?
此时宣召?
凰女不入朝,这可是荣国开国以来铁打的规矩。
除非……
除非是太女。
联想到刚刚西苑校场那血腥震撼的“人马俱碎”,陛下那雷霆万钧处置陈仲康的冷酷,以及此刻御座上那深不可测、散发着无形寒意的帝王威压……无数念头在百官心中疯狂翻腾、碰撞。
有人瞬间明悟,手脚冰凉;有人惊疑不定,冷汗涔涔;也有人眼底深处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狂喜或绝望。
整个大殿的空气仿佛被瞬间抽空,压抑得让人窒息,连角落鎏金香炉中袅袅升起的青烟都似乎凝滞了。
“宣——大凰女殿下觐见——!” 官兴如高昂的声音在殿内回荡。
沉重的殿门再次被内侍缓缓推开,铅灰色的天光汹涌而入,在地面金砖上投下一道明亮的光带。
就在这光与影的交界处,一道挺拔如青竹的身影,逆着殿外的天光,步履沉稳,从容不迫地踏入殿内。
正是大凰女上官景逸。
她今日显然经过了极其庄重的准备。
一身象征着凰女至尊身份的绛紫绣金彩凤朝服,以最上等的云锦织就,金线盘绕的凤凰在晦暗的光线下依旧流光溢彩,展翅欲飞。
头戴七珠赤金冠冕,垂下的流苏随着她的步伐轻轻摇曳,闪烁着温润而尊贵的光芒。
她的面容沉静无波,眉宇间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沉稳与坚毅,眼神清澈而深邃,仿佛能洞穿人心。
周身散发的气度,不再是往日那个需要谨慎行事的凰女,而是一种初露峥嵘、即将执掌乾坤的储君威仪。
她的出现,如同投入滚油中的一滴冷水,瞬间让本就紧绷的殿内气氛达到了沸点。
所有的目光,无论惊愕、探究、敬畏还是复杂难明,都如同被磁石吸引般,死死地钉在了她的身上。
能站在大殿之上的,哪一个不是人精?
从上官景逸踏入这象征着荣国最高权力核心的大殿那一刻起,答案就已经昭然若揭。
陛下要立太女了。
而且人选,毫无悬念!
一些心思活络却消息不够灵通的中低层官员,心中却充满了巨大的困惑与不安:陛下正值春秋鼎盛,龙体康健,并无任何不豫的征兆,为何如此突然地……要立储了?
再看大凰女出现的速度,显然是早已候命多时。
说不定在她们这群臣子被引去校场观看那惊世一刀之前,这位殿下就已经在偏殿静候,只等陛下这最终的召唤。
这份安排,这份决断,无不透露出陛下心意之坚决。
上官景逸对四面八方投射而来的复杂目光恍若未觉。她步履从容,径直行至御阶之下,在距离高台数步之遥处停下,姿态恭谨而无可挑剔,对着高踞帝位之上的母亲,深深躬身行礼。
“儿臣参见母皇,母皇万安。”
“平身。”
靖安帝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谢母皇。”
上官景逸依言起身,垂手恭立。
她未曾正式参与朝政,这大殿之中自然没有她的位置。
在一切尘埃落定之前,她只需要保持这份沉稳的静默,便已足够。
她的心中并非毫无波澜。
就在昨日,她入宫探望了父君。
父君眼中那复杂难言的情绪,最终化为一句带着释然与期许的低语:“你母凰……已在我面前做了担保。”
只这一句,便足以让她心中悬着的巨石落地。
看来,她之前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波折所做的种种布置……或许都用不上了。
这太女之位,已是板上钉钉!
而今日朝堂上那些注定要跳出来反对的声音……说不定,就是母皇送给她入主东宫的第一份“礼物”——一份用来立威、用来清扫障碍的“礼物”。
靖安帝的目光落在阶下女儿那沉静挺拔的身影上,绛紫的华服衬得她气度愈发雍容。
随即,那深邃而极具压迫感的目光缓缓扫过下方神色各异、心思百转的百官。
殿内落针可闻,空气仿佛凝固成了铅块,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心头,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终于,靖安帝开口了。
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足以定鼎乾坤的决断力量,如同洪钟大吕,清晰地、一字一句地敲击在每个人的耳膜和心弦上。
“朕,承天命,御极多年,夙夜忧勤,唯恐有负社稷,愧对列祖列宗。储位乃国之根本,社稷之重器,不可久悬于空,徒生枝节,致朝野不安。”
她微微停顿,目光如同实质般扫过全场,无形的威压让所有人心头一凛。
“大凰女上官景逸,” 她的声音转向清晰而郑重,清晰地念出女儿的名字,“天资聪颖,颖悟绝伦;品性端方,克己复礼;勤勉好学,孜孜不倦;其行其思,深肖朕躬。朕观其言行日久,察其心志弥坚,可堪大任,可……托付江山!”
(https://www.shudi8.com/shu/667328/28375435.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