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西游妖帝:从多宝金蟾开始 > 第625章 孙悟空的福分

第625章 孙悟空的福分


却说那黄眉大王,强忍着周身之剧痛,残躯踉跄难行,化作一道黯淡黄光,裹挟着腥风血气,歪歪斜斜,径直投西天灵山而去。

    其心念执着,唯欲探明金蝉子之动向,以决“东土传经人”之争的胜负归属。

    ……

    灵山巍巍,雷音古刹宝光冲霄汉;宝阁重重,珍楼琼宇瑞霭漫乾坤。

    八德池畔,金莲吐蕊,芬芳四溢;七宝林下,菩提生辉,熠熠生光。

    端的是:

    “大千世界佛门祖,亿万沙弥朝圣地。”

    灵山的珍楼宝阁宏伟壮丽。

    阁内檀香馥郁,佛光氤氲,宝气流转。

    想那金蝉子取经之时,他们也曾如此。

    面对金蝉子这位昔日同门师兄时。

    阿傩与迦叶尚能罔顾情谊,向其索要人事,乃至将金蝉子吃饭之“紫金钵盂”亦强行索去。

    何况是黄眉呢?

    今遇黄眉,按照惯例,迦叶率先开口索要人事,令黄眉加钱。

    黄眉知道这阿傩和迦叶的贪婪,想和他们讨价还价一番。

    于是。

    黄眉没有直接答应这“加钱”的建议,而是面露一番犹豫之态,两道黄眉紧锁,长叹一声道:

    “这为何就要加钱了?”

    “我囊中羞涩啊,恐黄金不多。阿傩、迦叶,你们二位可否通融通融?”

    黄眉边说边摸了摸自己腰间的布袋,面露难色。

    阿傩在一旁,闻迦叶之言,眼中精光骤现,似窥得利益之机,旋即又敛去异色,恢复那副老于世故、圆滑世故之态。

    “咳、咳、咳……”

    阿傩目光灼灼地盯着黄眉,恐黄眉不肯加钱,遂清了清嗓子,摆出一副“我这是在跟你讲道理、讲规矩”的姿态,缓缓解释道:

    “黄眉,迦叶师兄所言,字字珠玑,句句在理。”

    “这灵山的规矩,你亦是知晓的,佛经不可轻易传授,亦不能空手而取。”

    “正所谓:法不轻传,道不贱卖。”

    “你想从我二人这里得到那‘不可说’的机密消息,自然得付出与之相配的‘代价’。”

    言罢,他踱步两下,引经据典,振振有词道:

    “昔日,那孤独长者以‘黄金为砖,铺满园地’,方购得祇园,得以请世尊如来为其说法,成就一段佳话。”

    “此乃‘以财换法’,功德无量之明证也!”

    “再说近事。”

    阿傩话锋一转,脸上露出几分“委屈”和“痛心疾首”,道:

    “往昔,吾等奉佛祖法旨,于舍卫国赵长者家诵念真经一遍,保他全家生者平安,亡者超脱,消灾解厄,功德无量!”

    “那结果如何?”

    “我们仅讨得三斗三升米粒黄金。”

    “佛祖闻之,尚嫌吾等‘忒卖贱了’!”

    “言道如此下去,后代儿孙无钱可用。”

    “若这皆白手传经继世,后人岂不饿死哉?”

    他双手一摊,显得无比“无奈”和“负责”,郑重道:

    “此乃底线。”

    “你们故作清高,爱惜名声。”

    “这坏人只好我们来做了。”

    “我与迦叶师兄,不得不替灵山、替后世守住了这条底线!”

    “正因金蝉子师兄是我们的手足至亲,情义深重,若想要我们……呃……透露些许‘无关紧要’的消息给你。”

    “这其中的‘风险’与‘愧疚’,唯有以更多的‘人事’方能稍作弥补,稍慰吾心啊!”

    阿傩最后重重一叹,仿佛承受了天大的压力,总结道:

    “加钱,是天地公道!是规矩方圆!”

    “天王老子来了,也得加钱!”

    “黄眉,你若真心,便应慷慨解囊。”

    迦叶则在一旁微微点头,目光在黄眉身上打量,似在估算他能拿出多少黄金。

    黄眉大王看着二人一唱一和,将那索贿之事粉饰得如此冠冕堂皇,心中冷笑更甚,面上却做出一副“了然”和“爽快”状。

    黄眉大王爽快道:

    “好说!规矩我自是懂的。”

    “我黄眉行事,向来干脆,不是金蝉子那一根筋。”

    “金蝉子想必不会给你们钱,但是我黄眉给!”

    “钱,我黄眉加!”

    “你们爽利些,此番须多少‘人事’,方肯开那金口?”

    “报个实价来!莫要再绕弯子!”

    听闻黄眉终于同意“加钱”。

    阿傩与迦叶对视一眼,眸中闪过一丝窃喜。

    阿傩微微一笑,伸出了右手。

    黄眉亦会意,伸出右手。

    宽大的僧袍之下。

    遮掩了两人交握的手掌。

    僧袍之中,阿傩和黄眉,两人互相捏手指头,在袖筒内比划数字。

    这是规矩。

    正是:

    “做买卖不说话,袖筒里捏指论价。”

    此时无声胜过有声。

    一番无声却激烈的讨价还价。

    阿傩和黄眉手指翻飞如电,指节互碰,或捏或掐,或点或划,无声无息间却是一场比刀光剑影更为激烈的讨价还价。

    迦叶在一旁看得分明,时而紧张蹙眉,时而微微点头,唯恐阿傩谈不好价钱。

    少顷。

    阿傩与黄眉各自抽回手。

    黄眉大王咬紧牙关,脸上肌肉微微抽动,显是阿傩要价太多了。

    ……

    黄金这一璀璨夺目的金属,自古以来便是世人竞相追逐的珍宝。

    正如《资本论》所深刻揭示: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货币或许会贬值,化作一堆无用的废纸。

    但黄金是硬通货,无论文化如何,无论国度如何,无论朝代如何……

    黄金,历朝历代,世界各地的人都认。

    黄金,早已经跨越了国界、种族、语言、文化……

    ……

    甚至,在后世蓝星文明的遐想中,黄金非地球自然形成,不可再生,属于宇宙级稀缺资源。

    或许,在浩瀚的宇宙中,外星文明也对黄金有着同样的认可与珍视。

    ……

    而黄金,在佛教之中,也是“佛教七宝之首”,深受佛门钟爱。

    出家人虽常言不爱钱财,却对黄金情有独钟,视其为珍宝中的珍宝。

    于佛门经典《三世因果文》中,更有明训昭昭:

    “今生做官为何因,前世黄金装佛身。前世修来今世受,紫袍玉带佛前求。”

    “黄金装佛装自己,遮盖如来盖自身。莫说做官皆容易,前世不修何处来。”

    此诗,道尽黄金装佛之殊胜功德。

    为佛像贴金,实乃积累功德、扭转命运、增益福报之无上善举。

    你今生之所以能够做官,是因为前世用黄金装饰佛像(即供养佛身),为自己积下了深厚的福德。

    你今生所享受的荣华富贵、高官厚禄,都是你前世在佛前虔诚祈愿,求来的福报。

    为佛像贴金,不仅是对佛的恭敬供养,实则亦为己身积累福德之妙法。

    盖因佛者,慈悲为怀,普度众生。

    以黄金装佛,犹如以至诚之心,与佛结下深厚善缘,佛必以慈悲之力,护佑其人,使其命运顺遂,福报绵长。

    总之。

    多多供奉黄金,以黄金装佛,就可以求来世福报。

    诸多请回家中供奉之菩萨,亦多铸金身,寓意“金身护体,百病不侵”。

    观那佛殿之中,佛像大多金光闪闪,庄严无比。

    足见佛门对黄金之重视与执念。

    于《西游记》中,亦有典故可证。

    唐僧师徒到了灵山之地后,看到那雷音古刹:

    “黄森森金瓦迭鸳鸯,明幌幌花砖铺玛瑙。”

    “东一行,西一行,尽都是蕊宫珠阙;南一带,北一带,看不了宝阁珍楼。”

    这灵山可谓是“黄金为瓦,玛瑙做砖”,珠光宝气,富贵又气派。

    只是不知,这灵山之黄金瓦、玛瑙砖,乃从何处而来?

    在舍卫国,有孤独长者曾以“黄金为砖,布满园地”,购得祇园,方请得世尊如来为其说法。

    此乃以“黄金为媒介,与佛结缘”,得佛之教诲也。

    而如来佛祖,亦曾对孙悟空言道:

    “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

    由此可见,黄金是世俗凡人与佛结缘、积累功德的重要媒介。

    ……

    在《西游记》中,诸如此类之例,不胜枚举。

    从《西游记》中的这些细节,也不难看出端倪。

    西游世界的灵山胜境,诸佛众僧,也确实是很需要黄金的。

    灵山的众僧,并非仅仅局限于灵山一隅,他们也会走出这方清净的神圣之地,以各种方式去赚取黄金。

    甚至在某些特殊情况下。

    当黄金的供奉达到一定规模或程度时,连那高高在上、超脱尘世的世尊如来,有时也会亲自现身。

    ……

    而如来佛祖曾于雪山之巅修成“丈六金身”,金刚不坏。

    迦叶、阿傩身为随侍,亦随佛祖修习“七尺金身”之法。

    此七尺金身,虽逊于丈六金身,却也是佛门顶尖护体之术,一旦修成,便能护体周全,抵御诸多邪祟。

    然修炼此金身,非仅凭一己之力可成,须借真金之精魄,更需信众为其铸造金身佛像,以汲取众生之念力,方能功德圆满,成就无上金身。

    ……

    想到要一口气吐出这么多黄金。

    黄眉大王亦觉心中隐隐作痛,肉疼不已。

    毕竟,谁的黄金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但他心念既定,不再犹豫。

    若是他黄眉能击败金蝉子,往东土传经,则南赡部洲之人必立其为祖,万世传颂其名。

    届时,他黄眉何愁没有香火钱?

    “哼!”

    “准备收钱吧!”

    黄眉冷哼一声,探手一把扯开腰间那“乾坤布袋”的口绳,手腕猛地一抖!

    “哗啦啦——叮叮当当——!”

    “铛、铛、铛!”

    “铛、铛、铛!”

    ……

    刹那间。

    但见金锭、银元宝、各色宝石、珍珠玛瑙,混杂着几块硕大无比之狗头金,如瀑流般倾泻而出,在珍楼宝阁那光洁如镜之地面上,堆成一座璀璨小山。

    珠光宝气,耀得满堂生辉,连那池中金鳞亦惊得沉入水底,不敢露面。

    “望潮村”一朝倾覆,其中藏匿的金银财宝,如流水般尽数重归黄眉囊中。

    这些年,黄眉化身老鳖精,于四方游走,暗中敛财无数,其财富之巨,堪称惊世骇俗。

    其肚子里藏了不少金银珠宝。

    即便阿傩与迦叶二人狮子大开口,索要重酬,然于黄眉而言,这价格尚在可承受之范围。

    阿傩一见那满地珠光宝气,呼吸陡然急促,双眼瞪得溜圆,哪里还有半分尊者矜持?

    他立刻俯下身去,双手快如疾风,十指如钩,拼命地往自己宽大的袖中乾坤袋里扒拉金银宝石,口中还忍不住低声念叨:

    “我的,都是我的……快些,再快些……”

    那模样,生怕迟了一瞬,这“佛缘”便会溜走。

    迦叶虽也看得眼热心跳,喉结滚动,但到底还存着几分职业道德,心中暗忖:

    “拿了钱财,便当为人诵经;收了钱财,便须替人办事。”

    “这也是规矩。”

    于是,迦叶强自定了定神,咽了口唾沫,努力将目光从那堆财宝上移开,对黄眉招招手,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道:

    “黄眉,你且附耳过来。”

    黄眉依言凑近。

    迦叶以袖掩口,压低声音,道:

    “前几日,观世音菩萨携金蝉子师兄,曾入大雄宝殿,面谒世尊如来,汇报东土传经筹备事宜。”

    “我随侍在侧,添香奉茶,亦在一旁听了个真切。”

    “世尊言道:东土南赡部洲众生,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

    “若是太易得之物,人往往不知珍重,反生轻慢亵渎之心。”

    “那南赡部洲,彼处愚昧,毁谤真言,不识我法门之要旨,恐怠慢了瑜迦之正宗。”

    “故而……”

    迦叶目光扫视四周,确认无人靠近后,声音压得极低,几乎只有黄眉能听见:

    “故而,世尊心怀深远筹谋,欲令金蝉子之真灵投往那南赡部洲,化为此地本土之生民。”

    “令其历经十世修行之重重劫难。”

    “再教金蝉子苦历千山,远涉万水,亲至我灵山圣地,虔诚拜求真经,而后将此真经传于东土大地。”

    “如此一来,以南赡部洲之人求取真经之路途艰难、波折丛生,方能彰显佛经之无上珍贵,令众生皆知此经得来不易,当倍加珍视。”

    黄眉大王听闻此言,心头巨震不已,忍不住暗自腹诽:

    “如来竟然要贬了金蝉子。”

    “让金蝉子十世修行?苦历千山万水之劫难?”

    “如来老儿,好狠的算计!好大的手笔!”

    但他城府颇深,面上却不动声色,只是微微颔首,以示知晓。

    迦叶见黄眉如此镇定,心中暗赞其沉稳,继续说道:

    “目前,世尊与观世音菩萨,已然相中了数人,欲令其为护法神将,护持金蝉子西行取经。”

    “其一,乃那天蓬元帅。”

    迦叶缓缓说道:

    “世尊在降伏那反天的东华帝君之时,曾亲眼目睹天蓬元帅统领天河水军,雄壮威武,神通不凡,心中顿生爱才之意,道:此人颇具慧根,与我西方有缘。”

    此时,一旁正埋头猛装财宝的阿傩,听到此处,也忍不住抬起头来插话。

    他袖中还兜着几块金锭,脸上带着几分酒宴上看热闹的神情,兴致勃勃地说道:

    “说到这天蓬元帅,安天大会那会儿,我也随侍世尊左右。”

    “安天大会上,那武曲星君贪杯误事,酒后失态,竟敢调戏广寒宫的嫦娥仙子!”

    阿傩绘声绘色地描述着:

    “后来。”

    “天蓬元帅仗义出手,上前阻拦,欲救嫦娥仙子,反与武曲星君争执起来。”

    “这一闹,可把安天大会搅得好不难看!”

    阿傩摇了摇头,接着说道:

    “依天条律例,天蓬元帅所犯之罪,本不至此。”

    说着,阿傩学着如来当时的口吻,双手合十,宝相庄严道:

    “然世尊当时正言道:东华反天之事尚未完全平息,此等反天之举,根源便在于私情作祟……”

    “世尊言下之意,便是说此风断不可长!”

    阿傩解释道:

    “世尊新立救驾大功,言重九鼎,王母娘娘也在一旁劝说。”

    “玉帝遂依其言,将天蓬元帅贬下凡间。”

    他笑了一声,继续道:

    “世尊私下有言,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先让这天蓬元帅在凡间受些皮肉之苦,磨砺心性,褪去骄矜,再令观世音菩萨与金蝉子寻机前去点化于他,令那天蓬元帅收心。”

    “我们将其收入门下,正是一举两得!”

    迦叶接过话头,接着说道:

    “其二,乃是那卷帘大将。”

    “世尊在降伏东华帝君之时,亦见此将侍立灵霄殿前,护驾英勇无畏,沉默寡言却忠心耿耿,亦生爱才之意。”

    “世尊言道:卷帘此人,性情坚忍,颇合沙门寂灭之道,与我佛有缘。”

    “安天大会结束后,世尊在天庭暂歇,随后,世尊和玉帝私下有会。”

    迦叶声音透着几分玩味:

    “我等随侍世尊,也在一旁听着。”

    “世尊便向玉帝讨要卷帘大将,本以为玉帝会拒绝,只是想试试看。”

    迦叶缓缓说道:

    “没想到,不知那卷帘大将因何事与玉帝生了嫌隙。”

    “玉帝对此,竟并未反对。”

    “玉帝只是冷冷地说道:忠者若不全,则必为全不忠。”

    “那玉帝一副‘赏赐臣子’的模样,又对世尊说道:如来,你此番救驾,功德无量。此人你既然看中了,朕便给你吧。”

    迦叶模仿着“玉帝的语气”,居高临下,冷冷地吩咐道:

    “然则眼下,天庭仪仗尚未有更合适之将才统御,此人朕且先用着。”

    “待日后……朕自会寻个由头将他贬下界去,如来,你等自行派人去接引便是。”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

    说到这里,迦叶似有所感,也是叹道:

    “玉帝之意,深不可测啊。”

    “天蓬元帅、卷帘大将……”

    黄眉大王心中暗忖:

    “如来老儿,果然布局深远!”

    “他这去一趟天庭,居然私下暗招了这么多人。”

    “连玉帝身边的亲卫大将都算计上了!”

    他面上依旧平静如水,只是眼神有所波动,透露出内心的波澜。

    “其三嘛。”

    阿傩此时已将那堆财宝装了个七七八八,心满意足地拍打着鼓囊囊的袖子,脑袋摇得像拨浪鼓,满脸不屑地嗤笑道:

    “其三嘛,便是那齐天大圣孙悟空。”

    “此次安天大会上,那孙悟空正坐在世尊之侧。”

    阿傩说道:

    “安天大会上,那孙悟空出了风头,持着铁棒,还耍了一套棒法,入了世尊的眼。”

    “世尊见孙悟空神力不凡,遂以慧眼观之,识别了孙悟空的本相,发现其原来是混世四猴之中的灵明石猴。”

    “正如黄金埋于地下。”

    “没想到这洪荒地象,居然孕育了一尊金公出来。”

    “此金猴与我佛有缘啊。”

    阿傩继续说道:

    “世尊遂看中了孙悟空,想收为己用,让他护持金蝉子去东土传经。”

    “正所谓:前世修来今世受,紫袍玉带佛前求。”

    “这孙悟空居然得世尊看重。”

    “想必,这是孙悟空前世修来的福分。”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53136/28375228.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