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西游妖帝:从多宝金蟾开始 > 第632章 黄眉“盗”宝,八仙得丹

第632章 黄眉“盗”宝,八仙得丹


灵山之境。

    弥勒天宫之中。

    “金铙!”

    黄眉大王几步抢上前去,双手微颤,恭敬捧起那对金铙。

    金铙沉重异常。

    黄眉只觉入手沉若山岳,几欲拿捏不住。

    一股磅礴浩瀚、隐含寂灭之佛力,自铙中沛然透出,直冲其灵台。

    铙身内壁光滑如镜,映照出他自己因激动而扭曲变形的面容,以及那双燃烧着熊熊野心的黄色眉毛。

    “好宝贝!真乃好宝贝也!”

    黄眉喃喃自语,爱不释手地摩挲着金铙上那玄奥难测的梵文,心中豪情顿生:

    “有此宝在手,天下我有!”

    “任他金蝉子舌灿莲花,道门八仙神通广大,若被我这金铙罩住,管教他骨软筋酥,三昼夜炼成飞灰!”

    “西海之行,正是我黄眉扬名立万之时!”

    言罢,他试着将一丝法力缓缓注入其中,开始催动金铙。

    “嗡!”

    “嗡!”

    “嗡!”

    ……

    几声低沉却撼动神魂的颤鸣响起。

    金铙表面沉寂的梵文骤然被点亮。

    一股恐怖绝伦、仿佛能凝固时空、收摄万物的禁锢之力勃然喷发,弥勒天宫内的空间瞬间变得粘稠如琥珀,光线为之扭曲,连那袅袅青烟都定格在空中。

    黄眉甚至觉自身元神微微一滞,似要被这金铙吸扯进去!

    其慌忙收束心神,撤去法力。

    金光敛去,梵文重归沉寂,金铙复归古朴。

    方才那毁天灭地的威能,恍如梦幻泡影,却又真实得令人心悸。

    ……

    “好一个金铙,果然神威无量!”

    黄眉喜不自胜,抚铙赞叹,信心大增。

    有师尊亲赐此宝,此行西海,何愁大事不成?

    护持小鼍龙等泾河龙族遗孤,抗衡道门群仙,招揽徒劳龙这柄利刃,搅动风云变幻,乃至最终压过金蝉子这个如来佛祖定下的“灵山下一尊佛祖”……

    然,冷静下来,黄眉若有所思。

    ……

    其师尊弥勒佛祖,智慧如海,深不可测,明明知晓其计划,为何却一言不发?

    师尊为何不现身相助?为何不留法旨指引?为何只留下一副金铙?

    是出于信任?

    还是……考验?

    亦或是……切割?

    笑容僵在黄眉脸上。

    他低头,再次凝视手中那沉重冰冷之金铙。

    那暗金之色泽,此刻看来不再辉煌耀眼,反透着一股拒人千里之漠然与冰冷。

    掌中之冰冷质感,顺着血脉一路蔓延,冻僵了方才沸腾之热血。

    他凝视金铙,又望向那空荡荡的莲台,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师尊啊师尊,您老人家此刻不在宫中,却将此宝堂而皇之置于榻前……”

    “此中深意,弟子岂能不知?”

    “若我此番下山,事情办得漂亮,那自然是为您老人家立下不世之功,这金铙便是您赐予的利器。”

    “若我不幸事败……嘿嘿,此宝便是弟子私自盗取法宝,与师尊无半分干系。”

    “您依旧是那清净庄严的未来佛祖,而我……”

    “好一招‘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哈哈哈……”

    黄眉不由晒笑一声,自嘲之意溢于言表。

    他,已然明白师尊的意思。

    若事成,他黄眉自是弥勒佛祖座下首屈一指之大功臣,未来传经之人,舍他其谁?

    师尊自然与有荣焉,共沐尊荣。

    金铙,便是他建功立业之凭仗与见证。

    可若……失败了呢?

    若他黄眉在西海折戟沉沙,被道门八仙所败,甚至被天庭擒拿问罪……那时,弥勒佛祖又在何处?

    他黄眉,不过一“私自”携法宝下界之“司磬童子”罢了!

    谁人可证这金铙是弥勒佛祖所赐?

    谁人可为他作证清白?

    这空荡无人的弥勒天宫,便是弥勒佛祖最好的撇清之地!

    他黄眉,自始至终,也不过是弥勒佛祖一枚可弃的棋子而已。

    功成,他是弥勒佛祖的功臣。

    事败,他便是弥勒佛祖的弃子,是扰乱三界的妖邪,是觊觎佛宝的叛逆。

    ……

    神仙行事,多遣耳目代劳。

    神仙的本尊则是身居幕后,泰然处之,恰似下棋落子,进退皆有章法可依。

    若遇事发之危,便弃车保帅,以保本尊安然无恙。

    至于那耳目,不过可弃之棋子罢了,何足挂齿?

    在这三界,从来没有上位者亲自去干脏活的道理。

    上位者,他们总是有着一层又一层的白手套,将自己隐藏在幕后深处,操控着一切风云变幻,却又能独善其身,不沾因果。

    想通此节。

    黄眉的心中却无半分犹豫,反倒涌起一股破釜沉舟的决绝豪情:

    “罢罢罢!富贵险中求,佛果杀劫证!事已至此,岂能畏首畏尾?”

    黄眉整肃衣冠,朝着空莲台恭敬一拜,朗声道:

    “弟子黄眉,谢师尊赐宝!”

    “弟子定不负此宝神威,誓与那金蝉子争个高下!”

    “让灵山知道,什么狗屁如来,都不如我自己来!”

    黄眉知道弥勒佛祖能感应到。

    他珍而重之地将一对金铙合拢。

    神物自晦。

    金铙的光芒尽敛,化作一副看似寻常的巨大法器。

    黄眉掐诀念咒,金铙嗡鸣着缩小如贝,被他纳入怀中,贴身藏好。

    继而转身。

    黄眉又至弥勒天宫宝库之中,取了那“司磬之磬”与“敲磬之槌”。

    此磬,名曰“妙音摄心磬”。

    其磬音,闻之可摄人魂魄,令人心神失守。

    而那敲磬之槌,亦非凡物,名曰“八风不动槌”。

    但见此槌棒身布满倒刺,狰狞可怖,且可随心变化,粗细长短,皆在一念之间。

    若化兵器,则为“短软狼牙棒”,锐不可当,有裂石分金之威。

    此二宝虽不及金铙之神威赫赫,却亦是不可多得的法宝。

    一切收拾停当。

    “师尊,我去了。”

    黄眉整了整衣衫,朝着弥勒佛祖宝座方向,深深一拜。

    言罢,黄眉也不顾那佛门清规戒律,拽开大步,大摇大摆地朝着殿外走去。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殿外天光刺眼,如万道金芒倾洒而下,落在黄眉身上。

    黄眉的身影在光洁如镜的玉石地面上拉得细长而扭曲。

    大丈夫生不能五鼎食,死亦当五鼎烹!

    他黄眉若不能留名于经史,传颂万古,便教他遗臭万年,遭人唾骂,亦无怨无悔!

    ……

    黄眉携了法宝“金铙”、法宝“妙音摄心磬”、法宝“八风不动槌”等诸多异宝,自弥勒天宫而出,径直往南赡部洲而去。

    黄眉依循徒劳龙信中所载之址,寻至泾河龙王敖渊之墓。

    黄眉披麻戴孝,神色肃穆,备下三牲六礼,于墓前焚香祷告,以晚辈之礼,替徒劳龙为泾河龙王敖渊虔诚祭拜一番,此乃兑现对徒劳龙的承诺。

    而后,黄眉赶往西海,此间种种,暂不细提。

    ……

    却说那道门八仙之李玄,他梦游离恨天,自兜率宫得了太上老君的法旨后,心中方得安宁。

    彼时,李玄立于黄鹤楼畔之吕祖庙中,揭下那西海龙族所立之生死状,旋即折返黄鹤楼。

    黄鹤楼之中。

    李玄代表道门八仙,签下西海龙族送来的“生死状”,并遣其门下的几个道人将“生死状”送往西海龙宫。

    至此,道门八仙和西海龙族,双方的生死状已成。

    随后。

    李玄神色庄重,环视诸道友,高声道:

    “诸位道友,且观师尊之恩典!”

    言罢,自袖中徐徐取出五粒金丹。

    但见五粒龙眼大小、蕴藏无尽玄机的金丹滚落玉盘。

    此物非比寻常,正是老君于八卦炉中精心炼制的九转金丹!

    九转金丹现世!

    刹那间。

    但见霞光万道,直冲霄汉,惊得星斗摇曳;瑞霭千条,笼罩楼台,蔽了日月光辉。

    馥郁异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直透泥丸宫,闻之令人百骸舒畅,仿若置身仙境,飘飘欲仙。

    更有氤氲紫气自丹丸内升腾萦绕,演化出龙虎交泰、龟蛇盘结之先天道象,真乃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的无上至宝!

    “九转金丹!”

    “这竟然是九转金丹!”

    钟离权身为太上老君曾经的牧牛童子,曾经长居于兜率宫中。

    他一眼便认出此丹,不禁失声惊呼,满面皆是难以置信的激动之色:

    “老师竟将此等圣物赐予我等!”

    确实,这九转金丹珍贵非凡。

    一般而言,唯有天庭的高阶大神以及玉帝、王母等尊贵之神仙,方有资格享用。

    而且,玉帝、王母等大神也不是天天吃。

    在天界一年一度的“丹元大会”上,大家才能享用到九转金丹。

    李玄微微一笑,道:

    “正是如此。”

    “师尊慈悲,赐九转金丹助我等降魔卫道。”

    “如今,我将这九转金丹分与你等,切莫辜负此旷世机缘。”

    言罢,李玄遂依修为根脚,将金丹分发。

    道门八仙之中,当属李玄、吕洞宾、钟离权三人修为最为深厚,战力最为强横。

    张果老虽修为稍逊一筹,然其乃“混沌初开之先天白蝙蝠”,历经天地之演化,苦修方得道成仙,其跟脚亦不算浅薄。

    ……

    蝙蝠,世或传其为吸血之鬼、凶戾之兽,且遭妖魔化之诋毁,这都是西方文化入侵的结果。

    实际上,于中华道家的传统文化之中,蝙蝠之“蝠”与“福”字谐音相契,故而被尊为瑞兽,主象征长寿与祥瑞,寓意福泽绵长、好运连连。

    白蝙蝠,更是长寿瑞兽的代表。

    如东晋道学大家葛洪,在其所著《抱朴子》中,便对白蝙蝠这一长寿瑞兽进行了详尽的描绘:

    “千岁之蝙蝠,色若白雪,群集则倒悬,盖因脑重之故也。此物得而阴干,研末服之,可令人寿至万岁。”

    此等记载,既显古人对蝙蝠之崇仰与幻思,亦映其对长寿康健之深切渴盼。

    不仅如此。

    蝙蝠的祥瑞寓意,在古代民间艺术中得到了广泛的体现。

    古时,人常悬蝙蝠之图于神位之侧,以寓“福气临宅”之意,冀望神灵庇佑、福泽降临。

    于大门两侧悬挂蝙蝠,则表“双福临门”,寓意家庭和睦、幸福美满。

    更有“五蝠汇聚”之图,被视为“五福临门”之吉兆,福运亨通之象征。

    更有甚者,蝙蝠之粪便,亦为一种“珍贵中药材”,在古时称之为“夜明砂”。

    根据古代中医之论,“夜明砂”具清热明目、散血消积之功,可疗多种眼疾及积聚之症,实为古代医家之宝也。

    ……

    至于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等人,修为上则稍显逊色。

    李玄将五枚九转金丹一一分发,自己、吕洞宾、钟离权、张果老各服一枚。

    ……

    四人各取金丹,纳入口中。

    金丹入口即化,霎时间,众人只觉一股暖流自丹田之处汹涌涌起,直冲泥丸宫,四肢百骸皆被这股力量浸润,无不舒畅通泰,仿佛脱胎换骨一般。

    但见:

    李玄头顶之上,现出五气朝元之奇妙异象,其药王葫芦更是毫光万丈,紫气氤氲,似有吞天吐地、逆转乾坤之威。

    吕洞宾背后剑匣之中,剑鸣之声不绝于耳,纯阳剑气透匣而出,搅动风云变幻,其人神采奕奕,宛如初升之日,光芒万丈,照耀四方。

    钟离权手中的“后天芭蕉扇”青光大盛,隐隐有风雷之声相随,赤面虬髯更添几分威猛之气,周身道韵流转不息,似与天地共鸣,和谐自然。

    张果老背展蝙蝠双翼,翩翩欲飞,超凡脱俗,似欲凌空而去。

    余下一粒九转金丹。

    李玄以无根仙露化开,分与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景休四人饮下。

    此九转金丹,乃太上老君八卦炉中精心炼就之极品,非同小可,功效非凡,实乃天地间难得之至宝。

    四仙饮罢,亦是变化非凡:

    蓝采和的花篮内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生气勃勃,篮口仙光吞吐,似能装下山川湖海。

    何仙姑光华流转,宝相庄严,莲瓣层层绽放,清香四溢,竟令周遭污浊之气尽消。

    曹景休那玉板之上,祥云缭绕,隐现天宫仙阙之影,道法自然之妙蕴藏其中。

    韩湘子的紫金箫音韵自生,清越悠扬,闻之令人心旷神怡,周遭灵气如潮汐般随音律起伏。

    九转金丹,实乃丹中之极品也。

    纵然是那三界之主玉皇大帝,亦需服食以增修为。

    齐天大圣孙悟空食此九转金丹,修为亦是大进,更得新神通,法力无边。

    何况道门八仙?

    一时间。

    此一番,道门八仙得九转金丹之助,道行修为何止倍增?

    其法力沛然充盈,几欲破体而出。

    昔日神通,今朝施展,威能何止十倍!

    但见此道门八仙周身宝光冲霄,仙气凛然,直令九天星斗为之微动,四海波涛为之暗涌,尽显仙家之威严与气势。

    正是:

    “一粒金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

    “修得仙家真妙法,纵横天地任遨游。”

    ……

    三月之期,转瞬即至。

    此时的道门八仙,经九转金丹伐毛洗髓,修为大涨,道行精进,胆气也愈发豪壮。

    李玄立于黄鹤楼巅,其随身仙葫吞吐云霞,光芒流转,似藏乾坤万象。

    他目光如炬,环视着道行大涨的一众仙友,慷慨激昂道:

    “西海那龙孽,猖狂悖逆,肆意妄为,竟毁我道场根基,杀我庙祝之众,辱我道门清誉。”

    “此等深仇大恨,纵倾尽四海之水,亦难平吾等心头之愤!”

    “今日,我们当共赴西海,各显神通,降伏妖龙,以彰天道之威严,还世间一个朗朗乾坤!”

    “诸道友,随吾行!”

    众仙齐声长啸,直冲云霄:

    “降妖西海伏龙,以彰天道煌煌!”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刹那间,祥云自生,瑞霭千条,托起八仙法体。

    李玄铁拐点空,吕洞宾剑光开路,何仙姑莲步生花,钟离权宝扇轻摇,张果老蝠翼微张,蓝采和花篮引路,曹景休玉板清道,韩湘子箫声伴行。

    八道璀璨仙光汇成一股洪流,浩浩荡荡,直指那西海汪洋!

    这声势,惊天动地!

    道门八仙的此番动静,不仅惊动了南赡部洲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中潜修的无数道门真修。

    更引得那些曾受道门八仙点化、已然通灵的山精水怪、草木精灵纷纷瞩目。

    南赡部洲的一众下界仙真,纷纷自洞府、幽谷、古木之中探首仰望,心潮澎湃,皆为“道门八仙过西海”之壮举所震撼。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53136/28375221.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