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大哥别卷了,你都卷成汉中祖了 > 第113章 刘备示威,我只对钱感兴趣(求追定

第113章 刘备示威,我只对钱感兴趣(求追定


官道。

    旌旗飞扬,上书“雍州牧刘”。

    大旗下,刘备策马徐行。

    看着一旁心不在焉的赵云,刘备不由打趣道:“四弟啊,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郎情妾意,你情我愿。马上都要到函谷关了,你还在纠结?”

    赵云脸一红,道:“大哥,云没有纠结。只是云如今功名未立,而云禄乃伏波将军之后、左冯翊之女。”

    刘备轻笑:“四弟你想了十几天就想出这么蹩脚的理由?那左冯翊还是我给的呢,回去我就免了马腾的官,让马腾去当个屯田小吏,这样可好?”

    赵云被反驳得哑口无言,欲言又止。

    “行了。你心头怎么想,当大哥的我还不知道?”刘备收起笑容,正色道:“如今世道动乱,朝不保夕,没准哪天就死在了明枪暗箭下,你担心若是草率完婚,就是耽误良人。”

    赵云蠕了蠕了嘴唇,没有反驳。

    “无妨。”刘备看向前方越来越近的函谷关,笑道:“我既带你闯天下,又岂会让你死于明枪暗箭之下?这天下间又有谁能伤得了我兄弟四人?”

    “等返回长安后,你便与左冯翊之女完婚,然后生个大胖小子,好好培养后,必然也是一员虎将。莫要让二弟每每都在那夸他儿子多么勇武。”

    受到刘备的自信感染,赵云心头的纠结也逐渐散去。

    若说赵云对马云禄一点不动心,那是骗人的,若不动心是不会在离开长安城后还能纠结十余日的。

    正说间。

    两骑飞至,正是马超和法正。

    这二人从未去过洛阳,这一路上都颇为兴奋,就连不善骑马的法正,都忘记了骑马的疲惫感。

    “老师。我们能登函谷关吗?”马超的眼神中满是希冀和期待。

    函谷关东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号称天险,因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

    扼守崤函咽喉,西接衡岭,东临绝涧,南依秦岭,北濒黄河,地势险要,道路狭窄,素有“车不方轨,马不并辔”之称。

    西汉贾谊亦曾在过秦论中言:“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天下豪杰闻函谷关之名,无不向往。

    马超和法正亦是如此。

    不过函谷关有兵马把守,也非寻常人能登关。

    “想登函谷关,又有何难。”刘备大笑。

    马超、法正皆是闻言而喜,又纷纷策马向前,眺望函谷关的雄浑大气。

    把守函谷关的,乃是何进麾下小将秦喜,刘备上回过函谷关向西时,也是秦喜在把守。

    见到刘备,秦喜忙出关行礼:“末将秦喜,参见刘雍州。”

    刘备回礼而笑:“过函谷关往长安,是秦都尉在把守;过函谷关往洛阳,还是秦都尉在把守。我与秦都尉有缘啊。”

    秦喜心头落寞。

    一年前,刘备还只是个安喜县尉,仅用了一年多时间,就已经是牧守一州的雍州牧了。

    而他秦喜,三年前就是函谷关守关都尉,三年后还是函谷关守关都尉。

    人与人的际遇,天差地别。

    刘备善于观察,敏锐的捕捉到了秦喜的落寞,鼓励道:“秦都尉不必气馁。大丈夫行于乱世,当光明磊落。即使处于逆境,也当屈身守分,以待天时,不可与命抗争也。只待天时到来,秦都尉亦可封侯拜将。”

    “谢刘雍州吉言。”闻言,秦喜的心情也好了些,又问:“刘雍州今日可要登关?”

    刘备点头:“我有两个门生,对登函谷关颇为向往,若是可以,还请秦都尉行个方便。”

    秦喜笑道:“刘雍州的门生要登关,我又岂会阻拦?请随我来!”

    马超、法正皆是兴奋不已,兴冲冲的跟着秦喜登上函谷关,眺望关下,一股难以言喻的豪迈感油然而生。

    秦喜在一旁道:“昔日刘雍州登关时,曾作诗曰: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每每诵之,都令人感到无比的震撼。”

    刘备略有惊讶:“秦都尉竟还记得?”

    秦喜挠了挠头:“关上很多兄弟都记得,平日里在关上待烦了,就会大声高诵,然后就感觉不那么烦躁了。”

    刘备不由笑道:“没想到这首诗还有这般效果。孟起,去取些财物,分与关上兄弟。”

    秦喜吃了一惊,忙拒道:“我等岂敢收刘雍州的财物?”

    刘备却是感慨道:“朝廷诸公为了争权,又哪里知道守关军士的辛苦,算是我给兄弟们的一点心意。不可再推辞。今后若是在函谷关待得不开心了,可引兄弟们来雍州寻我。”

    秦喜感动不已。

    这函谷关上二百人,大部分都跟秦喜一样,在此守了三年,有的还更久。

    即便吃喝不愁,也颇为孤寂,又得不到升迁的机会。

    函谷关虽然是天下雄关,但函谷关到潼关之间多年无战事,自然也容易被遗忘。

    随着马超取来钱财分发,关上的将士对刘备这个雍州牧的好感也直线上升。

    尤其是那句“今后若是在函谷关待得不开心了,可引兄弟们来雍州寻我”,更让众人心头生起暖意。

    自秦喜口中,刘备也了解到了近期部分讯息。

    如河内有数千人作乱,自称“黑山伯”,烧孟津、焚平阴及河津幕府人舍,火光映天,都说要诛杀宦官。

    刘备闻言,不由嗤笑。

    所谓“黑山伯”,不过是何进故意派人在河内制造的假象,为了让何太后相信如果不除宦官,天下人都要造反。

    “何进本是南阳一屠夫,侥幸自宫中获得富贵,如今端起碗就要砸锅,砸得还是自家妹妹和外甥的锅,着实可笑。”

    “话说回来,何进死不死也与我无关,我只对洛阳的钱感兴趣。”

    雍州很穷。

    穷到刘备都得通过精兵简政才能支撑第一个五年计划。

    而天下财富,又多聚于洛阳。

    不论是刘宏留下的西园,还是外戚宦官大臣们的私库,都有大量的钱财!

    这些钱财,就算刘备不抢,今后也极有可能被董卓抢。

    董卓在洛阳抢了多少?

    要知道董卓在郿县修筑了坞堡,坞堡内存放大量搜刮来的财物,以及三十年粮食储备!

    董卓更是自诩平定关东就可雄踞天下,即便失败了也能守在郿坞活到老。

    即便又是地震又是旱灾又是混战,李傕等人也能凭借郿坞的粮食横行近十年,可见一斑!

    洛阳,大将军府。

    何进得到了刘备已过函谷关的情报,脸色也变得阴沉:“没想到刘备这厮,竟然还真敢来洛阳!”

    刘备在关中的势力起得太快了,快到何进都感到惊惧。

    先是张温被驱逐,随后皇甫嵩移交了兵权,紧接着叛军韩遂被击溃、八十余豪贼被杀。

    短短几个月,刘备就威震三秦,莫敢不服。

    担心刘备会拿着密诏起兵勤王,何进就向袁绍问策。

    袁绍与刘备本就有旧怨,便劝何进召刘备入洛阳诛杀宦官,等杀了宦官后就可顺手解决刘备。

    何进顿觉此计甚妙,遂以“诛杀宦官”为由召刘备入洛阳。

    一开始,何进还担心刘备不会应召。

    兵权政权在手,刘备完全可以不听宣召。

    没想到,刘备竟然真的来了!

    “既然来了,就不要走了!”何进冷哼一声,吩咐左右:“传令上军校尉何咸、中军校尉袁绍、下军校尉潘隐,典军校尉曹操,引兵去迎刘备入洛阳。”

    口称是迎接,但让上军校尉、中军校尉、下军校尉和典军校尉都引兵去迎接,这本质上是在示威!

    而何进也的确是这么想的!

    若不示威,如何能显他这个大将军的威风?

    军令很快传到平乐观。

    听闻刘备引兵过了函谷关,袁绍和曹操皆是惊讶不已。

    “刘备还真敢来啊?本初,你这算是引狼入室吗?”曹操语气中有调侃。

    在得知袁绍向何进献策召刘备入洛阳后,曹操就认为这是一招烂棋。

    刘备是什么人,曹操深有体会。

    当初刘宏还在时,曹操这个典军校尉就被刘备压得喘不过气来,最终靠着坠马装病才侥幸逃得一劫。

    而当时就连袁绍都只敢躲在河内玩阴的,不敢返回平乐观与刘备正面对抗。

    既然刘备都跑去雍州了,那也就不用再理会了,没想到袁绍竟然还要去招惹刘备,更是将刘备引入洛阳。

    这是嫌挨的打还不够?

    “哼!”袁绍面有不悦:“之前是先帝想利用刘备牵制各方势力,故而让刘备有了骄矜狂妄的机会,没了皇权撑腰,刘备也不过是一介外将,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一纸诏书就能废掉他这个雍州牧!”

    曹操却是不认同这个观点,道:“先帝虽然死了,但刘备却有先帝密诏,倘若真拿圣旨去废刘备,又焉知刘备不会拿着密诏起兵勤王?本初啊,千万不可小觑刘备,也别轻易招惹刘备。刘备这人最擅长杀鸡儆猴,现在去招惹,是自讨没趣。”

    袁绍嘁了一声:“孟德岂能长他人志气,灭自我威风?更何况,这洛阳恨刘备的人很多,还轮不到我亲自动手。刘备在汝南干的事,可是让我那好弟弟恨之入骨啊。只需派人激一激,自有人替我对付刘备。”

    虽然袁绍也是袁氏子弟,但比起袁术,袁绍就是后妈养的,得到的袁氏资源远不如袁术。

    刘备在汝南助黄琬除豪贼,破坏了袁术大量的产业。

    如今汝南豪贼杨弘及原汝南太守张勋都藏在袁术的府邸。

    暗暗鄙夷了刘备一番,袁绍一面派人去激袁术,一面与曹操起兵,跟着何咸和潘隐去“迎接”刘备。

    虽然在曹操面前说了狠话,但在何咸和潘隐面前袁绍却是很谦逊。

    倒不是袁绍怕了何咸和潘隐,而是袁绍不想直接跟刘备起冲突又想怂恿何咸和潘隐,让两人打头阵罢了。

    四校尉在平乐观以西十里处摆下阵势,若是不知情的人看到,还以为是在列阵迎敌。

    这示威之意,呼之欲出了。

    “数月不见,西园军长本事了啊。”看到前往列阵的西园军,刘备忍不住嗤笑。

    示威?

    向来只有刘备示威!谁敢向刘备示威?

    “孟起。”刘备唤过马超,嘱咐了几句,道:“用我教你的话术,速速去西园军前阵搦战,记住要点,一定要嚣张,要目中无人。”

    马超顿时兴奋不已:“老师放心,没人敢在我面前对老师立威!”

    片刻后。

    马超策马来到西园军阵前,横枪立马,朗声大呼:“我乃雍州牧门生、扶风马超,素闻西园军多猛士,我却是不服。谁敢与我决一死战!”

    何咸登时愣住。

    决一死战?

    我没想决一死战啊?

    我只是来示威的啊!

    这马超这一吼,何咸顿时不会了,愕然的看向右侧的潘隐。

    潘隐此刻同样有些懵。

    怎么又不按常理?

    你这么搦战,我是接还是不接?

    不对,我怎么敢接?

    我要接了,那不就真成了两军交战了吗?

    这回去还怎么交代?

    算了,装没听见吧!

    一时之间,不论是何咸还是潘隐,都不敢妄动。

    见没人呼应,马超又近前数步,厉声大喝:“我乃雍州牧门生、扶风马超。谁敢与我决一死战!”

    听到马超的搦战声,西园军的军士顿时纷纷低头接耳,议论纷纷。

    他们奉命来此,什么情况都没搞清楚,忽然有个自称是雍州牧门生的来决一死战,这难免让人生疑。

    “将军,我们不是来迎接雍州牧的吗?这什么情况?”一个军侯忍不住询问。

    潘隐管的下军营,有部分是最早跟着刘备的西园兵,因为不愿意跟着刘备去雍州所以才留在西园军。

    留归留,这不等于他们就愿意跟刘备为敌!

    跟刘备打?

    除非疯了!

    潘隐此刻也是一个头两个大,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明明是示威,如今却成了这尴尬场面。

    而在后方觉察到不对劲的曹操和袁绍,也忙策马来到前阵。

    还没等两人询问情况,又见马超再次近了数步,提枪大喝:“战又不战,退又不退,是为何故?”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52854/28375762.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