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煮酒论英雄,刘备曹操结盟(求追定
推荐阅读:火影圆梦大师! 君见妖否? 拳之下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1978:从参军开始的文豪 清冷师祖要修无情道?我离,闺蜜也离! 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 日本战国:真田家的野望 我名黄天,苍天已死什么鬼? 冰汽神座
“孟德,不可轻往!”淳于琼眼神凶戾。
乃为私事,非为公事?
你当我淳于琼傻?
“不,我得去!”曹操低声道:“眼下刘备立场不明,不可轻易得罪。本初只是让我监视刘备,而非与刘备为敌,我也想去试探刘备的意图。我将典军营都交给你,刘备必不敢乱来。”
淳于琼蹙紧眉头,想了片刻,道:“也行,你将兵符留下,我今夜再亲自巡营,即便刘备想乱来,我也能及时应对。”
两人低声商议后,曹操大笑掩饰:“刘雍州的门生都这般胆色过人,曹某又岂会是胆怯之辈?还请回禀刘雍州,曹某稍后就至。”
法正拱手行了一礼,转身离去。
虽然只有十三岁,但举止并无半分失态,这让曹操亦不由暗暗羡慕。
没想到刘备去了一趟雍州竟又得贤才,我何时才能如刘备一般恣意?
将兵符交给淳于琼,曹操又叮嘱营中司马一番,随后便轻服赴宴。
若是鸿门宴,曹操穿戴再齐整也无用。
若不是鸿门宴,曹操穿戴齐整反而显得内心胆怯。
“孟德兄,自十余日前一别,我一直想请你赴宴,今日终于有了机会。”刘备同样一身轻服,热情的迎接曹操入内。
帐中外搭了个简单的凉亭,凉亭内摆放了火炉,正蒸煮酒水,刚一走近,酒香就扑鼻而来。
“军中无甚下酒菜,就差人去市面上随意采买了些,还望孟德兄不要嫌弃。”刘备笑容温和,似如招待旧友一般。
曹操扫了一眼左右,未见有刀兵军士,顿时放下心来,询问道:“玄德今夜召我,只是为了饮酒?”
“既饮酒,也谈事。”刘备给曹操斟了一樽酒,道:“孟德兄在平乐观,消息肯定比我灵通,可知大将军准备何时动手诛杀宦官?”
曹操解酒掩饰惊讶,佯装不知:“某只是一介小小的典军校尉,如何能知晓大将军府中大事?玄德问错人了。”
“不知道也没关系。”刘备轻笑一声,不以为意:“诛杀个宦官都能犹豫不决,延时费日,大将军这是一点都不吸取窦武前车之鉴啊。若是一着不慎,就是窦武一般下场啊。”
曹操摸不透刘备的意图,佯道:“窦武之所以失败,除了谋事不密外,更重要的是窦武兵力部署不当,仓促之下,反而被不明真相的护匈奴中郎将张奂引边军射杀。”
“而今大将军召四方猛士入京,似董卓、丁原、王匡、桥瑁等人,皆引兵入洛阳要助大将军诛杀宦官,西园八营、北军五校、虎贲营、羽林军、城卫军、执金吾辖军也都听命于大将军。”
“张让等人也只有一些黄门侍郎手持武器驻守宫门,又如何能抵挡大将军?”
刘备摇头哂笑:“先帝宠信宦官,或是封侯或是拜将,亦有宦官党羽出任朝廷及州郡要职,内外勾结极为巩固。”
“西园八营、北军五校、虎贲营、羽林军、城卫军、执金吾辖军虽然名义上听命大将军,但其中亦有不少人或与宦官结为姻亲,或被被宦官所扶植提拔。”
“就譬如助军右校尉冯芳,还是大司农时就与宦官沆瀣一气,因受先帝宠信而入西园军。如今先帝已死,大将军又要诛杀宦官,孟德兄又焉知冯芳不会私下告密?”
“又如大将军所召外将,孟德兄又焉知外将无执掌权柄的野心?既然是诛杀宦官,为什么这功劳就一定要让何进得到呢?再如袁绍袁术等人,他们难道也甘愿屈居在何进这个屠夫出身的大将军之下?”
曹操听得心惊不已。
若不是确定袁绍的计划没几个人知晓,曹操都要怀疑刘备是不是在袁绍身边安插了奸细,否则怎么会对局势看得如此清晰?
强忍内心的惊讶,曹操佯笑道:“这都是玄德的猜测,莫非玄德以为,大将军会败?”
刘备不置可否,又忆起往事:“孟德兄可还记得,昔日你我初会时,我曾告诉你,我也懂天文阴阳之术?”
曹操猛然记起。
当时曹操假借王芬之事试探刘备,结果刘备却引经据典的来了一通谶纬之言。
一面批判术士襄楷恶意散布‘夜观天象,发现天文不利宦者,黄门、常侍将族灭’的天象,一面又自称“主星耀眼,乃国运昌隆之意。且宦者乃陛下近侍,亦是陛下耳目爪牙,若天文不利于宦者,岂不是在暗示天文不利于陛下?”
之后一年多的时间里,也的确证实了刘备所言,宦官不仅没有被族灭,势力反而越来越大。
一时之间,曹操不由沉默暗思:难道,大将军真的会败?
见曹操陷入沉思,刘备又继续道:“孟德兄可知,我自入洛阳后,为何一直在营中不出?”
不待曹操反应,刘备佯叹道:“天象变化莫测,非人力能穷尽。去岁主星耀眼,本应兆示国运昌隆;然而近日却是主星暗淡,客星明亮,主大乱之象。”
“智者当效狡兔,趋吉避凶。我若直接参与大将军与宦官之间的争斗,恐有祸事。故而才会一直待在营中,并非是我立场不明,而是我在避祸罢了。”
曹操听得更是心惊,又见刘备煞有介事不似作伪,心头又泛起疑虑。
“玄德既已入局,就算待在营中,又如何能避祸?”曹操试探性询问:“大将军若胜,宦官不会放过玄德;宦官若胜,大将军也不会放过玄德。亦或者如玄德言,外将和袁氏兄弟都有野心,他们若是得势,同样不会放过玄德。”
刘备忽然敛容正色,道:“孟德兄可还记得,昔日我亦曾对孟德兄言,大乱之后必有大治,孟德兄乃‘治世之能臣’,今后定可助陛下扫荡群奸,重振汉室之威?”
“我能否避过此祸,除了待在营中外,还需要孟德兄相助。”
曹操被刘备这陡然的严肃惊得转不过弯来,疑惑询问:“这与曹某又有何关系?更何况,玄德又为何认为曹某就一定会助玄德?”
“当然有关系。”刘备目视曹操,语气严肃:“在去长安时,我将先帝密诏交给了董卓。又言孟德兄是先帝挑选的西园军典军校尉,名士许劭曾在月旦评上评价孟德兄为治世之能臣,让董卓来了洛阳后,可募孟德兄为心腹。”
彼其娘也!
曹操骇然而起,心头忍不住喝骂,更是惊愕而呼:“你,你,你将先帝密诏交给了董卓?难怪你方才说外将有执掌权柄的野心!董卓若至,必不会甘居大将军之下!不,不对,董卓不是来助大将军的,他是来助协皇子夺位的!玄德,你害苦我也!”
直到此时,曹操才明白刘备来洛阳的真正用意。
立场不明?
刘备立场可太明了!
这就是来掀桌子的!
不管是何进还是袁绍亦或者宦官,彼此争斗的前提都是刘辩为皇帝!
在这个前提下,谁将对方势力吞并,谁就能权统朝野。
结果刘备却将密诏给了董卓!
诚然,刘备的确与何进有约定,当了雍州牧就不扶持刘协了,可董卓拿着密诏扶持刘协,又关刘备什么事?
曹操也终于明白,刘备为什么有恃无恐的来洛阳了。
如今蹇硕已死,刘备是唯一一个受了刘宏密诏的人。
董卓要奉诏扶持刘协,就必须承认刘备的政治地位。
刘协想要在登基后有合法性且得到大臣支持,也同样必须要承认刘备的政治地位。
宦官?
何进?
袁氏?
一朝天子一朝臣,在新君面前都算个屁啊!
而更让曹操惊骇的是,刘备还将曹操举荐给了董卓!
曹操若是接受董卓的征辟,那今后就与袁绍等人结仇;曹操若是不接受董卓的征辟,那必会受到董卓的怨憎。
见曹操惊骇如此,刘备却是静静的替曹操斟酒:“孟德兄,你难道真的不想当一个治世之能臣吗?跟在袁绍后面为袁绍奔走,你真的甘心吗?现在机会摆在你面前了,你难道不想要把握吗?”
“试想一番,我有雍州兵两千,再加上你这两营西园军,保守估计董卓至少也有两千人。六千人在手,我们一起干票大的!只要配合得好,足以助协皇子登基称帝。”
“这可是从龙之功啊!孟德兄!你,不心动吗?”
曹操越听越是惊骇。
心动?
曹操可太心动了!
谁不想要从龙之功一步登天?
可这代价却是要让曹操放弃之前积累的全部人脉和关系,甚至不惜与袁绍反目成仇!
刘备没有催促,而是静静的品尝美酒。
鱼饵已经扔出去了,就看曹操是选择咬钩还是逃避。
曹操此刻五味繁杂,内心两个小人在不断的争吵。
一个在吵着不要被刘备忽悠要坚定不移的跟着袁绍走,一个在吵着要从龙之功从此一步登天。
良久。
曹操红着眼睛,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平复内心的躁动,点出了核心:“从龙之功,却有三个人要分享。三人必有争端,这恐怕不适合吧?”
“错了。是两个人。”刘备伸出两根手指:“董卓算个什么东西?也配享这从龙之功?早晚必除之。”
“天下英雄,唯孟德兄与备耳!这从龙之功,你我同享。”
“我出身寒微,尝尽疾苦,受不了朝堂的蝇营狗苟,此生所愿,乃内安黎庶,外震夷戎胡蛮,让大汉能够万国来朝!”
“孟德兄不同,你虽是阉宦之后,却与夏侯氏和曹氏关系匪浅,你又知朝堂权术,有治世之能臣美誉。若由你执掌朝堂,再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必能扫荡蠹虫,还大汉朗朗乾坤!”
“届时,你御内,我御外,你我联手,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天下又有何人能敌?又有何人敢反?”
刘备一席话,说得慷慨激昂,即便曹操强行按捺内心的躁动也难掩心潮澎湃。
就在此时,等候许久的许攸,也来到了曹操面前:“孟德,可还识得故友乎?”
曹操吃了一惊,呼问道:“子远,你怎也在此地?”
许攸笑道:“刘使君要夺从龙之功,我又岂能不来?昔日我在邺城助王芬时,你认为王芬不能成事,故而不愿参与;而今机会就在眼前,奉先帝密诏扶持新君,奉天子以令不服,天下莫敢不从。”
“你我都曾为本初奔走,也应该很明白,我们都可以跟本初同患难,但很难跟本初同富贵。况且,若让本初得了势,以如今袁氏门生遍及天下之势,本初必起王莽之心。”
“可就算本初得了皇位,又能如何?天下群吏,皆是腐败不堪。本初即便上位,天下万民依旧会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就本初那干大事而惜身的胆色,他敢动天下群吏?”
“更何况,若本初继位,第一个反本初的,就是袁术,届时袁氏内部相争,天下将会更乱。与其如此,倒不如由我等来辅佐新君,安定万民。”
若说刘备的话,是让曹操动了进步之心;那么许攸的话就是让曹操断了退路。
最重要的是:就算曹操不愿同举大事,又能改变什么呢?
若曹操不要这从龙之功,不外乎是天下英雄换成刘备和董卓,而非刘备与曹操。
良久。
曹操脸上的犹疑也退尽,取而代之的是坚毅和狠辣:“何时动手?”
刘备大笑:“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且让何进等人相争,待洛阳乱起之时,就是我等从龙之时。我听闻淳于琼也在营中,孟德兄是否需要我等相助。”
曹操摇头:“淳于琼一介莽夫,不足为虑。现在动他,难免会打草惊蛇,待时机到了,某自有手段擒他。”
“好!”刘备再次为曹操斟酒,举樽敬道:“孟德兄好胆气!请!”
一樽酒后,曹操便请辞离去。
看着曹操那变得坚定的步伐,许攸语气凛然:“袁氏势大,需借力御之,故需用二虎竞食之计,也不知道曹操能不能顶得住。”
“无妨。”刘备轻笑一声:“自古关东多豪杰,更何况袁氏内部也非铁板一块。好戏即将开场,我等也该准备了。雍州缺钱粮,不知这从龙之功又能得到多少钱粮呢?”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52854/28375756.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