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大获全胜,刘备追袁三百里(求追订
推荐阅读:火影圆梦大师! 君见妖否? 拳之下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1978:从参军开始的文豪 清冷师祖要修无情道?我离,闺蜜也离! 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 日本战国:真田家的野望 我名黄天,苍天已死什么鬼? 冰汽神座
不论什么理由,弱小就是原罪。
就如关羽水淹七军后被吕蒙白衣渡江偷袭江陵,胜败理由能从双方的战略高度到战术细节分析成百上千条,彼此之间可以争论三天三夜。
可究其根本,就一个原因:弱小。
倘若江陵城坐了个诸葛亮,别说吕蒙白衣渡江了,哪怕是江陵到陆口一带全都不设防,吕蒙也只能在江陵城外焦头烂额望城兴叹。
就如刘备在蓝田城头一边吃饭一边看袁术杂耍一般,袁术除了在城外破防骂街就只能灰溜溜的撤兵。
只有弱小之人才会怕背叛,强大之人会将背叛者碾碎。
刘备会养铠甲骑兵也是这个原因,生产力若不够,可以用时间来凑。
虽然现在只有八百骑甲三百马铠,但假以时日凑上两千骑甲两千马铠,刘备都不用跟对手玩阴谋诡计了。
长江以北,天下无敌。
关羽细细的琢磨刘备的教诲,若有所悟。
现在的关羽,虽然读了书但还不够多,仍需努力。
如古语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而回了本寨的孙坚,则是召集了麾下将校,并当众宣布“我受袁绍檄文欺骗,误以为刘皇叔与董卓等人是矫诏废立,而今醒悟,深感后悔,决定不再为袁氏效力,只愿为朝廷讨伐袁术。”
普通的将校对反袁和助袁是没什么概念的。
袁氏是难以撼动的大树?那至少得豪强层次才能接触。
对普通将校而言,更关心能不能打胜仗活命,以及打了胜仗后主将能不能赏罚严明,蚍蜉撼大树也不是普通将校应该去考虑的。
故而,当孙坚决定反袁后,除了一小撮对袁氏有认知的将校迟疑外,剩下的将校都在高呼着要为孙坚效命。
袁氏虽然门生故吏遍及天下,但普通将校没有个直观的概念。
孙坚虽然不如袁氏势力强势,但普通将校知道孙坚骁勇善战。
讨伐袁术未必会死,反对孙坚一定会死,该听谁的军令,众人还是拎得清的。
“好!”
“既然诸位肯为我效命,我亦不会负诸位。”
“等到了扬州,扬州刺史会表我为破虏将军,今后尔等随我征战,皆可建功立业!”
孙坚豪气干云,一席话便调集了众人的热血。
长史公仇称虽然很惧怕反袁后袁氏的反扑,但在众人高涨的士气影响下也振臂高呼。
自入关后,孙坚这支兵马就没正儿八经的打过一场。
武关是没人守,直接抢关;峣关又在怠战,双方在对峙。
战场就是如此,不是进攻方想要求战就一定能战。
要么进攻方以破竹之势碾压对手,要么就得等对手来决定是否厮杀。
而更多的时候,都是在打呆仗、结硬寨、固垒以待时机,更何况,对手还是据守险关的刘备及其部长。
而此时情况略有不同。
袁术昨日提前往武关方向撤兵,不仅士卒疲惫,还无险关地利。
孙坚虽然决定与刘备结盟,但袁术并不知情,有心算无备,又算计一支疲兵,天时地利人和皆在孙坚一方。
这是孙坚的良机。
此战过后,孙坚就得去扬州正式与袁氏对立。
在扬州,孙坚亦是有些人脉的。
譬如庐江太守陆康的侄儿在宜春县令时,被叛军围困,曾派人向孙坚求援,孙坚不顾越界征讨违反法度也执意派兵去救。
再加上刘备又将孙坚引荐给了扬州刺史刘岱,让孙坚又多了几分胜算。
在为歃血为盟制袁的盟友上,刘备也是煞费苦心。
刘岱势力太弱,除了让刘岱去找陆康外,如今又给刘岱送了个江东猛虎。
刘表虽然没有直接找刘备要人,但此番暴揍袁术也能让刘表没后顾之忧。
盖勋处又举荐了陈登、糜竺二人,尤其是陈登,那可是刘备都想征辟入关中的奇才。
曹操处虽然差了点,但也举荐了陈宫和程昱,且因为黄琬在豫州,也间接让曹操得了一千豫州兵驻守小沛。
而为避免误伤,孙坚又传令营中军士皆在右臂裹布,等一切就绪后便弃粮草辎重,只以轻兵追袁术。
一方面是为了向刘备证明是真心结盟而非暗藏阴谋,一方面是袁术后撤的兵马本就有粮草辎重,压根不用去担心缺少粮草。
探查到孙坚留下的粮草辎重,刘备也不客气,让峣关军士将粮草辎重尽数搬入关内。
免费的钱粮,不要白不要。
前方的袁术还不知道孙坚已被刘备策反,此刻正因山林间时不时冒出来的雍州兵而烦躁。
这些雍州兵对袁术兵造成的杀伤虽然不多,却会让袁术兵沿途都紧绷着神经。
本来撤兵后士气就很低了,如今还要忍受山林中的雍州兵袭扰,这士气也就更低迷了。
“大耳贼!”
“此番羞辱,来日我必要十倍奉还!”
袁术阴沉着脸,对刘备的恨意灌满了胸腔。
若不是打不过,袁术真想回去与刘备厮杀。
杨弘、张勋、黄猗等人瞅见袁术那愈来愈阴沉的脸,一个个都不敢吭声,只希望能早日返回南阳,不用再在关中吹着寒风担惊受怕。
直到中途休憩时,杨弘才小心翼翼的劝慰:“不过是些小股兵力在袭扰,主公也无需理会。眼下有孙坚在峣关挡住刘备,我等足以安然撤回南阳。”
“南阳多美人,届时我必为主公挑选上等美人,保证让主公玩得开心。不似关中贫瘠,刘备就算是皇叔也寻不到美人享乐。”
杨弘是个会谄媚的。
犹如好比商场失意情场得意一般,杨弘巧妙的拿捏了袁术的心思,让袁术通过在另一个战场取得碾压刘备的优势来舒缓心情。
提到美人,袁术心头的烦躁果然消散不少:“杨长史有心了,南阳阴氏乃光烈皇后族人,回去后就让阴氏献上美人,最好是阴氏最有钱那几家。”
美人,袁术要;钱财,袁术也要。
会对了意的杨弘,亦是嘴角勾起:“主公放心,属下必会认真挑选。”
关中干寒,袁术又行军半日,只感口干舌燥,遂命亲随去兑蜜水。
养尊处优的四世三公贵胄,即便是行军打仗也会配备专门的厨子和独有的蜂蜜。
然而令袁术更生烦躁的是,亲随却说没蜂蜜了不能兑蜜水了。
“匹夫,怎敢欺我?”袁术一鞭子抽向亲随。
这次入关,袁术让随从带了十罐特制蜂蜜,即便天天喝蜜水也能喝上三个月。
如今入关还没一个月,亲随却说没蜜水了,这让袁术如何不怒?
亲随忙跪地求饶:“主公饶命,绕峣关时,背蜜罐的摔下山了。”
“叉出去,砍了!”袁术语气冰冷,丝毫没有为摔下山的军士而叹息,只恨为什么摔下去之前不先将蜜罐扔给旁人。
而对眼前狡辩的亲随,袁术也同样不想再看到,袁术不要过程,只要结果。
没能喝上蜜水,袁术刚刚好点的心情又变得糟糕,只能随便喝点水凑合。
就在伙夫造饭不久,一个坏消息又接踵而至,却是后军押送粮草的刘勋派人求援,声称孙坚反了。
骤闻此讯,袁术又惊又疑:“孙坚反了?孙坚敢反?”
张勋一听,顿时炸了:“果然如我猜测,孙坚此人,残暴无义。”
“让他奔袭长安,他在武关延误时机;让他攻打峣关,他在峣关怠慢军机;让他断后阻敌,他直接叛变反投刘备。”
“主公,请许我调集兵马,我定要将孙坚生擒,献于主公马下!”
自黄猗举荐孙坚奔袭武关后,张勋就对孙坚心存恨意;在武关时又被孙坚抢了攻打峣关的先锋印,张勋对孙坚的恨意更深。
好不容易抢到了绕道峣关背后奇袭峣关的任务,却中了关羽伏兵,再次加深了张勋对孙坚的恨意。
虽然孙坚没有抢功,但张勋笃定是孙坚在峣关前方怠战才导致关羽有余力在后方提防奇袭。
此番听到孙坚反了的消息,张勋更是恨意难忍,誓要将孙坚生擒!
袁术脸色再次变得阴沉,一面让张勋调兵去增援刘勋,一面让亲随备马准备跑路。
怒归怒,袁术也很清楚张勋不是孙坚对手,此刻也只能先让张勋和刘勋在后面拖延时间。
杨弘、黄猗等人也慌忙寻来战马。
主公袁术都要跑路了,此时不跑,更待何时?
袁术的判断没错,张勋所部兵马与孙坚交锋,近乎于一触即溃。
就连张勋的武器都不知道掉何处了,吓得张勋只管策马急逃,至于身后的部众会如何,压根不在张勋考虑反问。
“一群乌合之众!”
接连击败刘勋和张勋,孙坚对袁氏势力的惧意也弱了几分。
若是依附袁术的袁氏门生故吏多为这般不堪者,那也的确如刘备所言“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过一冢中枯骨。”
后方。
随着两个时辰逐渐过去,刘备也在峣关整装待发。
“大哥,追杀袁术就交给某和四弟吧,大哥和典韦留在峣关静待消息即可。”见刘备也要追击袁术,关羽连忙急劝。
虽说孙坚被策反,但袁术毕竟还有数万兵马,明枪易躲,流矢难防。
自古以来,运气差而被流矢射中的大有人在,关羽不愿刘备去冒这个险。
“我为皇叔,我若不上,又何以服众?不必多言!”刘备直接拒绝了关羽的好意。
虽然关羽是在担心刘备的安危,但刘备更清楚的是:乱世之中想要破而后立,就只有马背皇帝才能威服四方,震慑文武。
为什么刘秀和李世民为什么不跟刘邦朱元璋一样杀功臣,不怕功高盖主吗?
原因很简单:不管云台二十八将还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就没人比刘秀和李世民更能打的。
刘秀昆阳大战,两万人吊打王莽四十二万;李世民虎牢关之战,三千五百骑吊打王世充窦建德十万。
再加上,刘秀打昆阳大战的时候才二十九,李世民打虎牢关之战的时候才二十五。
都是年轻的时候就威震天下,功臣大部分都是跟着刘秀李世民才混起来的。
等刘秀李世民老了,功臣也老了,年轻一辈谁敢捋刘秀李世民的虎须?
而今。
刘备虽然名扬天下,但天下人多有认为刘备是靠矫诏等奸诈手段才当上皇叔。
就连袁术在断定打不过黄琬又攻不破洛阳后,也选择了在大冬天奇袭长安。
虽然有袁术战略战术水平差的原因在,但更大的原因在于:自袁术及其以下,绝大部分都认为刘备不堪一击,就算冒险也能赢。
袁术及其势力对刘备的小觑,才是刘备坚决要亲自上阵的主要原因。
刘备能忍受袁术在蓝田城下的恶语,是因为几句恶语影响不了刘备的威望。
刘备不能忍受袁术在大冬天奇袭长安,是因为袁术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刘备的威望。
这不仅会让南阳士民认为刘备没能力让关中安定而不愿迁入关中,还会让袁氏势力认为关中是个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
就连刘表、刘岱、曹操、盖勋也有可能会怀疑刘备是否还值得合作,继而让制袁同盟形同虚设。
故而这一战,刘备不仅要亲自上阵,还要让袁术闻刘备之名闻风丧胆。
以四世三公袁氏贵胄为踏脚石,也更能够让天下人对刘备有新的评价。
随着刘备一声令下,八百骑兵跟随刘备在前,关羽赵云典韦三将则各引步骑在后。
自峣关到武关,虽然地形狭窄道路多阻,不适合大规模骑兵通行也不适合骑兵冲杀,但刘备现在也不需要冲杀,只需要抢夺袁术的粮草辎重,将袁术一步一步撵出关中。
等将袁术撵到了南阳,到了骑兵容易施展的地形,才是刘备的猎杀时刻。
刘备也要让南阳士民亲眼看到,谁才是能在乱世中安定万民之人。
而随着孙坚和刘备相继加入战场,袁术及麾下将校越打越惊慌,只能走走停停的撤退。
等一路仓皇逃至武关后,袁术愕然发现跟在身后的残兵败将竟不足千人!
剩下的兵马大部分都困在了关内!
看着士气低迷的众人,袁术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大耳贼,我誓杀汝!”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52854/28375719.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