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1978:从参军开始的文豪 > 第99章 荣归故里

第99章 荣归故里


来到了他们利川最大的商场!嗯,最大的商场也没有武汉的三分之一大呀!毕竟是山城没交通很难发展的。

    他带着老父亲直接去了电器铺子。

    “同志,你们这里还有电视机吗?”周旭问道。

    现在这个年代黑白电视机价格很高,基本是三五百块附近,以武汉当地知名的“莺歌牌”电视机为例,“莺歌牌”  12寸黑白电视机的售价为  310元。

    最重要的还是要有票,倒卖票也许是犯法的,但是依旧能卖到四五十一张!洗衣机的票也许更贵。周旭的票是找单位拿的。

    “有!就这些了。”

    县城的电视机不多,主要的还是这个‘莺歌牌’,武汉百货商场才有进口的日本电视机呢。

    “那给我拿一台吧?能送货到家吗?”

    “能得,您是住哪里的?”

    “就是长顺大队的?”

    售货员想了一会:“长顺大队有点远……不太行。”

    “加三块呢?”

    “可以。”

    售货员很快就收了周旭的钱和票。

    周国平十分的意外:“哎?你买什么电视机?这东西几百块钱呢。”

    “没事,我看你和妈在家里无聊,想着让你们就好好休息呀!我呢又不是少这么一点钱,你儿子我现在是连长了!!!”周旭拍拍胸脯!

    “连……连长?”周国平听到这个词语,愣了一会儿:“别瞎吹牛,部队里面听到了,那可是要被批的。”

    “吹牛什么呀?我就是连长呀,才评级的,我都得了一等功了?为什么不给我评一个连长呀!”周旭努努嘴,在父亲面前他还是比较想要炫耀成绩的。

    “……哦!也对。”

    两父子又在县城买了一些年货,老父亲震惊于周旭的财力,倒是又想到他这个连长的身份还有写作赚钱的本领,也就没什么怀疑的。

    最后在回老家的最后一班公汽上面,周国平感叹道:“还是送你参军的这个决定很正确呀,不然也不知道你在部队里面有这么大的发挥空间……”

    周旭愣了愣,您老人家真会往自己脸上贴金。

    不在部队自己还是可以写作赚钱的,不过多了一层军人身份外壳保险一点。

    很快,两父子提着一包包东西来到了老家。

    一人三四包东西,来到了家里。

    听着这个动静,冬天不太喜欢出门的一群人也忍不住探出头来瞅瞅到底是谁来了?这才看到原来是这两父子。

    “哎?周旭回来了?”

    “哪里,你们不是看错了?”

    “提着这么多东西呢!哪里可能看错了?”

    于是等着两人才到小路上,一群人就急匆匆的围到了门口,看着这个周旭……毕竟都是喜欢在沉寂的冬天里面找找热闹而已。

    周旭无奈,也喊了喊:“三伯娘、六婆……七大姑……”

    一劈里啪啦的亲戚,跟喊口令似的。

    “看看!看看!你以后长大了学学人家,也要去参军知道了吗?”

    一个大婶子,扯着自己七八岁的孩子看着周旭风风光光的场景,不禁说道。

    “对对对,你们几个小犊子都好好学学!”

    “……”

    到了家门口,给老母亲都吓了一跳:“奇了怪了,这么多人呀!”

    周旭喊了张秋天一声:“妈!”周旭把东西放到家里

    “哟!是幺儿回来了,快点进来!”

    张秋天听到这么一声,立马走过来,眼泪都要流下来了,周旭自从参军的时候,她就心慌慌的,后来去了南边她更加担心了……

    现在看到了完好无损的儿子之后,她才好受了一些。

    “嗯嗯。”周旭直接进了屋子里面烤火。

    外面的人看了几眼,张秋天说道:“好了好了,今天都散了吧,都大晚上的了,小心山上的老虎下来吃你们呢!!!”

    吓唬几句,一群人只好回家去了。

    不过说得老虎,周旭也就听的老人家说过,他们恩施州是土家、苗族的自治州,虽然土家族基本汉化了。

    但是依稀记得父母以前说的土家的图腾就是白虎,如宣恩和恩施有白虎堡,利川有白虎山,鹤峰有白虎台等。毕竟这边以前确实有华南虎吧。

    说句现实的话,真有老虎,前几年大炼钢也把能烧的都烧了吧?人家都没住的地方了。

    “……”

    晚上吃饭。

    桌上多了很多的肉菜。

    到了过年,队上杀猪了,家里分了几十斤,后面两夫妻觉得儿子回来了也许不太够,于是又去买了几十斤。

    今年过年铁定是能过一个好年的。

    “对了爸妈,我给你们还买了些衣服呢,你们看看能不能穿!”

    周旭给父母买了一套春秋穿的,一套冬天穿的!就一人两套衣服,款式就是现在的确良做的衣服。

    的确良现在还是潮流,得到了八十年代才开始倒台呢。

    两夫妻一人换了一件衣服,周国平说道;“这衣服还不错,能穿就好了。”

    “对对,我们两又不挑。你在部队上面过得辛苦吧?”

    看来父母对于自己在部队的生活都挺好奇的,周旭就稍微简略的讲了讲自己在部队的生活。

    太过于神奇的部分删掉了,太过于不堪的地方也省略了,就简简单单说了一些。

    周国平连连点头:“这个政委是个好人!对了,过年你得给人家带点特产过去!”

    “我一定记得呢!”周旭连连点头,政委对自己的好当然记得……

    晚上,周旭去了自己的屋子,因为家里本来就没什么弟弟妹妹的。自己的屋子保存的还算完整……

    张秋天从刚刚的炉子里面夹出来炭火石,拿着一个小炉子走了上来,然后往炉子里面填满了炭石,后面就这么关好炉子的几个口留一个小缝隙。

    “你冷了就在门口的碳缸里面加一点木炭呀!”

    现在的农村的木炭一般都是这么来的,比如做饭的时候,把炭火石夹出来直接放入密封的缸里面,一年三季存一堆木炭,然后冬天用。

    “我记得呢!知道了妈!我进了城一趟又不是变成了城巴佬!!!”

    这时候张秋天才关了门离开。

    第二天早上。

    一早,周旭就让父母收拾了一些东西,他提着两包东西来到了书记家里面。

    敲敲门,书记开的门:“哦!小旭回来了!”

    书记是混乱的几十年过来的,半年时间过去并不是说忘记了儿子的死,而是看淡了很多……

    周旭看着他满面笑容,然后把两袋子礼物拿了出来:“给您拜个早年来的。”

    “你……这,这么多东西花了不少钱吧?”周书记无奈说道。

    周旭把东西就放在家门口:“没多少东西的,有才哥以前托我照顾你们,我可不能食言是吧?”

    有才妈最后还是收下来了东西,邀请道:“进屋喝口茶吧?”

    周旭点点头。

    进了屋子,家里收拾的还算干净。

    他其实很喜欢翠平在《潜伏》里面说得一句话:“我帮县农会发过烈士证,一天就发了  20多个,那些寡妇,没人像你说的那样,都撑得住。大别山的女人死都不怕,死了男人就活不下去了吗?”

    翠平的一句话就秒杀了现在所有的女权主义了。

    烈士家属也是一样的,不一定要哭哭啼啼,他们也能把生活过得很好。

    送完东西,周旭摸摸小弟弟的脑袋。

    “听说书记您被调去了公社?”

    听到这里,周书记点点头:“是公社那边说得,准备让我去看看。”

    不过确实是和周有才相关,才往上面调的,当然老家照顾烈士家属,周旭心里也替他们开心。

    在书记家里面吃完饭,周旭这才离开。

    回了家里面。

    今天那一台“莺歌牌”的电视机终于是到了家里面。

    其实周旭老早老早就想要买电视机了,最可惜的是自己在部队再买一台电视机进去,就成为享乐主义了,想了想还是算了。

    电视机到了家门口。

    又是一群的村民跑过来围观,倒不是没有见过电视机,而是他们整个村子唯有一台电视机,是那个有双职工的村口家。

    周旭家现在是第二台电视机,又有人说道:“还得是当兵呀,你小子听到没有?长大了给你爹我买台电视机!!”

    周旭流汗,这话是这样说的吗?

    “国平你生了一个好儿子呀!”

    “快打开电视机给我们看看?”

    “羡慕呀,国平,你儿子真是给你光宗耀祖了,你未来也有的吹了。”

    周旭在一群人的注视下最终打开了电视机。

    电视屏幕闪了闪。

    最后出现了画面,果然是《新闻联播》!

    “出现了,啧啧!播的什么新闻?”

    “声音大一点!!”

    “真厉害呀!!”

    没办法,这个年代就是这样,一台电视机,一个街道,一个村里面基本都是‘共享’的,一到了下班时间,就是一群人围着电视机看。

    周旭也不缺这么点电费,当然他觉得人多也会好一点,父母就两个人待在老家多无聊,每天晚上来点客人还有的八卦聊。

    老人家待在家里面最怕的就是孤独。

    “好了,大家看电视就看电视!安静一点,后面的人听不到呢!”周旭笑着喊了一声。

    这么一句话,这里瞬间安静了不少。

    看《新闻联播》都看的这么开心呢?周旭倒不觉得意外。

    因为如果去重点高中体验一下其实就明白这种感受了,对于重高的学生来说,每周看一期《新闻周刊》跟救赎一样,周旭再也不想回想那段比起来自己在现在部队还要痛苦的生活了。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52804/28375778.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