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老巷书店的晨光
青石板路被清晨的露水浸得发潮,踩上去能听见细微的“吱呀”声,巷口那棵三百年的老槐树把影子斜斜铺在“陈记书店”的木质招牌上,风一吹,门楣上挂着的铜铃“叮”地响了声,像在跟巷子里的晨光打招呼。陈爷爷戴着磨花了边的老花镜,正蹲在柜台后擦一本1982年版的《鲁迅全集》,深蓝色的粗布围裙沾了些书页掉下来的碎渣,指尖在泛黄的书页边缘轻轻摩挲——这是昨天从巷尾王奶奶家收来的旧书,书脊上还留着前主人用红笔写的“***”,字迹已经洇开,却透着股认真劲儿。
“陈爷爷!”门口传来清脆的喊声,小满背着洗得发白的粉色书包冲进来,裤脚沾了泥点,手里攥着半块没吃完的白面馒头,馒头渣子顺着指缝往下掉。她熟门熟路地把书包往角落那张掉漆的旧木桌上一放,踮着脚够书架第三层的《昆虫记》,小胳膊伸得笔直,校服袖子滑下来,露出手腕上用红绳系着的小铃铛,一动就“哗啦”响:“今天我要把上次没看完的星天牛部分看完!昨天做梦都梦到它了!”
陈爷爷抬头笑了笑,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把擦书的蓝布叠得整整齐齐放在柜台上:“慢点够,别摔着。那本《昆虫记》我昨天晒了一下午,潮味都散了,你闻闻,还有太阳的味儿呢。”小满已经捧着书坐下来,把馒头放在旁边的纸碟里,手指点着插图里的星天牛,头也不抬地应:“闻到啦!比我家的枕头还软乎!”话音刚落,巷口突然传来卡车的轰鸣声,“轰隆隆”的声音震得窗棂都在颤,小满吓了一跳,手里的书差点掉在地上,幸好她反应快,用胳膊肘稳稳托住了。
陈爷爷皱了皱眉,起身走到门口,手搭在额头上往巷口看。一辆白色的卡车停在老槐树底下,车身上印着“城房拆迁评估”的蓝色字样,两个穿深灰色西装的人正拿着文件夹往巷子里走,皮鞋踩在青石板路上,发出“噔噔”的硬实声响。他心里“咯噔”一下,刚要开口喊住那两人问问情况,就看见住在隔壁的张奶奶拄着枣红色的拐杖匆匆过来,拐杖头在青石板上敲出急促的“笃笃”声,老太太的头发有些乱,显然是急着跑过来的:“老陈!不好了!不好了!我刚才去巷口买豆腐脑,听拆迁办的人说,咱们这老巷要拆了!下个月就要开始丈量房子了!”
陈爷爷的手顿在门把手上,阳光刚好照在他的老花镜上,折射出的光晃得他眼睛发疼,巷口那辆白色卡车的影子,在他眼里变得格外刺眼。小满也跑了过来,抱着《昆虫记》紧紧贴在陈爷爷的腿边,小脑袋仰着,声音带着点怯生生的哭腔:“陈爷爷,拆了的话,书店会不见吗?我以后还能来这儿看书吗?”陈爷爷摸了摸小满的头,刚要开口说“不会的”,口袋里的手机突然响了,刺耳的铃声打破了巷子里的安静,来电显示是“赵哥”——那个已经催了三个月房租的租客,每次打电话来,语气都一次比一次硬。
他深吸一口气接起电话,赵哥的声音从听筒里传出来,比早上的秋风还冷硬:“陈叔,今天下午我过去收房租,这次可不能再拖了。前两次你说凑凑,这都凑了快一个月了,我这边也等着钱用呢。”陈爷爷捏紧了手机,指节都有些发白,看着巷口越来越近的评估人员,喉咙发紧:“赵啊,你看能不能再宽限几天?我这边……我这边刚听说老巷要拆,还没捋清楚情况呢。”话没说完,电话那头就传来“啪”的一声挂电话的声音,忙音“嘟嘟”地响着,像在敲打着陈爷爷的心脏。
他低头看着小满担忧的眼神,把铜铃往门楣上又挂了挂,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轻松些:“没事,先回店里看书,爷爷有办法。”回到柜台后,陈爷爷想把那本没擦完的《鲁迅全集》放进书架,手指刚碰到书脊,就感觉书页中间夹了什么硬邦邦的东西。他心里纳闷,小心翼翼地翻开,一张泛黄的牛皮纸借条从书页里掉了出来,慢悠悠飘落在柜台上。借条上的字迹有些模糊,墨水都晕开了,但借款人的名字却清晰可见——赵建军。陈爷爷愣住了,这不是赵哥的父亲吗?他记得赵建军年轻时和自己一起在巷口摆过书摊,两人还一起喝过不少次酒,怎么会有借条在这儿?他拿起借条,指尖轻轻拂过“赵建军”三个字,突然想起二十多年前的那个下午,赵建军红着眼眶跟自己借钱的场景,心里一阵发酸。
(https://www.shudi8.com/shu/752712/35425993.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