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老巷书店的旧书笺 > ·第23章:远方的来信

·第23章:远方的来信


三月的老巷,春意更浓了。老槐树上的叶子变得翠绿,巷口的桃花也开了,粉嫩嫩的,像一片云霞。陈爷爷坐在书店门口的木椅上,晒着太阳,手里拿着一本旧书,正看得入神,忽然听见巷口传来“邮递员来啦”的喊声。

他连忙站起来,走到巷口,只见邮递员手里拿着一封挂号信,上面写着“老巷书店陈先生收”。陈爷爷接过信,看了看邮戳,是从南方寄来的,心里忽然想起了什么——去年正月,老周给他的那封十年前的旧信,就是老伴的老同学李阿姨寄的。难道这封信也是李阿姨寄来的?

回到书店,陈爷爷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里面是一张信纸,上面的字迹娟秀,和去年那封信的字迹一模一样,果然是李阿姨寄来的。“老陈,好久不见,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我。去年我整理旧物时,发现了十年前给你寄的信,当时因为身体不好,没能去老巷看你,后来就忘了这件事。最近身体好多了,孩子们也支持我去老巷看看,我打算下个月来,到时候咱们好好聊聊,再看看你的书店。”

陈爷爷看着信,眼睛渐渐湿润了。他想起年轻时,李阿姨常来家里做客,和老伴一起聊天、织毛衣,那时候的日子,简单又快乐。后来李阿姨搬去了南方,就断了联系,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李阿姨还记着他,记着老巷的书店。

林小雅来的时候,看见陈爷爷手里拿着信,眼睛红红的,连忙问:“陈爷爷,怎么了?是不是出什么事了?”陈爷爷把信递给林小雅,笑着说:“是李阿姨寄来的,她下个月要来老巷看我,还要来书店看看。”林小雅接过信,看了一遍,高兴地说:“太好了!到时候咱们一定要好好招待李阿姨,让她看看老巷的变化,看看书店的读书角和旧书摊。”

老周听说了这件事,也特别高兴,他说:“李阿姨来的时候,我把我的旧书摊再摆出来,让她也看看咱们巷里的热闹。我还可以给她讲我和旧书的故事,说不定她也有很多旧书故事要讲呢。”小满则蹦蹦跳跳地说:“我要给李阿姨画一幅画,画老巷的书店和读书角,让她记住咱们老巷的样子。”

接下来的日子,陈爷爷每天都在盼着李阿姨的到来。他把书店里的旧书又整理了一遍,把老伴生前最喜欢的那本《唐诗三百首》放在了柜台最显眼的地方,还在书店门口摆上了几盆鲜花,有月季、有吊兰,都是巷里的街坊送的,让书店看起来更热闹些。

林小雅则帮着准备招待李阿姨的东西,她买了老巷里最有名的点心,还亲手做了果酱,说要让李阿姨尝尝老巷的味道。老周也没闲着,他把自己的旧书摊又收拾了一遍,还特意翻出了几本和南方有关的旧书,说要送给李阿姨,让她想起家乡的样子。

四月初的一天,阳光明媚,陈爷爷一大早就起来了,穿上了老伴生前给他做的中山装,还把书店门口的灯笼擦得锃亮。林小雅和老周也早早地来了,小满手里拿着自己画的画,站在书店门口,盼着李阿姨的到来。

上午十点多,巷口传来了熟悉的声音:“老陈,我来啦!”陈爷爷连忙跑出去,只见李阿姨站在巷口,头发有些花白,却还是当年的样子,手里提着个布包,里面装着给陈爷爷带的南方特产。“李阿姨,你可算来了!”陈爷爷走过去,紧紧握住李阿姨的手,眼睛又湿润了。

李阿姨跟着陈爷爷走进书店,看着书店里的一切,笑着说:“老陈,你的书店真好,比我想象的还要热闹。有读书角,有旧书摊,还有这么多喜欢书的街坊,真好。”她拿起柜台前的《唐诗三百首》,翻了两页,说:“这本是阿妹生前最喜欢的书吧?我还记得她以前总拿着这本书,给我读里面的诗。”

陈爷爷点点头,给李阿姨递了杯热茶。林小雅把准备好的点心和果酱拿出来,老周则把自己准备的旧书送给李阿姨,小满也把自己画的画递给李阿姨。李阿姨看着眼前的一切,感动得说:“谢谢你们,你们真好。老巷还是当年的样子,温暖又热闹。”

接下来的几天,陈爷爷带着李阿姨逛遍了老巷,看了老槐树下的旧书摊,去了书店里的读书角,还尝了巷里的特色小吃。李阿姨说,这次来老巷,圆了她多年的心愿,以后她还要来,还要带更多的老朋友来,看看老巷的书店,看看这里的温暖。

李阿姨走的那天,陈爷爷送她到巷口。李阿姨说:“老陈,我会常给你写信的,告诉你南方的故事,也听你讲老巷的故事。”陈爷爷点点头,笑着说:“好啊,我等着你的信,也等着你下次来。”

回到书店,陈爷爷拿起故事本,写下:“四月初,李阿姨从南方来,逛了老巷,看了书店,带来了远方的故事,也带走了老巷的温暖。远方的来信,连接了思念,也带来了新的希望。”林小雅帮着整理书架,老周则坐在读书角里,翻看李阿姨带来的南方旧书。“叮铃——”风从外面吹进来,铜铃响了,带着远方的思念,落在故事本上,像在为这段跨越千里的情谊祝福。


  (https://www.shudi8.com/shu/752712/35414003.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