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凉棚下的手工课
樱花开得正盛的时候,老巷的凉棚成了最热闹的地方。每天傍晚,街坊们都会聚在这里,聊天、吃饭、看樱花。这天一早,周先生刚起床,就听到凉棚那边传来阵阵笑声,他赶紧洗漱好,走了过去。
走近一看,才发现是小宇和几个小朋友在凉棚下画画,张婶坐在旁边,手里拿着一团粉色的毛线,正在织毛衣。“周爷爷!”小宇看到周先生,赶紧举起手里的画,“你看,我画的是樱花树,还有凉棚下的大家!”周先生凑过去一看,画里的樱花树粉白相间,凉棚下坐着张婶、李叔、陈爷爷,还有几个小朋友,每个人都笑得很开心,连凉棚的布帘上都画了几朵小小的樱花,透着孩子气的认真。
“画得真好!”周先生笑着蹲下身,指尖轻轻碰了碰画纸上的樱花,“小宇,你想不想学更有意思的?咱们可以用樱花花瓣做手工,比如樱花书签、樱花标本,还有能挂在凉棚上的樱花灯笼,晚上亮起来肯定特别好看。”小宇眼睛瞬间亮了,手里的画笔都忘了放下,使劲点头:“想!我最想做樱花灯笼!还要给灯笼上画个雪人,这样冬天夏天都能看见!”
旁边的几个小朋友也围了过来,举着小手七嘴八舌地喊:“我要做樱花书签!送给我妈妈!”“我想做标本,夹在课本里,上课也能看到樱花!”张婶放下手里的毛线团,把织了一半的粉色毛衣搭在臂弯里,笑着说:“周先生这主意好啊!正好我家有彩纸、剪刀和胶水,昨天收拾柜子还翻出卷丝带,都拿来给孩子们用。咱们今天就凑个手工课,我也跟着学学,以后给小宇织毛衣的时候,说不定还能绣朵樱花上去。”
李叔扛着工具箱从巷口走过,听到动静也凑了过来,掀开工具箱盖子,里面的锯子、锤子、小木片摆得整整齐齐:“做灯笼要架子吧?我这里有现成的薄木板,还有细钉子,我来帮你们做架子,保证结实又好看。”陈爷爷也提着竹篮来了,篮子里铺着干净的白纸,装着刚捡的新鲜樱花瓣,粉白的花瓣还带着晨露,透着水灵劲儿:“我早上绕着樱花树走了两圈,捡的都是没掉多久的花瓣,做标本颜色正,也不容易碎。”
大家说干就干,周先生把凉棚下的长桌擦干净,把材料分成三堆:彩纸、剪刀、胶水和丝带放在最左边,供大家做书签;中间摆着吸水纸、厚重的字典和陈爷爷捡的樱花瓣,用来压标本;最右边则放着李叔带来的木板、钉子和绳子,专门做灯笼架子。小宇和几个小朋友先围到左边,叽叽喳喳地讨论着要做什么形状的书签。周先生坐在旁边,拿起一张粉色彩纸,对折后剪出半个樱花的形状,展开就是一朵完整的樱花:“你们看,这样剪出来的樱花特别对称,再贴上一片真的樱花瓣,系上丝带,就是独一无二的樱花书签了。”
小宇学着周先生的样子,小心翼翼地拿着剪刀,剪到花瓣边缘时,手指还微微发颤。周先生伸手轻轻扶着他的手,慢慢调整角度:“别急,剪慢一点,沿着线走就好。”不一会儿,小宇的樱花书签就剪好了,他挑了片最大的樱花瓣,用胶水小心地贴在中间,又系了根红色的丝带,举起来给大家看:“你们看!我的书签做好啦!以后看周爷爷给我的故事书,就用它夹页!”
张婶也拿起一张黄色彩纸,剪成了圆形,贴上几片淡粉色的樱花瓣,又从兜里掏出根银线,绣了个小小的“福”字在旁边:“我这书签送给陈叔,他天天记巷子的事,用这个夹笔记本正好,也图个吉利。”陈爷爷接过书签,指尖摸着上面的银线,笑得眼睛都眯了:“谢谢张婶,这书签比买的还好看,我明天就夹在笔记本里。”
另一边,李叔和周先生正忙着做灯笼架子。李叔用尺子量好木板长度,拿起锯子轻轻锯开,动作熟练又轻柔,生怕弄出太大的声音吵到孩子们。周先生则在旁边打磨木板边缘,用砂纸把毛刺都磨掉:“孩子们说不定会碰着,得磨得光滑点,免得扎手。”不一会儿,四个方形的灯笼架子就做好了,李叔还在每个架子的角上,都刻了个小小的樱花图案,精致又可爱。周先生找来了粉色的薄纱布,裁成合适的大小,用胶水小心地贴在架子上,又让孩子们在纱布上画满樱花和星星,瞬间就有了灵气。
王伯提着茶壶路过,看到大家忙得热闹,也坐下来帮忙压标本。他教孩子们把樱花瓣平铺在吸水纸上,摆得整整齐齐,再盖上一层吸水纸,最后放进厚重的字典里压好:“压标本得有耐心,至少要放三天,不能中途翻开,不然花瓣会卷边,颜色也会掉。等三天后取出来,夹在书里,能保存好长时间,以后想樱花了,翻开书就能看见。”孩子们听得格外认真,每个人都小心翼翼地放好自己的花瓣,还在字典上贴了写有自己名字的小纸条,生怕拿混了。
林小雅背着相机,在凉棚下不停地穿梭,一会儿拍孩子们认真做手工的样子,一会儿拍李叔锯木板的专注,一会儿又对着刚做好的灯笼架子拍照。“这些照片洗出来,咱们贴在故事本里,以后翻看的时候,就能想起今天大家一起做手工的热闹劲儿。”林小雅说着,还特意给小宇的书签拍了张特写,照片里的书签映着阳光,樱花瓣透着淡淡的粉色,格外好看。
中午的时候,手工课终于告一段落。长桌上摆满了大家的成果:各种各样的樱花书签摆了满满一排,有圆形的、方形的、樱花形的,还有些小朋友剪出了小兔子、小房子的形状,再贴上樱花瓣,创意十足;孩子们的樱花瓣都整整齐齐地压在字典里,等着变成漂亮的标本;四个樱花灯笼也做好了,粉色的纱布上画着五颜六色的图案,挂在凉棚的横梁上,风一吹就轻轻晃动。
张婶从家里端来了一大锅樱花粥,还烙了几张葱油饼,大家围坐在凉棚下,喝着清甜的樱花粥,吃着香脆的葱油饼,聊着刚才做手工的趣事。小宇捧着粥碗,喝了一口,抬头对周先生说:“周爷爷,今天的手工课真好玩!以后咱们还能开手工课吗?我还想做樱花形状的小钱包,给妈妈装零钱。”周先生笑着摸了摸他的头:“好啊,以后每个周末咱们都在凉棚下开手工课,下周教大家做樱花小钱包,再下周教大家用树枝做小摆件,让咱们老巷的日子越来越有意思。”
傍晚的时候,天渐渐暗了下来。李叔找来几根蜡烛,小心翼翼地放进樱花灯笼里,点燃后,昏黄的烛光透过粉色的纱布,映出樱花的影子,落在地上、墙上,像撒了一层粉色的星光。街坊们都围在凉棚下,看着头顶的灯笼,笑着聊着,连路过的行人都忍不住停下脚步,多看几眼这满是烟火气的老巷。
陈爷爷悄悄拿出笔记本,在最新的一页写下:“今日凉棚下开手工课,书签、标本、灯笼皆出众人之手,粥香混着花香,笑声满巷。手工课课桌上的碎屑,都是老巷日子里最软的痕迹。”写完,他把笔记本合上,抬头看着眼前的热闹景象,嘴角的笑意怎么也藏不住。风轻轻吹过,樱花树的花瓣落在凉棚上,落在灯笼上,落在大家的肩头,温柔得像一场不会醒来的梦。
(https://www.shudi8.com/shu/752712/35397030.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