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老巷书店的旧书笺 > 第七十三章 元宵的花灯与汤圆

第七十三章 元宵的花灯与汤圆


元宵节这天,老巷里处处都透着热闹。距离傍晚还有好几个时辰,巷口的空地上就已经搭起了一个简易的灯棚,李叔正踩着梯子,把一个个红灯笼挂在棚顶;张婶则带着几个街坊,在灯棚周围系上彩色的绸带,粉的、黄的、蓝的绸带在风里飘着,远远望去,像一片落在老巷里的彩色云霞。

周先生刚打开书店门,就看到小宇提着一个自制的花灯跑了过来。那花灯是用彩纸糊的,形状像一只圆滚滚的小兔子,耳朵是淡粉色的皱纹纸做的,耷拉在头顶,眼睛是用黑色纽扣缝的,鼻尖贴了一小块红色绒布,灯柄是小宇妈妈用树枝打磨光滑的,还系着一根红绳,一晃就会发出“叮铃”的轻响。“周爷爷,你看我的兔子花灯!是我和妈妈昨天晚上一起做的,我还在里面放了小蜡烛呢!”小宇举起花灯,献宝似的展示着,眼睛里满是骄傲。周先生接过花灯,指尖触到温热的纸壳,笑着说:“真好看,这兔子的耳朵软乎乎的,比集市上买的还可爱。晚上点上蜡烛,肯定像只发光的小兔子。”

小宇听了,更开心了,拉着周先生的手就往巷口跑:“周爷爷,咱们快去灯棚看看!李叔说他做了走马灯,上面有孙悟空呢!”周先生被他拽着,慢慢往灯棚走,路过的街坊都笑着和他们打招呼,手里要么提着刚买的花灯,要么拿着准备包汤圆的糯米粉,满巷都是欢喜的气息。

走到灯棚下,只见陈爷爷正坐在一张小桌子旁,手里握着毛笔,在红纸上写灯谜。桌子上已经叠了十几张写好的灯谜,有的上面画着小图案,有的题着简单的诗句。李叔刚从梯子上下来,手里还拿着一个没挂好的走马灯——那走马灯是用竹篾扎的框架,外面糊着白纸,纸上画着《西游记》的片段,孙悟空的金箍棒、猪八戒的九齿钉耙都画得栩栩如生。“周先生来了?快帮我看看这走马灯挂在这里行不行。”李叔指着灯棚中间的横梁说。周先生点点头,接过走马灯,帮着李叔把它固定好,轻轻吹了口气,灯芯下的小叶轮就转了起来,纸上的孙悟空仿佛真的动了起来,引得小宇拍手叫好。

“陈爷爷,您写的灯谜难不难呀?我能猜出来吗?”小宇凑到陈爷爷身边,踮着脚看桌子上的灯谜。陈爷爷放下毛笔,拿起一张写着“白胖子,爱洗澡,洗出个小光头”的灯谜,笑着说:“你试试?这个东西咱们晚上就要吃。”小宇歪着脑袋想了想,突然拍了下手:“我知道了!是汤圆!汤圆煮的时候要在水里‘洗澡’,煮好后白白胖胖的,咬开里面是甜馅,就像‘小光头’!”陈爷爷哈哈大笑:“答对了!咱们小宇真聪明,晚上第一个灯谜就留给你猜。”

张婶拎着一个装满糯米粉的袋子走过来,笑着说:“别光顾着玩,晚上要吃汤圆呢!我准备了黑芝麻和花生两种馅,周先生你帮我把街坊们都叫上,一会儿都去我家包汤圆、煮汤圆,吃完再过来猜灯谜。”周先生点点头,转身去通知巷里的其他人家,小宇则跟着张婶去拿面团,说要自己包“小兔子汤圆”。

傍晚时分,张婶家的院子里挤满了人。大人们围在石桌旁,揉面团、搓汤圆、包馅料,动作熟练;孩子们则围在旁边,拿着小面团捏小动物,有的捏成小鸭子,有的捏成小元宝,还有的捏得四不像,却依旧玩得不亦乐乎。小宇拿着一块小面团,在手里搓来搓去,想把它搓成兔子形状,可面团总不听话,要么耳朵掉了,要么身子扁了。周先生看到了,走过去帮他:“先把面团搓成圆,再捏出两个小尖当耳朵,最后用红豆当眼睛,这样就是小兔子汤圆了。”在周先生的指导下,小宇终于做好了一个歪歪扭扭的兔子汤圆,他小心翼翼地把它放进盘子里,像保护宝贝一样。

“汤圆要开水下锅,煮到浮起来再煮两分钟,这样才熟透。”张婶一边说着,一边把包好的汤圆倒进沸腾的锅里。白色的汤圆在水里翻滚着,不一会儿就浮了起来,散发着淡淡的糯米香。张婶把煮好的汤圆盛进碗里,每个碗里都放了几颗黑芝麻馅和几颗花生馅的,还撒了点白糖。大家捧着碗,坐在院子里吃汤圆,甜糯的汤圆滑进喉咙,芝麻馅的香甜、花生馅的醇厚在嘴里散开,暖得人心尖发颤。小宇吃着自己包的兔子汤圆,虽然形状不好看,但却觉得比任何时候吃的汤圆都甜。

吃完汤圆,天已经黑了。大家提着各自的花灯,往巷口的灯棚走去。李叔早就把灯棚里的灯笼都点亮了,红灯笼的光映着彩色的绸带,把灯棚照得像童话世界一样。陈爷爷把写好的灯谜都挂了起来,有的挂在灯笼上,有的系在走马灯的绳子上。“猜灯谜开始喽!谁先猜对,就奖励一个小灯笼!”陈爷爷话音刚落,小宇就第一个冲了过去,盯着一个写着“身上穿白袍,肚里藏墨宝,走路先喝水,写字真漂亮”的灯谜看。他想了一会儿,大声说:“是毛笔!陈爷爷,对不对?”陈爷爷点点头:“对!奖励你一个小灯笼!”小宇接过小灯笼,开心地蹦了起来。

大家围着灯谜,你一言我一语地猜着,有的猜不出来,就互相提醒;有的猜对了,就拿着奖励的小灯笼,在灯棚下转圈。周先生也猜了一个“有面没有口,有脚没有手,虽有四只脚,自己不会走”的灯谜,他想了想,笑着说:“是桌子!”陈爷爷笑着点头:“没错,周先生也厉害。”李叔则拿着走马灯,给孩子们讲上面《西游记》的故事,孩子们听得入了迷,连手里的花灯都忘了晃。

夜深了,灯棚里的人渐渐少了,但灯笼依旧亮着。小宇靠在周先生的怀里,手里提着兔子花灯,眼睛慢慢闭上了。周先生抱着小宇,慢慢往家走,路过灯棚时,他回头看了一眼,红灯笼的光映在青石板路上,像撒了一地的星星。回到书店,周先生翻开笔记本,在最新的一页写下:“元宵花灯亮,汤圆甜心房。猜谜笑声起,走马灯转忙。老巷的元宵,没有盛大的灯会,却有最朴素的热闹,温暖了整个夜晚。”写完,他把笔记本合上,窗外的灯笼还在亮着,远处传来几声孩子的笑声,一切都温柔得刚刚好。


  (https://www.shudi8.com/shu/752712/35390386.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