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初九的天公生与老巷的祈愿
大年初九,是民间传说中“天公生”的日子,也就是玉皇大帝的生日。老巷里的街坊们虽然不讲究隆重的祭拜,但总愿意借着这个日子,许些朴素的愿——愿天公保佑,新一年风调雨顺,家人平安。天刚亮,张婶就去了菜市场,除了买日常的菜,还特意买了些苹果、橙子,“天公生,得摆些新鲜水果,图个吉祥”。
回到家,张婶把水果摆在客厅的小桌上,摆得整整齐齐,又点了一支小小的香——不是那种大香,是细细的檀香,味道清淡,不呛人。“也不用搞多复杂,心里有个念想,求天公保佑咱们老巷的人都平平安安的就行。”张婶一边摆水果,一边跟老伴说,还特意把小宇和萌萌叫过来,“你们也来许个愿吧,许个新年的小愿望”。小宇歪着头想了想,说:“我希望今年能学会骑自行车。”萌萌则双手合十,小声说:“我希望陈爷爷身体健康,张奶奶的年糕永远好吃。”
陈爷爷也起了早,他没像张婶那样摆水果,而是坐在院子里的藤椅上,翻开“老巷回忆录”,在最新的一页写下了祈愿的话:“天公生,愿老巷新岁无灾无难,街坊们都能健健康康,孩子们都能快快乐乐,老巷的故事能一直写下去。”写完后,陈爷爷把回忆录合上,揣在怀里,拄着拐杖去巷里转了转,看看街坊们都在忙些什么。
刚走到巷口,就看见李叔在给家里的盆栽浇水。李叔家的院子里种了不少花,有月季、茉莉,还有几盆多肉。“陈爷爷,天公生啊?”李叔笑着打招呼,手里还拿着小喷壶,“我给这些花浇浇水,也算是给天公添些生机,求它保佑这些花长得旺,也保佑咱们老巷的日子旺”。陈爷爷点点头,看着院子里的花,说:“你这些花养得真好,等春天开了,老巷肯定更漂亮。”
周先生的书店也透着“天公生”的氛围,他在书店门口摆了一盆小小的迎春花,是前几天特意买的,枝条上已经冒出了小小的花苞。“迎春花象征着希望,天公生摆一盆,既好看,又能图个好彩头。”周先生还在书店里放了些舒缓的音乐,不是热闹的新年歌,是轻柔的钢琴曲,“让来借书的街坊能静下心来,也能在心里许个愿”。
张伟和刘芳则带着小宇和萌萌,在老槐树下挂了个小小的“祈愿袋”——是刘芳用红布做的,上面绣了个小小的“福”字。“咱们也搞个简单的祈愿仪式,大家有什么愿望,都写在小纸条上,放进祈愿袋里,说不定天公能看到呢。”刘芳拿出一沓小纸条和笔,分给路过的街坊,“有愿望就写下来,不用不好意思,都是咱们老巷的心里话”。
赵阿姨第一个过来写,她想了想,在纸条上写:“愿我家孩子今年高考顺利,考上理想的大学。”孙叔叔也过来了,写的是:“愿我的小店今年生意好一些,能多赚点钱,给老伴买件新衣服。”张婶写完后,还特意把纸条折成了星星的形状,“这样看起来更好看,天公也能更喜欢”。小宇和萌萌则在大人的帮忙下,写下了自己的愿望,萌萌还在纸条上画了个笑脸,说“这样天公看到会开心”。
中午时分,张婶煮了一锅“天公面”,跟平时的面不一样,她还在里面放了些红枣、桂圆,“红枣代表红火,桂圆代表团圆,天公生吃这个,吉利”。张婶把面盛在碗里,先给陈爷爷送了一碗,又给李叔送了一碗,最后还端了一碗给周先生,“周先生,快吃碗面,许个愿,新一年肯定顺顺利利”。周先生接过面,笑着说:“谢谢张婶,我刚还在心里许愿,希望今年能多进些好书,看来天公要保佑我了。”
下午,街坊们都聚在老槐树下,看着那个红色的祈愿袋,里面已经装满了小纸条。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聊着自己的愿望,赵阿姨说等孩子高考完,要带他来老巷跟大家一起吃饭;孙叔叔说等生意好了,要请街坊们吃顿大餐;张伟和刘芳则说想在巷里种些花,让老巷更漂亮。陈爷爷坐在一旁,听着大家的话,手里拿着相机,把这些温馨的场景都拍了下来,“这些愿望都是老巷的期盼,得记下来,等以后愿望实现了,再拿出来看看,多有意义”。
周先生则从书店里拿出几本跟“愿望”“梦想”有关的书,像《小王子》《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分给街坊们,“这些书里都有关于愿望的故事,大家有空看看,说不定能给你们的愿望加点动力”。李叔接过书,翻了几页,笑着说:“还是你有心,这些书我得好好看看,说不定还能给我的毛笔字找点灵感。”
傍晚时分,夕阳渐渐落下,老巷里的红灯笼又亮了起来。街坊们把祈愿袋挂在老槐树的最高处,“挂得高一点,天公能看得更清楚”。萌萌还在祈愿袋旁边系了个小小的铃铛,风一吹,铃铛“叮铃叮铃”响,像在跟天公打招呼。
大家站在老槐树下,看着祈愿袋,心里满是期待。张婶说:“希望咱们的愿望都能实现,明年天公生的时候,咱们再聚在这里,说说愿望实现的故事。”大家都点点头,脸上满是笑容。陈爷爷站在最后,看着大家的背影,轻声说:“天公生的祈愿,不是求来的,是咱们用日子一点点拼出来的,只要咱们好好过日子,愿望肯定能实现。”
(https://www.shudi8.com/shu/752712/35380223.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