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老街寻味与舌尖上的情谊
清晨的老巷,弥漫着各种美食的香味。张婶的厨房里,油锅“滋滋”作响,她正在炸油条,金黄酥脆的油条刚出锅,就引得隔壁的萌萌跑了过来。“张奶奶,油条好香啊!我要吃两根!”萌萌仰着小脸,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盘子里的油条。张婶笑着捏了捏她的脸蛋,递过一根刚炸好的油条:“刚出锅有点烫,慢点吃。”
不远处,李叔的早餐摊也支了起来。一张小小的木桌,几条长凳,锅里煮着热气腾腾的豆浆和小米粥,旁边的盘子里摆着自家腌的咸菜、酱萝卜,还有刚蒸好的肉包、菜包。“李叔,来一碗豆浆两根油条!”张伟打着哈欠走了过来,昨晚帮街坊修水管到半夜,这会儿正饿着呢。李叔麻利地盛了一碗豆浆,又夹了两根油条,递给张伟:“趁热吃,今天的豆浆熬得稠,管饱。”
周先生的书店开门时,手里多了一屉刚买的豆沙包。他刚坐下,张婶就端着一碗豆腐脑走了进来:“周先生,刚做的豆腐脑,给你送一碗尝尝。”豆腐脑白白嫩嫩,上面浇着鲜香的卤汁,撒着葱花和香菜,看着就让人有食欲。周先生连忙道谢:“谢谢张婶,每次都这么惦记我。”他拿起勺子舀了一口,滑嫩的豆腐脑在嘴里化开,卤汁的香味瞬间充满口腔,“真好吃,比外面买的还地道。”
老巷的早餐,从来都不是孤军奋战。张婶的油条配李叔的豆浆,赵阿姨的茶叶蛋搭周先生的豆沙包,街坊们互相分享,交换着不同的味道,也交换着彼此的心意。陈爷爷拄着拐杖走过来,李叔连忙给盛了一碗小米粥,递上一个肉包:“陈爷爷,今天的肉包是白菜馅的,您尝尝合不合口味。”陈爷爷咬了一口,肉馅鲜嫩,白菜清爽,笑着说:“好吃,好吃,你这手艺越来越好了。”
林溪背着画板路过,被早餐摊的香味吸引住了。她犹豫了一下,走到李叔的摊位前:“叔叔,我能买一碗豆浆和一个菜包吗?”李叔笑着点点头:“当然可以,姑娘,刚蒸好的,还热乎着呢。”林溪接过豆浆和菜包,找了个空位坐下,慢慢品尝起来。豆浆醇厚香甜,菜包鲜香可口,让她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真好吃,这是我吃过最地道的早餐了。”
张婶看到她吃得香甜,又给她递了一根油条:“姑娘,尝尝我炸的油条,配着豆浆吃更香。”林溪连忙道谢,接过油条咬了一口,外酥里嫩,带着淡淡的麦香,果然名不虚传。“阿姨,您的手艺真好,能不能教教我怎么炸油条啊?”林溪好奇地问。张婶笑着说:“当然可以,等你有空了,来我家,我一步步教你。”
中午时分,老巷的美食香味愈发浓郁。赵阿姨家炖了一锅排骨汤,排骨炖得软烂脱骨,汤汁浓郁鲜香,她盛了满满一碗,给隔壁的陈爷爷送了过去。“陈爷爷,我炖了排骨汤,您喝点补补身子。”赵阿姨笑着说。陈爷爷接过碗,闻着浓郁的香味,感动地说:“谢谢你啊赵阿姨,总这么想着我。”
李叔则在院子里支起了烤架,烤起了自家种的玉米和茄子。炭火“噼啪”作响,玉米的香甜和茄子的焦香混合在一起,飘满了整条老巷。“李叔,你这烤玉米看着就好吃!”张伟路过,忍不住停下脚步。李叔笑着递给他一串烤玉米:“刚烤好的,尝尝。”张伟接过咬了一口,甜丝丝的,带着炭火的香气,连连称赞:“太好吃了,李叔,你这手艺可以开个烧烤摊了。”
张婶则做了一大桌家常菜,有红烧鱼、糖醋排骨、清炒时蔬,还有一碗冬瓜海带汤。她打电话叫来了萌萌、小宇,还有林溪,一起分享美食。“姑娘,别客气,就像在自己家一样。”张婶热情地给林溪夹菜,“尝尝这个红烧鱼,我特意少放了点辣,适合你吃。”林溪感动地点点头,夹起一块鱼肉,鲜嫩入味,好吃得停不下来。
周先生也被邀请过来了,他带来了一瓶自己泡的杨梅酒:“夏天喝这个解暑,还能开胃。”大家围坐在桌前,一边品尝美食,一边聊天,欢声笑语不断。林溪看着桌上丰盛的菜肴,还有街坊们热情的笑脸,心里满是温暖:“真谢谢你们,让我感受到了家的味道。”
傍晚时分,街坊们又聚在了老槐树下,分享着各自的晚餐。张婶带来了刚烙好的烧饼,李叔带来了烤好的红薯,赵阿姨带来了自己做的凉拌黄瓜,周先生则带来了水果。大家一边吃着,一边聊着天,说着今天的趣事,分享着美食的做法。
陈爷爷坐在中间,手里拿着一块烧饼,慢慢吃着,笑着说:“咱们老巷的美食,不仅好吃,还藏着街坊们的情谊。一碗粥、一个包子、一块烧饼,都是大家的心意,吃在嘴里,暖在心里。”大家都点点头,深以为然。
老巷的美食,没有山珍海味,却有着最地道的家常味道。这些味道,藏着街坊们的匠心和诚意,也藏着彼此的牵挂和情谊。一口美食,一份温暖,让老巷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也让这份邻里情在舌尖上代代相传。
(https://www.shudi8.com/shu/752712/35370597.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