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月光下的约定与新的期盼
秋雨过后,老巷的空气被洗得格外清新,泥土的湿润气息混着桂花的甜香,顺着窗棂钻进家家户户。青石板路被雨水冲刷得发亮,倒映着天边渐亮的启明星,墙角的野菊喝饱了水,花瓣上挂着晶莹的水珠,在晨光里闪着细碎的光。巷口的老槐树抖落枝头残留的雨滴,叶片上的水珠“滴答”坠落,像是在为新的一天伴奏。
清晨的巷口比往日热闹了几分。张伟穿着蓝色工装,正踩着木梯帮周先生检查屋顶,他用手敲了敲重新固定的瓦片,清脆的声响在安静的巷子里回荡:“周叔叔,您放心,所有松动的瓦片都钉牢了,防水胶也涂了两层,就算再下几场秋雨也不怕漏。”周先生站在梯子下,手里拎着一个沉甸甸的蓝布包,脸上满是笑意:“多亏了你和街坊们,这是我托老友带的明前茶,今早刚送到,一会儿煮了给大家尝尝鲜。”
不远处,萌萌蹲在老槐树下,正小心翼翼地捡拾着落在草丛里的桂花。她穿着鹅黄色的小外套,额前的碎发被晨露打湿,贴在光洁的额头上,小竹篮里已经装了小半篮金黄的花瓣,散发着清甜的香气。“萌萌,这么早就在捡桂花呀?”陈爷爷拄着拐杖慢慢走过来,拐杖头敲击青石板路,发出“笃笃”的声响,他看着小姑娘认真的模样,眼里满是慈爱。萌萌抬起头,鼻尖沾了点桂花粉,像个圆滚滚的小团子:“陈爷爷,昨天张奶奶做的桂花糕太好吃了,我想多捡点桂花,帮张奶奶再做一些,还要给隔壁巷的小雅送过去呢!”
陈爷爷笑着摸了摸她的头,粗糙的手掌带着岁月的温度:“咱们萌萌真是个热心肠的好孩子。”他抬头望了望老槐树,枝叶在晨风中轻轻摇曳,树影斑驳落在地上,“这棵树可有六十多年的光景了,我小时候就在这儿捡桂花、捉迷藏,没想到现在还能看着你们这辈孩子在树下玩耍。”正说着,张婶提着竹编菜篮从家里出来,篮沿上还挂着一块印花围裙,看到萌萌篮里的桂花,立刻笑着响应:“好啊,等会儿我再和点糯米面,咱们加些核桃仁和葡萄干,做些不同口味的,让大家尝尝鲜。”
李叔推着一辆旧竹车从巷尾走来,车上装满了刚从菜园采摘的蔬菜,绿油油的白菜、红彤彤的辣椒,还有几个圆滚滚的南瓜,沾着新鲜的泥土,透着勃勃生机。“刚摘的南瓜,又甜又面,今天中午蒸南瓜吃!”他把竹车停在巷口的老槐树下,朝街坊们吆喝着,声音洪亮,“赵阿姨,你昨天不是说想做南瓜饼吗?快来挑两个大的,保证甜糯!”赵阿姨闻声从家里出来,手里还拿着针线筐,笑着走到车边:“正有此意呢,谢谢你啊李叔,每次都想着我们。”她弯腰挑了两个饱满的南瓜,掂量着重量,脸上满是满意的笑容。
周先生的书店早早开了门,木门“吱呀”一声推开,门上挂着的铜铃发出清脆的声响。他把水壶放在煤炉上,待水烧开后,抓了一把新茶放进粗瓷壶里,滚烫的开水冲入壶中,茶叶在水中舒展,醇厚的茶香瞬间弥漫开来。他倒了几碗茶,放在门口的石桌上:“大家忙完了都来喝口茶,解解乏。”路过的街坊们纷纷停下脚步,端起茶碗抿了一口,茶香在舌尖回甘,暖意顺着喉咙蔓延到心底。“这茶真香,入口醇厚,周先生费心了。”张伟从梯子上下来,端起一碗茶一饮而尽,忍不住称赞道。周先生摆摆手,眼里满是真诚:“应该是我谢谢大家才对,昨天要是没有你们出手相助,我的那些书可就全泡汤了。”
街坊们围在石桌旁喝茶聊天,阳光渐渐升高,透过老槐树的枝叶洒下来,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陈爷爷喝了口茶,忽然放下茶碗,若有所思地说:“眼看就要到重阳节了,咱们老巷是不是该热闹一下?以前啊,重阳节的时候,巷里的老老少少都会一起登高、赏菊、吃重阳糕,还会给老人家送茱萸,可热闹了。”这话一出,立刻得到了街坊们的热烈响应。“好啊好啊!”萌萌拍着小手叫好,眼睛亮晶晶的,“我还没登高过呢,想和大家一起去山上看看风景!”张伟也附和道:“是啊,现在大家平时都忙着各自的营生,难得聚得这么齐,趁着重阳节好好热闹一番也好。”
张婶立刻接话,眼里满是期待:“那重阳糕就交给我来做,我多做些不同口味的,甜的咸的都有,咱们带着去山上吃。”李叔也拍着胸脯说:“我去准备些水果和矿泉水,再做些酱牛肉、凉拌黄瓜,都是方便携带的小菜,省得大家爬山饿了。”周先生笑着补充:“我这里有几本关于重阳节的诗词集,还有相机,到时候咱们登高的时候,既能吟吟诗,又能拍些照片留作纪念,多有韵味。”赵阿姨也说:“我来准备急救包,再给陈爷爷准备一根轻便点的登山杖,安全第一。”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定下了重阳节的计划:后天一早出发,去城外的青山登高,中午在山顶野餐,下午赏菊吟诗,傍晚再一起回来。萌萌拉着陈爷爷的手,满脸期待地问:“陈爷爷,登高是不是能看到很远的地方呀?能看到咱们老巷的全景吗?”陈爷爷点点头,眼神里满是向往:“当然能啦,站在山顶上,不仅能看到咱们老巷的青瓦白墙,还能看到远处的田野、小河,甚至能看到城里的高楼呢。”萌萌听得眼睛都直了,立刻拉着张婶的衣角:“张奶奶,我要穿新买的小红袄去登高,还要把我画的老巷图画带上,让山顶的风也看看咱们老巷的样子。”
中午时分,阳光透过云层,温柔地洒在老巷里,驱散了秋雨过后的微凉。张婶家的厨房里,又飘出了阵阵香味,这次是蒸南瓜和桂花糕的混合香气,还有炒蔬菜的清香,让人垂涎欲滴。街坊们陆续聚到张婶家,围着八仙桌坐下,桌上摆满了热气腾腾的饭菜:金黄软糯的蒸南瓜、清香扑鼻的桂花糕、翠绿爽口的清炒白菜,还有一碗鲜美的萝卜汤。大家一边吃饭,一边继续商量着重阳节的细节,说说笑笑,气氛格外热闹。
萌萌捧着一块桂花糕,坐在陈爷爷身边,小声说:“陈爷爷,等重阳节过后,我想把咱们老巷的故事画下来,画下你扫落叶、张奶奶做桂花糕、李叔叔种菜,还有大家一起修屋顶的样子,再配上文字,做成一本画册。”陈爷爷眼睛一亮,欣慰地摸了摸她的头:“好啊,咱们老巷的故事,就该让你们这些孩子记下来,一代代传下去,让后人也知道,咱们老巷曾经这么温暖。”周先生听到这话,也笑着说:“我可以把你的画挂在书店里,再配上这次登高拍的照片,让更多人看到咱们老巷的温情。”萌萌用力点点头,眼里闪烁着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画册挂在书店里的模样。
下午,张伟特意去给陈爷爷加固了登山杖,还检查了大家要带的背包;张婶则开始准备重阳糕的食材,泡上了糯米,晾晒着桂花;李叔去菜园采摘了最新鲜的蔬菜,腌制着凉拌菜;周先生则整理着诗词集,把相机充好了电。老巷里的每个人都忙着,却不觉得累,心里都揣着对重阳节的期盼,这份期盼像一颗温暖的种子,在每个人的心底生根发芽。
傍晚时分,夕阳西下,给老巷镀上了一层温暖的橘红色。街坊们各自回家,巷子里渐渐安静下来,只剩下老槐树的叶子在微风中轻轻作响。陈爷爷依旧站在老槐树下,看着巷子里来来往往的身影,嘴角带着满足的笑容。他想起了年轻时的重阳节,想起了那些一起登高的老伙计,如今虽然有些已经不在了,但老巷的情谊还在,这份温暖还在,心里就格外踏实。
月光再次升起,温柔地笼罩着老巷。巷子里的灯光次第亮起,像一颗颗温暖的星辰,照亮了青石板路,也照亮了每个人的心房。那份邻里间的深厚情谊,那份对生活的热爱,还有对重阳节的美好期盼,都在这月光下悄悄发酵,成为老巷里最珍贵的宝藏。而即将到来的重阳节,也注定会成为老巷守望故事里,又一段温暖而难忘的篇章。
(https://www.shudi8.com/shu/752712/35362567.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