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巧手承古韵 匠心筑新篇
入夏后的老巷,雨水渐渐多了起来。一场淅淅沥沥的夏雨过后,青石板路被冲刷得格外干净,空气中弥漫着草木和泥土的清新气息。书店里,一场特殊的“非遗匠心交流会”正在筹备中,苏晚和周先生邀请了周边地区的几位非遗传承人,来老巷交流技艺,探讨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这天上午,受邀的非遗传承人陆续抵达老巷。第一位到来的是剪纸艺人刘阿姨,她提着一个装满剪纸作品的竹篮,一走进书店就被展示区的旧书笺吸引住了:“这些书笺太有韵味了,上面的图案虽然简单,却透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刘阿姨擅长传统剪纸,她的作品题材广泛,花鸟鱼虫、人物故事皆可入画,尤其是十二生肖剪纸,栩栩如生,深受大家喜爱。
紧接着到来的是竹编艺人王师傅,他背着一个竹编工具箱,手里还拿着一个刚编好的竹篮。王师傅的竹编技艺精湛,从简单的竹篮、竹筐,到复杂的竹编屏风、竹编摆件,他都能信手拈来。“老巷的环境真好,青瓦白墙,绿树成荫,很有创作灵感。”王师傅放下工具箱,打量着书店的环境,连连称赞。
最后到来的是糖画艺人李师傅,他推着一辆传统的糖画小车,车上放着融化的麦芽糖、石板和竹签。李师傅的糖画技艺堪称一绝,手腕轻轻转动,融化的麦芽糖就顺着竹签流淌而下,在石板上勾勒出各种精美的图案,龙、凤、花鸟、人物,无不惟妙惟肖,而且还能根据顾客的要求现场创作。
苏晚和周先生热情地接待了几位传承人,领着他们参观了老巷的书店、民宿、菜园和手工作坊。在张伟的老建筑修复工作室,几位传承人看到张伟正在修复一扇雕花木门,纷纷驻足观看。“这木门的雕花工艺真精致,是典型的明清风格。”刘阿姨说道,“现在会这种传统木工技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你能坚守下来,真不容易。”
张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就是喜欢老建筑,想把老祖宗传下来的技艺保留下来。其实修复老建筑和你们的非遗技艺一样,都需要耐心和匠心。”王师傅点点头:“说得对,无论是竹编、剪纸还是糖画,都需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才能把技艺传承好。”
交流会在书店的院子里举行,街坊们也纷纷前来围观。苏晚首先发言:“欢迎各位非遗传承人的到来!今天邀请大家来老巷,就是想和大家交流技艺,探讨如何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老巷虽然入选了市级非遗,但在技艺创新和推广方面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导。”
刘阿姨率先说道:“我觉得传统文化的传承,既要保留传统精髓,也要与时俱进。比如我的剪纸,现在除了传统的花鸟鱼虫,我还会创作一些现代题材的作品,比如卡通人物、城市风景,还会把剪纸和文创产品结合起来,做成书签、明信片,这样更受年轻人喜爱。”她说着,从竹篮里拿出几张剪纸书签,上面印着可爱的卡通形象,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王师傅接着说道:“竹编也是一样。以前竹编主要是实用为主,现在我会在竹编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艺术元素,比如在竹篮上编织出精美的花纹,或者把竹编和玻璃、陶瓷结合起来,制作成花瓶、台灯等装饰品。这样既能提升竹编的艺术价值,也能拓宽销售渠道。”他拿出一个竹编花瓶,瓶身上编织着缠枝莲纹,做工精美,让人爱不释手。
李师傅笑着说道:“我的糖画虽然是传统技艺,但现在我也会创新。除了传统的图案,我还会根据热门影视剧、动漫作品创作糖画,还会现场教孩子们做简单的糖画,增加互动性。现在很多家长都愿意带孩子来体验,既让孩子们了解了传统技艺,也让糖画技艺得到了更好的推广。”
几位传承人的分享,让苏晚和街坊们深受启发。张伟说道:“我之前修复老建筑,一直都是按照传统工艺来,听了大家的分享,我觉得可以在修复的同时,增加一些现代元素,比如在保留老建筑风貌的基础上,改善内部的居住环境,让老建筑既适合居住,又具有观赏价值。”
张婶也说道:“我做的传统美食,也可以创新一下。比如把青团做成各种可爱的形状,或者在粽子里加入一些新的馅料,让年轻人更爱吃。”萌萌则说道:“我可以把各位传承人的技艺画进我的画集里,让更多人通过我的画笔了解非遗技艺。”
交流会现场气氛热烈,大家各抒己见,分享着自己的经验和想法。刘阿姨还现场展示了剪纸技艺,只见她拿起剪刀,咔嚓咔嚓几下,一张精美的老槐树剪纸就完成了,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王师傅也现场编织了一个小巧的竹编书签,送给了萌萌。李师傅则为孩子们现场制作了糖画,看着一个个精美的糖画图案,孩子们兴奋不已。
交流会结束后,几位传承人还和苏晚达成了合作意向。刘阿姨愿意为老巷设计一批专属剪纸文创产品,把老巷的风景、民俗融入剪纸中;王师傅则答应教街坊们一些简单的竹编技艺,让竹编成为老巷民俗体验的一部分;李师傅也表示,会定期来老巷开展糖画体验活动,丰富老巷的民俗体验内容。
送走几位传承人后,苏晚和街坊们聚在书店里,兴奋地讨论着未来的规划。“今天的交流会真是收获满满,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创新的思路。”苏晚说道,“接下来,我们可以把这些想法落实到行动中,让老巷的非遗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周先生点点头:“匠心不分领域,只要我们坚守传统,勇于创新,就能让老巷的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街坊们也纷纷表示,会积极参与到技艺创新和推广中来,用自己的巧手和匠心,为老巷的文化传承添砖加瓦。
雨过天晴,阳光透过云层洒在老巷里,青石板路反射着晶莹的光芒。书店里,刘阿姨留下的老槐树剪纸被挂在了显眼的位置,与旧书笺、老地图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独特的文化画卷。而老巷的匠人们,也将带着这份坚守与创新,用巧手传承古韵,用匠心筑就新篇,让老巷的非遗文化在时光的长河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https://www.shudi8.com/shu/752712/35349694.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