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丹宗阵神踏天路 > 第七十二章 砺剑养锐

第七十二章 砺剑养锐


经历了一天一夜不眠不休的艰难调息与疗伤,三人体内近乎枯竭的灵力终于恢复了些许,虽然距离巅峰状态还相差甚远,但至少已经恢复了行动能力,可以勉强驾起遁光。宁寒强忍着经脉中传来的阵阵隐痛与识海的疲惫,目光扫过同样面色苍白、气息不稳的石猛与玄玑子,心中迅速做出了决断。

他声音略显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沉稳,开口道:“石大哥,玄玑子道友,我们如今的状态,实在不宜再贸然前行。此地已属黑漠荒原腹地,危机四伏,若再遭遇如银背狼群那般规模的袭击,恐怕凶多吉少。”

他顿了顿,继续冷静分析:“根据我们之前搜集的信息以及玄玑子道友的推算,那古修洞府真正稳定开启,尚需近两月时间。我们完全不必急于一时。当务之急,是尽快寻一处绝对安全的僻静之所,开辟临时洞府,布下重重防护,静心疗伤,将自身状态调整至巅峰。唯有以万全之姿,方能应对洞府开启时的莫测凶险。”

石猛虽然性子急躁,渴望早日抵达洞府所在区域,但也深知宁寒所言在理。他感受了一下自己体内依旧滞涩的灵力以及身上隐隐作痛的伤口,瓮声瓮气地点头:“木老弟说得对!他娘的,那群银背狼确实难缠,老子这身骨头都快散架了!是该好好休整一番,把状态养回来,不然进了洞府也是送菜!”

玄玑子更是举双手赞成,他揉着依旧隐隐作痛的肩膀,苦着脸道:“福生无量天尊!贫道这小身板可经不起再来一次了!木道友思虑周全,稳妥为上!贫道完全同意!”

意见统一,三人便不再犹豫,强提精神,驾起遁光,开始小心翼翼地在这片荒凉而危险的土地上搜寻合适的落脚点。他们不敢飞得太高,也不敢轻易用神识大范围探查,以免引来不必要的麻烦。足足耗费了大半日的功夫,绕过几处气息凶戾的妖兽领地,避开几波行色匆匆、眼神警惕的其他修士,终于在一处极为偏僻、被几座巨大风蚀岩环绕的隐蔽山谷中,找到了理想之地。

这处山谷入口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内部却别有洞天,约有方圆百丈大小,谷底甚至还有一洼小小的、水质虽然不算清澈却蕴含微弱灵气的泉水。四周高耸的岩壁挡住了肆虐的风沙与大部分窥探的视线,环境相对安静。

“就是这里了!”玄玑子掏出罗盘仔细勘测了一番,满意地点点头,“此地地势藏风聚气,虽非灵脉,却也僻静安全,不易被察觉。”

事不宜迟,三人立刻动手。石猛负责以蛮力配合灵力,在山谷最内侧的坚硬岩壁上开辟出三间相邻的简易洞府,每一间都足够宽敞,用于打坐调息。而宁寒与玄玑子,则联手负责布置防护法阵。

只见宁寒神色专注,从储物袋中取出数十面刻画着复杂纹路的阵旗,以及一些品质上佳的灵石。他手法娴熟地将阵旗按照特定的方位,精准地插入山谷入口、岩壁顶端以及那洼泉水周围。每一面阵旗落下,都引动周围微弱的灵气产生一丝涟漪。他布置的是一座得自玄雾宗藏经阁的“小五行迷踪阵”,此阵兼具隐匿与迷惑之效,能扭曲光线与神识探查,让外人难以发现山谷入口,即便靠近也会不自觉绕行。

而玄玑子则展现了他作为天道观真传的深厚阵道底蕴。他并未使用阵旗,而是取出了一盒散发着莹莹清光的特制灵墨和一支玉笔。他以指为引,以灵墨为基,直接在山谷入口处的虚空与地面上,勾勒出一道道玄奥莫测的银色符文。这些符文如同活物般游走,最终构成了一座环环相扣的“九宫禁断灵阵”。此阵防御力极强,一旦激发,可形成一道坚韧的灵光屏障,等闲筑基后期修士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攻破,并且还具有预警功能,任何外力触碰阵法,布阵者都能第一时间感知。

两人手法不同,却配合默契,一迷踪一防御,双重保障,将这座临时洞府打造得如同铁桶一般。石猛在一旁看得啧啧称奇,尤其是对玄玑子那手凌空画符布阵的本事,更是佩服不已。

阵法布置妥当,一层无形的波动笼罩了整个小山谷,将其气息与外界彻底隔绝。三人这才真正松了口气,各自进入自己的洞府,迫不及待地开始闭关疗伤。

宁寒盘膝坐在石床上,首先取出得自赵乾储物袋中的上好疗伤丹药服下,精纯的药力化开,滋养着受损的经脉与脏腑。随即,他全力运转《九转玄雾诀》,丹田内的五行道台缓缓旋转,散发出五彩光华,引动周围稀薄的灵气,同时也在不断提纯、炼化着丹药之力。他小心翼翼地引导着灵力流过那些细微的裂痕,修复着与银背狼群搏杀以及强行催动血棺带来的暗伤。他的神识也沉入识海,观想星空,缓缓恢复着因施展《锁魂咒印》而消耗过度的神魂之力。

时光在寂静的修炼中悄然流逝。洞府内只有灵力流转的微弱嗡鸣与悠长的呼吸声。

十天后,宁寒所在的洞府石门缓缓开启。他迈步而出,身形挺拔,眼眸清澈深邃,周身气息圆融内敛,不仅伤势尽复,修为似乎还略有精进,对五行灵力的掌控更加得心应手。他站在谷中,感受了一下另外两间依旧紧闭的石门,知道石猛和玄玑子尚未出关,便也不打扰,自顾自地走到那洼泉水边,掬起一捧水洗了洗脸,冷静地思考着接下来的行程与可能遇到的危险。

翌日,玄玑子的洞府石门也打开了。小道士走了出来,脸色红润,神采奕奕,肩膀上那道恐怖的爪痕已然消失无踪,连道袍都换了一件新的,虽然依旧有些旧,却干净整洁。他伸了个懒腰,活动了一下筋骨,看到宁寒,笑嘻嘻地打了个稽首:“木道友,看来你恢复得不错啊!”

又过了一日,石猛的洞府中传出一声畅快的长啸,石门轰然洞开,他龙行虎步地走了出来,浑身气血充盈,肌肉贲张,那股彪悍的气息更胜往昔,显然这次生死搏杀与之后的静修,让他的炼体修为也有所突破。他用力捶了捶自己的胸膛,发出沉闷的响声,哈哈大笑道:“痛快!他娘的,总算缓过劲来了!”

三人重聚,状态皆已恢复至巅峰,甚至各有精进。

然而,宁寒的谨慎性格让他觉得还不够。他看着玄玑子和石猛,沉声道:“洞府之行,吉凶难料,我们必须做好万全准备。我提议,我们再停留两日,我开炉炼制一些必备的丹药,玄玑子道友也可多准备些符箓,以备不时之需。”

石猛和玄玑子自然没有异议。于是,宁寒当即在山谷中选了一处平坦之地,取出得自赵乾储物袋中的一尊品质不错的青铜丹炉,以及大量的药材。他静心凝神,引动地火(以自身精纯火灵力模拟),开始炼制丹药。续骨生肌的“玉髓丹”、快速恢复灵力的“回元丹”、解毒辟毒的“清灵散”、甚至还有几炉效果更强的、能在短时间内激发潜力的“爆元丹”……一炉炉丹药在他精妙的控火术与精准的药性调配下成功出炉,丹香弥漫在小山谷中。

而玄玑子也没闲着,他找了一块光滑的巨石作为案台,取出符纸、灵墨与那支玉笔,神情专注地开始刻画符箓。他下笔如有神助,一道道繁复的符文流畅地呈现在符纸之上,灵光氤氲。攻击类的“庚金剑气符”、“爆炎符”,防御类的“金刚护身符”、“土牢符”,辅助类的“神行符”、“敛息符”……各种功效的符箓在他笔下源源不断地产生,被他仔细分类收好。

石猛则负责警戒,同时也在默默熟悉着自己突破后增长的力量,将双戟舞动得虎虎生风。

两日后,宁寒收起丹炉,将炼制好的数十瓶丹药分给石猛和玄玑子。玄玑子也得意地展示着自己厚厚一叠的成果。三人相视一笑,经过这十余日的休整与准备,不仅伤势尽复,状态巅峰,更是物资充沛,底气足了不少。

“走吧!”宁寒目光扫过被阵法隐藏的谷口,望向黑漠荒原更深处的方向,那里,古修洞府的诱惑与未知的危险正在等待着他们。“是时候去会一会那所谓的机缘与危机了!”

三人不再停留,收拾好一切,撤去洞府内的个人物品(外围阵法保留,以免被后来者轻易占据),身形一动,化作三道比起之前更加凝练、迅捷的遁光,冲出了隐蔽的山谷,再次踏上了前往黑漠荒原核心区域的征途。只是这一次,他们准备得更加充分,心中的警惕也提到了最高。玄玑子那句关于危机的预言,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时刻提醒着他们前路的莫测。


  (https://www.shudi8.com/shu/752700/35346104.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