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真君收徒
推荐阅读:星核机甲,狱火重生路 我靠学霸系统横扫全校 皇朝世子寻亲记 魔主临世:穿越成魔门教主 觉醒:异世杀神 红楼重生:病娇美人血玫瑰 大专毕业,别人打工我回乡 永恒修仙道 北平烽火淬青春:钢铁誓言 破产后:写小说觉醒人皇术
刘志威、肖玉倩、赵敏三人汇合后,自然少不了一番询问。
谢云只含糊说自己在小路上迷了路,转了许久才找回来,并未提及真君观中的奇遇。
众人见他安然无恙,除了气质似乎更清爽通透了些,也没多想,便一同随着渐多的人流,继续向山顶攀登。
当第一缕金色的朝阳突破云海,洒在苍翠的群山之巅时,他们终于抵达了茅山主峰之巅的九霄万福宫。
殿宇巍峨,在晨曦中熠熠生辉,香火气息弥漫,游客与香客络绎不绝。历经一夜奔波,众人都有些疲惫,寻了处石阶打算坐下歇脚。
谢云刚拂去石阶上的微尘,还未坐下,目光便被一人吸引。
只见一位约莫十二三岁的道童,穿一身极为洁净的月白道袍,布料看似普通,却在阳光下隐隐流动着柔光。
他面容如玉,眼神清澈见底,不染丝毫尘埃,头发用一根简单的木簪束起,周身仿佛笼罩着一层淡淡的、若有若无的清气,行走间步履轻盈,点尘不惊,与周围喧闹的游客形成了鲜明对比,宛如画中走出的人物。
这道童径直走到谢云面前,无视了旁边面露诧异的刘志威等人,对着谢云单手竖起,行了一个古朴的抱拳礼,声音清越如玉磬:“居士,掌门真人已于殿内相候,请随我来。”
谢云心中一动,已然明了。
他对三位目瞪口呆的同事简单交代了一句:“我有点事,去去就回,你们先休息。”
便在那仙童般的道童引领下,穿过熙攘的人群,走向万福宫后方一条被竹林掩映、寻常游客禁止通行的幽静小径。
原来,世人所见的茅山景区,不过是外门,此间的道士多为职业,负责日常接待、法事,如同上班。
而真正的传承之地,修行之所,乃是在这后山禁地,被称为内门的茅山派。
穿过一片灵气盎然的竹林,眼前豁然开朗。几座古朴大殿依山而建,没有外门的金碧辉煌,却更显厚重沧桑,飞檐斗拱间仿佛蕴含着道韵。
道童引着谢云来到其中一座名为“承天殿”的大殿前,便躬身退去。
殿内空旷,陈设简单。只见一位穿着粗布短褂、裤脚还沾着些许泥土的老者,正背对着门口,手持一把寻常的铁剪刀,小心翼翼地修剪着一盆看似普通的兰草。
他身形微微佝偻,就像一个刚从田里归来的老农。
然而,此刻已然入道,灵觉敏锐的谢云,却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
在他感知中,前方那老农般的身影,仿佛与整个大殿、与殿外的山峦、与这天地自然融为一体。
他周身没有丝毫迫人的气势或耀眼的灵光,但那种返璞归真的意境,却比任何光华都更令人心折。
相比之下,刚刚入道、周身灵气尚未完全内敛的谢云,反而显得有些“锋芒外露”,更像是个初得力量的修行者。
老者(茅山派当代掌门,清微真人)并未回头,依旧专注地修剪着枝叶,声音平和舒缓,却清晰地传入谢云耳中:“来了。”
他放下剪刀,缓缓转过身。面容普通,皱纹深刻,唯有一双眼睛,温润深邃,仿佛能洞彻人心,看穿世间万象。
“真君昨日降下法旨,言有故人之后,得授道缘,命我将你纳入茅山门墙。”
清微真人目光落在谢云身上,带着一丝审视,更多的是了然,“既然是真君亲自引路,赐下法门,便是与我茅山缘法深厚。
寻常弟子已不足以承此因果,既如此,我便亲自收你为徒,赐你法号——应玄。”
话音刚落,便有一名道童手捧托盘上前。
托盘上放着一套折叠整齐的青色法衣,一柄纹理天然、隐泛雷光的百年桃木剑,一枚刻有云雷符文的五雷号令令牌,以及一个古朴精致、音可通幽的三清铃。
清微真人继续说道:“你既已得真君传承,根基已成,寻常授箓流程于你已是多余。
昨夜真君显圣时,便已借天地之力,为你授下 ‘太上三五都功经箓’ 。
此箓已录名天曹,你如今已是身份合法、名登道籍的道门弟子。
凭此箓,你可依法召请箓中记录的二十四员护法神将、三百六十位值日功曹及相应兵吏,助你斩妖除邪,积功累行。”
谢云心神俱震,这才明白真君赐予的不仅是修炼法门,更直接赋予了他行道济世的“资格”与“权限”。
“真君亲自赐予你修炼法门,乃无上机缘,你须得好生修行,勤勉不辍,莫负了真君期望,也莫负了你自身仙缘。”
清微真人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你既入我门下,拜师仪式不可或缺。
然掌门收徒,非比寻常,需广发帖文,知会各方道脉同道,筹备典仪,至少需三个月时间。
这三月,你便安心在内门住下,熟悉门规,稳固境界,修行真君所传之法。
届时,再为你正示举行拜师大典。”
谢云此刻心中已默念师尊所赐法号“应玄”
听闻掌门让他留在内门修行三个月,心中虽对这片清修之地充满向往,却不得不面对现实。
他再次恭敬行礼,语气带着些许歉意但态度坚定:
“师尊厚爱,弟子感激不尽。
只是……弟子此次是请假与同事前来旅游,在川渝尚有工作俗务未了,骤然留下恐有不妥。
恳请师尊允准弟子先行返回川渝,处理俗务,做些安排,届时再返回山门,专心随师尊修行,参加拜师大典。”
清微真人闻言,脸上并无愠色,反而露出一丝了然的笑意,他微微颔首,目光更加深邃:“善。红尘俗世,亦是道场。
刚得传承便入山清修,犹如温室育苗,未必是好事。
回返尘世,于万丈红尘中磨砺道心,持守本真,印证所学,亦是修行重要一环。你且回去,将俗缘妥善料理。”
他顿了顿,继续道:“至于修行,你已得真君亲传《太上洞玄经》,此法玄妙高深,远胜我茅山寻常功法,你按部就班修行即可,若有疑难,可心神沉静,默诵真君宝号,或有所感。
这三个月,你便在俗世中自行修持,稳固‘入道’之境,熟练运用法箓、法器。”
谢云将青色法衣、桃木剑、令牌与三清铃小心地收入自己那个略显陈旧的登山包内层。
说来也怪,这些法器一放入包中,原本隐隐散发的灵韵便彻底内敛,看上去与寻常衣物、工艺品无异,连那桃木剑的纹理都显得朴实了许多。
他背好行囊,再次向那如同老农般侍弄花草的掌门师尊恭敬行礼,这才转身退出承天殿。
在仙童道童的无声引路下,他穿过竹林幽径,重新回到了人头攒动的九霄万福宫广场。
阳光炽烈,香火鼎盛,之前的经历恍如一梦。
“谢云!你可算回来了!”肖玉倩眼尖,第一个看到他,立刻拉着刘志威和赵敏围了上来,脸上写满了好奇与担忧,“快说快说,到底怎么回事?那个小道童神神秘秘的,带你去了哪里?这么久才回来!”
刘志威也上下打量着谢云,尤其多看了几眼他那个似乎没什么变化的登山包,粗声粗气地问:“是啊,你小子是不是惹什么麻烦了?我看那后山一般可不让人进。”
赵敏虽未说话,但探寻的目光也牢牢锁定在谢云身上。
谢云心中早有腹稿,脸上瞬间切换回那副人畜无害的奶狗表情,带着几分不好意思挠了挠头,解释道:“别担心,没事。其实就是个误会加一点小缘分。
我爷爷不是以前喜欢研究这些嘛,好像很多年前和这茅山后山一位静修的老道长有过些交集,算是认识。
那位小道童是奉了那位老道长之命,特意来找我,就是替老人家传个话,问了问爷爷的近况,算是……叙个旧吧。”他语气自然,将掌门的召见轻描淡写地归结为祖辈的香火情。
“叙旧?就这么简单?”肖玉倩将信将疑。
“不然呢?”谢云摊摊手,表情无辜又坦诚,“难道还能是看我骨骼清奇,要收我当徒弟传我绝世武功啊?”他故意用玩笑的口吻说道,反而消解了几分疑虑。
刘志威哈哈一笑,拍了拍谢云的肩膀:“也是,就你这细皮嫩肉的样子,当道士估计也得是最惹香客喜欢的那种‘花瓶’道士。行了行了,虚惊一场,没事就好!”
赵敏推了推眼镜,似乎接受了这个解释,只是淡淡点评了一句:“基于旧社会关系的非正式人际互动,在传统文化圈层中确实常见。”
见三人不再深究,谢云暗暗松了口气。
他感受着背后登山包里那几件沉甸甸的法器,以及体内缓缓流淌、与周遭喧嚣格格不入的洞玄真气,心中明白,有些秘密,注定只能独自守护。
一行人随着人流开始下山。
与来时夜爬的幽静神秘不同,白日的茅山展现出另一番壮丽景象,峰峦叠翠,宫观巍峨,但谢云的心境已然不同,看山不再是山。
他们马不停蹄,赶到山脚,取了寄存的行李,便直奔机场。
坐在候机大厅里,谢云看着窗外起落的飞机,再回想昨夜至今晨的离奇遭遇,有种强烈的不真实感。
身边的同事还在兴奋地讨论着这次的见闻和回去后的安排,而他,却已悄然背负了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飞机轰鸣着冲上云霄,穿过云层。谢云靠窗坐着,下方是绵延的云海,如同他此刻纷乱又逐渐明晰的心境。
他闭上眼睛,并非休息,而是尝试着按照《太上洞玄经》的基础法门,引导体内那丝微弱的真气缓缓运转,适应着在这万米高空之上,与在地面时略有不同的天地气息。
(https://www.shudi8.com/shu/752678/35440259.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