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503:更迭
推荐阅读:归墟仙国 全职法师:血族始祖,血魔大君 成亲不圆房,改嫁你又强闯我暖帐 志怪书 斗罗绝世:我的舍友叫王冬 未寄出的17岁 幽魂骑士王的地下城工程 完美世界:开局签到赤明九天图 断绝关系后,冷血家人后悔了 我不是文豪
2004年1月的京城,朔风凛冽,但弥漫在盛影传媒总部京信大厦内的,却是一种大局已定后的温煦与平静。
新年伊始,那份经由高层研讨会“定调”的宏伟蓝图,已然成为公司上下共同遵循的圭臬。
王盛用上市出让的股权,不仅换来了天文数字的资金,更关键的是,换来了“国家队”的深度绑定与明确支持,以及一段时期内无人能撼动的市场主导地位。
这不再是野蛮生长时的合纵连横,而是以产业发展和市场规模,倒逼整个电影体系话语权的更迭。
一种无声的变革正在发生:曾经被某些圈层奉若圭臬的、以谄媚西方审美和价值观为潜规则的“冲奖片”路径,在主流商业市场骤然失温。
张亿某《英雄》的挫败,不仅仅是商业竞争的失败,更是一个标志——那种试图复刻《卧虎藏龙》模式,以奇观化、符号化的“东方想象”去叩击国际奖项大门的叙事,在中国本土最具活力的消费群体面前,开始失灵。
王盛并未公开抨击任何特定导演或作品,但他一手打造的盛影系,用《博物馆奇妙夜》的文化自信输出,用《功夫》的本土化类型革新,用《人在囧途》等片的现实温度,清晰地勾勒出另一种可能,另一种更受本土观众欢迎的“华语电影”样貌。
他不需要去争夺旧有的话语权,他直接定义了新的赛场和规则。
当然,他也没有放弃奖项方面的布局,而是试图重构其规则。
霍健起、张扬等导演,连同盛影体系内支持的一批新生代电影人,正被鼓励在扎根现实、深挖本土人文底蕴的基础上,进行艺术探索。
他们的作品,如霍健起筹备中的、聚焦当代都市人精神困境的新片,以及张扬深入西南边地记录的少数民族变迁史诗,其出发点不再是揣摩“电影节评委喜欢什么”,而是“我们想表达什么”、“这片土地上有哪些动人的故事”。
这种由内而外的创作驱动力,旨在倒逼内地电影奖项的评价体系,使其不得不更多地关注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与社会连接,而非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统战价值”或“异域风情”的展示功能。
这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王盛手握资本、渠道和内容生产三大权柄,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整整一代,甚至未来数代观众对电影审美的认知。
在无数个像林晓月和张恒这样的年轻观众心中,“好看的电影”首先得是能打动他们、与他们生活产生共鸣的电影,是技术过硬、叙事流畅、情感真挚的电影,而非那些顶着“艺术”光环却晦涩难懂,或是为了外奖而刻意营造疏离感的作品。
他正在塑造的,是一种基于文化自信与市场检验的“华语电影主体性”。
宏大叙事之下,王盛又进入了“咸鱼”状态。
公司的庞大机器正按照既定战略高效运转。
每日需要他过目的,多是战略级的决策文件,具体事务则由李婷婷带领的秘书办,协调各事业部处理。
秘书办、或者说公司哥们,都今时不同往日,不仅从京城衙门、甚至从一些部委借调来了一批实习生,或是聘用了若干顾问。
盛影传媒在上面的视角中,完全是透明的,不论是财富数量、还是员工数量、亦或是宏大布局。
至于王盛个人,他持有的盛影股份,据韩三坪传达的消息规定,只能卖给国有资本。
之所以有这么条规定,除了电影产业、文化产业的特殊性外,撑起盛影梦幻般市值的大头资本,基本都是国家队。
除了这点外,王盛身边还多了两名轮班的“大内高手”,贴身保护。
……
时间缓缓而过。
一月中旬某个清晨,京城天色刚蒙蒙亮,冬日的朝阳尚未带来多少暖意。
王盛放在床头柜上的卫星电话响了,特殊的铃声提示这是来自海外的加密线路。
他揉了揉眉心,看了眼窗外灰蓝色的天际,算了下时差,此刻的洛杉矶应该是下午时分。
接通电话,那头传来了新线影业高级副总裁凯文·布朗熟悉而热情的声音,还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兴奋。
“王!新年快乐!希望没有打扰你的美梦!”布朗的语速很快,“但我必须第一时间和你分享这个天大的好消息!《间谍过家家》(《MR.& MRS. SPY》)!上帝,它简直是一头疯狂的票房野兽!”
王盛靠坐在床头,语气带着刚醒的慵懒,但思路清晰:“凯文,听起来是好消息。具体数字?”
“自12月19日上映,到昨天,刚好完整一个月!北美票房,你猜多少?1.5亿美元!整整一亿五千万!”
布朗的声音几乎在颤抖,“这还不是终点!根据票房走势和观众口碑,我们预测最终北美落点很可能突破2亿!全球票房算上其他已上映地区,已经超过4亿了!王,我们又创造了一个奇迹!”
《间谍过家家》的成功,在王盛的预料之内,但这个速度还是略超预期。
马特·达蒙与凯特·贝金赛尔的化学反应,加上成熟的好莱坞动作喜剧叙事和王盛注入的一些对家庭关系的东方式细腻刻画,果然产生了奇效。
“恭喜,凯文。这说明我们的合作模式再次被市场验证了。”王盛的语气平静,听不出太多波澜。
“何止是验证!王,票房只是表面最好看的收入,你知道的!”
布朗兴奋地开始细数,“家庭娱乐(DVD/VHS)市场才是真正的金矿!按照这个热度,DVD发售首周销量绝对会是年度级别的!还有电视播映权,有线电视和无线电视网都在竞价,这又是一笔长期稳定的收入流。
周边衍生品,印着电影Logo和角色形象的T恤、帽子、玩具,已经卖疯了!更别说未来的网络点播、航空版权、游戏改编……
上帝,王,我们赚麻了!这部电影的生命周期价值,绝对远超票房本身!”
布朗所言非虚。
在2004年,好莱坞一部A级制作的收入构成中,北美票房往往只占约30%-40%,海外票房占另外30%-40%,而剩下的20%-40%则来自庞大的后影院市场(家庭娱乐、电视授权等)和衍生品开发。
《间谍过家家》以其合家欢的属性和鲜明的角色特点,在后影院市场的潜力极为巨大。
“所以,凯文,你的意思是?”王盛明知故问。
“系列!我们必须开发成一个系列电影!”
布朗毫不犹豫,“剧本构思已经有了几个方向。王,这一切都离不开你的主导!回来吧,回好莱坞来!新线愿意提供最优厚的条件,让你拥有最大的创作自由度和利润分成!这里才是你施展才华的终极舞台!”
“感谢你的盛情,凯文。但我之前就曾说过,我的事业重心在中国。盛影传媒刚刚上市,这里有我必须亲自坐镇和开拓的战场。
好莱坞的合作,我们可以继续,像《间谍过家家》系列,我可以作为制片人把控方向和核心创意,但导演工作,或许可以交给其他有才华的导演。”
他的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布朗在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显然有些失望,但也早有预料。
“好吧,王,我尊重你的决定。”布朗调整了一下情绪,转而说道,“那么,让我们期待《间谍过家家》在中国春节档的表现?它定档大年初一,没错吧?”
“是的,宣传已经全面启动。”王盛回答,“不过,我可能更期待另一部电影的表现。”
“哦?是哪一部?”布朗好奇。
“《功夫》。”
布朗:“当然!《功夫》!我们内部的试映评价非常高,那种独特的喜剧风格和惊人的动作设计,相信能吸引大量观众。我们也非常期待它的表现。”
又寒暄了几句关于后续合作安排的话,双方结束了这次越洋通话。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51496/28375372.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