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五代风华 > 第143章 技术升级

第143章 技术升级


刚出宫门,李重进当即啐了一口。

    “怎哪都有王老儿,原本都解释过去了,非把我们拉回来骂一顿。”

    张永德道:“王相公担心岳父太纵容小辈,严厉点也是该的。”

    萧弈瞥了眼史德珫手里那张只值一千六百贯的宣帖,心中也是不快,但没说话。

    他沉得住气。

    史德珫道:“王相公若身故,一定也能追封王爵。”

    “嘿嘿。”李重进被逗乐了,道:“史大郎竟还是个妙人。走了,头疼,睡觉去。”

    张永德苦笑道:“我不该请重进喝酒,昨夜闹得厉害。”

    萧弈遂知他们后来还喝了一顿,当世风气本就差,年轻将领再不管教,不知成甚样子,王峻就该对他们狠狠严厉。

    “重进兄发酒疯了?”

    张永德指了指脸上的黑眼圈,意味深长道:“你躲着他些。”

    萧弈听了,心想,怕是迟早还得与李重进打一架。

    “记下了,我带大郎去领钱。”

    “好,你先到枢密院签帖,再去内府,莫去三司。内府管天子用度,三司管公事开支,流程慢,还得克扣。”

    “多谢军头。”

    “客气了,私下里兄弟相称便是。”

    张永德为人八面玲珑,拍了拍萧弈的肩,还不忘向史德珫一揖,微微含笑。

    “大郎,告辞了。”

    “张将军慢走。”

    待旁人都走了,萧弈见史德珫眼神闪烁,知道史德珫是看骂王峻就能拉近与年轻将领的关系,又想经营人脉了。

    但这种小聪明没用,在大周朝,他捏死史德珫就像捏死一只蚂蚁。

    不用说话,两人眼神对视了片刻,史德珫垂下头,佝偻了腰,将手中的宣帖递上,道:“郎君,幸不辱命。”

    “不用给我,给老潘。”

    萧弈没有听张永德的建议去内府,而是去了三司。

    今日去内府虽方便,可内府能给的只是应急小钱。往后朝廷采购望远镜是大笔款项,当然得经三司,哦,前提是生意做得顺利。

    总之,先让老潘混个脸熟。

    老潘每遇到一个官吏,就送上一袋准备好的茶叶。

    可到了三司使李谷面前,反而不送了。

    萧弈到时,王朴恰好也在衙中,招手,让他入内,并未停下与李谷的讨论。

    “惟珍兄,国朝初立,改牛皮税无妨?”

    “那也配叫税法?乃苏逢吉、王章之辈剥削之法,朝廷岂需用尽民间所有皮革?我权判三司,每留苏牛皮的税法一日,多一日奇耻大辱。”

    李谷把桌子敲得嘭嘭作响,听到动静,转头看来。

    萧弈之前只匆匆见过李谷一次,此时仔细打量,发现李谷虽是文官,身材却高大壮实,气势雄阔,举手投足间慷慨激昂,虽年近五十,犹有少年意气。

    “见过李相公。”

    “哈哈。”王朴笑道:“我为惟珍兄、萧郎引见。”

    “不必引见,我听说过他,擒下苏牛皮,大快人心。”

    “天下百姓被压迫日久,终于遇到一个好的三司使,可喘一口气啊。”

    “一隅之地,岂称天下?”

    李谷这一句话,听得萧弈微微一怔。

    目光凝视,李谷眼神清澈,有种权场中少见的侠气。

    这种性情,萧弈自诩做不到,比如关于牛皮税,他也有想说的,与其改,不如废,朝廷不必再摊派,而是专人收购,但他有顾虑,并不会现在说,只会等适合的时机。

    “萧将军,来三司何事?”

    “是陪史家大郎来支钱的,为军中制造望远镜。”

    老潘适时把宣帖递上。

    李谷接过一看,立即皱起了眉,问道:“何物造价竟达八十贯?”

    萧弈能回答,但不开口,看向老潘。

    史德珫会意,摆出虚弱的姿态,道:“李相公,晚辈身体不好,凡事府中旧人出面。”

    老潘很紧张,搓了搓手,道:“望远镜……哦,回李相公话,有此物可看清远处,于战场上大有……那个,大有裨益。它由珍贵石料造成,制造时一旦料子破损,就需……”

    “拿来,给我看看。”

    李谷气场很强,没甚表情,简单一句话,压得老潘慌张地回头看来。

    萧弈依旧不出面,眼看着老潘喉头滚动几下,擦额头的汗。

    “回李相公,只造了一个,在,在陛下那里。”

    李谷点点头,道:“你等可明日再来。”

    出了三司衙门,老潘颇为羞愧,低声道:“将军,这事,俺办砸了。”

    “别急,李相公没说不给,我们明日再来。”

    “是。”

    史德珫附耳过来,低声抱怨道:“新朝官员竟都这般吝啬,郎君,是否再去内府?”

    “不必。”

    萧弈知他想用这种方式套近乎,可惜没用。

    减了那么多的税,三司谨慎支出是应该的,李谷未因皇帝、枢密院签了条子就放钱,是负责任的态度。

    “你住哪?”

    “自是回府。”

    “史宅?”

    “是。”

    萧弈目光看去,见史德珫眼神躲闪,也不追问,向老潘吩咐道:“让王九带人保护好史大郎。”

    “喏。”

    回营操练,选练新兵。

    虽忙,萧弈傍晚时还是让张满屯把点卯册交出来看了。

    “吕丑怎回事?今日操练就无精打采,早上竟还没来点卯?”

    “他拉肚子,夜里去城中寻医了。”

    “演练时若被筛了,莫说我不留情面。”

    “嘿,他武艺是最强的一批,轮不到他。”

    次日,萧弈早早起来,一点卯,吕丑又不在,告假称拉肚子还没好。

    操练之后,看三司差不多上值了,萧弈再次带老潘、史德珫到三司去领钱。

    入衙,李谷见他们来了,拿起案上的望远镜,摩挲把玩着。

    萧弈预感到不好。

    果然,待老潘将宣帖双手递上,李谷看都不看,开了口。

    “我姑且猜之,此物内置两丸晶石,一使远物倒影入石,一将虚影扩至眼前,故能观远如近,然也?”

    老潘答不出,转头看来,萧弈微微摇头。

    史德珫笑道:“李相公,陛下购置此物,为观阵料敌于先,避免将士牺牲,三司何必阻挠?”

    李谷叹道:“若说石料难得,磨制时十之九废,故成本高昂。然而,八十贯之价,岂宜军中多用?史郎好自为之,以免无以后继啊。”

    说罢,他拿过宣帖,签字盖章,交给老潘。

    萧弈听出了李谷的弦外之音——这望远镜,李谷仿得出来,且为了让朝廷缩减开支,他必会仿,但他愿给一个机会,让史大郎主动把造价降下来。

    离开三司,一路上,萧弈一直在思考此事。

    老潘终于支领了一千六百贯的金锭,捧了个小匣子,跟在后面。

    回营,到了值房坐下。

    “老潘,算一算,我们一共还能拿出多少钱?”

    “是,这是帐本,将军上次看过之后,添了几个大收支,从刘赟、李洪建处共得两千贯,火化炉支出一百一十七贯,襄州采买棉布支出一千贯,打点太平宫支出六十五贯,给李先生一百贯,算上其余小项开支,余六百九十八贯,欠李先生六百贯。”

    萧弈道:“算上今日所得,能动用的大概两千三百贯?”

    “是。”老潘道:“扣除望远镜成本,再还了李先生钱,最后剩六百贯哩,再还了郭家小娘子的三百贯与利钱……”

    “赔的?”

    “将军,好像是赔的。”

    萧弈只觉头大,亲自算了一遍,发现忙了一通,最后赔了一千贯。

    老潘安慰道:“将军,这才第一笔哩,等卖得多了,成本就摊薄了。”

    “他们打定主意只做这一笔生意了,这二十个望远镜交出去,必被拆开研究。”

    “将军,俺才发现,朝廷少给了八十贯。”

    “样品就算了。”

    “有句话,不知当不当讲……李先生说,将军不适合做买卖,往后要不……算了?”

    萧弈甩开账册,深吸两口气,没有退缩,态度反而坚决了起来。

    他不能算了,没有一个能够不断赚钱的产业为源,他在乱世安身立业的所有计划都是无根之萍。

    眼下的生意模式不对,没有技术壁垒,那就,建一个壁垒。

    “李明远不懂,你别听他的。”

    “将军,该怎么做?”

    萧弈想了想,道:“老潘,你现在俸禄是多少?”

    “回将军,料钱六千,禄粟二石。”

    “给你双倍之数,每月另设奖金,你可愿卸甲为我做事?”

    “谢郎君栽培,俺早就做好准备哩。”

    “那好,你去把赵础带来见我。”

    萧弈作了决定,他已有经验、图纸,还有两千多贯本钱,现在该技术升级,更领先一步了。

    那就建厂、造玻璃,让当世人开一开眼界。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51350/28375735.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