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宪章舰队(一更)
推荐阅读: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 首富从租车行开始 我在北美发癫,癫佬们都当真了 一剑九州雪 谍海青云 囚禁公主?逼我当反派是吧! 挟明 港综:无间行者?不,我港岛枭雄 复活全人类 网游之仙侠传奇
陈瑜重返神圣泰拉。
他此刻的身份,在帝国森严的等级体系中显得颇为特殊——他既无显赫的官方头衔,也无位高权重的具体官职,更不拥有任何世代传承的贵族爵位。
然而,这丝毫不能减弱他此刻在人类帝国权力阶层中的“热度”。
他是曲速引擎的带来者,是帝皇亲口下令推广技术的持有者,更是基因原体罗格·多恩高度重视的关键人物。
他的名字,本身就是这个时代变革风暴的风眼。
几乎在他的座舰“永恒寻知号”抵达太阳系外围、尚未完成入港程序时,泰拉这座庞大的权力机器便已因他的归来而加速运转起来。
无数或明或暗的视线聚焦于此,无数精密的算计因他而重新调整。
高领主议会中某些派系的邀请函,伴随着隐晦的利益承诺,通过加密信道率先抵达。
数个历史悠久的贵族家族,试图以“学术交流”或“赞助研究”的名义与他建立联系。
机械教内部,除了涅克萨姆等盟友的问候,也有来自其他观望派系,甚至是火星内部不同声音的试探性接触。
甚至连一些消息灵通的行商浪人王朝,也试图通过各种渠道递上拜帖,渴望能在这位“新贵”面前混个脸熟。
仿佛整个神圣泰拉的政治磁场,都在这一刻围绕着陈瑜这个“奇点”而扭曲、转动。
然而,处于风暴中心的陈瑜,对此却表现出近乎绝对的漠然。
他庞大的机械身躯穿过层层叠叠的皇宫防御,对沿途那些试图引起他注意的各式目光与加密通讯请求置若罔闻。
他直接回到了那座位于皇宫深处、戒备森严、曾被划拨给他进行技术研究的实验室。
实验室的大门在他身后无声闭合,将外界的喧嚣与纷扰隔绝。
内部只有机仆运转的低鸣、沉思者阵列散热的风声以及他自己机械足音在空旷空间内的轻微回响。
他并未沉浸于成功的喜悦或权力的幻觉。
他很清楚,这些蜂拥而至的关注,本质上是各方势力对曲速引擎所代表利益的追逐,而非对他个人的认同。
他依照程序,启动了实验室的常规研究项目,表面上一切如常,仿佛只是结束了一次寻常的外出考察归来,继续着枯燥的学术工作。
但在其平静的外表下,他的核心处理器正以最高效率运行着。
他在等待。
等待来自皇宫最深处,那座象征着帝国最高权力与意志的堡垒——罗格·多恩的召见。
他带回了完整的测试数据与“永恒寻知号”的实际运行记录,这些都是推动下一步计划的关键。
他需要向原体汇报,并确定帝国将如何真正运用这把新铸的钥匙,去开启那扇通往未来的大门。
在见到多恩之前,任何外界的干扰,都只是需要被过滤掉的背景噪音。
——
罗格·多恩的召见来得很快,正如陈瑜所预料的那样。
在皇宫深处那间摒弃了所有不必要装饰、风格如同其主人一般冷峻坚实的战术室内,两位决定着帝国未来航向的存在的对话,直接切入核心。
多恩巨大的身影矗立在巨大的星图前,上面标注着帝国疆域与主要航路,许多区域因通讯和物流的延迟而显得模糊不清。
他没有寒暄,直接转向陈瑜,声音如同岩石摩擦:“测试数据我已审阅。‘永恒寻知号’证明了它的价值。
现在,告诉我你的判断。
陈瑜贤者,安装了曲速引擎的新月级,是否已准备好大规模列装帝国海军与阿斯塔特战团?”
陈瑜的猩红光学镜头光芒稳定,合成音平静地回应:“原体大人,技术已初步成熟,但大规模铺开并非最优解。”
他略微停顿,调出一组数据投影在星图旁:“帝国财政无法支撑在短期内为所有主力舰船换装曲速引擎,机械教的生产力,即便在新的框架下,也需要时间爬升。
更重要的是,如此激进的变革,势必引发帝国现有权力与后勤结构的剧烈震荡,其反作用力可能超出控制。”
多恩的眉头微不可察地蹙起,但没有打断,示意他继续。
“我认为,推广应分阶段、分重点进行。”陈瑜的核心论点清晰呈现,“海军与星际战士战团,作为帝国的‘利刃与坚盾’,可以优先获得一部分配额,用于组建快速反应舰队或执行特定高优先级任务,这能立即提升帝国的军事投送能力,且规模可控。”
他的话语引出了真正的重点:“然而,有一个部门,其重要性被严重低估,却比任何战斗单位都更迫切需要这项技术——帝国的宪章舰队。”
陈瑜调出了关于宪章舰队的资料。
这些船只通常体积庞大但速度缓慢,依靠常规亚光速引擎或效率低下的旧式超光速引擎,在实体宇宙的固定航线上进行着看似平凡、实则至关重要的物资运输。
它们承载着从无数农业世界产出的、维系着万亿人口生存的粮食,运输着因各种原因(如亚空间敏感度极高、或所在星域亚空间不稳定)而不适合通过亚空间运输的、帝国征收的“什一税”物资。
“正因为其航速的缓慢,帝国的物资调配与税收周期往往长达数百年,效率极其低下。”陈瑜指出,“宪章舰队,它们不是帝国的锋芒,却是维系帝国这具庞大身躯生存与运转的‘血管’。血液流动缓慢,躯体便会僵化、坏死。”
他最终阐述其战略考量:“优先为宪章舰队换装新月级或类似的曲速运输船,将能极大地提升帝国的物流效率,缩短关键物资的周转时间,从根基上强化帝国的耐受力与稳定性。
同时,此举侧重于提升内部运转效率,而非直接增强某一军事派系,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刺激海军、星际战士修会乃至导航者家族等既得利益集团,减少推广的阻力。
这是一条更能保障帝国整体健康,也更稳健的路径。”
陈瑜的提议,将关注点从单纯的军事应用,转向了更深层次的帝国生命线改造。
这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推广建议,更是一份基于对帝国整体结构深刻理解的战略规划。
罗格·多恩沉默地凝视着星图上那些代表着缓慢物流的、几乎凝滞的航线,他那坚毅的面容上没有任何表情,但锐利的目光深处,显然在进行着深远的权衡。
陈瑜的方案,无疑触及了一个远比单纯更换军舰引擎更为根本的问题。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50922/28375478.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