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考核学徒(六更)
推荐阅读: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 首富从租车行开始 我在北美发癫,癫佬们都当真了 一剑九州雪 谍海青云 囚禁公主?逼我当反派是吧! 挟明 港综:无间行者?不,我港岛枭雄 复活全人类 网游之仙侠传奇
处理完神圣泰拉的事务,并向罗格·多恩提交了关于帝国之拳速征军战士第一阶段修复方案的详细报告后,陈瑜并未在权力漩涡中过多停留。
他的逻辑核心清晰地排列着各项任务的优先级。
在等待原体反馈与帝国官僚体系缓慢运转的空隙,他将注意力转向了另一项早已列入日程的安排。
“永恒寻知号”再次驶入亚空间的汹涌波涛。
然而,此次前往死亡世界基地的航程并非全程依赖传统的亚空间航行。
当舰船传感器探测到前方航路存在难以绕行或强行穿越将耗费大量时间的亚空间风暴扰流区时,陈瑜便会指令舰船操控系统执行短暂而精确的现实宇宙上浮程序。
在现实宇宙的虚空中短暂现身,“永恒寻知号”尾部的曲速引擎便会随之启动,低沉的嗡鸣取代了亚空间引擎的诡异回响。
一个稳定的曲速泡包裹住舰身,使其以超越光速的速度,在实体宇宙中掠过那片被亚空间风暴阻隔的区域。
这不仅能有效规避航行风险,大幅缩短绕行所需的时间,同时也为陈瑜提供了持续收集舰船在“亚空间-曲速”混合航行模式下各系统适配性与稳定性的宝贵数据。
此行目的有两个,一是进一步规划并强化那座位于死亡世界的古代遗迹基地,这座设施作为他维度探索与重要研究后备基地,其建设与安保等级需要持续提升。
二则是完成对学徒大卫·马丁内斯为期一年学习周期的考核。
当“永恒寻知号”庞大的舰体结束最后一次短途曲速跳跃,最终稳定在死亡世界近地轨道上时,陈瑜并未让这艘巡洋舰尝试进入大气层。
一艘经过改装、线条硬朗的穿梭机从巡洋舰腹部弹射而出,如同金属箭矢般刺破稀薄的大气,精准地降落在古代遗迹基地的起降平台上。
陈瑜暗红色的庞大身躯穿过穿梭机舱门,踏上基地金属地面,走向核心区。
得到通知的伊格尼丝和数名技术神甫学徒已在此等候,恭敬地比出齿轮礼。
“汇报基地运行状态及东区实验室扩建后续进度。”陈瑜没有寒暄,直接下达指令,猩红的光学镜头扫过控制中枢主屏幕上滚动的数据流。
伊格尼丝上前一步,以经过调制的、缺乏起伏的声调开始汇报:“能量核心输出稳定,偏差值低于百分之零点零三。
防御阵列已完成第三轮周期性自检,所有节点在线。
东区实验室新增的多功能环境模拟系统已于上个标准周完成最终调试,现已完全整合入基地网络。
根据您的规划,下一步建议在遗迹北侧岩层下开辟次级储备库,以应对未来可能增加的物资或……样本。”
陈瑜一边听取汇报,一边通过数据接口直接调取了近期的详细日志和能源分配记录。
一切参数都在预设范围内,基地在他的学徒们严谨、即便缺乏创造性的维护下,运转良好。
“次级储备库的选址与初步结构设计,由你负责提交方案。”陈瑜对伊格尼丝说道,随后转向其他学徒,询问了他们各自负责模块的维护情况以及对《机械圣典》基础章节的理解程度。
问答过程简洁、高效,如同系统自检。
处理完基地的常规事务,陈瑜的目光终于落在了安静站在学徒队伍后方的大卫·马丁内斯和露西身上。
“大卫·马丁内斯。”陈瑜的合成音响起。
大卫立刻挺直了背脊,上前一步,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贤者大人。”
“你的一年学习期已满。随我来。”陈瑜说完,便转身向基地内专门划分出的生物研究区走去。大卫深吸一口气,跟了上去。
露西看着他的背影,紫色的眼眸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
生物研究区内,各种精密仪器在低温环境下静静运转,空气中弥漫着消毒剂和营养基液的微弱气味。
一个透明的隔离舱室内,放置着数组来自不同维度、形态各异的生物组织样本,部分样本呈现出明显的人为基因崩解或异种污染特征。
“你的考核任务,”陈瑜的机械触手指向隔离舱,“在三号标准时内,利用现有设备和知识,独立完成对指定样本(标记为Beta-7)的基因序列稳定性评估,并提交一份关于其潜在突变倾向及可能的抑制方案的分析报告。
允许使用基础基因编辑工具进行验证性操作。”
伺服颅骨无声地滑行至大卫身侧,眼窝中投射出考核样本的详细初始数据和要求列表。
大卫看着复杂的数据流和那团呈现出不健康灰白色的生物组织,心脏不由自主地加速跳动。
他知道,这并非简单的测试。
Beta-7样本的基因链极其脆弱,且带有一种难以解析的惰性编码,任何不当的操作都可能加速其崩溃。
他回想起这一年来的学习,在数据板前啃读浩瀚如烟的机械教生物典籍,在露西的陪伴下度过一个个枯燥的练习之夜,反复操作那些精密却又冰冷的仪器,理解基因编码如同理解机械代码般需要绝对的精确与逻辑……
他压下心中的紧张,走到操作台前,戴上传感手套,连接神经接口。
他的动作起初还有些生涩,但很快便变得专注而稳定。
光学显微镜调整焦距,基因测序仪开始低鸣,微操作臂在他的控制下,以极其细微的幅度进行着样本提取和试剂添加。
陈瑜站在一旁,猩红的光学镜头全程锁定大卫的每一个步骤,记录着其操作精度、逻辑判断顺序以及面对突发数据波动时的应对策略。
没有评价,没有提示,只有绝对的观察。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大卫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但他的眼神却越来越亮。
他识别出了样本中隐藏的一个非典型性端粒磨损模式,并调整了原定的分析路径,利用一种在《基础异种基因学》中提到过的冷门催化试剂,成功激活了部分惰性编码,获得了更关键的突变倾向数据。
当三小时时限到达时,大卫准时提交了报告。
报告内容详实,数据支撑充分,提出的抑制方案虽然略显保守,但逻辑严谨,且充分考虑到了当前基地实验室的设备限制。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50922/28375473.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