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战锤:机油佬穿越纪 > 第403章 夜之城的复制机(九更)

第403章 夜之城的复制机(九更)


实验室内,凝重的空气仿佛被无形的研究氛围所凝固。

    大卫站在全息投影前,葛洛莉亚的生理数据如同星辰般在幽蓝的光幕上流转。

    他不再是那个只能无助地看着母亲生命流逝的少年,如今他手中握着改变命运的工具——来自机械教体系的完整生物学知识。

    他的手指在控制台上快速移动,调出三个并列的神经突触修复方案。

    每个方案旁都标注着详细的分子式和作用原理。当他发现标准治疗方案中的催化酶在夜之城环境下难以稳定保存时,并没有表现出丝毫慌乱。

    相反,他立即调取本地化学数据库,用了整整六个小时比对替代方案,最终确定使用一种经过改良的本地化合物作为稳定剂。

    夜深时分,大卫仍在反复核对基因编辑序列。

    他的眼下带着疲惫的阴影,但眼神始终专注。

    当发现第七组碱基对存在潜在错配风险时,他毫不犹豫地推倒重来,重新设计了整个载体结构。

    这种近乎偏执的严谨,正是他在死亡世界学到的第一课。

    在实验室的另一端,露西的进展同样体现着系统的训练成果。

    她面前展开的是一张复杂的设计图纸,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四足机兵的每个部件参数。

    当她发现标准型号的关节传动装置无法适应夜之城潮湿多尘的环境时,并没有简单地照搬教科书上的解决方案。

    连续三天,她反复测试不同材料的耐磨性。

    工作台上散落着十余种合金试件,每一块都标记着详细的测试数据。

    最终她选择了一种钛合金复合材料,并在传动结构外增加了简易的防尘罩。

    这个看似微小的改进,却让机兵的预计使用寿命提升了三倍。

    最艰难的挑战来自动力核心的小型化。

    现有的标准能源模块体积过大,无法安装在她设计的紧凑型底盘内。

    露西没有气馁,而是创造性地将两个较小的能源单元并联使用,并重新设计了能量分配系统。

    这项工作耗费了她近一周时间,期间经历了数次电路过载的失败,但她始终保持着令人惊讶的耐心。

    在组装阶段,露西的细致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她为每个线路接口都做了双重加固,在关键节点增加了备用线路。

    当最后一个传感器安装完毕时,这台四足机兵的内部构造已经像教科书般规整,每一个线束都按照最优路径排布,每一个焊点都均匀完美。

    陈瑜偶尔会经过实验室,但他从不干涉。

    他只是安静地记录着大卫如何严谨地调整药物剂量,露西如何耐心地优化结构设计。

    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恰恰是机械教知识体系最核心的体现——将严谨的逻辑和精密的操作融入每一个决策。

    两个年轻人用各自的方式证明着,他们不仅学会了知识,更学会了如何运用知识。

    在这个充满挑战的过程中,他们正在完成从学徒到实践者的重要转变。

——

    陈瑜庞大的机械身躯穿过层层防护门,步入等离子反应堆的建设核心区。

    巨大的环形结构已然成型,粗大的能量导管如同金属巨蟒般盘绕延伸,中央的反应腔室在施工照明下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

    空气中弥漫着臭氧、焊接金属和冷却液的特殊气味。

    他猩红的光学镜头缓缓扫过每一个关键节点,内置的精密传感器无声地收集着环境数据:辐射水平、结构应力、能量回路完整性。

    数根灵巧的机械触手从他背后伸出,探入几个预设的检测接口,直接读取反应堆核心控制系统的原始日志和实时运行参数。

    “整体结构完整性符合设计标准,偏差率低于百分之零点五。”陈瑜的合成音在空旷的施工平台上响起,听不出喜怒,“但主能量导管第七区段的次级缓冲层铺设存在零点三毫米的厚度不均,约束磁场发生器的同步频率需要再校准零点零七个标准单位。”

    侍立在一旁的工程主管,一个浑身沾满油污的技术人员,立刻在数据板上飞快记录,额头微微见汗。

    “贤者”的威慑力在这个世界,无疑是比曾经的荒坂皇帝更可怕的存在。

    离开反应堆核心区,陈瑜在工坊的指挥中心会见了“三贤人”。

    荒坂赖宣率先汇报,他调出工程全息图,上面清晰地标记着进度节点:“主体工程已完成百分之九十四,最后的能量核心注入和主控系统联调将在十个标准工作日内完成。

    目前的主要瓶颈是部分高纯度导能晶体的本地化合成效率不足,但我们已找到替代方案,不会影响最终工期。”

    他的汇报务实而条理清晰。

    强尼·银手的全息影像不耐烦地晃了晃,插话道:“底下那帮小子们可都等着这大家伙动起来呢!现在配给的那点合成垃圾,连塞牙缝都不够。

    要我说,赶紧搞完,让大伙儿都见识见识什么叫真正的能源!”

    他的话语直指核心问题,也代表了底层普遍的不耐和期待。

    “管理者”荒坂敬的数据流平稳地接入,补充着细节:“根据现有数据模型推演,反应堆并网后,城市能源赤字将得到根本性解决。

    建议优先恢复医疗、净水及基础制造区域的能源供应,以快速稳定社会情绪,边际效益最高。”

    陈瑜安静地听完三方的汇报,未作评价。

    他抬手,一道更为复杂、充满了流动能量路径和物质结构分解示意的新蓝图覆盖了原先的反应堆结构图。

    “这是‘物质复制系统’的完整技术蓝图。”他的合成音依旧平稳,但在场的三人都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分量,“在等离子反应堆达到临界输出功率并稳定运行四十八小时后,启动复制机的第一阶段建设。”

    他指向蓝图的核心模块:“优先建立基础元素数据库和标准化物质模板。初始产品目录限定于高营养合成食物、纯净水、基础医疗用品和标准化建筑材料。”

    他的目光扫过三人,“赖宣,协调资源,确保建设所需。强尼,让你的人看好工地,我不希望有任何意外干扰。管理者,负责整个系统的数据架构和运行逻辑,确保绝对可控。”

    没有询问意见,没有讨论空间,只有清晰的指令和不容置疑的时间表。

    陈瑜将蓝图数据的最高权限移交后,便不再关注此事的具体执行。

    对他而言,技术和方案已经给出,剩下的实施细节,不过是逻辑链条的必然延伸。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50922/28375470.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