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舆论攻势
推荐阅读:大秦:开局至尊骨为祖龙续命 我家药店通古今后,我咸鱼翻身了 奥特:我,怪兽仙人,献祭就无敌 都是圈内少爷?家父天师坐哪桌? 惊!网恋对象竟是星际最强指挥官 遮天之金丹大道 被全府读心后,我喝奶躺赢成团宠 我在东京导演神话复苏 从正一道童肝成万法天师 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
或许是因为美国政府伪装的太好,英国政府反正是没想到美国居然会在此时此刻站在英国的对立面,甚至已经做好了与英国宣战的准备。
面对着美国如此强硬的行为,英国政府自然也是十分恼怒的。虽然刚刚海战失败的英国政府没有精力去收拾美国,但这并不代表英国政府就没有给美国找麻烦的能力了。
如果美国真的站在英国的对立面,这对德国来说也不是一个好消息。于是,愤怒的英国政府联系了德国政府,希望就美国人愚蠢的行为,给他们一个有分量的警告。
之所以联系德国政府,实际上也是因为德国裔移民是美国的第一大移民群体。英国政府和德国政府在美国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就算不能改变美国政府的想法,也绝对能在美国国内引起混乱。
美国相较于欧洲列强来说最大的缺陷,就是整个美国是由各个极具权力的州政府组成的,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各州政府是拥有极大的主权的。
除了内部各州政府的权力极大之外,美国国内白人和黑人的矛盾与冲突,白人不同群体之间的冲突,也是影响美国国内稳定的重要因素。
英国政府就算不能利用广大的德国裔移民群体威胁美国政府,也能引起美国国内的混乱,让美国政府无法再关注欧洲的战争。
甚至英国还有更大的野心。如果美国就此而混乱,英国甚至可以在战争结束之后与德国共同瓜分美国,重新将美国变成殖民地。
虽然美国在军事实力方面并不出色,但美国的工业和经济规模是实打实的。就算只能夺走美国一部分领土,也足以弥补英国政府在这场世界大战中的付出了。
在得知英国政府的想法之后,德国方面也没有犹豫,立刻就同意了英国政府的请求。
德国同样也不想看到美国加入协约国。如果美国铁了心帮助协约国的话,美国能为协约国提供大量的资金贷款和物资,而美国提供的这些钱和财物全部会用在和同盟国的作战上。
这是德国政府绝不愿意看到的,也是德国政府愿意和英国进行合作,逼迫美国政府进行退让的原因。
美国和英国政府强硬宣布禁止悬挂对方国旗的船只靠近己方港口之后的几天时间里,欧洲乃至世界各国都在关注局势的发展。
美国政府一方面加快了对战争的准备工作,另一方面则加强了对英国裔移民和德国裔移民的监管,确保美国国内不会出现问题。
还真的让美国政府猜到了。在外交冲突事件爆发后,许多被德裔和英裔移民控制的美国报社,突然开始报道美国外交支援爱尔兰共和国的隐情,并且详细阐述了如果美国加入协约国,美国国内的英裔和德裔移民未来的处境将会如何。
这样的新闻报道很快引起了英德两国移民的重视。虽然有些新闻报道进行了夸大宣传,但相关的说法其实还是非常合理的。
美国想要加入协约国,就必须得争取民意的支持。想要争取民意的支持,就必须得将德国和英国包装成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将美国包装成欧洲救世主的角色。
一旦英德两国在美国国内成了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那英裔和德裔移民的处境自然也会急转直下。
这样的报道可谓是精准的命中了英裔和德裔移民最担心的地方,在这两大移民群体中引起了不小的恐慌。
在这些新闻报道引起英裔和德裔移民关注的同时,这自然也引起了美国政府的关注。
对于这些引起美国内部恐慌的新闻报道,美国政府自然没什么好说的,采取了全力封禁并且禁止传播的方式。
几乎是在同一时间,美国政府控制下的报社媒体,也在大量的进行舆论宣传,将德国和英国刻画为战争罪犯的角色,用大量的笔墨描写英国和德国在战场上的罪行。
好消息是,德国军队在战场上确实不太光彩。
率先使用毒气弹这一大罪行暂且不用多说,光是德国军队在占领区的一些罪行,就足够让美国政府将德国刻画为犯罪者的角色了。
值得一提的是,德国军队几乎在所有的占领区都做出了暴行,而且还对西欧人和东欧人区别对待。
德军对东欧人是相当残酷的,这一点波兰人是相当有话语权的。对于占领区内的波兰人和俄国人,德军是随意打骂和处决,甚至不分军队和平民,进行了多次惨无人道的屠杀。
西欧的民众要稍微好一点,毕竟这里是整个欧洲最繁华最发达的地区,德军的行动很容易就会被传播到世界各地。
德军在比利时和法国占领区的屠杀并不多,但也是有的。特别是在针对比利时和法国占领区的游击队的时候,德国军队往往会采取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原则,对于周边的民众进行大范围的屠杀。
除了屠杀占领区的民众之外,德国军队还大量焚烧了比利时和法国境内的大学、图书馆以及市政府,烧毁了大量的图书、文学作品和艺术品。
除此之外,德国军队还大量奸淫占领区的妇女,将她们当做取乐的玩具。
不管是东线还是西线,战场上的局势都是相当残酷的。大量士兵因为战场的残酷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这些压力始终是要发泄出去的。
因为作战并不顺利,这些压力也只能发泄到占领区的普通人身上。奸淫当地妇女在德国军队中已经成了惯例,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繁华街道甚至已经变成了红灯区,专门用来提供给德国军队享乐。
光是这些暴行外加一些证据,就能坐实德国军队烧杀抢掠的罪证。美国政府也压根不怕民众不相信,因为这些暴行在德国军队内部都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是大范围普遍性的存在。
这就是舆论宣传中七分假三分真的必要性。就算有人想去欧洲求证,他得到的消息也只会是德军的暴行是真实存在的。
美国政府可不会主动透露,实际上这个时代的欧洲军队大多都是一个鸟样,德军的暴行在协约国军队中也普遍存在。
美国的媒体并未否认协约国军队也存在暴行,可因为报道的内容只和德军暴行有关,这也导致美国民众压根不会主动联想到协约国内部是否也会存在着相同的行为。
美国民众只会觉得,德军犯下了如此暴行,他们在战争中绝对不是光彩的角色。
那么美国政府选择站在德国政府的对立面,加入协约国也就理所当然了。与这样犯下暴行的德国军队作战,美国绝对是光明的救世主角色,这也代表着美国政府的选择是没有任何错误的,犯错的只能是这些支持美国和英国政府的英德裔移民。
相较于英裔和德裔移民掌控的报社提出的推测性说法,大量美国政府掌控的报社给出的说法,明显更能让人相信。
一方面是因为这些新闻报社在报道新闻的时候也提供了照片,这些照片也能侧面佐证德军的暴行。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美国政府为这样的舆论宣传已经进行了长时间的准备,各报社的新闻报道几乎在同一时间传遍了整个美国,引起了大量美国人的关注。
相较于原本英裔和德裔移民报社的小打小闹,美国这样的舆论行动才是真正的舆论攻势,瞬间在美国国内点燃了舆论。
这下让英国政府和德国政府可谓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本来想着借助英裔和德裔移民的影响,来搅乱美国的局势。
但随着美国政府一下子掌控了舆论优势,曾经试图搅浑局势的英裔和德裔移民,一下子也变成了众矢之的。
大量的报社开始猜测英裔和德裔移民的背后是否有着英国和德国政府的支持,他们如此操纵舆论的用意到底是什么?
是想要让美国政府远离由正义的法国和西班牙主持的协约国,还是试图搅浑美国国内的局势,企图分裂甚至吞并美国呢?
在美国政府的操纵之下,美国的各大报社媒体瞬间给英裔和德裔移民以及他们背后的英国和德国政府安排了大量的罪名。
英国和德国政府的名声瞬间在美国臭大街,这也导致英裔和德裔移民的处境变得非常尴尬。虽然不至于变成人人喊打的存在,但这两大移民群体的影响力和地位,在美国也算得上是一落千丈。
眼见已经成功利用舆论让民众仇视英国和德国,美国政府也不装了,立刻暴露了自己的野心。
一方面,美国政府大量宣传英国和德国政府在战争中的暴行,将法国和西班牙等协约国包装成受害者。
另一方面,美国政府宣布将以文明国家的角色,尽力救援在战争中受苦难的国家和民众。
美国政府决定向战争中的受害者,法国、西班牙、俄国、意大利等一众协约国国家支援一大批物资,并且向这些国家提供总价值10亿美元的低息贷款。
虽然美国政府并未选择直接加入协约国,但这些决定暴露出的态度已经很显然了,美国已经决定站在协约国的身后。
面对着美国的来势汹汹,英国和德国也清楚已经无法改变美国政府的选择。
在美国决定向协约国各国提供贷款和支援物资之后,英国和德国先后宣布结束与美国的贸易合作,对美国展开全方面的禁运。
英国政府还表示,绝不允许任何一艘悬挂美国旗帜的船只靠近爱尔兰。如果美国政府执迷不悟,那么等待所有前往爱尔兰的美国船只的,只会是英国海军的进攻。
对于早已经下定决心的美国政府来说,英国政府的威胁自然不会被当一回事。
美国政府下令让军舰护送运输舰前往爱尔兰和其他的协约国国家,巴不得英国海军主动向美国的舰队开火。
如此一来,美国就有足够的理由去发动战争,并且还是民众踊跃参军的那种。
侵略战争和防守战争是不一样的,美国政府也清楚这一点,这也是美国政府现在还没有宣战的原因。
对于美国国内的闹剧,卡洛是非常乐意见到的。对于卡洛来说,美国和英国的关系越差,未来世界局势就更容易掌控。
如果英国在战争中遭到的削弱不大,那么未来英国仍然是欧洲的领头羊,代替西班牙去对抗未来崛起的德国,俄国和美国。
英国和这些国家的关系越差,卡洛也就越放心未来的世界局势。
毕竟西班牙在这场世界大战中已经暴露了太多的底牌,要是欧洲各国都遭到了极大的削弱,未来像美国和俄国这样的国家,有可能联合起来对抗西班牙,这是卡洛不愿意看到的。
在美国国内闹剧发生的同时,西班牙也没有闲着,再次向巴尔干半岛派遣了更多军队。
奥匈帝国在协约国诸国的围攻下已经坚持了很长时间,也是时候该送奥匈帝国走了。
之前一直留着奥匈帝国,一方面是不想让战争太快结束,另一方面则是尽可能为西班牙创造更大的利益。
巴尔干诸国遭受了战争的摧残,他们国内的工业和军工生产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巴尔干战场多打一天,西班牙就需要多向巴尔干战场提供一天的武器装备。
这些武器装备可不是免费送给巴尔干诸国的,每一笔武器订单,西班牙都能赚大量的利润,这也是卡洛一直没有结束巴尔干战场的原因。
如今俄国的局势隐隐有崩盘的趋势,再不结束巴尔干战场的战争,整个世界大战的胜负还真的不好说。
因此,在经过精心的准备之后,卡洛联合协约国其他国家发动了对奥匈帝国的最终攻势,决心在数个月内打败奥匈帝国,逼迫奥匈帝国退出战争。
相较于英国和德国来说,奥匈帝国明显是最好解决的那一个。首先是奥匈帝国的军事实力并不强大,虽然奥匈帝国在列强中也不弱,但和巴尔干诸国外加法国和西班牙的部分精锐军队相比,奥匈帝国明显还是要差一些的。
其次就是奥匈帝国的国内存在着很多问题,比英国和德国内部的问题更加尖锐。
奥匈帝国本身就是一个二元制帝国,帝国政府和匈牙利王国政府之间就存在着矛盾。
如今的战争又主要聚焦于匈牙利边境,只要前线出现崩溃的局势,匈牙利和奥地利之间的矛盾肯定会愈演愈烈,这也是卡洛解决奥匈帝国的一大突破口。
在索姆河战役和大西洋海战接连取得胜利之后,协约国各国对战争胜利的信心已经达到顶点。
在巴尔干战场,巴尔干诸国也都加强了对奥匈帝国的攻势,试图尽快击败奥匈帝国,然后瓜分巴尔干半岛。
俄国国内的动乱对巴尔干诸国来说反而是一个好消息,因为这代表距离巴尔干半岛最近的两个列强国家已经没有能力干涉巴尔干半岛的局势。
法国和西班牙远在千里之外,唯一有威胁的就只剩下意大利。可意大利在战争中的表现十分糟糕,相较于之前名声在外的奥匈帝国和俄国,一个小小的意大利带给巴尔干诸国的威胁,明显不足以让巴尔干诸国胆战心惊。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50818/28375333.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