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拉拢
推荐阅读:恶意嚣张 我觉醒了修仙面板 从模拟开始建立长生仙族 投喂小人国后,我靠位面交易暴富 古塔修仙 截教要亡?我看守大门! 完美世界之魔戮天下 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洪荒:从杂草开始进化 长生:从种田刷新词条开始
“苏丹,俄国人已经开始行动了。”
托普卡帕宫的第二庭院已经成为大型会议集结地,安装的二十多台电报机联通四面八方。电报员们等候着命令,一旦下来,就马上发送。
“俄国最近有大规模的军队调动,特别是敖德萨到克里米亚一带,此外高加索地区也是如此。”
卡米尔帕夏将保加利亚方向的电报拿给纳赛尔丁,这些他早有准备。但罗马尼亚的拒绝借道倒是出乎他的想象,本来以为他们会同意呢。
“我们给罗马尼亚的电报,卡罗尔国王有没有回复?”
“刚刚发来,卡罗尔国王对我国支持罗马尼亚的举动表示感谢。但对于让我国军队进入罗马尼亚的请求予以拒绝,说罗马尼亚是独立的国家,任何国家都不能践踏他们的主权。”
卡罗尔国王和内阁宣称罗马尼亚秉承中立原则,不参与伊朗和俄国任何一方。
“给卡罗尔国王回电,伊朗和奥斯曼支持罗马尼亚的中立。任何人都不应该破坏,哪怕是曾经的盟友!”
盟友两个字纳赛尔丁说的特别重,在一个附庸国完成民族整合和独立后,就开始展现出独立的性质。哪怕再怎么控制也不会完全消灭,所以打好关系是伊朗对欧洲众多国家的基本方针。
“和德国搭上线了吗?”
“俾斯麦首相对此表示中立,但腓特烈王储和王储妃则倾向支持俄国。”
腓特烈王储,威廉一世的儿子。娶英国维多利亚长公主为妃,在妻子的影响下,变得逐渐倾向英国和自由派。和保守派的父亲发生多次冲突。
“原来如此,作为威廉一世的忠臣,俾斯麦想来没少和王储冲突。也是可怜,还好伊朗和奥斯曼没有。”
应该说还好现在腓特烈王储没有成为德国皇帝,俾斯麦在外交方面可是一等一的老手。在和俄国没有决出胜负之前不会轻易下场,所以他们只需要拉拢奥地利就行。
奥地利的态度目前已经明朗,而俄国和英国也在不断施压。在圣彼得堡报纸上,讨论着加利西亚可能会发生动乱,还说奥地利如果还念着俄国在1848年帮助的话,就应该站在他们一边。
笑死,克里米亚战争就已经说过一回了,现在还说,你觉得奥地利会听吗?
英国方面就显得更加温和,准确的说是利诱。他们承诺会给奥地利提供一笔800万英镑的低息贷款,并且会投资700万英镑在奥地利,两国之间的货物也能减免关税。
这看着已经给了非常大的优惠,连奥地利政府都动心了。但弗朗茨还是不为所动。因为英国给的都是空头支票,你不知道啥时候人家就给你玩文字游戏了。这种英国可没少做。
而伊朗和奥地利之间的经济联系可是实打实的,就算是最憎恨伊朗的匈牙利也不得不承认,他们的粮食和牲畜大部分也向伊朗销售。这让他们在世界粮食市场中能够保持一战之力,不至于被更加低廉的俄国粮食打趴下。
对于弗朗茨来说,伊朗王族和哈布斯堡家族之间的重要联系也是他考虑的因素之一。伊朗的音乐、饮食、书籍、科学在家族和贵族内部引起大量的讨论,当然还有伊朗的投资,让那些贵族地主变得更加大胆起来。
特别是他的儿子,帝国继承者鲁道夫王储。弗朗茨为他请了一位伊朗老师,教授他波斯语和文学。他对于伊朗的自然和文化表现出了很浓厚的兴趣。
虽然不知道他们的兴趣是哪个方面,但这些年前往伊朗旅行的奥地利人的确多了起来。这对他们有利。
在和奥地利的接触中,伊朗也给出了自己的价码:双方可以在靠近俄国边境的加利西亚和高加索地区举行联合军事参谋会议,交流俄军动向情报。
给予奥地利商品进入伊朗和奥斯曼市场的最惠国待遇,关税普遍低于其他欧洲国家三个百分点。承诺铁路及未来通过奥斯曼海峡的商船,奥地利享受最低标准的过境费。以锁定且优惠的价格,每年向奥地利稳定供应巴库油田的石油。
与奥地利签订长期采购协议,保证以高于俄国粮食的价格,大量进口匈牙利的小麦和牲畜,换取他们对伊朗的支持。
这些是伊朗对目前仍处于经济危机情况下的奥地利最大的善意,此外伊朗还支持奥地利举办下一届世界博览会。提升奥地利的国际地位。
这些对于弗朗茨来说也是不太能拒绝的,英国人的贷款固然诱人,但与之伴随的,很可能是对奥地利内政外交的指手画脚,以及一个强大而不可控的伊朗-奥斯曼联合帝国在侧翼的永久敌视。
而选择伊朗,不仅能获得稳定的财政收入和市场,更能借助伊朗的力量,在东欧和巴尔干平衡甚至压制俄国的扩张势头,这对奥地利的国家安全至关重要。
最终,奥地利还是宣布中立。他召见了英国大使,礼貌但坚定地回绝了伦敦的提议,表示奥地利将致力于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
这在克里米亚战争的时候就已经使用过了,英国大使认为伊朗是用了什么条件拉拢奥地利促成了中立。而在他之后,西西里和西班牙也表示中立,加上之前的瑞典、丹麦、瑞士、比利时和荷兰,欧洲七个国家已经暂时退出了这次博弈。
亚历山大二世倒是早有准备,他很清楚伊朗和奥地利之间那牢不可破的同盟关系,这迫使沙皇必须重新评估战争计划,要么寻求与英法更紧密的捆绑,要么冒险单独发动一场规模更大的战争。
此时英国和法国宣布黎凡特地区的基督徒遭到的迫害,他们正考虑派遣舰队去保护他们。意大利和希腊马上跟进,宣称要加入进来。伊朗方面自然是打死不认,称在新苏丹的带领下,基督徒的待遇已经得到了大幅提升。双方围绕着这个问题,在舆论上进行着新的战争。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9954/28375238.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