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烂的只剩壳子,你让我修白帝战机 > 第三十二章:且听龙吟

第三十二章:且听龙吟


第三十二章:且听龙吟

……

……

这时候,力学结构专家开口说道“这难道不会积累旧金属的微观缺陷吗?材料疲劳累伤是物理的常识!”

“三体人说过,物理学不存在了。”

艺修难得开个玩笑“缺陷会被修复,纳米机器人在融合过程中会识别并重构损伤区域,相当于给旧船体完成彻底的冶金。”

“某种意义上,它能让老船换发出新春!”

张振华院士感觉自己的世界观正在被按在地上摩擦。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保持着最后的理智堡垒“重心和船体布局呢?”

“你很不错,知道这个问题!”

艺修似乎早就等着回答,他再次操作电脑,调出一个极其复杂的船舶流体力学模拟软件界面,上面正是“芙蓉号”三维模型。

“这是基于‘龙吟’反应堆实际重量、各新模块精确质量分布,以及我优化后的船体线型,进行的全工况模拟。”

“我微调了舰体底部和球鼻艏的线型。”

“利用部分空置舱室设置了主动式减摇水舱系统,其控制算法基于天网卫星的实时海况预测。”

屏幕上,数字化的“芙蓉号”开始在模拟的惊涛骇浪中航行。

无论是高速转向,还是遭遇极端横风巨浪,船体姿态都稳定得令人发指。

原本预计会出现的剧烈横摇被一种近乎违反物理直觉的沉稳所取代。

“简单说,这艘重生的‘芙蓉号’,不仅不会因为改造而稳定性下降,反而会比她年轻时更稳,更能适应恶劣海况。”

他看向张振华,抛出了最后一个,也是最能触动这些老科研工作者心弦的理由。

“张老,诸位前辈。我们脚下的‘芙蓉号’,她不仅仅是一堆钢铁。”

“她的龙骨上,烙印着我们的海军从无到有的艰辛。”

“她的甲板,见证了一代代舰载机飞行员的血汗与梦想,她的航迹,丈量着我们走向深蓝的每一步。”

“三个月后,她必将带着文明的传承,荣誉归来!”

张振华院士怔怔地看着屏幕上那艘在风浪中巍然不动的数字化战舰,又看了看眼前这个眼神清澈而自信的年轻人。

他脑海中闪过年轻时在简陋图纸上描绘军舰轮廓的场景。

闪过“芙蓉号”下水时那激动人心的瞬间,闪过无数个为技术难题辗转反侧的夜晚。

传承…

张振华喃喃自语,他的信仰从未褪色,科技强国是他当初报考航海科技大学的梦想。

如今,艺修拿出来的技术,称之为奇迹也不过分。

他颤颤巍巍,向着艺修郑重的敬个军礼。

“艺修总工!”

声音洪亮如雷,再无顾虑“船舶研究所,张振华及所属团队无条件服从您的指挥,接受任何调度,请指示!”

张振华的这郑重军礼,宛若平静的湖面投入巨石,瞬间激荡。

他身旁的结构力学专家情绪被带动,科研人的狂热与激动使得他声如洪钟。

“结构力学研究所,陈卫国及所属团队成员,服从总工指挥!”

“尖端动力实验室UEC、UEG、UFO所属团队,服从总工调度!”

“国家材料研究学院CEI小组,服从命令!”

“深蓝项目实验组,无条件配合!”

“国家顶尖焊接工艺所,坚决完成任务!”

一次次庄严肃穆的军礼,一句句话掷地有声,一道道坚定的目光犹如老熔炉,又燃起火来。

不同单位,不同领域,不同年龄的顶尖专家和军官们,此刻他们的信念被彻底点燃,他们的意志被高度统一。

代号‘涅槃’的工程正式开始,绝密船坞内,巨大的干船坞布满各式设备,船坞内灯火通明。

庞大的‘芙蓉’号宛若沉睡的钢铁巨兽,只是这艘巨兽如今显得年迈而苍老,船体上斑驳的漆面和锈迹诉说着它曾经的辉煌。

船坞上方,横跨整个干船坞的,如同钢铁苍穹,全国最大,也是南大陆区首屈一指的超级龙门吊“擎天”

其庞大的结构宛若钢铁巨人,巨大的吊钩悬垂下,仿佛比这个世界上最坚韧的鱼竿都强悍。

艺修站在船坞旁边的高台上,依旧是一身便装,和周围身穿工装和军装的人员显得格格不入。

他手里拿着平板电脑,此时上面已经完成三维建模,显示着复杂的船体结构和纳米切割参数。

张振华、陈卫国等顶尖专家站在他的身后,目光里煞是激动。

今天是涅槃计划的开始,也将决定芙蓉号在“纳米离散分切”中实际参数的考验。

“各单元汇报准备情况!”艺修开口说话道,耳麦瞬间响应,他收敛起懒散的神情,目光中尽是严肃。

“充能单元就位,纳米离散分切器蓄能65%”

“船舰结构应力检测网络已部署,全舰5678个实时反馈传感器已确认无离线状态。”

“擎天龙门吊已完成精准定位,吊索强吸力电磁感应已张开!”

“现场人员已离场,切割区域负压隔离建立成功。”



一道道确认的声音在频道内有序响起,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庞大的航母和悬吊在上方的擎天上。

“授权解锁!”

艺修下达指令“纳米离散切割就绪后立刻开始。”

随着他的命令,数台早已部署在船坞特定范围内的庞大设备发出嗡鸣,这些设备宛若电磁轨道炮,有着长长的狙击轨道。

但中心并非炮管,而是复杂的多棱角镜面结构。

它们缓缓改变角度,无形的能量场覆盖到芙蓉号舰体对应的切割区域。

“首次切割,目标——舰载机平台飞行甲板!区块为A-7至A-9,切割开始!擎天塔吊固定拆卸部件!”

“擎天明白,吊拉就绪!”

由于采用了国内最先进的TW3200碳纤维,巨大的吊钩由此牵拉,随着数根粗壮的揽胜精确的覆盖在预定切割位置的两侧。

受力后的缆线微微紧绷,承担起这部分重量。

“纳米离散聚焦完成,能量输出稳定,切割程序启动!”

没有预想中的火花四溅,更没有震耳欲聋的切割音,只有一阵极其细微,人类的耳朵几乎听不见的嗡鸣声。

……

……


  (https://www.shudi8.com/shu/749908/35380657.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