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寒门国舅 > 第882章 一文一武

第882章 一文一武


“先前,我明着跟王伯安说了,你早就在张国丈父子的栽培名单中,还跟他说,来瞻和延龄一定是早就在王越面前举荐过他,所以王越才会如此器重,让他单独领兵,这么快就崛起了。”

    李孜省笑眯眯地说道。

    庞顷瞪大眼睛,不可置信地问:“你这么说,他就信了?”

    “哼!”

    李孜省轻哼一声,道:“他有什么道理不信?我说的可是大实话!且王世昌不可能在用他时,不跟他介绍个中因由。

    “但凡当初王世昌稍微提上一句,再跟我现在的话互相印证,他不就知道自己出现在草原上,建功立业,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他最终会被张家父子给发掘出来?”

    “啊……这样……都行?”

    庞顷觉得这件事的离谱程度,比起李孜省和他带兵参与平定草原都更甚。

    不过很多离谱的事,因为有张家父子在,一切又显得理所当然。

    这也是李孜高官期在张家父子那边进行投资的结果……

    连庞顷偶尔都会想,我家这位道爷眼光还真是独到,当初他自己得势时,就能做到礼贤下士,跟初来京城的张来瞻交上了朋友,而那个张来瞻又是出了名的护短,且还非常通人情,属于投桃报李不计代价那种。

    要是换作别人,你光是投资,人家得势后会如此眷顾?估计早就因为李孜省名声不好而分道扬镳,甚至是狠狠地踩上一脚吧?

    “道爷,这一仗究竟应该怎么打?”

    庞顷不想就玄学的东西扯太久,有意改变话题道,“这不是敝人想问的,而是下面的将士都想知道……二公子那边神龙见首不见尾,到现在,都不知道他究竟要做什么,到底是战是和……”

    李孜省闻言笑了起来:“优势在我,想打就打,想和就和。你只要把场面稳住,看我这不就占便宜了么?我带兵到这里,那些草原上的部族不管大小,都抢着向我投诚,这是为何?就是贤侄之前把他们给打得连满地找牙,顾头不顾腚了!”

    “那就是说……”

    “延龄贤侄在前面打,我在后面捡现成的呗!”

    李孜省爽朗地笑了起来,“论冲锋陷阵,打硬仗的本事,我怎么敢跟贤侄延龄相比?且我也不想抢他的风头!

    “所以,他在前面收割敌人首级,我在后面收拾人心,让那些怕死的鞑子不敢跟阎罗王打交道,都来找我归顺,我负责安抚人心。

    “嘿,我与贤侄一文一武,相得益彰。”

    庞顷心想,如今明军中最不要脸的人,说的就是你吧?

    谁跟你一文一武?

    ……

    ……

    随着李孜省统领的援军抵达官山地区,跟随王守仁和朱晖从河套地区过来的明军将士,突然也变得硬气起来。

    之前只能龟缩防守,守住山谷,维持现有的战线,采用了昔日在大明边关时常用的固守姿态。

    而眼下他们虽然没收到与鞑子决战的命令,却胆大包天地接连冲击鞑靼人的营地。

    以本身的驻地为中心,对周围的鞑靼部族进行掠杀。

    经过长途跋涉和连续征战,王守仁所部战马损耗严重,机动性方面并不强,不过这并不妨碍明军将士四处奔袭,斩获颇丰。

    反倒是机动性更强的覃云所部,一直在等候张延龄进一步的命令,并未有大的动向,也很少带兵出去扫荡。

    “鞑子已经撤出去三四十里地了。”

    朱晖这趟带人回来后,显得很担心,找到王守仁后说道,“如果咱不赶紧追杀,紧贴上去,鞑子恐怕就要跑没影了。”

    王守仁此时已把自己的家当整理妥当,因为他是这支军队的灵魂人物,唯一的智囊,深得官兵尊重,因此他除了一些贴身之用外,平时吃饭用的家伙事都有人帮他带。

    但他还是执意自行保管自己的饭碗,且他非常讲究,每次吃完饭都要用雪水仔细进行洗涤,而当兵的则完全不在意这些事。

    王守仁摇头道:“张国舅没吩咐让我们进兵,还是先等等吧。”

    “问题是这草原上,唯一可以不听从他号令的人马,就是咱们啊。”朱晖质疑道,“咱来自三边,为什么要服从张国舅的指挥呢?”

    王守仁皱眉不已,反问道:“连朝中一品大员,堂堂蓟州巡抚都御史李孜省都要听从张国舅的号令,难道我们要特立独行不成?朱将军,只有服从大局,才能建功立业。”

    “好吧!”

    朱晖耸了耸肩,摇头道:“王兄弟,主要是我不太理解那位张国舅的作为。这么枯等下去,让人心焦啊。”

    “等着吧。”

    王守仁早就有自暴自弃的倾向,大概是觉得,自己再怎么努力,也难以超越大山一般的张延龄,那索性就躺平了。

    ……

    ……

    腊月初六。

    这天天气非常寒冷,将士们一早把各种军械重新做了整理。

    因为昨夜,覃云派人前来通知,说是准备联合进兵,这也是出自张延龄的最新军令。

    王守仁随即让朱晖把命令传达到军中。

    经过一夜的心理建设,军中将士此时全都摩拳擦掌,似乎他们都明白,眼前一场大战迫在眉睫,虽然取胜的可能性非常大,甚至能获得旷世功业,但还是会有人死在草原上,永远回不去故土。

    “收拾停当了。”

    朱晖出现在王守仁身前。

    而此时王守仁正在会见李孜省派来的使者,也就是李孜省的狗头军师庞顷。

    “小公爷。”

    庞顷作为京师官场的老手,对王守仁虽然尊敬,但他对朱晖却更为尊敬。

    毕竟等朱永一死,将来继承保国公爵位的人只会是朱晖。

    且保国公这一脉,目前得到了皇帝和张家的双重器重,未来取代英国公成为大明第一武勋都说不一定。

    朱晖道:“庞先生,好久不见,话说你也跟着李尚书来草原了?哈哈……这场大战,你打算跟随大军冲锋陷阵?”

    “敝人只是一介书生,守在军中,让将士们护着周全便好。”庞顷笑着说道,“希望小公爷能多多提携。”

    王守仁插嘴道:“眼下局势如何?”

    庞顷道:“我家道爷……李尚书对此知晓也不多,但据说,过去几日,其实张国舅一直在跟鞑靼小王子谈判,不过目前……好像谈崩了。”

    “啥?”

    朱晖的反应非常激烈,惊讶地问道,“一直在谈?还谈崩了?不知怎么个谈崩法?”

    庞顷摇摇头,没说什么,只是报以淡淡一笑。

    大概意思是我也不知道,但也可能是他知晓而不想说。

    对小公爷你尊敬是一回事,推心置腹又是另外一回事。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9732/28374996.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