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死中求活【4K】
当魏哲收到广陵太守的奏报已在梁国境内。
“阎象?”
看着军报中的名字,魏哲不由哈哈大笑起来:
“还未交战便先擒袁术大臣,此莫不是天意乎?”
一旁的张昭闻言当即笑着凑趣道:
“殿下替天行道,自然无往不利!”
便是荀攸都点了点头,笑叹道: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古人诚不欺我!”
魏哲见状越发意气风发,当即便驻马吩咐道:
“传令江都,将阎象送至陈县大营,好生看管!”
“殿下这是要拿他祭旗?”戏志才面露好奇之色。
魏哲却抚须自矜一笑道:“这就要看此人是否识时务了!”
如果阎象不愿投降,魏哲自然不会心软,必然斩阎象以威慑袁军。
若是阎象愿降,魏哲倒是不介意放过他,甚至可以任命他为汝南太守。
如此,正可借阎象之口诛袁军之心!
甭管是死是活,阎象都能成为魏哲手中的利刃。
且不说袁术那边如何暴跳如雷。
随着各路魏军逐渐抵达,开战倒计时也逐渐进入尾声。
其中太史慈领左军两万人驻江都,魏哲则率中军两万人驻陈县。
唯独张辽比较麻烦,因为他领右军两万兵马要从头开始打扫。
……
是日,洛阳郊外。
看着眼前一望无际的金黄麦浪,士孙瑞眼中满是笑意。
“子平真乃治世之才也!”
自从士孙瑞将河南尹、颍川郡的屯田事务都交予枣祗负责之后,洛阳汉军今年的粮食增收堪称是暴涨,尤其是新开辟的大量军屯,为粮仓提供了大量稻谷。
然而枣祗闻言却丝毫没有得意之色风,反而轻叹道:
“伊洛之地本就是三代旧土,土地肥沃,河流纵横,乃上吉之壤。”
“若非天下大乱,吾倾家荡产恐怕亦难有洛阳一亩良田。”
“如今能有此获,不过是顺水推舟罢了,何功之有!”
见枣祗这么一说,士孙瑞也忍不住面露怅然之色。
确实,军屯之地说是开荒,其实他们耕种的大多都是熟田。
毕竟从夏禹开始,这片伊洛平原就已经是中夏的核心之地了。
经历过夏商周三代的开辟,又经历了秦汉两代的经营之后,这片平原上能种粮食的地方几乎都被开发了,早就没有什么荒地可以。
再加上密布的水系,历代开辟的水渠,洛阳的良田早就有价无市。
若不是乱世离乱,这些肥沃的良田又哪里会荒芜,任由野草狂生。
如此,枣祗纵然再如何擅长屯田,也不过是无根之木罢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便是如此。
不过枣祗自谦归自谦,士孙瑞还是知道他功劳的。
要知道在枣祗接手之前,河南尹之地虽有此便利,但却没有发挥出来。
是枣祗将这些人力物力调动起来,利用高效的屯田之制让洛阳府库充盈。
而在当下这个世道,粮食就是最珍贵的东西,比黄金还要宝贵。
故此士孙瑞刚才的感慨是真的发自内心,甚至有些可惜没有早遇到他。
思量片刻之后,只见士孙瑞轻笑道:
“如今府中乏人,不如请子平暂且屈就功曹从事如何?”
枣祗闻言诧异的看了士孙瑞一眼,心中颇为震惊。
要知道司隶校尉麾下就要属别驾从事和功曹从事最为权重。
如今曹昂贵为别驾,吕布为兵曹从事,士孙萌为簿曹从事。
若是他再任功曹,那么曹氏在洛阳汉军之中的影响必然大涨,一个搞不好说不定士孙端都能被曹氏给架空。
只是看着士孙瑞那真挚的眼神,枣祗终究没有说什么,只是神色郑重的躬身一拜。
然而就在两人欣慰的看着诸多军士在麦田中收割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忽然响起,两人心底一紧,循声看去,却见官道之上士孙萌正风驰电掣的纵马赶来。
还未及两人面前,士孙萌就迫不及待的从马上一跃而下,踉跄了几步后险些摔倒在地,满脸灰尘,好不狼狈。
但士孙萌却一点都顾不上了,快步走到士孙瑞面前急切道:
“父亲快回府吧,魏军打来了!”
此言一出,士孙瑞和枣祗顿时愣在当场。
魏哲不是去攻打袁术了吗,怎么好好的又找上他们麻烦了?
不等两人询问,士孙萌便一脸焦急的解释道:
“魏国左将军张辽以追缴曹军余孽之名义,陈兵河内,正在攻打小平津关。”
闻听此言,士孙端顿时措手不及。
他没想到魏军和袁军没有打起来,反倒是他们这个看戏的遭殃了。
不过从董卓入京到现在,士孙瑞见过的大场面太多了,心态也练出来了。
即便心中焦急但他还是没有失去分寸,当即处变不惊的对枣祗吩咐道:
“事情有变,秋收之事必须立即加快,若有必要河南地百姓皆可调用。”
枣祗也知道事情轻重,当即严肃道:
“府君放心,粮谷之事交予我即可!”
士孙端闻言没有再说什么,在用力的拍了拍枣祗的胳膊后便匆匆上马离去。
……
片刻之后,金墉城。
回到司隶校尉府后士孙瑞很快便收到了诸多军情急报。
有示警的,有求援的。
一番梳理之后,士孙瑞顿时满脸凝重。
此刻其他人也陆陆续续的闻声赶来了,一个个面色焦急。
士孙瑞见状便大概将情况说了一下。
其实当下不止河内郡有敌,河南尹东边的阳武县也来信求援,言东郡魏军也开始入侵,势头十分猛劲。
“据阳武县所言,对方将旗上书【破虏校尉孙】之字,来者当是孙策无疑。”
只见士孙瑞眉头紧皱道:
“小平津关有奉先在,短时间内当无大碍。”
“唯独这个孙策,此人颇有其父之风,行事极为猛鸷,南部诸县恐难相抗。”
说起来前阵子击败洛阳汉军,夺走河内郡的就是张辽、孙策等人。
故此别的魏军将领士孙瑞或许不清楚,但却深知这两人的厉害。
于是他当即看向曹昂道:“子修,此人便交给你了,务必要挡住此人。”
曹昂闻言也没有大意,郑重点了点头,便准备离去。
不想士孙瑞却忽然叫住了他,咬牙道:
“若是当真无法抵挡,那便拖延时间,尽量将南部诸县粮草运入成阜关。”
此言一出,一众文武都忍不住面色大惊。
毕竟士孙瑞此言,无疑是做好了舍弃旋门关之外的河南尹诸县的准备了。
那如此一来,纵然他们守住了洛阳八关还能剩下什么?
这么点大的地方,就算能活下来也不过苟延残喘罢了。
无论是反攻关中,还是攻打魏国,都将只是奢望。
届时等待他们的除了投降,估计只有等死了。
一想到这里,曹昂都忍不住停下了脚步,眉头紧皱道:
“府君……你这到底是何意?”
曹昂觉得他有必要搞清楚士孙瑞真正的想法。
否则他在前面卖命,士孙瑞在后面忽然降了,那么曹家人可就全完了!
纵然魏军少有杀降之名,但对于他们这种人想必是不会放过的。
随着曹昂开口,曹彰,夏侯衡、夏侯充、满宠、毛玠也都默默看向士孙瑞。
见此情形,士孙瑞知道此刻必须得有个说法了。
否则魏军还没有打来,他们内部就要再次分裂了。
于是沉默片刻之后,士孙瑞轻叹一声,选择开诚布公:
“虽然不想承认,但此次我等恐怕很难守住了。”
“最多三个月,魏军想必就能兵临城下,毕竟…洛阳本就是魏哲打下来的。”
见他这么一说,众人齐齐默然,无言以对。
但他们也不得不承认士孙瑞说得有道理。
当初董卓那么强大,凉州军更是锋芒毕露,不可一世。可魏哲依旧硬生生从兖州打入河南尹,拔敖仓、破三关,直抵洛阳城下,然后败董卓,逐凉州兵,全据洛阳八关。
可以说洛阳汉军如今的根基,就是十年前魏哲替他们打下的。
如今十年过去了,洛阳汉军尚且不如昔日董卓麾下的凉州军,而魏哲麾下的魏军则身经百战,远胜昔日。
两相对比之下,魏军拿下洛阳其实只是个时间问题。
当士孙瑞揭开了这个冰冷的现实之后,堂内的气氛顿时变得死寂。
不过士孙瑞倒是一副如释重负的模样。
只见他有些不舍的摸了摸面前的案几,摇头感慨道:
“这金墉城本就是魏哲所立,没想到今日终究要还给他了。”
满宠闻言顿时眉头紧皱道:
“那我等到底要何去何从?”
“去颍川!”
士孙瑞没有再犹豫不决,直接眼神坚定道:
“小平津关与旋门关尚且在我们手中,只要守上一个月,我等便可以将洛阳兵甲粮草悉数运过轩辕关,退入颍川。”
“如此军资尚在,主力未失,我等便还有一搏之力!”
“那随后又该怎样?”曹昂不解。
毕竟如果颍川郡能守得住,他当初又何必率领曹军余部投靠洛阳汉军呢。
没有洛阳八关这些天险,区区一个颍川郡压根不可能挡得住魏军。
然而曹昂都明白这些道理,士孙瑞自然也懂。
只见他掀开案几上的舆图指着颍川郡昆阳县道:
“待收拢完颍川物资之后,我等便可由此挥兵西入,攻打南阳。”
“如今袁术深陷泥潭,无暇他顾,以我等实力全力一击,当有极大可能击败南阳袁军,占据南阳郡。”
“届时无论是依附荆州牧刘表,还是走武关继续攻打关中,都可再议。”
随着士孙瑞的话音落下,曹昂等人顿时若有所思。
片刻之后,毛玠忍不住佩服道:
“临危不乱,处变不惊,府君真乃国家柱石也!”
没办法,正如士孙瑞所言,洛阳汉军如今已然陷入了死局。
如果死守着洛阳不放弃,纵有洛阳八关他们恐怕也逃不过覆灭之命。
但如果按照士孙瑞的规划从洛阳跳出来,以南阳为据点,反而会有一线生机。
最关键的是如今袁术的名声已经臭大街了,他们以王师之名伐叛逆之军,在道义上就占据了上风,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南阳郡的反抗力度。
从这个角度来说“攻袁术,夺南阳”确实是一个绝好的选择。
另一边曹昂思虑再三之后也点了点头,忍不住道:
“府君大才,当真让昂佩服之至。”
然而士孙瑞却苦笑的摇了摇头:
“算甚大才,不过一裱糊匠罢了。”
……
话分两头,当士孙瑞在洛阳准备搬家时,阳武县那边则终于陷落了。
城头上,看着高高升起的“魏”字旗,甲胄上满是碎肉的孙策那叫一个开心。
只是那爽朗的笑容配上这恶魔般的现场,有些格格不入罢了。
不过孙策却丝毫不以为意,反而惬意的坐在守军的尸首上歇息起来。
他现在算是明白了,想要建立一番功业首先得选对人。
如果跟错了老大,那么可能越是拼命反而越容易适得其反。
就比如他父亲,跟着袁术南征北战,最后命都没了却落得一个白费力气。
不像他,早早的就慧眼识人,看中了魏哲这个明主。
如今孙氏在邺城站稳脚跟不说,日后在新朝恐怕也有一席之地。
富春孙氏,恐怕以后就是关东名门了。
“父亲,当年您还是太鲁莽了。”
看着天边的落日,孙策忍不住吐槽道。
“您当年如果早早追随魏公,如今我也不用走这么多弯路了。”
在孙策想来,如果他父亲当年从凉州归来之后能去辽东投奔魏公,那么如今太史慈恐怕都要居于他父亲之下,哪里还会像后来那么凄惨。
当然,做儿子的也就是说点心里话,并没有真的怪老父亲的意思。
而就在孙策在那絮絮叨叨的时候,黄盖走了上来,甲胄满是血迹。
“少主,城中都收拾妥当了。”
孙策闻言点了点头:“城外扎营,明日继续赶路。”
这点孙策倒是和孙坚不同了,在魏军待久了他也学会了克制。
毕竟河南尹就在邺城的眼皮子底下,收复之后治理起来简直不要太容易。
如果孙策在这地方屠戮过盛,回去恐怕少不得要挨一顿责罚。
不过孙策忽然想起一件事,当即开口道:
“原武县有消息吗?”
黄盖闻言忍不住挠了挠头,想了想还是实话实说:
“……刚收到消息,郭校尉奇袭原武,半日夺城,眼下已至卷县。”
其实士孙瑞不知道,东郡这边一共有两支魏军进入河南尹。
孙策是一支,而郭淮则是另一支,两人各率五千屯兵朝洛阳进发。
只不过郭淮的动作太快,直接奇袭拿下原武县,让守军连消息都没有传出去。
而见黄盖这么一说,孙策顿时不服气的冷哼一声:
“哼,胜负尚未可知,且让他得意一时!”
——
哈哈,相亲被嫌弃了,有些小心塞。
还是码字好,纸片人也不错,我觉得未必需要真人O(∩_∩)O哈哈~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5240/28375536.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