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汉官 > 第326章 后生可畏【4K】

第326章 后生可畏【4K】


“什么?联姻?”

    宛县,南阳太守府。

    只见曹彰一脸震惊,有意思的是关羽、张飞等人亦是震惊莫名

    刚刚还准备刀兵相见的两方,在此刻仿佛站在了同一阵营。

    可惜这只是错觉。

    曹彰、夏侯衡、夏侯充等人很快便一脸嫌弃的看着刘备这老头。

    没错,他们就是这样看待刘备的。

    须知士孙瑞口中的联姻对象乃是曹操的长女曹贞,今年不过才十三岁罢了。

    与之相比,三十五岁的刘备确实能算老匹夫了。

    但当曹彰等人将目光看向曹昂时,他却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

    见此情形,几人心中纵然再如何难以置信也只能接受这个现实。

    要知道曹贞可是曹昂的亲妹妹,由于其母刘氏早逝,两兄妹的感情向来深厚。

    这桩婚事连曹昂都点头了,可见已成定局。

    想到这里,曹彰、夏侯充等人顿时陷入沉默,心情五味杂陈。

    而对面的关羽、张飞等人也没好到哪去,一个个眉头紧皱。

    毕竟当年在兖州时他们可没少与曹军厮杀,甚至最后在曹操的追杀下险些身死,九死一生方才逃至荆州,托庇于刘表麾下。

    有过这样的纠葛,刘备麾下的将校对曹军自然不会有什么好感。

    一时间,刚刚还人声鼎沸的大堂顿时变得安静起来,一个个的都在喝闷酒。

    见此情形,上首的刘备与士孙瑞也有些心情复杂。

    但无论怎么说,刚刚剑拔弩张的气氛总算是消失了,这让他们终于松了口气。曹昂亦是如此。

    不错,他确实看不上刘备,但曹昂更不愿在这个时候与刘备火并。

    倒不是畏惧刘备等人,而是时机不对。

    今日两家若是在这城内动手,那么恐怕只有同归于尽这一个下场了。

    也正是意识到这一点,当郭嘉提出联姻的想法时士孙瑞立刻便同意了。

    没办法,谁让他们两家的情况太复杂,周围的环境又太恶劣呢!

    故此士孙瑞必须答应,也只能答应。

    否则就是火并,然后同归于尽,家破人亡。

    如果不想一起死,那么他们就必须建立信任基础。

    如此一来,联姻就成为了唯一的选择。

    因为除了这个方案之外,已经没有其他办法可以让两军和谐共处了。

    说实在的,但凡他们今日有一家来晚了,局势都没有这么复杂。

    偏偏两家同时赶到宛城,又几乎同时破城。

    如此种种,这才将局势推向了极度危险的处境之中。

    也幸亏郭嘉能在电光火石之间想出了这个办法,否则今日还真不好收场。

    当然,一开始刘备也没想老牛吃嫩草的,尤其是娶曹操这个昔日宿敌的女儿。

    但问题在于刘备戎马多年,如今尚无子嗣。

    如此一来,士孙萌自然没办法娶刘备之女了。

    而士孙瑞也没有女儿,甚至身边连族女都没有一个,自然没法与刘备结亲。

    吕布倒是有个女儿,不过前阵子就嫁给曹彰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即便吕布之女尚且待字闺中,她其实也不够资格。

    相比之下,曹氏之女自然成为了唯一的选择。

    虽然两家旧怨颇深,但毕竟不是血海深仇,真要结亲也说得过去。

    并且曹刘两家联姻,也正好能排除联盟之中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毕竟连曹氏都认了刘备这个盟友,其他人还能说什么呢。

    此中道理曹昂一开始还不清楚,但是让士孙瑞与他细细分说之后,曹昂还是咬着牙应了,即便要联姻的是他的亲妹妹。

    说来也无奈,可乱世之中无奈的事情多得去了。

    如今不想一起死,他们就只能联手对敌。

    于是就这样,刘备与士孙瑞两家在宛城之中渡过了一个不眠夜。

    ……

    次日一早。

    在郭嘉、枣抵等人的操持下,一场仓促的婚礼就这样开始了。

    毫无准备的小姑娘曹贞,就这样茫然的嫁给了一个足够当他父亲的男人。

    而刘备心中也没有什么迎娶娇妻的兴奋,有的只是满心无奈。

    幸而刘备的演技还是不错的,表面上看起来还是挺开心的,甚至与曹昂勾肩搭背,推杯换盏,一笑泯恩仇。

    最终,看着醉倒在席间不省人事的刘备,曹氏众将心中这才舒服多了。

    见此情形,关羽、张飞两人自然不服气,当即主动上前替下大哥与曹氏众人拼起酒来,一时间倒是让婚宴的气氛终于像点样子。

    士孙瑞见状也不制止,甚至抚须大笑起来。

    毕竟拼酒总比拼命强,酒桌上喝爽了其他什么事儿都好谈。

    而另一边被扶到后院的刘备却忽然睁开双眼,眼中全无醉意。

    他甚至顾不上房中新娘子,便向隔壁小院快步行去。

    与此同时,曹昂也刚刚踏进此间。

    ……

    话说在张辽渡河之前,洛阳汉军的主次之分其实很清楚。

    士孙瑞所掌控的早期洛阳汉军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无论在军事还是内政上都是如此,因为河南尹的价值远高于颍川郡。

    但自从张辽半月破关,攻入洛阳之后,士孙瑞一派便实力大损。

    相反,以颍川郡为退路的曹氏反而保存了较多的实力。

    故此如今在洛阳汉军之中,双方的话语权其实已经悄然改变了。

    虽然未曾明言,但事实上已经是曹氏为主、士孙瑞为辅的格局了。

    这与人心无关,纯属是实力所致。

    同样的道理,曹昂与刘备两人能坐在一起谈判也是因为实力。

    毕竟刘曹联姻只是第一步,具体该如何合作还需要两人进一步商量。

    比如宛城的归属。

    又比如联盟到底该以谁为主。

    换句话说,就是南阳郡名义上的主人到底应该是谁!

    其实也就是他们有了合作基础才会讨论这种问题。

    否则此前就算对方愿意承诺各种条件,无论曹昂还是刘备恐怕都不会相信。

    不过饶是如此,两人的谈判还是十分艰难。

    其他城池倒是好说,以实际占领地盘为依据就可以了。

    唯独宛城,双方一家一半,将城池一分为二,实在不好取舍。

    于是曹昂便提出以半个宛城为嫁妆,给妹妹曹贞做陪嫁。

    如此,宛城便完成的归属刘备。

    但还不等刘备高兴,曹昂便向刘备提出借宛城栖身。

    在曹昂的软硬兼施之下,还真让刘备有些不知该如何回答。

    只是这些年刘备也不是白过的。

    在暗自感慨了两句“后生可畏”之后,刘备很快便想到了应对之法。

    他并没有在宛城这个话题上纠结,而是转而谈起南阳郡的归属。

    比如,名义上的“南阳之主”到底应该是谁?

    对此刘备没有先谈自身,而是先帮曹昂分析接下来将要面临的问题。

    首先,洛阳汉军初来乍到,一切都需要从头开始。

    别的不说,如何取信刘表对于曹昂等人就是一个问题。

    即便曹昂等人可以做到,想必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相比之下,他已入荆州数年,在荆州上下俱颇有根基。

    刘表也好,荆州文武也罢,他们对刘备至少都有所了解。

    在这种情况下,把刘备摆在明面上显然更方便和襄阳打交道。

    不得不承认,刘备还是有几分口才的。

    在听完他的一番分析之后,曹昂想了想竟然点了点头。

    于是在思量再三之后,曹昂选择重实利而弃虚名。

    即借走宛城,南阳太守的名头则让给刘备。

    面对这样的一个结果,刘备虽然有些遗憾但还是点头同意。

    相比于昨日互相厮杀,同归于尽的下场,这个结果对他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

    且不说两家内部对于这个结果是怎么想的。

    襄阳那边刘表收到刘备的信件时已经是数日之后了。

    大堂之中,当一众荆州文武得知刘备竟然收复南阳之后顿时大惊。

    要知道十日前他们还在担忧南阳袁军的入侵,甚至庆幸有刘备做盾牌。

    如今局势忽然逆转,不少人甚至以为刘备是在谎报军情。

    直到与传令兵再三确认诸多细节之后,这才不得不承认这个现实。

    一时间众人的心情那叫一个复杂。

    高兴者有之,羡慕者有之,嫉妒者亦有之。

    即便是高坐上首的刘表,脸色也并没有那么高兴。

    虽然刘备在书信中表示是替他从袁术手中夺回了南阳郡,南阳上下依旧听他这位楚公的号令,可刘表心中清楚,这不过是表面文章罢了。

    刘备终究是做过兖州牧的人,他既拿下南阳郡就定然不会拱手相让。

    想到这里,刘表也没有表态,只是淡淡开口道:

    “事已至此,尔等以为该如何处置?”

    张允闻言当即眉头紧皱道:

    “微臣以为刘备此人实乃狼子野心,应当速速召回此人,另寻良将镇守南阳,否则此人一旦坐大,必为襄阳大患!”

    此言一出,便博得不少喝彩之声,不少人都频频颔首。

    可位次靠前的几位荆州重臣却一个个眉头紧皱,轻轻摇了摇头。

    道理很简单——召不回,夺不走!

    只要刘备不愿意,襄阳这边压根没可能轻易从他手中拿走南阳郡。

    若依张允之策,那么最后少不得兵戎相见。

    而这个局面却是他们都不想看到的,甚至包括刘表。

    因为谁也没办法保证刘备不会投靠魏国,将兵祸引至荆州。

    刘表不想赌,也不敢赌。

    毕竟刘备和魏哲相识于微末之时,若他愿意投降待遇必然不错。

    因而对于张允之言,刘表并没有评价。

    蒯良见状方才缓缓出列,肃然道:

    “微臣以为此乃大喜,当为殿下贺。得此臂助,襄阳北面无忧也!”

    “殿下当即日授其符印,任刘玄德为南阳太守,如此荆州自安。”

    可以说蒯良的想法与张允的建议完全是两个极端。

    即便是刘表闻言心中也有些不悦。

    不过刘表还是按捺住情绪,耐心的询问道:“此言何解?”

    蒯良闻言微微一笑,当即细细分说:

    “当下袁军虽去,但魏军之凶悍却更胜袁军。”

    “如今河南尹、颍川郡诸地既为魏军所据,日后少不得要与之打交道。”

    “有刘玄德在,我军日后也能有些转圜之地。”

    见他这么一说,张允顿时不服道:

    “子柔之言未免太过天真,足下难道不知养虎为患的道理吗?”

    闻听此言,蒯良却不慌不忙的抚须而笑道:

    “刘玄德穷途末路而来,因殿下方才得以保全性命,此乃大恩也。”

    “且若非府中资助,刘玄德又如何能在新野站稳脚跟,更别说厉兵秣马击败袁军,夺取南阳。”

    “如今此人既愿归附,那便收下便是,正好可为北方藩屏。

    “若是此后刘玄德敢图谋不轨,于殿下不利,那便是恩将仇报。

    “如此不忠不义之人,日后焉能有面目立足世间?”

    随着蒯良此言一出,上首高坐的刘表终于露出一丝满意之色。

    其实他也知道刘备非池中之物,故此心中一直有所防备。

    只是他没想到千防万防,还是让刘备找到了机会重新崛起。

    别看南阳郡如今已经被袁术摧残的大不如前,但作为光武帝乡所在,“天下第一郡”的名头可不是吹的。

    曾经的南阳郡人丁足足有两百四十三万人之多,如今即便百姓离散,人口流失过半,但依旧有百余万人。

    有此郡在手,刘备便有重新插手棋局的本钱。

    面对这样的结果,刘表自然难免忧心。

    但蒯良之言却让刘表豁然开朗,开始重新衡量利弊。

    诚然,刘备确实是一个隐患,但他反噬的风险貌似并不大。

    至少刘表活着的时候,刘备便绝无可能与襄阳反目成仇。

    这点和刘备的行事风格有关。

    无论他是不是假仁假义,名声就是他的立身之本。

    一旦刘备对刘表恩将仇报,那么他受到的反噬将是前所未有的。

    在想明白此中关节之后,刘表终于忧心尽去。

    只见他不再犹豫,当即含笑道:

    “既如此,便以玄德为南阳太守。”

    “同为汉室宗亲,本该互相扶持,吾年长,便助其一臂之力吧!”

    只能说不愧是刘表,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舍不得些许虚名。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5240/28375534.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