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虎贲郎 > 第612章 西线不宁

第612章 西线不宁


凉州,金城。

    韩遂据城而守,城头各处树立奉诏讨贼大旗。

    而金城外,张郃、杨秋、朱灵三军各自择地扎营,互不影响。

    张绣奉命掠河西四郡,张绣沿途招纳征募汉胡勇壮,不时向金城前线调拨这种新征募的军队,以打消赵太师的疑虑。

    这些张绣征募的新兵是以辅兵身份来到金城前线,参与营地建设与壕沟挖掘。

    五千余人昼夜挖掘,已在金城外挖出一条深五尺宽七尺的壕沟,以挖掘出的沙土垒砌在壕沟外围,充当二次障碍。

    天气转冷,挖掘不顺。

    搭配金城外原有的引河灌溉沟渠,等挖掘完毕,就能引黄河水冲刷沟渠。

    也可以不接通黄河水,只用单纯的壕沟、沙土屏障来围城。

    张郃登上最近的山梁,俯视围城工事。

    围城工事外,已经设置了经纬线,每相隔五十步就会打下一支木桩,这些木桩捆绑旗杆,纬线用红旗,经线用蓝旗。

    纵横交错的红蓝旗帜虚线,将金城外的距离远近标记清晰。

    也是依靠这些经纬线,张郃制作了十分精准的沙盘。

    比起沙盘,张郃更习惯登高观望。

    他站在高处,学习大司马……赵太师的测量技巧,握拳举起大拇指进行测距。

    就在张郃测距之际,朱灵也引着卫队登山。

    此时张郃的卫士已经取出帷幕,设立帷帐,帐门对着金城方向。

    朱灵不语,来到张郃身侧十几步外。

    张郃结束测距,拿出随身携带的牛皮烫字笔记本,记录刚才的测距结果与部分心得。

    待墨迹干透,张郃才收好这册太师亲手所赠的笔记本。

    “文博将军。”

    张郃上前拱手,彼此都是没有封号的中郎将,实际本职依旧是五部营校尉。

    能否围死韩遂,直接决定着以后当校尉,还是当杂号中郎将。

    至于更高一级的杂号将军……这一战里,谁能拿到韩遂的脑袋,谁就能达到。

    赵基派来的五个将军里,张绣本身就是县侯、杂号将军,因此单独掠地河西四郡,他在这里据有本土、乡党优势,能快速瓦解四郡中的反抗份子。

    其他人不好谈论的话题,张绣跑过去能自然而然跟对方以乡党的立场进行讨论。

    所以战后张绣单独叙功、升迁是定局,因此张绣不参与金城之战。

    杨秋也是杂号将军,虽然是李郭主政时期的将军,可也是朝廷诏令所拜的将军。

    哪怕投降赵基,将军就是将军,依旧维持着体面与基本地位。

    参与征胡战役后,所建立的功勋也只是填平了一些亏欠。现在的杨秋,只想稳稳当当围死韩遂,不想生出其他变数。

    另一个是中郎将王琦,属于后发,会督运大军补给抵达金城。

    王琦抵达时,就不再是张郃与朱灵争功,而是三方争功的格局。

    其实对于朱灵这个名义上的冀州乡党,张郃并不怎么情愿亲近对方。

    朱灵太狠了,为了追随袁绍,眼睁睁看着敌对方杀死满门老小;后来奉袁绍之命率七营兵增援曹操,结果战后留在了曹操这里。

    与这样的人做伙伴,张郃的压力是很大的。

    此刻张郃态度冷淡,算不上多么亲热。

    朱灵也都习惯了,他也知道自己不受人待见。

    哪怕现在有家室有子女……可这样的家室、子女,已经无法成为可靠的人质。

    别人把家眷或子弟中的某个人丢到赵基那里,就能算是委质。

    而朱灵对至亲的冷酷,就是生出十几个子女送到晋阳……也难起到什么人质效果。

    朱灵也是拱手见礼:“俊义将军,听闻韩遂遣使勾连湟中诸羌,湟中诸羌若有异动,我军不过一万五千人,分成三部,猝然遇袭,必然会被分割,被逐一击破。”

    “幕帐中谈话。”

    张郃展臂,朱灵应下,两人快步入帷帐,正中已点燃木炭。

    面对面而坐,张郃伸手烤火才说:“马寿成亦遣使示警,他已上表朝廷,请求出兵助战。此事能否成行,还要看太师决断。”

    朱灵面色如常,这样的消息,他是真没听说过。

    他与张郃、杨秋虽是联军而来,可杨秋单独立营在黄河上游,同时分兵进驻榆中城。

    湟中诸羌有异动的话,肯定也是杨秋这里最先察觉,也会是杨秋负责抵御湟中诸羌的第一波攻势。

    而在金城外围,张郃与朱灵也是分别驻屯一方,对金城摆出夹击之势。

    张绣陆续派遣来的辅兵,也都配属于张郃,听从张郃的调遣。

    因此,朱灵可以说是郁郁不得志;甚至连麾下军队,也被逐步替换,变成了虎步军与关中籍贯的军队。

    这种情况下,朱灵甚至不敢继续信任自己的亲兵。

    人是能相互渗透的,就赵太师现在的威势、影响力,不需要赵基亲自出面,只要派人私下接触朱灵的亲兵头目,自然能获得对方的配合。

    毕竟,如朱灵这样领军执法严苛,却连自己妻小宗族都难以庇护的人……是真的很难获得亲兵或部伍的拥护。

    张郃心思细腻,故意透露这些朱灵不知道的军情,同时也在观察朱灵的神态变化。

    张郃也怕朱灵与韩遂私通,战场之上形势多变,有时候甚至不需要什么书信交通。仅仅是达成默契,就能搞出一些花样。

    其实张郃也有些不理解,为什么赵太师非要把朱灵安排到凉州战场。

    正是朱灵在金城战场,所以杨秋主动拉开距离。

    若不是全军锋锐逼人,韩遂早就出城野战了。

    城中韩遂也有不下万人,以韩遂在凉州的人脉、影响力,只要韩遂能打出顺风仗的苗头,那各地汉胡好强就会举兵响应,军队能膨胀到五六万。

    正是韩遂不敢野战,张郃这里才小心翼翼操作,以挖掘壕沟的方式,将金城包围。

    但韩遂绝不会等到城中粮草枯竭时突围,现在韩遂一定在等一个里应外合的机会。

    而张郃这里也只能等,等王琦这支军队抵达,等可能出现的马腾援军,也能等掠地河西四郡的张绣支援。

    幕帐之中,张郃本就不擅长什么言辞交际,朱灵更是人情寡薄,个人气质都显得阴鸷、森严。

    两人面对面坐着沉默片刻后,张郃就说:“马寿成所部援军不应指望,否则破韩遂后,马寿成立有功勋,不利于太师征其入朝。”

    “我也是如此做想。”

    朱灵回应一句,就说:“若是可以,我希望与俊义将军一同上表太师,请求敢死兵助战。”

    “容我考虑,夜禁前给文博将军回复。若是可以,入夜前就向太师派遣使者。”

    张郃没有急着答应,转而又说:“湟中诸羌生变,也在情理之中。太师威震汉胡,我军进围韩遂于金城,杨部分兵据守榆中,难免惊骇湟中诸羌。”

    朱灵听了依旧强调:“凉州战事纵然不能取胜,也不该糜烂。若是湟中诸羌大举出动,不妨退回陇西,背依天水,与马寿成联合驻守。”

    张郃也觉得朱灵的意见有一定参考意义,拉长河湟诸羌的出征距离,缩短己方的补给粮道,同时后方援军也能疾驰增援。

    真退回陇西、天水,那韩遂与湟中诸羌联军追击过来,那己方势必能打出蓄势待发的一记重拳!

    唯一麻烦的就是关东战事,若是拖住太师的主力,那凉州战场就只能勉强坚守,等待时局变化。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5220/28375266.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