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从鲁滨逊漂流记开始 > 第30章 庇护所

第30章 庇护所


挖洞是一种刻在人类DNA里的本能行为。

    幽深的洞穴入口窄小,易守难攻。

    冬天可以御寒,夏天可以避雨,更能抵御寒风和烈日的侵袭。

    原始人在洞穴中升起火度过了寒冷漫长的冰河世纪。

    他们猎杀毛象,与刃齿虎、大地懒、断面熊等野兽搏斗,用皮毛和油脂温暖自己,庇佑受伤的族人,幼小的孩童和老人妇女。

    在那个蛮荒的年代,人类的延续曾经岌岌可危。

    山顶洞人遗址,被焚烧的兽骨和断裂的猿人骨骼相距不远。

    为了繁衍,为了生存,人类的先祖与凶猛的洞狮洞熊反复争夺着洞穴。

    最终先祖用火焰,智慧与团结战胜了它们。

    在这个过程中,对于洞穴的重视世代留存了下来。

    一直到近现代,西北地区还有窑洞,东北地区还有地窨子,草原上的牧羊人还会挖洞做临时居所。

    更不要说影视作品中霍比特人的袋底洞,还有经典生存建造游戏MC中挖三填一的野外休息站,凿穿山岳的核庇护所。

    这些形态各异的山洞中,既有充满想象力的奇观,也有符合现实的设计。

    袋底洞显然是看起来最舒适、奢华、美观、且具有安全感的洞穴居所,但工程量太大。

    陈舟还是决定以西北窑洞为准,设计挖掘他的庇护所。

    庇护所内部高三米,深度则取决于何时挖到难以动摇的岩石层。

    卧室、客厅、餐厅等需要光照的房间尽量靠外侧,他有很多扇木门和从船上卸下来的木窗可以使用。

    如果条件允许,客厅尽量挖掘得大一些。

    大副房间和船长室内搬出来的家具都非常奢华,还有两面镶嵌着黄铜边框的大镜子,以及一些装裱好的油画和地毯,可以放在客厅内,增加整个建筑的格调。

    厨房及厕所要分开修建。

    陈舟打算把厕所修建在平台上,距离房间最好超过十米,那样臭味就很难飘到屋内,影响心情。

    在厕所和房屋正门之间,还要垒起一座影壁,用以阻挡往室内吹的风。

    鉴于砖块数量不足,影壁将由石头和黏土垒砌。

    厨房内部要修建一个灶台,灶台火道通往卧室的土炕,能够在雨季为室内带来温度。

    就算这里常年温热,但长期处于沿海的潮湿环境内,会增加得风湿的概率,也容易使衣物和家具发霉,用稳定的热源降低湿度还是很有必要的。

    船上垒砌火炉的所有砖块全部被运到了岛上,它们搭建一个火炕绰绰有余。

    剩下的砖,陈舟打算在客厅垒一个小壁炉,壁炉靠外侧,管道可以直接将烟排放到室外。

    这个壁炉除了取暖,平时还可以用来烘烤食物。

    雨季湿气重,也能晾干衣物。

    如果小壁炉砌完还能剩一些砖,就用来搭建火炉,烤面包或者饼子很方便,也能烘干一些肉类。

    至于葡萄干晾晒房,肯定要建设在向阳处,这里并不是合适的选择。

    为了防火,室内的地面最好铺设石块而不是木板,天花板和隔断墙倒是可以使用木材。

    不过山上毕竟不同于船上,可燃物没那么多。

    因此关于墙面装饰和地板的材料选择,陈舟还没有确切决定。

    石地板固然防火,但凹凸不平,而且不美观。

    倘若防火工作做得好,还是木地板更漂亮。

    尤其是黄色的菠萝树,它细密且自然的木质花纹能带给人一种清新明亮的感觉。

    至于室内的承重,最好当然是用砖,不过陈舟没有那么多砖头,只能使用石材或木材。

    使用石材的话,就需要黄黏土做填充物,不然石柱子倒塌很可能把他活活砸死。

    相对而言,木材更方便一些。

    假如舍得花费大量时间,仿照袋底洞的结构,制造拱形木梁和木支柱支撑顶棚,可能比石质承重柱还要牢靠。

    除必要的卧室、厨房、客厅、厕所外,一个合格的庇护所还需要庞大的储藏空间。

    毕竟他还有数吨的物资在山下放着呢。

    而且以后晾晒葡萄干,储存柑橘、甘蔗、柠檬等水果,动物皮毛,鱼干肉干或者贴吧老哥提到的玳瑁壳,都需要干燥卫生的储存室。

    陈舟打算在洞内单独开设一间武器室,一间工具室,用来存放枪支、冷兵器和各种工具。

    至于物资存储室,需要单独挖出一个房间,食物则存放在厨房深处,最好向下挖掘,开辟一个地下室。

    待以后生活稳定下来,他可以尝试在地下室酿酒,发酵大酱,腌制咸菜或制造奶酪。

    内室之外的平台要用挖掘出的砂土填平,倘若砂土不够,还要从别处取土。

    平台外的树木全部砍倒后,最好在坡地挖出几条沟壑,那样能更有效地降低进攻者的奔跑速度。

    平台边缘要搭建一圈矮墙,既能抵挡土著的弓箭,也要能抵御火绳枪的铅弹攻击……

    需要建设的房间、设施实在太多。

    如果有可能,陈舟还想在第一层房间顶部再挖一个二层出来。

    倘若能成功烧出砖,他还要扩展山洞外沿,建造一行遮风挡雨的走廊。

    想象总是轻松的。

    真正落实到现实,变成一镐一镐的挖掘,一锨一锨的铲土,目标就显得那样遥遥无期。

    11月5日,挖洞工程正式开始。

    进入旱季后岛屿的天气再也不复往日的阴晴不定。

    火辣辣的大太阳一挂就是一整天,阳坡上的草肉眼可见地打蔫儿,就连森林中的树木也显得没那么精神了。

    还好庇护所选址在背阴处,在这里干活不用遭那么多罪。

    为了便于工作,陈舟完全搬到了山洞中居住。

    为此,他特地腾出时间把床铺、床头柜,一些火药铅弹和十字弩刺剑等武器和生活物品都带到了山洞。

    挖掘过程总体来说比较顺利。

    镶嵌铁器的镐头和木锹耐用性远超他想象,配合松动顽石的撬棍和搬运砂土的木桶,每天陈舟都能挖出两个立方以上的土。

    不过世事无常,倒霉时他也会挖到块头巨大的岩石,搬运撬动非常费劲,往往会耽搁两三个小时。

    为了便于搭建承重柱,最外侧的砂石陈舟并未保留,而是直接挖掉,向内凹进,日后再砌石墙,上门窗。

    11月5日到11月10日期间,挖掘出的中等大小扁片状石块全部都被挑选了出去,单独放成一堆,就是为了留待砌墙。

    11月11日,结束一上午的工作,陈舟收拾起工具,带着满身尘土回山洞喝水,顺便去看了看拴在半坡草地上的山羊母子。

    几近两周的时间,这野山羊母子对它已经不再表现得像刚抓来一样戒备。

    母山羊适应了他挤奶的手法,学会了安逸地接受抚摸,有时候还会像狗一样撒娇,舔陈舟的手,用脖子蹭他的大腿示意他挠痒。

    小羊羔也不再对挤奶表示抗议,它倒没有母羊那么亲近人,但也不会刻意躲避抓它的手了。

    这可能是因为陈舟天天喝羊奶,身上已经有了母羊的气味儿。

    由于母羊拴在山坡上,不能主动下山饮水,陈舟每搁两天就要挑两桶水上山,一桶自己饮用,一桶给羊喝。

    挑水用的扁担是陈舟自己制造的,虽然没有竹扁担省劲儿,但习惯了以后挑水上山时也能轻快许多。

    除水之外,每搁一段时间陈舟还要喂母山羊一些盐。

    在他老家,养羊人通常会购买一种圆形磨盘一样的盐石供羊舔舐,摄取盐分,他没有盐石,只能用食用盐代替。

    从船上带下来的食用盐为数不少,使用一年半载毫无压力。

    但居安思危,陈舟也考虑过制取盐的问题。

    毗邻大海,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缺盐。

    他知道两种简单原始的制盐法。

    一种是直接舀海水来煮,把水煮干剩下的结晶体就是盐。

    这种方法产量低,耗木柴多,且质量差,只适合急需用盐的时候使用。

    另一种是晾晒法。

    从海滨沙滩挖出沟壑,引入海水,先蒸发,蒸发到一定程度再把剩余的海水舀出倒入结晶池,继续晾晒,最后形成的盐饱和溶液再经晾晒就会析出粗盐。

    这种方法产量高,质量也不差,但时间久,需要大量前期工程。

    现在陈舟身上积压的工作数不胜数。

    其中包括修建庇护所、挖厕所沤肥、开垦田地、抓公山羊、建造阳光房、葡萄干晾晒房、将营地中的物资搬运上山等等。

    他恨不得把自己掰成十瓣用,即使知道怎样制盐,也没有时间去做,只能默默将其记在日程表里,一项一项完成。

    说到日程表,倒还有一件值得一提的事。

    发现菠萝树后,陈舟一直都想将树体内分泌的紫红色液体当墨水使用,但又担心那液体有毒,长期接触会产生不适。

    前两天他去河里拎水的时候抓到了几条鱼和青蛙,用它们试了一下毒。

    结果发现菠萝树液体似乎并没有毒性,或者毒性微弱,甚至连鱼和青蛙都奈何不得,顿时放心不少。

    不过鱼类和两栖类动物和哺乳动物毕竟不同,它们吃了毒不死不代表对人类也没有危害。

    保险起见,陈舟还是尽量不直接接触紫色树液,同时尽可能保证书写的时候手上没有伤口。

    渗透进皮肤和直接融入血液产生的危害完全不同,他不敢冒这个险。

    在实验了紫色树液的毒性后,墨水的问题暂时解决了。

    只不过紫色的笔迹看起来总有一种莫名的骚气,如果可以选择的话,陈舟还是喜欢黑色。

    确定山羊母子不缺水,陈舟径直回到了山洞。

    几天前,嫌下山喂猫麻烦,他把小灰猫也一起带上了山。

    走到洞口时,正巧看到小灰猫眯着眼睛,慵懒地在洞口土地上打滚儿。

    采用“石头击鸟捕鱼法”,陈舟整整抓了半桶的小鱼,剖膛后用绳子串在一起,挂在山洞旁晾晒,每天给小灰猫吃几条。

    得益于充裕的肉食,小家伙生长过程中缺乏的营养迅速补充了回来,吹气球似的越长越快,饭量也越来越大。

    拿人手短吃人嘴软。

    对于每天外出打猎养活自己的“无毛大猫”,小灰猫表现得愈发亲近,也愈发依恋。

    每天晚上不挨着陈舟它都睡不着觉,即使不钻被窝也要靠着枕头,被陈舟呼出的气体包围,仿佛只有这样它才能获得足够的安全感。

    这种作息显然和昼伏夜出的猫科动物不相符,陈舟觉得他已经把小灰猫养成宠物了。

    随着身体渐渐长大,小灰猫的毛色变得明亮有光泽,脸也圆润了起来,相貌越来越讨人喜欢。

    最近不知怎地,它还偷偷和来福搞好了关系,有时候陈舟干活回来晚甚至会看到来福搂着小灰猫睡觉,场面分外温馨。

    每一个正式的家庭成员都需要一个名字。

    感觉小灰猫在这个小家庭中已经占据一席之地,不想整天叫它“小灰猫”,陈舟给这个胖乎活泼的小东西取名为——小灰灰。

    “等它长大了就把小字去掉,改名叫灰灰。”他这样想。

    小猫有名字后适应了好几天,现在陈舟喊它名字仍失灵时不灵。

    “又痒痒了?”

    蹲在小灰灰旁边,捏住它的后脖颈将它拎了起来,看着它那双金黄色的眼睛,陈舟笑道。

    喵呜~

    小家伙一点都不畏惧,叫了一声,扭动身体挣脱陈舟的手,跳到了他的膝盖上,直接趴下,发出了呼噜呼噜声。

    对于这种过分亲近的行为,陈舟倍感无奈,只能直起腰,让膝盖上的空间更大一些,然后翻看了一下小灰灰的耳朵和上下眼皮。

    经常在草丛中玩,很有可能被蜱虫叮住。

    这种可恶的寄生虫有一个小小的脑袋和肥大的肚皮,遇到温暖的哺乳动物就会把脑袋扎入动物皮毛中,吮吸血液,待吃饱后再脱落到地面,产卵繁殖。

    蜱虫能传染病毒细菌,还会使被咬处充血水肿,乃至感染,对家畜和人类危害很大。

    来福个子高,奔跑速度快,蜱虫很难附着在它身上。

    小灰灰这个年纪和大小正是蜱虫心仪的对象,前两天陈舟就在它耳朵内侧发现了两只小蜱虫。

    具备一定的乡下养猫经验,为了防止蜱虫脑袋留在皮肉中造成感染,他并没有暴力拔除,而是选择用烧红的小树枝烫蜱虫的屁股。

    这家伙一吃痛,自然会主动拔出脑袋,离开皮毛,然后就能将它完全消灭。

    仔细检查了一圈,没有找到新的“吸血鬼”,陈舟放下还没享受够的小灰灰,回到了山洞。

    生活在不够卫生的环境中始终具有弊端。

    刚刚挖掘时,他突然产生了一个可以消毒的点子,返回山洞除了喝水,也是想验证一下这个想法的可行性。

    感谢我爹的打赏,破费了!

    感谢兰亭醉梦吟流觞、梦中破碎的声音、版本来了、风的咆哮1994、随风我逍遥、书友160609182958595、小杰无极、撞钟的和尚、月明天曦、悦然电子、恨事、leves、C仓鼠球的月票,谢谢各位!

    

    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745174/28375848.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